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云南省三校高考备考 联考卷(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届云南省三校高考备考 联考卷(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届云南省三校高考备考 联考卷(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届云南省三校高考备考 联考卷(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届云南省三校高考备考 联考卷(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云南三校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七)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算法是指计算机为了完成特定任务的计算步骤,用于计算、数据处理和自动预测推理。当前,算法技术广泛融入线上线下的各种应用场景,在提供各种便利性的同时,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算法作恶”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算法自身不会对人们造成直接的危害,一般是通过算法的运行对人们的行为心理带来影响,算法作恶背后的心理效应主要包括回声室效应、信息茧房和尖叫效应等。回声室效应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网络技术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分享变得更加便捷简单,但也在无形中打造出一个封闭的、高度同质化的“回声室”,使得人们更重视跟自己的假设或信念一致的事例。目前部分商业网站会根据用户的搜寻结果,进一步提供内容相近的网络信息,这种让人产生“挠到痒处”的心态反而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当我们越喜欢看某一类的文章,算法就越会更多推送类似的内容,这导致我们越来越加深自己原本的想法,即便自己原本的想法可能并不都是正确的。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一般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内容,久而久之,会陷入像蚕茧一般的“信息茧房”中。信息茧房会加剧网络用户群体的极化,群体内的成员与外部交流会大幅减少,群体成员因为拥有相似的观点和看法,内部趋同的特征愈发显著,容易产生盲目自信、心胸狭隘等不良心理,并诱发极端思想和极端行为。互联网平台的功能设置中,有时为了规避用户的反对,将一些体现个人自主性的设置隐藏很深,一般用户面对眼花缭乱的设置,很多情况下只能接受系统的缺省设置,将自主性完全交由平台。这种情况下,个体会不自觉地陷入平台算法推荐的信息中,对推荐内容感到高度满意并很难感知到自身的信息受限。算法借此不断培养用户对平台的依赖,久之,用户信息接收维度变窄,获取渠道单一,在单调的信息交互中形成特定的兴趣习惯,深陷“信息茧房”的桎梏。尖叫效应是在资讯传播中得以显著体现,通过非法剪拼改编的惊悚、恶搞等低俗内容,迅速引发人们的大量关注,无论是从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还是引发人们的指责批评,都能获取高额的流量和点击率。在网络关注为王、流量为王的导向下,这种效应会成为一种传播的价值导向,吸引更多人制作违反道德、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在众多平台的裂变式传播下,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算法就会沦为尖叫效应的帮凶。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双刃剑”效应不可避免,但是考虑到商业的逐利内驱力,如果只寄希望于商业机构的自我约束,那无异于与虎谋皮。如何在充分发挥算法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对其潜在风险进行有效约束,是值得我们特别重视的问题。目前出现的一些超级平台,能够通过手中掌握的用户行为数据,实现对用户偏好的准确把握,并且有能力实现信息的精准投放。在资本的驱使下,仅仅通过“向善”的宣教很难达到效果。因此,必须通过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条文,约束算法在合规的范围内被使用。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DataProtectionRegulation,GDPR),是欧洲联盟于2018年5月25日出台的有关信息保护的条例。GDPR面向所有收集、处理、储存、管理欧盟公民个人数据的企业,限制了这些企业收集与处理用户个人信息的权限,旨在赋予欧盟公民对个人数据的更多控制权。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个人信息保护法强调在处理个人信息时,应遵循“告知—知情—同意”的原则,即在处理个人信息前,以显著方式、清晰易懂的语言真实、准确、完整地向个人告知相关事项,并应取得个人同意。该法明确规定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并加大了对侵犯个人信息行为的惩处力度,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个人维权的难度。