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甘肃省酒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甘肃省酒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甘肃省酒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甘肃省酒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甘肃省酒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唐以前的古代文学中,以忧患感为基调的作品是很多的。这些作品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所体现的主要是对于自己及亲友的命运而引起的忧患感,如宋玉《九辩》。第二类则是内涵更为深广的忧世之作,例如《诗经》中的《载驰》《正月》。这后一种倾向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传统之一,其代表人物是屈原。屈原的作品,无一例外地蒙着一层浓重的忧患情调。关于《离骚》,诚如司马迁所云,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关于《九章》,从首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到末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忧患之感与《离骚》完全相同。屈赋对读者的强烈感染力主要来自它所蕴涵的忧患感,这种忧患感当然包含着诗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痛苦,“美人迟暮”的惆怅,但是更重要的则是诗人对于国家、人民的命运的危机感:“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那么,在屈原的时代,楚国是不是已经岌岌可危了呢?据史书记载,它当时还是一个“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的强国。在屈原生前,楚国虽然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几次失利,但并未濒于灭亡的危险。屈原作品中那种仿佛大难已经迫于眉睫的气氛,与其说是反映了当时楚国的实际形势,倒不如说是反映了诗人心中基于对现实的预感而产生的忧患意识,而这种预感和忧患意识正来源于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强烈的责任感。屈原曾经被楚怀王委以重任,但是他不久就受到一连串的诬陷、疏远、放逐。在那个辩士四处奔走、朝秦暮楚的时代,屈原却情愿在“乃猿狖之所居”的流放地行吟泽畔,仍然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毅精神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时时刻刻把国家、人民的命运放在心上,仍然强烈地感到自己对于国家、人民的责任:“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甚至当他要想以身殉国时,仍念念不忘国家的政治,并以古代的贤臣作为自己的榜样:“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虽然屈原的忧世预言与历史的实际进程相符合的程度不一致,但是,他怀着对国家、人民的命运的巨大关切,具有对于现实生活的深邃的洞察力,因而能够极其敏锐地觉察到当时政治、社会中各种形式的隐患。这种对于历史演变的深刻预感和忧患感是难以为常人所理解的,所以屈原的忠谏始终不被楚王采纳。这样,他在当时就处于一种非常孤独的境地。屈原反复悲叹:“国无人莫我知兮”“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种深沉的孤独感主要是由于拳拳忠忱和侃侃说言不为朝廷所接受。只有对国家、人民的命运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的事业,理想的正义性怀有强烈的自信心,才能产生足以抗拒这种孤独感的精神力量。(摘编自程千帆莫砺锋《忧患感和责任感》)材料二:《离骚》全诗可分为三段:正文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乱》曰”是全诗的尾声与总结。从“帝高阳之苗裔兮”至“岂余心之可惩”为前半部分,是写“骚”,写“忧”,写诗人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斗争、矛盾、幽愤和痛苦。在前半部分中,诗人抒写着“灵修浩荡”“皇舆败绩”“众女谣诼”“芳泽杂糅”的政治乱象,又强烈地感受到“草木零落”“美人迟暮”的人生忧愁。