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包头市铁路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包头市铁路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包头市铁路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包头市铁路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包头市铁路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包铁一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试题高三生物本试卷共29题,共100分,共12页(不含答题卡)。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规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留存。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科学家试图用益生菌来治疗人体的某些胃肠道疾病。益生菌是一类包括酵母菌、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在内的多种微生物的统称,大多对氧气极为敏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益生菌都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生命系统层次B.益生菌中都含有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染色质C.有些益生菌能够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D.大多数肠胃微生物是需氧型的【答案】C【解析】【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1.原核生物的细胞核没有核膜,即没有真正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细胞核。2.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而原核生物细胞内的DNA上不含蛋白质成分,所以说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真核细胞含有染色体。3.原核细胞没有像真核细胞那样的细胞器。原核细胞只具有一种细胞器,就是核糖体。真核细胞含有多个细胞器。4.原核生物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壁的成分与真核植物的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同。原核生物为肽聚糖、真核为纤维素和果胶。【详解】A、益生菌是一类包括酵母菌、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在内的多种微生物的统称,其中的酵母菌、双歧杆菌、乳酸菌均为单细胞生物,因此不存在组织和器官以及系统生命层次,A错误;B、益生菌中的酵母菌为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有染色质,而双歧杆菌、乳酸菌均为原核生物,细胞结构中没有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染色质,B错误;C、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可进行有丝分裂,而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不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而是通过二分裂进行增殖,可见有些益生菌,如酵母菌能够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C正确;D、益生菌是一类包括酵母菌、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在内的多种微生物的统称,大多对氧气极为敏感,说明这些微生物大多是厌氧性微生物,D错误。故选C。2.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中,中国企业成为大赛最大饮料赞助商,各种功能性饮料可为运动员补充水、能量、无机盐等营养。下列有关无机盐叙述正确的是()A.无机盐在细胞中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含量少,作用小B.缺锌会导致儿童发育缓慢并影响大脑的发育,可见无机盐对于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C.植物叶肉细胞缺Mg时,会影响所有色素的形成,从而患上黄叶病D.医生用0.09%的NaCl溶液作为生理盐水,可见无机盐对维持细胞渗透压非常重要【答案】B【解析】【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详解】A、无机盐在细胞中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虽然含量少,但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A错误;B、缺锌会导致儿童发育缓慢并影响大脑的发育,可见无机盐可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B正确;C、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植物叶肉细胞缺Mg时,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但并不会影响所有的色素形成,C错误;D、医生用0.9%的NaCl溶液作为生理盐水,可见无机盐对维持细胞渗透压非常重要,D错误。故选B3.我国的“国宝”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海拔2400~3500的高山竹林中,喜食竹子尤喜嫩茎、竹笋,偶尔食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大熊猫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体内各种细胞的密切合作B.竹茎、竹笋都属于植物的器官,竹子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C.大熊猫的成熟红细胞和发菜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D.竹林内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答案】C【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多细胞生物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需要依赖体内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详解】A、大熊猫是多细胞动物,需要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A正确;B、竹茎、竹笋属于植物的器官,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B正确;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C错误;D、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故竹林内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D正确。