GDPR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对中国互联网的冲击是巨大的,将对现有的基于搜集个人信息和隐私驱动的营收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使得算法在合法范围内被使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堵住不断出现的算法作恶的新漏洞。加强行业自律,加强算法的道德和伦理建设是必要的。但是,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仍然会有平台游走在灰色的边缘地带。个人信息保护法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形成针对个人信息不法使用的包围圈。大力保护用户的个人自主性,平台应该将个人自主性设置交由用户,向用户充分解释各项自主性设置的功能,使得用户能够对平台信息有更大的自主权。此外,在信息提供方面,平台应该对所有的信息平等对待,而不应该设置排他性的使用条款;扩大算法的信息披露力度,即作为算法的相关主体及利益相关方应该披露算法的运行原理,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偏见和漏洞以及可能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潜在危害。为了实现网络环境的风清气正,必须纠正“算法没有价值观”的价值判断。网络平台运营者应担负起更多的责任。我们应该发挥算法向善的一面,防止其成为不良内容传播的帮凶,以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来规范和指引算法应用,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摘编自朱廷劭《算法技术人文应用中的向善思考》,《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年第10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算法作恶背后的心理效应主要是信息茧房、回声室效应和尖叫效应等。算法本身不会危害人,但通过算法的运行可以给人们带来影响。B.“回声室效应”、“信息茧房”使人们获取的信息闭塞、单一,容易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客观判断,并可能进一步导致人们的不良心理和行为。C.与算法相关的“尖叫效应”产生的原因是制作者想获取更多的流量和点击率。D.人是算法的控制者和算法规则的制定者,算法应用方向和方式的选择,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青少年这个群体尤其要注意和警惕“尖叫效应”等算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B.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双刃剑”效应不可避免,由于商业的逐利内驱力,不能寄希望于商业机构的自我约束。C.GDPR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对中国互联网的冲击巨大,将对现有的营收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堵住算法作恶的漏洞,解决算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D.实现网络环境的风清气正,可以纠正“算法没有价值观”的价值判断。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算法作恶”表现的一项是()A.一款低价购物APP会自动推荐与你喜好相同或相似的好友,并引导你组建或加入相应交流群,你进入群后,发现自己对以往喜欢的商品认可度更高了,并进行了更多的消费。B.你的爸爸和妈妈下载了同一款短视频APP,他们使用一段时间后,你发现爸爸短视频APP上多是军事方面的内容,妈妈短视频APP上多是广场舞方面的内容。C.在浏览论坛贴吧或短视频时,你发现有的楼主或制作者会发表一些明显违背公序良俗、会被大家声讨、批评的观点,你感到匪夷所思——怎么会有人喜欢被骂呢?D.小明喜欢看纪录片,某视频网站出品了多种类型的纪录片,小明在网页呈现的众多纪录片中选择了他最喜欢的自然类纪录片《绿色星球》。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平台不应将个人自主性设置得隐蔽,这种加剧用户陷入“信息茧房”的做法是错误的。B.平台和传播者不应该利用尖叫效应来博取关注度和流量,尤其是面对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C.目前出现了一些超级平台,能够通过手中掌握的用户行为数据,实现对用户偏好的准确把握,这是算法带来的进步。D.扩大算法的信息披露力度,让使用者了解算法的运行原理,可能减少算法作恶的情况。5.包括算法在内的技术的“双刃剑”效应不可避免,请结合材料,多角度分析应该如何应对算法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答案】1.A2.A3.D4.C5.①行业层面:加强平台和行业自律,加强算法的道德和伦理建设,履行好相应的义务,网络平台运营者应担负起更多的责任。②政府层面:出台和不断完善相关法律约束算法的使用,并对违法行为进行惩处,以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来规范和指引算法应用。