玉米病害-根腐病与苗枯病_第1页
玉米病害-根腐病与苗枯病_第2页
玉米病害-根腐病与苗枯病_第3页
玉米病害-根腐病与苗枯病_第4页
玉米病害-根腐病与苗枯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米病害识别与防治技术玉米根腐病与苗枯病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作物病虫害防治》玉米病害—根腐病(一)症状识别主要危害幼苗,成株期也能发病。发病初期,仅仅是个别支根和须根感病,并逐渐向主根扩展,主根感病后,早期植株不表现症状,后随着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地上部分因养分供不应求,新叶首先发黄,在中午前后光照强、蒸发量大时,植株上部叶片才出现萎蔫,但夜间又能恢复。(一)症状识别病情严重时,萎蔫状况夜间也不能再恢复,整株叶片发黄、枯萎。此时,根皮变褐,并与髓部分离,最后全株死亡。玉米病害—根腐病(二)病原识别

腐霉菌引起的根腐病,主要表现为中胚轴和整个根系逐渐变褐、变软、腐烂,根系生长严重受阻;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幼苗死亡。

由丝核菌引起的根腐病,病斑主要发生在须根和中胚轴上,病斑褐色,沿中胚轴逐渐扩展,环剥胚轴并造成胚轴缢缩、干枯。病害侵染严重时,可导致幼苗叶片枯黄直至植株枯死。

玉米病害—根腐病(二)病原识别

由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主要表现为根系端部的幼嫩部分呈现深褐色腐烂,组织逐渐坏死;与籽粒相连的中胚轴下部发生褐变、腐烂;植株叶片尖端变黄,病害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玉米病害—根腐病(三)发生特点玉米根腐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幼苗长到3-5叶期,前期玉米幼苗的根须部位出现水渍状,然后导致根须开始出现黄化,最后导致玉米的根部腐烂倒伏,用手轻轻一提幼苗的时候,根部和茎部会出现分离。由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主要表现为根系端部的幼嫩部分呈现深褐色腐烂,组织逐渐坏死;与籽粒相连的中胚轴下部发生褐变、腐烂;植株叶片尖端变黄,病害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玉米病害—根腐病(四)防治方法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在生产上,种植抗病品种能够控制顶腐病的发生。2.农业防治及时中耕排湿提温,消灭杂草,防止田间积水,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对心叶扭曲腐烂的病株,可用剪刀剪去包裹雄穗以上的叶片,以利于雄穗正常吐穗,并将剪下的病叶带出田外深埋。对发病严重的地块,要及时毁耕改种其他作物。玉米病害—根腐病

(四)防治方法在根腐病发生较重的地区,应采用含杀菌剂的种衣剂进行玉米种子包衣处理,或在播种前用杀菌剂拌种。对于镰刀菌和丝核菌引起的根腐病,可以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重量的0.4%拌种,也可以用卫福拌种剂直接拌种。对于腐霉菌根腐病,则应选择杀卵菌药剂,如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绿亨1号拌种剂等药剂以种子重量的0.4%拌种。玉米病害—根腐病玉米病害—苗枯病(一)症状识别该病为系统性侵染,种子萌动期即可侵入,以夏玉米受害为重,从出苗至三叶期开始表现症状,先造成玉米幼苗基部1~2叶发黄,叶尖和叶缘干枯,由基部叶片逐渐向上部发展,进而引起心叶卷曲,形成弱苗,重者外周叶片干枯,心叶青枯萎蔫,植株死亡;(一)症状识别拔出病苗可看到种子根的一处或几处及根尖变褐、腐烂,逐渐扩展侵染中胚轴,致使根系发育不良,根毛减少,扎不下根,受害严重者不产生次生根;以后根系逐渐变黑褐色,茎基部呈水渍状褐色腐烂,湿度大时近地面处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玉米病害—苗枯病(二)病原识别病原属真菌半知菌亚门引起苗枯的病原主要是串珠镰刀菌。地势低洼,土壤贫瘠,黏土地、盐碱地发病重,播种过深也易发病。土壤积水的田块,苗期会形成芽涝现象,幼苗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使根系发育不良引发苗枯病。小麦、玉米是全国的主要轮作方式,近几年小麦根病发生严重,导致串珠镰刀菌、禾谷镰刀菌和玉米丝禾菌等病原菌积累,也加重了苗枯病的发生程度。玉米病害—苗枯病(三)发生特点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源。玉米苗枯病一般发生在播后至7月上旬。玉米病害—苗枯病

(三)发生特点在长期干旱的情况下,玉米播后至发根期间,突遇中到大雨而使土壤板结,造成土温低、湿度大的环境,易感染此病。地势低洼、土壤贫瘠、黏土地、盐碱地且施用玉米除草剂的地块发病重,另外种子质量不高、播种过深也易发病。在以小麦~玉米为主要轮作方式的田块,由于近几年小麦根病发生严重,导致串珠镰刀菌、禾谷镰刀菌和丝禾菌等病原菌积累,夏玉米苗枯病的发生程度也较重。玉米病害—苗枯病(四)防治方法农业防治1.选用抗耐病强优质高产的品种。2.农业防治合理施肥是减轻苗枯病的一项重要措施,播种时要适施基肥,增施磷肥,培育壮苗;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料。严禁生粪上地,阻断肥料带菌途径,减少发病;3.加强田间管理:玉米出苗后或雨后及时中耕,以利于根部透气,促进根系生长;轮作倒茬,要尽量合理安排茬口,与非玉米茬作物轮作。玉米病害—苗枯病

(四)防治方法4.药剂防治种子处理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2%的用药量拌种或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5%适乐时咯菌腈、按种子量的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