故选C。4.阅读材料:①分别将已分裂10次和分裂30次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互换,重组成的“老核新质”和“新核老质”细胞能分别再分裂20次和40次。②鸟类红细胞有核,但处于静默状态;癌细胞核很活跃,现将鸟的红细胞核移入去核的癌细胞中,鸟的红细胞核活跃起来。以上实验不能说明()A.细胞分裂次数是由细胞核中物质决定的B.细胞质中存在影响细胞分裂的物质C.细胞分裂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控制的D.只要有适当的细胞质,细胞核就能控制着发育为个体【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核的功能:(1)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DNA携带遗传信息,并通过复制由亲代传给子代,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2)细胞核控制着物质合成、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使生物体能够进行正常的细胞代谢。DNA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决定生物的性状。特别注意:凡是无核的细胞,既不能生长也不能分裂。如哺乳动物和人的成熟红细胞。人工去核的细胞,一般也不能存活太久。【详解】由题可知,由材料①可知,细胞分裂次数是由细胞核中物质决定的,细胞质中存在影响细胞分裂的物质,细胞分裂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控制的,细胞分裂与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关系密切,并没有体现出这些细胞能分化成个体,所以不能说明只要有适当的细胞质,细胞核就能表现出全能性。故选D。5.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游离核糖体最初合成的信号肽借助内质网上的SRP受体和SRP结合,将核糖体-新生肽引导至内质网继续蛋白质的合成。当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聚集时,磷酸化激酶催化PERK发生磷酸化,抑制多肽链进入内质网,同时提高BiP的表达量,BiP可以重新正确折叠错误蛋白并运出内质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分泌蛋白加工及分泌有关的膜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B.SRP受体合成缺陷的细胞中,分泌蛋白会在内质网腔中聚集C.当BiP的表达量增加后,内质网可产生包裹蛋白质的囊泡D.提高磷酸化激酶活性可促进异常蛋白积累的内质网恢复正常【答案】B【解析】【分析】题目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聚集时,磷酸化激酶催化PERK发生磷酸化,抑制多肽链进入内质网,同时提高BiP的表达量,BiP可以重新正确折叠错误蛋白并运出内质网,这属于反馈调节,以保证合成蛋白质的正确率。【详解】A、与分泌蛋白加工及分泌有关的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线粒体和细胞膜,这些都属于生物膜系统,A正确;B、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游离核糖体最初合成的信号肽借助内质网上的SRP受体和SRP结合,将核糖体-新生肽引导至内质网继续蛋白质的合成。SRP受体合成缺陷的细胞中,蛋白质无法进入内质网中,B错误;C、提高BiP的表达量,BiP可以重新正确折叠错误蛋白并运出内质网,蛋白质被运出内质网需要形成包裹蛋白质的囊泡,C正确;D、当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聚集时,磷酸化激酶催化PERK发生磷酸化,抑制多肽链进入内质网,同时提高BiP的表达量,BiP可以重新正确折叠错误蛋白并运出内质网。因此,提高磷酸化激酶活性可促进异常蛋白积累的内质网恢复正常,D正确。故选B。6.用同一打孔器在一白萝卜上打出若干萝卜条,切成相同长度,均分为三组,分别置于等体积的Ⅰ、Ⅱ、Ⅲ三种溶液中一段时间,b点时将三组实验的萝卜条同时放回相应溶液的低浓度溶液中一段时间。实验期间持续观察萝卜条体积的变化,并计算相对体积,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溶液的种类和浓度,观测指标是萝卜条的体积变化B.随着萝卜条体积减小的同时,萝卜细胞的原生质层逐渐与细胞壁分离C.初始Ⅰ溶液浓度小于Ⅱ溶液,Ⅰ溶液和Ⅱ溶液中的溶质都能进入细胞D.b点时Ⅱ溶液的浓度等于细胞液的浓度,Ⅲ溶液中的细胞已死亡【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示中Ⅰ溶液内的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但随后复原,说明开始时的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且溶质能进入细胞;Ⅱ溶液内的细胞也发生了质壁分离,但需要将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才能复原,说明开始时的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但溶质不能进入细胞;Ⅲ溶液中的细胞只发生了质壁分离,置于低渗溶液中也没有发生复原,说明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了。【详解】A、自变量是人为改变的量,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溶液的种类和浓度等,观测指标是萝卜条的体积变化,A正确;B、萝卜条体积减小是细胞失水所致,细胞失水过程中会发生质壁分离,B正确;C、由分析可知,初始Ⅰ溶液浓度大于Ⅱ溶液,I溶液中细胞还没有放回低渗溶液内即复原,说明溶质能进入细胞,但Ⅱ溶液中细胞需要放回低渗溶液内细胞才能复原,说明其溶质不能进入细胞,C错误;D、由图可知,至b点时,Ⅱ溶液的萝卜条体积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在b点时,ⅡⅠ溶液的渗透压等于细胞液的渗透压,否则萝卜条会继续失水;Ⅲ溶液中的细胞放入浓度溶液中,萝卜条体积无变化,说明细胞因失水过多已死亡,D正确。故选C。7.质子泵是细胞膜上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它能利用催化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转运H+;药物奥美拉唑可与人体胃壁细胞膜上的质子泵结合而使其失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质子泵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B.