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_第1页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_第2页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_第3页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深刻影响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在当代社会,对于一个中低等收入的家庭来说,生养一个孩子,从他吃奶、吃饭、走路、穿衣、说话、洗脸刷牙、看病治病,然后让他从幼儿园(学前班)到小学、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父母确实需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并承担很大的责任。有一个专门调查报告说,农村一个家庭要把四分之一以上甚至三分之一以上的可支配收入用在一个孩子幼儿园或中小学校内的保育、教育上。教育投资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家庭的首要消费项目。但是,要把孩子培养成身体健康、思想品行端正、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却是最艰难的。前一个是教育投入问题,后一个是家庭教育问题。教育投入是由国家、社会和家庭来共同承担的。但是,家庭教育却是在学校、社会指导配合下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独立完成的。林崇德教授说:家庭教育的主要教员是父母双亲,0-----18岁的孩子不能没有父亲,也不能没有母亲,父母对子女产生不同的影响,共同承担着教育子女成材的重任[见《21世纪怎样作家长》第2页]。但是,我们经常听到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时说:“老师,我把孩子交给你了。”这表达了对老师的信任,却忽略了家庭教育的责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给大家讲两个故事;这就是“咬奶头”和“孟母三迁”的故事。先讲“咬奶头”的故事。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在《怎样做父母》一文中说,从前有一个三岁的孩子,到邻家去拿了一双筷子回来,他的母亲看见了非常高兴,就称赞他说:“宝宝多么乖,多么能干,会拿筷子了。”得到母亲的称赞,这个孩子随着年龄、智力的变化,就逐步由小偷小摸,到惯偷,到偷盗抢劫,最后是贼久必破,刚到二十来岁,就被官府抓住判处死刑。临刑前他苦苦哀求要见母亲一面,母亲来到后,他又眼泪汪汪的说要吃最后一次奶,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谁知他竟然把母亲的奶头,“咯”的一声咬掉了。他对母亲说:“我三岁的时候,拿了人家的东西回来,你不但不打我骂我,反而鼓励我说:‘宝宝多乖,多能’。假如那时你严格禁止我,好好教导我,到了这时候我也许成为一个有为的青年,不至于杀头了。都是你害我的~”听了这个令人寒心的故事,亲爱的家长,你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你有没有患过这种贪图小利而鼓励孩子作坏事的毛病,你还是能够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决不贪图别人和公家的便宜呢。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家庭教育重要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孩子要从小开始,从小事做起,要小孩子学得好,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自己做得好。现在我讲一下“孟母三迁”的故事。我国宋朝的《三字经》就有这样的记载:“昔孟母,择邻处”。意思是说,春秋战国时期,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都是为了使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孟母当初带了孟子住在坟墓旁边,孟子天天看见出丧、埋葬的种种情景,小孩喜欢模仿,就做出各种出丧、埋葬游戏。孟母感到这种游戏对儿子的影响是不好的,却并不采取强制的干涉措施,只对他说:“这个地方不好住,我们还是搬到别处吧。”所以,孟母把家迁到街市上。不料孟子还是喜欢模仿,他看到街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讨价还价,争钱夺利,也就模仿起来,做起做生意的游戏。加上邻居是个屠户,整天杀猪宰羊,他就又模仿杀猪宰羊的动作,仍然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孟母又感到街市和屠户的影响非常不好,就对孟子说:“这个地方也不好住,我们还是搬到别处去住。”于是孟母把家搬到学校旁边。孟子在此听到学校里朗朗的读书声,看到老师与学生相互应对的礼节等,也就模仿起来了。孟母看到了这种情形感到非常高兴,就说:“孩子,这个地方我们可以住下了。”后来,孟子就进入这个学校读书了。但是,有一天孟子突然逃学。那时孟母正在织布便叫他去。问他为什么逃学。随即就用剪刀把布匹割断,并教育孩子说:“读书半途而废,便和机上的布匹中断一样,是徒劳无功的。”孟子受到母亲的深刻教训后,就努力读书了。这就是我国流传广泛的“孟母三迁”、“断织喻学”的家教故事。孟子以后成为大学问家与母亲从小的严格教育是有密切关系的。特别是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孩子就是一个家庭未来的希望,这就是许多人经常说的养好一个孩子光荣,教好一个孩子幸福。在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家”、“国”一体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已经成了全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念。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好一个孩子就是构建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就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贡献。家长朋友们~我们听了这两个故事,“咬奶头”的强盗与被誉为“亚圣”的孟子在年幼的时候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吗,我想,他们在小的时候,都是聪明、活泼、可爱,都喜欢模仿,都有好奇心,都不能辨别是非善恶。别人称赞他们,他们就高兴去做。别人责备、吓唬他们,他们就不敢去做,他们都是天真活泼的儿童:但他们形成截然不同的人生结局。这是为什么呢?这与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一个是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母亲,一个是诚实贤惠、教育有方的母亲,造成两个孩子截然不同的命运。如果这两个母亲易子而教,异地而居,易时而生的话,他们的命运可能要改写了。这两个故事说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的一生,伴随着孩子的一生。在人的一生所接受的教育中,接受最早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学习的榜样。父母的优点、缺点,都会在孩子的思想行为上打下深深地烙印。父母能为孩子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