政治斗争的严重挫败,现实与理想的悬殊背离,给屈原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深巨的忧愤。他抑止不住满腔的愤懑,反复诉说着自己无比失望、孤独、幽怨、孤疑的情绪,重重的忧郁、怨望、苦闷、彷徨,重重地压在心头。前半部分的基本内容和感情基调,就是一个“骚”字,就是司马迁所说的“忧愁幽思”。那么,出路在哪里?诗人将如何“离”开这无边的“忧”愁?于是,便进入了后半部的描写——从“女媭之婵媛兮”至“蜷局顾而不行”为后半部分。诗人紧承前半之“骚”之“忧”而写“离”,写为“离”开忧愁、解脱痛苦“上下求索”的不懈奋斗,写为实现“美政”理想而“求帝”“求女”的幻想经历。当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现实世界“无路可走”之时,矢志不渝的诗人将他不屈的目光、深邃的思绪,投向了幻想的天际。诗人不顾“女媭”的劝说,否定明哲保身的逃避,而满怀虔诚的期冀,踏上上下求索的征程。但是“求帝”“求女”的不遇,不仅宣告了实现“美政”理想的无望,同时也宣告了“离骚”的失败。欲“离骚”而“骚”难“离”,忧患犹在,痛苦依然。接下去,诗人又幻想着向灵氛、巫咸求助,灵氛、巫咸劝诗人去国远游,而诗人准备离去之时,远远地望见了故国的大地,“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自己根本无法离开生长于斯的旧乡故土!一篇《离骚》之诗,本为“离骚”而设,却历尽千回百折,数经心力交瘁,仍然是“骚”而未“离”,“忧”而未“解”。长达二千五百言的正文已经结束了,但此时的主人公,“骚”仍未“离”。茫茫环宇,何处是归程?“《乱》曰”部分总结全诗,点明主题:“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终极意义上的“离骚”,是全部忧怨、痛苦的最高形式的解脱。“《乱》曰”五句呼应诗题,点明了全诗“离骚”的基本线索:“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是“骚”,“又何怀乎故都”是“离”;“既莫足与为美政兮”是“骚”,“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离”。既不能去,又不能忍,这样就把矛盾推向高峰,“死”的问题便被尖锐地提出来了。《乱》的“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最终表明要追殷代贤臣彭咸而投水而死。“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终极意义上的“离骚”,是全部忧怨、痛苦的最高形式的解脱。(摘编自何新文彭安湘《离去现实忧患、解脱生命痛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唐代以前的文学作品大多以忧患感为基调,比如宋玉的《九辩》、《诗经》中的《载驰》《正月》等。B.司马迁对屈原的创作有着洞见,他指出屈原因忧愁而进行创作,忧患感是其作品的情感主线。C.屈原仰慕先贤彭咸,效仿他通过投水自尽的方式来劝谏君主改过,这是他强烈责任感的表现。D.《离骚》前半部分重在写“离”,后半部分侧重写“愁”,诗人希望通过“求帝”“求女”来摆脱忧患,但最终失败。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战国时期,辩士游说各国,对国家没有忠诚的意识,但屈原与之不同,始终不愿离开楚国。B.屈原在作品中流露出的忧患感,不仅仅是因自身命运而引起的,还包括对楚国未来形势的担忧。C.屈原因不被理解而孤独,但他不惧怕孤独,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能够消除这种孤独。D.材料二将“离骚”的“离”理解为“远离”之意,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离骚》内容主旨的论述。3.下列选项,与材料一观点最接近的一项是()A.班固《离骚序》评屈原“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B.朱熹《楚辞集注》:“托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于楚焉;亦仁之至,而义至尽也。”C.李白《江上吟》评“屈平词赋悬日月”。D.颜之推《颜氏家训》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4.根据材料二的划分标准,下面的链接材料属于《离骚》的哪一部分?该段主要书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链接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镶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垢。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5.有人认为,屈原在《离骚》中积极寻求“离去现实忧患”,说明屈原是在逃避现实,缺乏责任感。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D2.C3.B4.第一问:该段属于《离骚》的前半部分。