质子泵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将H+运出细胞C.奥美拉唑与质子泵结合使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D.奥美拉唑与质子泵结合可增加胃酸分泌促进消化【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氢离子运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载体,且逆浓度梯度运输,所以质子泵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将H+运出细胞。【详解】A、质子泵是细胞膜上的一种特殊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即质子泵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A正确;B、H+运出细胞需要消耗ATP,需要借助质子泵进行协助,且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正确;C、质子泵是一种载体蛋白,奥美拉唑与质子泵结合使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C正确;D、据图可知,奥美拉唑与质子泵的相应位点结合后抑制质子泵的活性,减少胃壁细胞分泌胃酸,D错误。故选D。8.如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种子形成时,脂肪水解酶的活性较低B.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C.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脂肪中氧的含量比糖类高,所以单位质量所含能量也比糖类多D.种子发育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氮元素增加【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分析:由题图甲可知,在种子形成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降低,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推测可溶性糖可用于转化形成脂肪;由图乙可知,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含量逐渐下降,而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增加,推测此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详解】A、种子形成时,光合作用的产物往种子运输,并在种子中储存起来,而具有储存功能的物质在此时水解比较弱,因此可推测此时脂肪水解酶的活性较低,A正确;B、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但此时种子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是ATP,B错误;C、由于脂肪中的碳、氢比例高,所以质量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所储存的能量脂肪多于可溶性糖,C错误;D、由图乙可知,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故不会导致种子需要的氮元素增加,D错误。故选A。9.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膜。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醇是有机物,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进入细胞B.血浆中的K+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ATPC.抗体在浆细胞内合成时消耗能量,其分泌过程不耗能D.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进出细胞的方式,如氧气、二氧化碳、脂溶性小分子。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消耗能量,需要有载体蛋白。【详解】A、乙醇是有机物,与细胞膜中磷脂相似相溶,可以通过扩散方式进入细胞,A错误;B、血浆中K+量低,红细胞内K+含量高,逆浓度梯度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并需要载体蛋白,B正确;C、抗体为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D、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等为主动运输,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协助扩散,D错误。故选B。10.青霉素酰化酶,又称青霉素氨基水解酶,该酶已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关键中体和半金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某科研小组测定了青霉素酰化酶活性与pH和温度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青霉素酰化酶具有一定的结构,其形状与底物的结合无关B.该酶适于在35℃、pH为6.5的磷酸盐缓冲液体系中保存C.反应体系的pH由2上升到6.5的过程中该酶活性逐渐增强D.若温度由10℃上升到28℃,则该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能力增强【答案】D【解析】【分析】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详解】A、酶分子有一定的结构,能与特定的底物结合,A错误;B、酶在低温下活性较低,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强,因此酶应在低温、适宜pH条件下保存,B错误;C、青霉素酰化酶最适pH约为6.5,pH为2时,其已经变性失活,C错误;D、温度由10℃上升到28℃的过程中,该酶活性增强,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能力逐渐增加,D正确。故选D。11.食用菠萝后口腔常常有发麻的感觉,这是因为菠萝含有蛋白酶,食用时会对口腔和消化道的黏膜产生损害。人们经常会将菠萝用盐水浸泡处理一段时间再食用。某同学为了研究用盐水浸泡能否破坏蛋白酶,进行如下实验:分组1233NaCl浓度0.1mol/L0.5mol/L1.0mol/L菠萝用量100g100g100g处理时间30min30min30min蛋白酶活力备注:(酶活力测定方法:单位时间内,菠萝提取液可催化酪蛋白分解出酪氨酸,比色测酪氨酸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设计实验时要参考日常浸泡所用的盐水浓度和时间,表中分组即可达到实验目的B.实验的可变因素是盐水浓度,也可以将菠萝用量或处理时间作为自变量C.用盐水浸泡菠萝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杀死或抑制细菌等微生物D.