③个人层面: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充分使用公民对个人数据的控制权、自主性,积极了解算法在互联网中的运行特点等信息,注意规避算法带来的负面效应,出现权利被侵犯的情况,要积极维权。【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算法本身不会危害人”不准确,原文是“算法自身不会对人们造成直接的危害”,选项缺少了“直接的”这样的限定,含义就发生了变化。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不能寄希望于商业机构的自我约束”错误,原文是“如果只寄希望于商业机构的自我约束,那无异于与虎谋皮”,所以原文的意思是不能“只”寄希望于商业机构的自我约束,不是完全不能寄希望于商业机构的自我约束。C.“将对现有的营收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堵住算法作恶的漏洞,解决算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绝对化,由原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堵住不断出现的算法作恶的新漏洞”,可知目前的法律并不能完全解决已经和未来产生的问题,还需要动态地、不断地完善。D.逻辑关系错误。原文是“为了实现网络环境的风清气正,必须纠正‘算法没有价值观’的价值判断”,前者为目的,后者为为达到目的,必须要采取的行动。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为回声室效应;B.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信息茧房”;C.体现尖叫效应;D.是如何杜绝“算法作恶”,不属于“算法作恶”表现。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这是算法带来的进步”有误,“超级平台通过手中掌握的用户行为数据,实现对用户偏好的准确把握”也有可能带来问题和危害,比如信息茧房等,不能单纯评价为褒义的“进步”。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①行业层面:由“加强行业自律,加强算法的道德和伦理建设是必要的”“平台应该将个人自主性设置交由用户,向用户充分解释各项自主性设置的功能……而不应该设置排他性的使用条款;扩大算法的信息披露力度,即作为算法的相关主体及利益相关方应该披露算法的运行原理,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偏见和漏洞以及可能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潜在危害”“网络平台运营者应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可知,加强平台和行业自律,加强算法的道德和伦理建设,履行好相应的义务,网络平台运营者应担负起更多的责任。②政府层面:由“在资本的驱使下,仅仅通过‘向善’的宣教很难达到效果。因此,必须通过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条文,约束算法在合规的范围内被使用”“随着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堵住不断出现的算法作恶的新漏洞”“我们应该发挥算法向善的一面,防止其成为不良内容传播的帮凶,以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来规范和指引算法应用,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可知,出台和不断完善相关法律约束算法的使用,并对违法行为进行惩处,以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来规范和指引算法应用。③个人层面:由“目前出现的一些超级平台,能够通过手中掌握的用户行为数据,实现对用户偏好的准确把握,并且有能力实现信息的精准投放”“GDPR面向所有收集、处理、储存、管理欧盟公民个人数据的企业,限制了这些企业收集与处理用户个人信息的权限,旨在赋予欧盟公民对个人数据的更多控制权”“平台应该将个人自主性设置交由用户,向用户充分解释各项自主性设置的功能,使得用户能够对平台信息有更大的自主权。……扩大算法的信息披露力度,即作为算法的相关主体及利益相关方应该披露算法的运行原理,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偏见和漏洞以及可能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潜在危害”可知,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充分使用公民对个人数据的控制权、自主性,积极了解算法在互联网中的运行特点等信息,注意规避算法带来的负面效应,出现权利被侵犯的情况,要积极维权。(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小菜一碟赵文辉今天又是一个重霾天气,压得人喘不上气来。他们在等一个人,给饭馆供应木耳的那个东北人。俩人都没有吃早餐,大伟给丽菊冲了一碗鸡蛋水,丽菊根本没有心情碰它,水慢慢地变凉,变凉。饭馆里空空荡荡,明天,这里的一切就不属于他们了。俩人是从农村来的八零后,能在城里安个家,成了他们朴素而热烈的愿望。他俩在同一个饭店打工,非常优秀。大伟英气逼人又舍得吃苦,从配菜工干到厨师长,丽菊从收银员到大堂经理,付出了常人无法付出的辛苦。