第二问:该段写屈原品行高洁,坚守正道,尽忠尽职,而遭到群臣排挤、君主疏离的情况,抒发了他的失望、忧伤、孤独、愤懑的情绪,以及他刚正不阿、保持清白节操的坚定意志。5.①屈原寻求“离去现实忧患”,并不是他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反而是他对国家强烈责任感的表现。

②在《离骚》前半部分描绘了楚国的政治乱象,正是由于屈原对国家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这些乱象才引起屈原的忧愁。

③《离骚》下半部分写屈原努力寻求“离去现实忧患”的办法,也就是实现“美政”,这是屈原为改变楚国的努力,正表现出了屈原对国家的强烈责任感。

④在“《乱》曰”部分,屈原“离”忧而不得,却仍挂怀国家政治,要以古代贤臣为榜样,投水而死,这也是其责任感的体现。〖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我国唐代以前的文学作品大多以忧患感为基调”错误,材料只提到“在唐以前的古代文学中,以忧患感为基调的作品是很多的”。B.“他指出屈原因忧愁而进行创作”错误,根据材料一,司马迁是就《离骚》提出了“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并非针对屈原的所有作品;另外,“忧患感是其作品的情感主线”错误,材料一说的是“屈原的作品,无一例外地蒙着一层浓重的忧患情调”。C.“效仿他通过投水自尽的方式来劝谏君主改过”错误,两则材料都提到屈原效仿彭咸投水自杀,但并未提到他是为了劝谏君主改过而自杀。【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能够消除这种孤独”错,材料一“只有对国家、人民的命运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的事业,理想的正义性怀有强烈的自信心,才能产生足以抗拒这种孤独感的精神力量”可见,是作者分析,因为他的责任感和自信心给予了他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不是“他认为”。【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认为屈原对国家、人民的命运充满忧患感和责任感。A.是评价屈原的文才。B.提到了屈原对国家的责任感。观点与材料一最为接近。C.是评价屈原的文才。D.是批评屈原过于显扬自我。【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二第二段“从‘帝高阳之苗裔兮’至‘岂余心之可惩’为前半部分,是写‘骚’,写‘忧’,写诗人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斗争、矛盾、幽愤和痛苦”可知,该段属于《离骚》的前半部分。该段围绕诗人被黜的原因写其高洁的品行,“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他坚守正道,尽忠尽职,“謇朝谇而夕替/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吾独穷困乎此时也”遭到群臣排挤、君主疏离,“怨灵修之浩荡兮/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以及失望、忧伤、孤独、愤懑的情绪,同时“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也表达了他刚正不阿、保持清白节操的坚定意志。【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首先明确观点:屈原寻求“离去现实忧患”,并不是他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反而是他对国家强烈责任感的表现。从材料一“在屈原生前,楚国虽然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几次失利,但并未濒于灭亡的危险。屈原作品中那种仿佛大难已经迫于眉睫的气氛,与其说是反映了当时楚国的实际形势,倒不如说是反映了诗人心中基于对现实的预感而产生的忧患意识,而这种预感和忧患意识正来源于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强烈的责任感”可知,屈原寻求“离去现实忧患”,并不是他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反而是他对国家强烈责任感的表现。从材料二“在前半部分中,诗人抒写着……政治乱象……政治斗争的严重挫败,现实与理想的悬殊背离,给屈原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深巨的忧愤”可知,在《离骚》前半部分描绘了楚国的政治乱象,正是由于屈原对国家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这些乱象才引起屈原的忧愁。