蛋白酶活力测定时,酪氨酸含量越多说明酶促反应速率越快【答案】D【解析】【分析】实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叫作无关变量。除作为自变量的因素外,其余因素(无关变量)都保持一致,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的实验叫作对照实验。【详解】A、还要不添加氯化钠空白对照组,A错误;B、为达到实验目的,菠萝用量和处理时间均为无关变量,B错误;C、用盐水浸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破坏蛋白酶,C错误;D、酪氨酸越多说明酪蛋白分解的越多,说明酶促反应速率越快,D正确。故选D。12.酵母菌是一种典型的异养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存活。如图为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类型的装置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仅根据装置1中液滴的移动情况无法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了有氧呼吸B.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右移,则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装置2液滴右移时,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酵母菌培养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D.若装置1和装置2的液滴移动方向相同时,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实验装置:装置1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酵母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所以装置1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装置2中的清水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所以装置2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与消耗氧气的量的差值。【详解】A、装置1中NaOH溶液吸收产生的CO2,使装置气压的改变取决于O2的变化,液滴的移动是发生有氧呼吸的结果,因此,由装置1液滴的移动情况可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了有氧呼吸,A错误;B、装置1中红色液滴左移,说明消耗氧气进行了有氧呼吸,同时装置2红色液滴右移,说明CO2产生量大于O2吸收量,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正确;C、装置2红色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会发生颜色变化,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为橙色,遇到酒精变成灰绿色,C错误;D、若装置1液滴向左移动,装置2液滴不动,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故选B。13.在两种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对某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影响如图。对此图理解错误的是()A.在低光强下,CO2吸收速率随叶温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呼吸速率上升B.在高光强下,M点左侧CO2吸收速率升高与光合酶活性增强相关C.在图中两个CP点处,植物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图中M点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答案】C【解析】【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和温度,因变量为CO2吸收速率。【详解】A、CO2吸收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低光强下,CO2吸收速率随叶温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呼吸速率上升,需要从外界吸收的CO2减少,A正确;B、在高光强下,M点左侧CO2吸收速率升高主要原因是光合酶的活性增强,B正确;C、CP点代表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D、图中M点处CO2吸收速率最大,即净光合速率最大,也就是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D正确。故选C。14.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蓝藻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C.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X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D.图乙中,限制a、b、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答案】B【解析】【分析】从图甲可知,光照强度为a时无氧气产生,说明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无光合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为6个单位,表示呼吸作用强度;当光照强度为b时,二氧化碳释放量和氧气产生总量相等,此时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当光照强度为c时,无二氧化碳的释放,氧气产生量为6个单位,说明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则d点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而图乙中,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b点之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详解】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a时,O2产生总量为0,只进行细胞呼吸,据此可知,呼吸强度为6,光照强度为b时,CO2释放量大于0,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A错误;B、光照强度为d时,O2产生总量为8,则光合作用总吸收二氧化碳为8,因而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8-6=2个单位的CO2,B正确;C、图乙中所示生物为蓝藻,蓝藻不含线粒体和叶绿体,C错误;D、限制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温度、CO2浓度等,而限制a、b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D错误。