三十岁那年,他俩用全部积蓄和借款开了一家小店,主营私房菜和鸡汁面,还起了一个特别亲切的店名“小菜一碟”。大伟的拿手菜——百年老汤鱼锁住了很多客人的胃,加上丽菊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人脉,“小菜一碟”开业后出奇地火爆。他们像编制绳索般严谨地还清了最后一分钱,并在开店的第三个年头分期付款买下一个一百一十八平的单元房。就在他们计划购买一辆哈弗小型越野车时,丽菊一个在秦皇岛发展的闺蜜找上门来,执意带她去见识一下自己的事业。丽菊去了一趟秦皇岛,立即被那种热血沸腾的赚钱方式迷住了。先是说服大伟把节余全部拿出来,后来又动用了材料款,再后来就身不由己地借了高利贷。秦皇岛半年,她收获了两件事:一次小型车祸造成的挥鞭式头疼,另外就是刷新了对闺蜜的认识——所谓闺蜜,就是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倾家荡产的人。最后,他们不得不把住了不到一年的房子卖掉,同时把“小菜一碟”转让给了一个“觊觎已久”的同行。这个同行没有趁火打劫,出了一个不菲的价格,交接期限也很宽容。签过转让合同,他们开始退还客人寄存的酒水和发放出去的充值卡,供货商的欠款更是头等大事。他们不打算逃避,转让费根本不够支付这些欠款,剩余的他们重新打了欠条,然后认真地摁下自己的指头印。今天是最后一天了,木耳商去东北订购木耳,他在微信里回复今天一定来,还说有一个重要的消息告诉他们。虽然囊中空空,还是决定等到最后。他们非常留恋这里的一切,转让后,不知道还有没有勇气再踏进“小菜一碟”。一整天俩人都在打扫收拾饭馆,终于结束了,大伟摘下裹在头上的毛巾,俩人坐下来喝水,丽菊额头冒着细密的汗珠,她把脖子上那条货真价实的千足金项链摘下来。大伟一阵惊慌:“不,不!”他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丽菊装着没看见:“等将来有钱了,你再给我买。”接下来丽菊迅速转移了话题,谈起了那个木耳商。木耳商是一个完全不像东北人的东北人,清瘦单薄,双眸明亮,每次来送货,过完秤拿到收条就走,他活得不声不响。即便是那一次月结,他把几张欠条都丢了也没着急。那是饭店给供货商的唯一凭证。不像那个粮油供货商,长了一副亵渎神明的模样,丢过一张欠条仿佛天塌了一样跑来找他们。这一回又是第一个跑来要账,一分钱的欠条都不让打。那次丽菊和大伟翻看存根后就把木耳商的账结了,从此后他们就成了朋友。暮色一点点加重,整个城市街道开始变幻,准备融入黑夜之中。丽菊头又开始疼了,好像有根铁丝在脑袋里搅动一样。她把十根手指头插进头发里,使劲揪拽。她让大伟去药店买复方羊角颗粒,她决定加大剂量。大伟出门时差点跟一个人撞上,木耳商一脸倦容地站在他们面前。木耳商端起桌子上的水就喝,水珠顺着下巴滴下来。放下水杯掏出香烟,抽出一根递向大伟,又抽出一根,捏一下海绵嘴,往嘴里送。鼻孔冒出第一批烟雾后,他开始说话了:“我刚从老家回来,今年木耳丰收了,品相好价格也不贵,我订购的数量是往年的双倍。”也许这就是他在微信里说的重要消息了。丽菊给他续上水,请他坐下来。木耳商又开了口:“我需要帮手,要是你们不嫌弃的话……”这时,木耳商抬起低垂的眼睛,面孔大大张开了,现出了一个男人的全部诚意。丽菊面对这个木讷、诚实、不善于花言巧语的东北人感到很踏实,她轻轻叹了一口气。大伟愣在那里,点燃的火柴燃疼了他的手指。木耳商等待着他们的答复。“小菜一碟”出现了从来没有的寂静,只有门帘被风掀动的声音。最后,大伟和丽菊还是拒绝了他的好意。他们决定还去干老本行,他们觉得自己还年轻。那个傍晚却因木耳商的到来突然明媚起来。头突然不疼了,丽菊的手指从头发里抽了出来,她的头发很黑,像是上过漆似的。她去洗了洗手,开始张罗“小菜一碟”的最后一场酒宴。一瓶“牛二”被木耳商拧开口,咕嘟咕嘟倒进了两只酒碗里。(有删改)文本二:这篇小说原来的名字叫《转让》,讲述了大伟和丽菊从白手起家,到人生巅峰再到跌落尘埃的过程。他们勤谨、诚实的背面,也有普通人身上常见的弱点。轻信和贪婪使他们一度陷入困境,生活惩罚了这对80后夫妻,也不忘给予他们温情。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他们真能把一连串的打击当作小菜一碟吗?在这篇小说里,“小菜一碟”既是一个店名,又不仅仅是一个店名。(赵文辉《“小菜一碟”不仅仅是一个店名》)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丽菊没有喝大伟冲的鸡蛋水,主要是因为头疼,其次是因为小店易主的变故使她内心充满了悲凉和沉重。B.丽菊收获了对闺蜜的新认识,小说用类似打趣的方式表达了对闺蜜诈骗行为的谴责。C.木耳商丢失欠条也不着急这一细节描写,展现了他的粗枝大叶、看淡金钱的性格特点。D.木耳商到来使一切明媚起来,既是对前文情节的呼应,也象征了大伟和丽菊与命运的抗争获得最终胜利。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饭馆里空空荡荡”的环境描写既写出了压抑的氛围,也写出了饭店出现变故。B.“端起桌子上的水就喝,水珠顺着下巴滴下来”这一细节写出木耳商赶来的匆忙和辛苦。C.小说中大伟的勤俭持家、老实本分与丽菊的只顾眼前利益,不做长远打算形成鲜明的对比。D.小说采用开放式结局,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令人意犹未尽,突出了小说主题。8.文本二提到“‘小菜一碟’不仅仅是一个店名”,你如何理解“小菜一碟”的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9.叙述是小说创作基本的表达方式之一,本篇小说在叙述上就极富特色,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答案】6.B7.C8.①“小菜一碟”喻指轻而易举对付的小事情,大伟夫妇经营饭店游刃有余;