从材料二“后半部分。诗人……写为‘离’开忧愁、解脱痛苦‘上下求索’的不懈奋斗,写为实现‘美政’理想而‘求帝’‘求女’的幻想经历”可知,《离骚》下半部分写屈原努力寻求“离去现实忧患”的办法,也就是实现“美政”,这是屈原为改变楚国的努力,正表现出了屈原对国家的强烈责任感。从材料二“‘《乱》曰’部分总结全诗,点明主题:‘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终极意义上的‘离骚’,是全部忧怨、痛苦的最高形式的解脱”“《乱》的‘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最终表明要追随殷代贤臣彭咸而投水而死”可知,在“《乱》曰”部分,屈原“离”忧而不得,却仍挂怀国家政治,要以古代贤臣为榜样,投水而死,这也是其责任感的体现。(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邻居们老舍①明先生对不识字的太太放纵儿女,和邻居吵闹,辞退仆人这些事,给她一些自由,以为是为明家露脸。明先生的头抬得很高。他有在洋人那里赚钱的职业,他求不着别人,所以用不着客气。他永远不看书,因为书籍不能供给他什么。可是,他究竟还有点不满意。他清清楚楚地看见自己身里有个黑点,像水晶里包着的一个小物件。可是他没法去掉它,它长在他的心里。②邻居是对儿姓杨的小夫妇,明先生看不起他们,总以为教书的人是穷酸,没出息的。尤其叫他恨恶杨先生的是杨太大很好看。他看不起教书的,可是女教书的——设若长得够样儿——多少得另眼看待一点。杨穷酸居然有这够样的太太,比起他自己的要好上十几倍,他不能不恨。③明先生的小孩偷了杨家的葡萄。界墙很矮,孩子们不断地过去偷花草。对此,杨先生始终不愿说什么,他似乎想到明家夫妇要是受过教育,自然会自动过来道歉,可明家始终没来。杨太太决定找明太太去。④杨太太很客气:“明太太吧?我姓杨。”⑤明太太准知道杨太太是干什么来的,而且从心里头厌恶她:“啊,我早知道。”⑥杨太太所受的教育使她红了脸,而想不出再说什么。可是她必须说点什么。“没什么,小孩们,没多大关系,拿了点葡萄。”⑦“是吗?”明太太的音调是音乐的,“小孩们都爱葡萄,好玩。我并不许他们吃,拿着玩。”⑧“我们的葡萄,”杨太太的脸渐渐白起来,“不容易,三年才结果!”⑨“我说的也是你们的葡萄呀,酸的;我只许他们拿着玩,你们的葡萄泄气,才结那么一点!”⑩“小孩呀,”杨太太想起教育的理论,“都淘气。不过,杨先生和我都爱花草。”⑪“明先生和我也爱花草。”⑫“假如你们的花草被别人家的孩子偷去呢?”⑬“谁敢呢?”⑭“你们的孩子偷了别人家的呢?”⑮“偷了你们的,是不是?你们顶好搬家呀,别在这儿住哇。我们的孩子就是爱拿葡萄玩。”⑯杨太太没法再说什么了,嘴唇哆嗦着回了家。作为最新式中国人的杨先生不便于当面交涉,客客气气的写封信吧,只求明先生嘱咐孩子们不要再来糟蹋花草。⑰信是杨家仆人送过去的,被明太太窝回去了。⑱下午,老妈子拿进一封信来。杨先生接过一看,门牌写对了,可是给明先生的。他忽然想到扣下这封信,可是马上觉得那不是好人应干的事。告诉老妈子把信送到邻家去。⑲“拿回去吧,我们不看这个!”“给明先生的!”老妈子说。⑳“是呀,我们先生没那么大工夫看你们的信!”“是送错了的,不是我们的!”(21)“送错了的?”明太太翻了翻眼,马上有了主意,“叫你们先生给收着吧。当是我看不出来呢,不用打算诈我!”拍的一声,门关上了。(22)怎么处置这封信呢?私藏别人的信件?拆开看看?是不光明的。想来想去,杨先生决定给外加一个信封,改上门牌号数,扔在邮筒里。第二天早晨,夫妇忙着去上学,忘了那封信。(23)下学回来,刚要吃饭,听见明家闹起来了。饭后,杨家的老妈子知道了消息:明先生打太太是为一封信,要紧的信。杨先生想必定就是他所存着的那封信了。既是要紧的信,为什么不挂号,而且马马虎虎写错了门牌呢?混蛋应受惩罚。他想起那些葡萄来……第二天早晨把那封送错的信和劝告明家管束孩子的信一齐发了,他不希望明先生悔过,只教明混蛋看看读书人是怎样的客气与和蔼,是君子就够了。(24)明先生见着了写信的人,知道了信的内容:他和一个朋友借着外国人的光儿私运了一些货物,被那个洋人晓得了。所以他担心,命令太太去索要那封信。明太太宁肯挨打也不肯去,这太难堪了,就诬说杨家不给。明先生的气不打一处来,就凭个穷酸教书的敢跟我斗气。哼!他向孩子们发了命令。邮差下牛四点多送来了信。明先生看完,心中说不出是难受还是痛快,痛快的是,他看明白了那封写错了门牌的信,杨先生没有拆开;难过的是另一封,使他更讨厌那个穷酸,他觉得只有穷酸才能那样客气,客气得讨厌。(25)路上,杨先生满心痛快;既然把那封信送回了原主,而且客气地劝告了邻居,这必能感动了明先生。(26)一进家门,他愣了,院中的花草好似垃圾箱忽然疯了,一院子满是破烂儿。他知道这是谁做的。(27)怎么办呢?他想要冷静地找主意,可冷静不了,他的那点野蛮的血沸腾起来。扯下衣服,捡起两三块半大的砖头,隔着墙向明家的窗子扔了去。听着玻璃的碎裂,他心里痛快。他似乎忽然由文明人变成野蛮人,觉出自己的力量与胆气,像赤裸裸地洗澡时那样舒服,无拘无束地领略着一点新的生活味道。他等着明先生来找他打架。(28)明先生不想过来,因为他觉得杨先生不那么讨厌了。看着破碎玻璃,虽不高兴,可也不十分不舒服。