故选B。15.“朱颜渐老,白发漆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该诗句说明人会随着岁月的变迁逐渐老去,黑发逐渐变白发。人体的衰老由细胞衰老引起。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白发是因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所致B.“朱颜渐老”的过程中,细胞核与质的比值增大,细胞膜通透性改变C.“朱颜渐老”的过程中,基因不再进行表达,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变慢D.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通过攻击细胞膜、DNA和蛋白质导致细胞衰老【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过程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A、衰老的细胞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出现了白发的现象,A正确;B、衰老细胞的体积减小,细胞核的体积增大,细胞核与质的比值增大,细胞膜通透性改变,B正确;C、衰老的过程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C错误;D、自由基可攻击磷脂、攻击DNA产生变异,攻击蛋白质等,D正确。故选C。16.壁虎自然再生出的尾巴只是一堆由脂肪、肌肉和皮肤组成的同心管,缺少了原生尾巴的脊椎、神经组织等,科研人员通过植入胚胎干细胞的方式,帮助断尾壁虎长出一条接近于原装版本的尾巴,实现了2.5亿年来断尾壁虎都没能自行完成的“进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胚胎干细胞与构成尾巴的组织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B.胚胎干细胞分化成尾部细胞前后,蛋白质的种类完全不同C.该研究无法体现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D.该研究给人类实现受损器官原位再生带来新希望【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和各种细胞的潜能。【详解】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A正确;B、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胚胎干细胞分化成尾部细胞前后,其DNA不变,也有相同的表达基因,如呼吸酶基因、ATP合成酶基因等,所以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B错误;C、壁虎断尾的再生只体现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尾部的相关组织、器官,无法说明其可以分化成各种细胞的能力或发育成个体的能力,C正确;D、科研人员通过植入胚胎干细胞的方式,帮助壁虎拥有一条接近于原装版本的尾巴,说明人类实现受损器官原位再生也有可能实现,D正确。故选B。17.某同学对某动物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图1中三幅细胞分裂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细胞甲是次级精母细胞,可处于图2中类型d的细胞所处的时期B.图1中的细胞乙和丙可处于图2中类型b的细胞所处的时期C.图2中类型c的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和n对同源染色体D.着丝粒分裂不仅能导致图2中b转变为a,还能使d转变为c【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细胞甲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表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为初级精母细胞;细胞丙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为精原细胞。图2中类型a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类型b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有丝分裂前期、中期;类型c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也可以是体细胞;类型d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类型e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详解】A、图1中细胞甲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表示次级精母细胞,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A正确;B、图1中的细胞乙和丙分别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与DNA的比例为1∶2,可处于图2中类型b的细胞所处的时期,B正确;C、图2中类型c的细胞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则其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D、着丝粒分裂不仅能导致图2中b转变为a,该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还能使d转变为c,该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正确。故选C。18.下列关于以下四个生理过程说法错误的是()A.丙图发生于减数分裂Ⅰ后期,此时细胞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图丁所示细胞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甲图②、乙图⑥以及丙图①②③④都可以体现受精时精卵的随机结合D.甲图①、乙图④⑤以及丁图都发生了基因自由组合【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①表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②表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后代的过程(受精作用);③表示子代表型及相关比例;乙图①②表示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③表示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④⑤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⑥表示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详解】A、丙图①②③④发生的是受精时精卵随机结合,不是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A错误;B、丁图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正确;C、甲图②、乙图⑥以及丙图①②③④都是受精作用,都可以体现受精时精卵的随机结合,C正确;D、甲图①、乙图④⑤以及丁图都是双杂合个体产生配子的过程(减数分裂),都发生了基因自由组合,D正确。