②“小菜一碟”表达出遭遇困难、置身逆境是一种人生常态,但作者希望人们能依靠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战胜困难、走出逆境。9.①小说运用悬念的手法,以等待木耳商巧设悬念,使情节跌宕起伏;

②插叙,插入大伟和丽菊转卖“小菜一碟”的原因,使读者更多地了解故事情节;

③情节安排详略得当,略写大伟夫妇打工的过程和丽菊秦皇岛被骗的情节,详写与木耳商见面的经过。【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主要是因为头疼”错误,结合“没有心情碰它”可知,丽菊没有喝鸡蛋水主要是因为小店易主的变故使她内心充满了悲凉和沉重。C.“展现了他的粗枝大叶、看淡金钱的性格特点”错误,木耳商丢失欠条而不着急,展现了他对大伟夫妇的信任,衬托了大伟夫妇的厚道。D.“也象征了大伟和丽菊与命运的抗争获得最终胜利”错。“明媚起来”主要讲丽菊心情好了起来,重新燃起了希望,并没有讲“最终胜利”。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与丽菊的只顾眼前利益,不做长远打算形成鲜明的对比”错误。丽菊并非只顾眼前利益,不做长远打算,更未形成对比。文本有“大伟英气逼人又舍得吃苦,从配菜工干到厨师长,丽菊从收银员到大堂经理,付出了常人无法付出的辛苦”,两人都很勤劳本分,只是后来丽菊被骗被坑了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题目的内涵可以从揭示文章主题、概括文意、传达作者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他俩用全部积蓄和借款开了一家小店,主营私房菜和鸡汁面,还起了一个特别亲切的店名‘小菜一碟’”,“小菜一碟”是小饭馆的名字,经营的是家常便饭;“大伟的拿手菜——百年老汤鱼锁住了很多客人的胃,加上丽菊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人脉,‘小菜一碟’开业后出奇地火爆”,“小菜一碟”喻指轻而易举对付的小事情,大伟夫妇经营饭店游刃有余;“小菜一碟”,比喻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件事情,或随时都可以轻而易举对付的小事情。“最后,大伟和丽菊还是拒绝了他的好意。他们决定还去干老本行,他们觉得自己还年轻。那个傍晚却因木耳商的到来突然明媚起来。头突然不疼了”,作者希望普通人面对困难时也能像大伟夫妇那样乐观、肯吃苦、讲诚信,从而轻松走出困境。【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叙述特色的能力。叙述的特色可以从叙述顺序、叙事详略、情节特点等角度分析。小说运用悬念的手法,“今天是最后一天了,木耳商去东北订购木耳,他在微信里回复今天一定来,还说有一个重要的消息告诉他们”,以等待木耳商巧设悬念,“我需要帮手,要是你们不嫌弃的话……”“最后,大伟和丽菊还是拒绝了他的好意。他们决定还去干老本行,他们觉得自己还年轻。那个傍晚却因木耳商的到来突然明媚起来。头突然不疼了”,使情节跌宕起伏。运用插叙的手法,“俩人是从农村来的八零后,能在城里安个家……最后,他们不得不把住了不到一年的房子卖掉,同时把‘小菜一碟’转让给了一个‘觊觎已久’的同行”,在叙事中插叙两人的奋斗历程及事业失败缘由,使叙事富于变化;情节安排详略得当,略写大伟夫妇打工为在城里安家而拼搏的过程和丽菊秦皇岛被骗的情节;详写与木耳商见面的经过,木耳商在店里喝水、抽烟、续水、交谈的情节叙述详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鲸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节选自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罪疑A惟轻B功C疑惟D重E与其杀F不G辜H宁I失不经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勉,文中指勉励,与成语“勉为其难”中的“勉”意思不一样。B.矜,文中指同情、怜悯,与李密《陈情表》中“犹蒙矜育”中的“矜”意思相同。C.《书》,即《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D.而,与《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中的“而”意义和用法一样。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文以忠厚立论,援引古代仁者施行刑赏以忠厚为本的范例,阐发了以仁政治国的思想。B.穆王即位后,周朝的王道便开始衰落,但穆王还是告诫大臣吕侯要谨慎使用刑法。C.文章列举尧和皋陶的事例,以对比论证突出“尧用刑之宽”,强调“刑忠厚”的观点。D.苏轼认为只要用君子长者的宽厚仁慈对待天下人,就能使天下人回到君子长者的宽厚仁爱之道上来。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2)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14.当赏罚有疑问时,苏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天下人。请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答案】10.BEH11.D12.D13.(1)奖赏时有可疑者应该按照给予奖赏的原则,这是用来推广恩泽的手段;处罚时遇有可疑者则从应罚之列除去,这是用来谨慎用刑的手段。(2)古代君主知道天下善行是赏不完的,不能都用爵位俸禄来奖赏。14.①“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仁慈可以超过,义法是不可以超过的。