他开始想到嘱告孩子们不要再去偷花。可一想起杨太太,又不能不恨杨先生;可是恨与讨厌,他现在觉出来,是不十分相同的。“恨”有那么一点佩服的气味在里头。(29)第二天是星期日,杨先生在院中收拾花草,明先生在屋里修补窗户。世界上仿佛很平安,人类似乎有了相互的了解。(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先生认为杨先生穷酸,杨先生认为明先生混蛋,他们各自猜测着对方,自觉优越,作者从有限视角来叙述,让读者觉得分外可笑,同时也很可悲。B.小说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如通过心理、神态、语言等,塑造了明太太自私、霸道、自作聪明、蛮不讲理的市侩形象。C.“葡萄事件”和“信件事件”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但都带动了两家人情绪的发展,使人物个性逐次得到充分展现,构成颇具喜剧色彩的情节。D.文中故事篇幅短小,通过两件小事,选材集中,事件紧凑,传达出一个时代变迁、新旧文化冲突的主题,显得紧凑而富有内涵。7.下列关于文中明先生的心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先生)“永远不看书,因为书籍不能供给他什么”,但他“还有点不满意”,说明明先生能够感觉到自己在知识上的欠缺。B.“尤其叫他恨恶杨先生的是杨太太很好看……杨穷酸居然有这够样的太太,比起他自己的要好上十几倍,他不能不恨。”明先生觉得自己的太太远不如杨先生的太太好看。C.明先生对自己的“黑点”“没法去掉它”,它长在明先生的心里,这个“黑点”是明先生在“洋人那里赚钱的职业”里看洋人脸色、仰人鼻息的自卑心理。D.“邮差下午四点多送来了信。……难过的是另一封,使他更讨厌那个穷酸,他觉得只有穷酸才能那样客气,客气得讨厌。”“客气”却能使明先生觉得“讨厌”,说明明先生能够感觉到自己在修养上的欠缺。8.请简要分析小说中杨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特征。9.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本篇小说的主旨。〖答案〗6.A7.C8.①幼稚、天真。在“葡萄事件”中,杨先生“想到明家夫妇要是受过教育的,自然会自动过来道歉”。②懦弱、谨慎。太太受气后,杨先生还决定“客客气气的写封信吧”。③善良、有教养。与明先生家发生“葡萄事件”后,收到寄给明先生的信件,觉得“扣下这封信”“不是好人应做的事”,告诉仆人送到邻家去。④用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杨先生把两封信发出去,目的是让明先生看看读书人的“客气与和蔼”“是君子就够了”,甚至“满心痛快”地想到“必能感动了明先生”。9.①写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沟通困境。文明沟通,难以解决,“野蛮”的方式,却换来意想不到的太平,收到了讽刺的效果。②揭露人性中的弱点。如明先生的狭隘、嫉妒、骄纵,杨先生的忍让、迂腐等,并进行了善意的嘲讽。③写出新旧文化、文明之间的冲突。新旧市民之间的摩擦,实质上是民族文化自我反省年代对文化、价值观的反思,显示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作者从有限视角来叙述”错误。有限视角一般有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二人称视角,而本文是运用的是第三人称视角,即全知视角视角,也就是上帝视角,对故事的叙述和描写会比较全面,读者会有一种全知全能的感觉。【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的能力。C.“看洋人脸色、仰人鼻息的自卑心理”错误。从“明先生的头抬得很高。他有在洋人那里赚钱的职业,他求不着别人,所以用不着客气”可知,他以在洋人那里有赚钱的职业而骄傲,并不自卑。【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的能力。杨先生在葡萄事件中,“明先生的小孩偷了杨家的葡萄。界墙很矮,孩子们不断地过去偷花草。对此,杨先生始终不愿说什么,他似乎想到明家夫妇要是受过教育,自然会自动过来道歉”,体现出杨先生幼稚、天真的性格,受到侵害之后,还等着别人主动道歉;从“作为最新式中国人的杨先生不便于当面交涉,客客气气的写封信吧,只求明先生嘱咐孩子们不要再来糟蹋花草”可知,太太受气后,杨先生表现得懦弱、谨慎,即使别人已经欺负到头上,还要“客客气气地写一封信”来应对;与明先生家发生“葡萄事件”后,收到寄给明先生的信件,“他忽然想到扣下这封信,可是马上觉得那不是好人应干的事。告诉老妈子把信送到邻家去”“怎么处置这封信呢?私藏别人的信件?拆开看看?是不光明的。