故选A。19.甲、乙、丙、丁为某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产生的基因突变可能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子代B.乙细胞和丙细胞分裂时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丁产生的子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AB和aBD.判断该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应选用另一雌性动物与其测交【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图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图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图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图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详解】A、甲细胞产生的基因突变可以通过卵细胞(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A正确;B、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C、根据甲图中的基因组成可知,甲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在未突变前该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丁细胞可能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则丁产生的子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AB和aB或aB或Ab,C错误;D、根据丙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要判断该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应选用另一雄性动物与其测交,D错误。故选A。20.植物的花色有红花对白花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当存在某种基因或基因型致死时,杂交子代会出现异常的比例。下列几种情况对应的杂交比例,正确的是()A.当红花基因纯合致死时,红花自交后代为红花:白花=1:1B.当含红花基因的雄配子致死时,红花自交后代为红花:白花=2:1C.当含红花基因的雌配子致死时,红花与白花的正反交结果相同D.当含白花基因配子存活率为50%时,杂合红花自交后代白花比例为1/9【答案】D【解析】【分析】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发生配子致死时,依然符合分离定律。【详解】A、假设红花基因型为AA或Aa,白花基因型为aa,当红色基因纯合致死时,红花基因型为Aa,自交后,红花:白花=2:1,A错误;B、当红花基因雄配子致死时,红花的基因型只能是杂合子,自交后红花:白花=1:l,B错误;C、当红色基因雌配子致死时,红花的基因型为杂合子,红花(♂)×白花(♀)子代中红花:白花=1:1,红花(♀)×白花(♂)子代全为白花,C错误;D、当含白花基因的配子存活率为50%时,杂合红花自交时,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a=2:1,所以后代白花(aa)比例为1/9,D正确。故选D。21.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了一种体型粗短且运动不协调的I型线虫,用野生型线虫与I型线虫杂交,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控制体型和运动协调性的基因在受精作用时发生了自由组合B.控制体型和运动协调性的基因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C.体型粗短和运动不协调均为隐性性状D.若F1与I型亲本回交,后代可能出现4种表型且比例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分析,F2各表型的比例接近9∶3∶3∶1,所以控制体型和运动协调性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分裂的过程中,而不是发生在受精作用的过程中,A错误;B、F2各表型的比例接近9∶3∶3∶1,因而说明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说明控制体型和运动协调性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正确;C、野生型线虫与I型线虫杂交,后代均为野生型,说明在野生型个体内这两种性状“隐而不现”,所以体型粗短和运动不协调均为隐性性状,C正确;D、用A/a、B/b表示相关基因,可确认F1野生型的基因型为AaBb,可知亲代野生型的基因型为AABB,Ⅰ型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若F1(AaBb)与Ⅰ型亲本(aabb)回交,相当于测交,后代可能出现4种表型且比例为1∶1∶1∶1,D正确。故选A。22.水貂的毛色有深褐色、银蓝色和灰蓝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利用银蓝色和灰蓝色水貂杂交,F1雌雄水貂全为深褐色,F2出现深褐色:银蓝色:灰蓝色=9:3: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等位基因A和a中碱基数量相等B.F2深褐色水貂中杂合子比例为1/4C.F2银蓝色水貂相互交配,后代可能出现深褐色水貂D.可利用灰蓝色水貂鉴定种群中银蓝色水貂的基因型【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基因A和a中碱基序列不同,其中碱基数量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A错误;B、F2性状分离比为9:3:4,说明基因A/a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推测深褐色基因型为A_B_、银蓝色基因型为aaB_(或A_bb),灰蓝色基因型为_bb(或aa_),且F1基因型为AaBb,可推测F2深褐色水貂中纯合子比例为1/9,杂合子为8/9,B错误;C、F1基因型为AaBb,则F2银蓝色aaB_(或A_bb),其相互交配,后代基因型为aa_(或_bb),不可能出现深褐色水貂,C错误;D、灰蓝色水貂基因型为_bb(或aa_),可用于检测银蓝色水貂aaB_(或A_bb)的基因型,若后代无灰蓝色水貂,说明银蓝色水貂是纯合子,否则为杂合子,D正确。故选D。23.