②用刀锯作刑具,只对受这种刑的人起作用,对不受这种刑的人不起作用。③天下的罪恶是罚不完的,不能都用刀锯来制裁。【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罪行轻重有可疑时,宁可从轻处置;功劳大小有疑处,宁可从重奖赏。与其错杀无辜的人,宁可犯执法失误的过失。“罪疑惟轻”“功疑惟重”结构一致,中间和“重”后断开,即BE处断开;“与其……宁……”是固定结构,应在H处断开。故选BEH。【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勉励;勉强。句意:为他有一个好开始而高兴,并勉励他坚持到底。/勉强去做能力所不及或不愿去做的事。B.正确。句意:处罚他之余,又哀怜同情他。/尚且蒙受国家的怜悯养育。C.正确。D.错误。表示修饰关系;表示转折关系。句意:使天下人都相继回到君子长者的忠厚仁爱之道上来。/靛青是从蓝草当中提取的,它的颜色却比蓝草还要深。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只要……就能”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意思是“当赏罚有疑问时,就以仁爱之心对待。用君子长者的宽厚仁慈对待天下人,使天下人都相继回到君子长者的忠厚仁爱之道上来”。由此可知,苏轼的意思是“用君子长者的宽厚仁慈对待天下人,使天下人都相继回到君子长者的忠厚仁爱之道上来”。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与”,给予,予以;“所以”,用来……的手段;“去”,除去,除掉。(2)“胜”,尽,完;“劝”,奖赏,奖励。【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由“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可知,仁慈可以超过,义法是不可以超过的。②由“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可知,用刀锯作刑具,只对受这种刑的人起作用,对不受这种刑的人不起作用。③由“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可知,天下的罪恶是罚不完的,不能都用刀锯来制裁。参考译文: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的时候,他们是多么地深爱着百姓、深切地替百姓担忧,而且用君子长者的态度来对待天下人。有人做了一件好事,奖赏他之余,又用歌曲赞美他,为他有一个好开始而高兴,并勉励他坚持到底;有人做了一件不好的事,处罚他之余,又哀怜同情他,希望他抛弃错误而开始新生。欢喜和忧伤的感情,同意和不同意的声音,见于虞、夏、商、周的历史书籍里。成王、康王死后,穆王继承王位,周朝的王道便开始衰落。然而穆王还是吩咐大臣吕侯,告诫他使用“祥刑”。他说的话忧愁却不悲伤,威严却不愤怒,慈爱而能决断,有哀怜无罪者的好心肠。因此,孔子把这篇《吕刑》选进《尚书》里。《传》上说,“奖赏时有可疑者应该按照给予奖赏的原则,这是用来推广恩泽的手段;处罚时遇有可疑者则从应罚之列除去,这是用来谨慎用刑的手段。”尧当政时,皋陶是掌管刑法的官。要处死一个人,皋陶三次说当杀,尧帝却一连三次说应当宽恕。所以天下人都害怕皋陶执法坚决,而赞美帝尧用刑宽大。四岳建议:“鲧可以任用。”尧说:“不可!鲧违抗命令,毁谤同族。”过后,他还是说:“试用一下吧。”为什么尧不听从皋陶处死犯人的主张,却听从四岳任用鲧的建议呢?那么圣人的心意,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了。《尚书》说:“罪行轻重有可疑时,宁可从轻处置;功劳大小有疑处,宁可从重奖赏。与其错杀无辜的人,宁可犯执法失误的过失。”唉!这句话完全表现出忠厚之意。可以赏也可以不赏时,赏就过于仁慈了;可以罚也可以不罚时,罚就超出义法了。过于仁慈,还不失为一个君子;超出义法,就流为残忍了。所以,仁慈可以超过,义法是不可超过的。古人奖赏不用爵位和俸禄,刑罚不用刀锯。用爵位、俸禄行赏,只对能得到爵位、俸禄的人起作用,不能影响不能得到爵位和俸禄的人。用刀锯作刑具,只对受这种刑的人起作用,对不受这种刑的人不起作用。古代君主知道天下的善行是赏不完的,不能都用爵位俸禄来奖赏;也知道天下的罪恶是罚不完的,不能都用刀锯来制裁。所以当赏罚有疑问时,就以仁爱之心对待。用君子长者的宽厚仁慈对待天下人,使天下人都相继回到君子长者的忠厚仁爱之道上来,所以说:这就是赏罚忠厚到了极点啊!(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青门引•乍暖还轻冷张先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首两句,写词人对春日里天气频繁变化的感受。“乍暖”,见出是由春寒突然变暖。B.“醒”,表现出凄厉的角声、轻冷的晚风并至而醉人不得不苏醒的一刹那间反应。C.“入夜重门静”以虚境象征痛苦的心境。夜的降临,象征心情更加黯然,更加沉重。D.词人调动多种身心感受,并且把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凉伤感的氛围。16.此词写情却言景,写人却言物,写物却言影,含蓄隽永,极有韵味。诚如沈际飞所言:“怀则自触,触则愈怀,未有触之至此极者。”(《草堂诗余正集》)请结合词作内容简要分析本词所选用的意象。【答案】15.C16.①全词通过风雨、庭轩、残花、秋千影等清冷意象,寄寓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忧苦心境,词味含蓄隽永。②凄厉的角声,轻冷的晚风,使酣醉的人清醒过来,暗示词人酒醉之深和愁恨之重。