某种植物的宽叶/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基因控制宽叶性状:高茎/矮茎由等位基因B/b控制,B基因控制高茎性状。这2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为研究该种植物的基因致死情况,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①:宽叶矮茎植株自交,子代中宽叶矮茎∶窄叶矮茎=2∶1;实验②:窄叶高茎植株自交,子代中窄叶高茎∶窄叶矮茎=2∶1。下列分析及推理中错误的是()A.从实验①可判断A基因纯合致死,从实验②可判断B基因纯合致死B.实验①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宽叶矮茎的基因型也为AabbC.若发现该种植物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茎,则其基因型为AaBbD.将宽叶高茎植株进行自交,所获得子代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答案】D【解析】【分析】实验①:宽叶矮茎植株自交,子代中宽叶矮茎∶窄叶矮茎=2∶1,亲本为Aabb,子代中原本为AA:Aa:aa=1:2:1,因此推测AA致死;实验②:窄叶高茎植株自交,子代中窄叶高茎∶窄叶矮茎=2∶1,亲本为aaBb,子代原本为BB:Bb:bb=1:2:1,因此推测BB致死。【详解】A、实验①:宽叶矮茎植株自交,子代中宽叶矮茎∶窄叶矮茎=2∶1,亲本为Aabb,子代中原本为AA:Aa:aa=1:2:1,因此推测AA致死;实验②:窄叶高茎植株自交,子代中窄叶高茎∶窄叶矮茎=2∶1,亲本为aaBb,子代原本为BB:Bb:bb=1:2:1,因此推测BB致死,A正确;B、实验①中亲本为宽叶矮茎,且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由于AA致死,因此宽叶矮茎的基因型也为Aabb,B正确;C、由于AA和BB均致死,因此若发现该种植物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茎,则其基因型为AaBb,C正确;D、将宽叶高茎植株AaBb进行自交,由于AA和BB致死,子代原本的9:3:3:1剩下4:2:2:1,其中只有窄叶矮茎的植株为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9,D错误。故选D。24.某植物的花色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花瓣中含红色物质的花为红花。含橙色物质的花为橙花,含白色物质的花为白花,相关合成途径如图所示。现让一株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中出现三种花色的植株。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F1全部表现为红花植株,且基因型为双杂合B.基因A/a与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F2橙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两种D.F2红花植株中纯合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12【答案】D【解析】【分析】1、据图示可知,据题意可知,红花的基因型为A_,橙花的基因型是aaB_,白花基因型为aabb。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详解】AD、亲本纯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F1(AaBb)全为红花植株,即基因型为双杂合,基因A抑制基因B,F1才能表现为红花,F1自交得到F2,F2出现三种花色的植株,即红花:橙花:白花=12:3:1,其中红花中纯合子(AABB、AAbb)为1/6,A正确、D错误;B、由A可知,植物的花色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基因A/a与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C、橙花的基因型是aaB_,据B项分析及合成途径图分析,F2橙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两种,C正确。故选D。25.某二倍体植物高茎与矮茎、红花与白花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某种基因型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现有一批基因型相同的高茎红花亲本甲,将其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5:3: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为雌配子致死,则甲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b:aB:ab=1:1:1B.若不是雌配子致死,则甲产生AB型卵细胞的概率为1/4C.甲自交后代的高茎红花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0D.甲测交后代应出现三种表型且比例为1:1:1【答案】D【解析】【分析】一高茎红花亲本,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5:3:3:l,即为9:3:3:1的变式(两对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出现该比例关系可能为某些基因型致死。【详解】A、亲本自交后代F1的表型比例为5:3:3:1,出现性状分离现象,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F1高茎:矮茎=2:1,红花:白花=2:1,F1比例不为6:3:2:1说明不是AA或BB基因型纯合致死,综上推断致死原因最可能为AB型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若为AB型雌配子致死,则甲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b:aB:ab=l:1:1,A正确;B、若不是雌配子致死,则卵细胞正常产生,不存在致死现象,甲产生AB型卵细胞的概率为1/4,B正确;C、甲自交后代的高茎红花中,基因型为AaBb、AaBB、AABb,纯合子所占比例为0,C正确;D、当甲作母本时,若为AB型雄配子致死,则测交后代为四种表型,若为AB型雌配子致死,则测交后代为三种表型,当甲作父本时,则情况相反,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在自然界中,万物生长靠太阳。光合作用是唯一能够捕获和转化光能的生物学途径。下图为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其中甲、乙表示物质,模块3中的反应过程与叶绿体基质内糖类的合成过程相同。回答下列问题:(1)该系统中执行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的是模块____________,在植物体内,光反应是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上进行的。(2)模块2中释放的O2中的氧元素来自________。(3)若模块1中的光照由强变弱,模块3中CO2的供应不变。则短时间内乙的含量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自然界中的光合作用相比,该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答案】(1)①.模块1和模块2②.类囊体薄膜(2)H2O(3)①.增加②.光照由强变弱,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NADPH和ATP减少,乙被还原的量减少,故乙的含量在短时间内会增加。(4)没有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糖类,在相同条件下可积累更多的糖类;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对环境中水的依赖程度较低,可用于沙漠等缺水地区;可人工调节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模块1相当于光合作用中色素吸收光能,模块2进行光反应中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模块3进行暗反应,其中甲为C5,乙为C3。【小问1详解】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需要光、色素、酶等条件,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可将水分解成H+和氧气,同时产生NADPH和ATP。由此可知,模块1和模块2执行的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光反应过程;在植物体内,光反应的场所为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小问2详解】光反应阶段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于H2O。【小问3详解】模块3中甲为C5,乙为C3,光照强度改变会直接影响光反应过程,光照由强变弱,NADPH和ATP的生成量减少,会使暗反应过程C3的还原量减少,由于模块3中CO2的供应不变,所以短时间内CO2固定速率不变,故C3的含量增加。【小问4详解】由于该系统没有呼吸消耗有机物的过程,而植物呼吸作用需消耗糖类,故在相同条件下该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可积累更多的糖类;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对环境中水的依赖程度较低,可用于沙漠等缺水地区;可人工调节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因此与自然界中的光合作用相比,该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有更多的优势。27.图1为某种高等动物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图2为该种动物不同时期的细胞内染色体数与核DNA含量变化关系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的细胞甲的名称是_______,该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______(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2)图1中的细胞乙所处的时期是_______,该细胞中含有_______个染色体组。图2中曲线bc段对应的M值应为_______。(3)从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图1中细胞甲在减数分裂后要经过复杂的变形才能形成精子,其意义是_______;细胞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其意义是_______。【答案】(1)①.初级精母细胞②.不一定相同(2)①.有丝分裂后期②.4③.1/2(3)①.使精子细胞质减少,具有长尾,能够摆动,有利于与卵细胞结合②.产生的卵细胞体积较大,为受精卵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解析】【分析】甲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2中cd表示着丝点分裂。【小问1详解】图1中的细胞甲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是雄性生物,故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上有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所以该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不一定相同。【小问2详解】图1中的细胞乙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一条染色体上可以有一个或两个DNA,对应的M值是1/2,N值是1。【小问3详解】细胞甲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均等分裂,并能经过复杂的变形形成精子,尾长,能够摆动,有利于与卵细胞结合;细胞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体积较大,为受精卵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28.植物的性状有的由1对基因控制,有的由多对基因控制。一种二倍体甜瓜的叶形有缺刻叶和全缘叶,果皮有齿皮和网皮。为了研究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的遗传特点,某小组用基因型不同的甲乙丙丁4种甜瓜种子进行实验,其中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网皮。杂交实验及结果见下表(实验②中F1自交得F2)。实验亲本F1F2①甲×乙1/4缺刻叶齿皮,1/4缺刻叶网皮1/4全缘叶齿皮,1/4全缘叶网皮/②丙×丁缺刻叶齿皮9/16缺刻叶齿皮,3/16缺刻叶网皮3/16全缘叶齿皮,1/16全缘叶网皮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①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分离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根据实验②,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2)甲乙丙丁中属于杂合体是__________。(3)实验②的F2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4)假如实验②的F2中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不是9∶3∶3∶1,而是45∶15∶3∶1,则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中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答案】①.基因型不同的两个亲本杂交,F1分别统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