③溶溶月光送来隔墙幽微的秋千之影,烘托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抑郁的心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虚境”错误,诗句意思是,入夜后重门紧闭庭院更加宁静,“入夜”一句是以实境象征痛苦的心境。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意象的能力。“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隔墙送过秋千影”,一整天风雨交加,直到傍晚方才停止。时近清明,庭院里空空荡荡,寂寞无声。对着落花酣饮,隔墙送来少女荡秋千的倩影。全词通过风雨、庭轩、残花、秋千影等清冷意象,寄寓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忧苦心境,词味含蓄隽永。“乍暖还轻冷”“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天气刚刚变暖,时而还透着微寒;对着落花酣饮,多喝了几杯酒就酩酊大醉与去年一样;晚风吹送谯楼画角将我惊醒。凄厉的角声,轻冷的晚风,使酣醉的人清醒过来,暗示词人酒醉之深和愁恨之重。“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哪里还能再忍受溶溶月光,隔墙送来少女荡秋千的倩影。溶溶月光送来隔墙幽微的秋千之影,暗示诗人无人相伴,烘托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抑郁的心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表明自己改革的力度和决心之前,先以让步的方式说,如果司马光指责自己在位时间很久,“________,________”,那么自己知罪。(2)洞庭湖水蔚为壮观,在古代曾有“八百里洞庭”的美誉。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便写出洞庭湖景象的雄伟壮阔。(3)在班级组织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你想重点和同学们交流“反省自己”的必要性,你可能引用的古诗文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未能助上大有为②.以膏泽斯民③.吴楚东南坼④.乾坤日夜浮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膏”“坼”“乾”“参”“知”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围炉煮茶,我们乍看会觉得十分新颖,其实A。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就在《茶经》中专门记录煮茶过程。炎炎夏日采撷的露珠,凛凛冬天刚落下的新雪,都是煮茶的佳品。围炉煮茶习俗起源于唐代,在宋代盛行。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是把饮茶及其习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描写的。他通过写煎茶用水、饮茶用具以及茶祭祀等,展现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妙玉取雪烹茶,别有一番超凡脱俗的味道,只是“①”。天上太虚幻境,喝的是仙花灵叶“千红一窟”茶,用宿露烹制;人间富贵贾府,喝的是枫露茶、老君眉等。因人而异,因时不同。以茶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在品茶中品出每个角色的人生情境,也是曹雪芹B的笔法。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现代人更多追求“围炉煮茶”带来的独特体验;古色古香的院子,营造出“②”的闲适氛围;自己动手煮茶,品味“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的意境,与好友交谈,体会“③”的气氛。如今,围炉煮茶C,相关的娱乐项目越来越多。或许,感受如何,关键并不在于流行什么娱乐项目,而在于体验者的心境。与好友一起,煮茶也好,闲坐也罢,都自有“④”趣味。18.请在上文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选项中词语“瑟瑟”与文章“看煎瑟瑟尘”中“瑟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B.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C.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D.气萧萧以瑟瑟,风飕飕而魍。20.“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答案】18.A.源远流长B.别具匠心C.风靡一时19.A20.B【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根据后文“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就在《茶经》中专门记录煮茶过程”,说明围炉煮茶的历史非常的久远,可填“源远流长”。“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B.本处是说《红楼梦》中以茶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在品茶中品出每个角色的人生情境,是曹雪芹独创的一种构思,可填“别具匠心”。“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常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匠心:巧妙的心思。C.本处是说如今围炉煮茶非常地盛行,可填“风靡一时”。“风靡一时”形容一个事物在一个时期非常盛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词语含义的能力。“看煎瑟瑟尘”意思是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瑟瑟”解释为“碧绿色”。A.“半江瑟瑟半江红”意思是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瑟瑟”,碧绿色。B.“枫叶荻花秋瑟瑟”意思是秋天的冷风吹过枫叶底,荻花发出飒飒的声响,秋声瑟瑟,满目一片萧瑟的秋景。“瑟瑟”,形容风声或其他轻微的声音。C.“瑟瑟谷中风”意思是山谷间狂风瑟瑟呼啸。“瑟瑟”,形容寒风的声音,为象声词。D.“气萧萧以瑟瑟”意思是空气中透着萧索而寒凉。“瑟瑟”,寒凉貌。故选A。【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的能力。“结庐”与②处前文“古色古香的院子”相对应;诗句意境符合后文“闲适氛围”。故选B。(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大量信息,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①),因为我们获取的信息并不都是真实的,特别是网络上的信息常常有讹误。《吕氏春秋•察传》有言“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因此,有辨识信息的自觉与能力,能够分辨各种媒介信息的真伪,就成为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媒介素养。(②),就要选择能获取真实信息的信息源;例如,要了解公共政策、国内外大事,就应将电视、广播、党报党刊、政府官网作为首选的信息来源。除了辨识信息真伪,我们还要学习分辨信息的良莠。有些信息本身是真实的,(③),这类不良信息会扰乱社会秩序,导致社会道德失范,对此类信息,要学会理性分析,恰当应对,提高辨识信息的能力,我们还需要加强学习,拥有健康向上的思想和情感,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信息,避免助长不正之风。21.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递进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答案】21.示例:①但有时也会带来误导;②要辨识媒介信息;③但导向不正或格调不高22.①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②我们不仅需要提高辨识信息的能力,③还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括号前后内容形成转折,此处应有“但”;根据后文“我们获取的信息并不都是真实的”“网络上的信息常常有讹误”,说明这些信息可能会误导我们,可填:但有时也会带来误导;②由后面的“就要”可知,前面应有表示假设的“要……”;根据“有辨识信息的自觉与能力,能够分辨各种媒介信息的真伪,就成为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媒介素养”以及后文“要选择能获取真实信息的信息源”可知,此处是假设要辨识信息,可填:要辨识媒介信息;③“有些信息本身是真实的”与“这类不良信息会扰乱社会秩序,导致社会道德失范”之间形成转折,需要有“但”;根据“扰乱社会秩序,导致社会道德失范”可知这类信息导向不正或格调不高,可填:但导向不正或格调不高。【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变换句式的能力。第二段先总说“我们还要学习分辨信息的良莠”;然后从两个方面加以表述,一是“对此类信息,要学会理性分析,恰当应对,提高辨识信息的能力”,可概括为:需要提高辨识信息的能力;二是“我们还需要加强学习,拥有健康向上的思想和情感,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信息,避免助长不正之风”,可概括为: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表述时应为面对某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其中怎么做采用递进关系表述,可表述为“不仅需要……还要……”。整理答案为:①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②我们不仅需要提高辨识信息的能力,③还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款名为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大火出圈,上线仅两个月时,其活跃用户已突破一亿!ChatGPT仿佛“无所不能”,回答任何问题、查资料、编代码、进行数据分析、绘画、写论文、吟诗歌……在谷歌的内部测试中,ChatGPT顺利通过了三级工程师面试,拿到谷歌的offer。它可以24小时在线,完成工作又快又好,而且还能持续学习,不断进化。面对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