想来想去,杨先生决定给外加一个信封,改上门牌号数,扔在邮筒里”,可见哪怕是受到伤害,杨先生还是替人着想,可见他性格善良,有教养,能够以德报怨;从“第二天早晨把那封送错的信和劝告明家管束孩子的信一齐发了,他不希望明先生悔过,只教明混蛋看看读书人是怎样的客气与和蔼,是君子就够了”“路上,杨先生满心痛快;既然把那封信送回了原主,而且客气地劝告了邻居,这必能感动了明先生”可知,他性格中自我陶醉的一面,用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觉得能让别人见识到自己的君子风度就是一种胜利了,自我安慰,甚至“满心痛快”地想到“必能感动了明先生”。【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小说结尾说“世界上仿佛很平安,人类似乎有了相互的了解”,从文中来看,明明是一个砸花草,一个砸窗户,然而这件事之后他们却相安无事,甚至“似乎有了相互的了解”,令人诧异之外,与前文杨先生试图用文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反而导致事态恶化,最终采用野蛮的方式才阻止了对方的进一步欺凌,具有讽刺意味,写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沟通困境。明先生原先觉得杨先生讨厌,是对杨先生“文明”的一种嫉妒,而今杨先生也采用野蛮的手段报复了,他便觉得不那么“讨厌”了,有一种杨先生也终于抛开文明的“假”面具,和自己成为同一层次的野蛮人的感觉,讽刺了明先生的狭隘、妒忌和骄纵;也对杨先生一忍再忍,最终仍不得不靠暴力手段解决问题的懦弱、善良进行了善意的讽刺。两家的冲突实际上是新旧文化的冲突,明先生没受过教育,思想是旧式的;杨先生自诩为“最新式中国人”,是一位受过新式教育的人。正是新旧文化的冲突引发了邻里间的矛盾,他们在思考方式、处理问题的手段上产生了摩擦,这体现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观察与思考,显示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齐桓公伐鲁,鲁人不敢轻战去鲁国五十里而封之鲁请比关内侯以听桓公许之。曹翙谓鲁庄公曰:“君宁死而又死乎?其宁生而又生乎?”庄公曰:“何谓也?”曹翙曰:“听臣之言,国必广大,身必安乐,是生而又生也。不听臣之言,国必灭亡,身必危辱,是死而又死也,”庄公曰:“请从。”于是明日将盟,庄公与曹翙皆怀剑至于坛上。庄公左搏桓公,右抽剑以自承,曰:“鲁国去境数百里,今去境五十里,亦无生矣。钧其死也,戮于君前。”管仲、鲍叔进,曹翙按剑当两陛之间曰:“且二君将改图,毋或进者。”庄公曰:“封于汶则可,不则请死。”管仲曰:“以地卫君,非以君卫地,君其许之。”乃遂封于汶南,与之盟。归而欲勿予。管仲曰:“不可,人特劫君而不盟,君不知,不可谓智;临难而不能勿听,不可谓勇;许之而不予,不可谓信。不智不勇不信,有此三者,不可以立功名。予之,虽亡地亦得信。以四百里之地见信于天下,君犹得也。”庄公,仇也;曹翙,贼也。信于仇贼,又况于非仇贼者乎?夫九合之而合,壹匡之而听,从此生矣。管仲可谓能因物矣。以辱为荣,以穷为通,虽失乎前,可谓后得之矣。物固不可全也。(节选自《吕氏春秋·贵信》)材料二:贞观十年,魏征上疏曰:臣闻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心,德礼形则远人斯格。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在于君臣父子,不可斯须而废也。故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又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文子曰:“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外。”然而言而不行,言无信也;令而不从,令无诚也。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虽在颠沛之中,君子之所不为也。(节选自《贞观政要·论诚信》)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鲁人不敢A轻战B去鲁国C五十里D而封之E鲁请比关内F侯以听G桓公许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听,文中意为听从,与成语“言听计从”中的“听”字意思相同。B.陛,本义指台阶,又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后以“陛下”尊称天子。文中用的是本义。C.特,文中意为只、仅,与《陈情表》“诏书特下”中的“特”字意思相同。D.疏,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条陈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也称“奏疏”或“奏议”。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翙劝谏鲁庄公行刺齐桓公,得到了鲁庄公的赞同,在盟会之时,鲁庄公剑指齐桓公,逼迫其屈服。B.管仲劝齐桓公答应鲁国的要求,是因为在管仲看来,土地是用来守卫国君的,而不是用国君来守卫土地的。C.魏征引述孔子的话,说明君王待臣下以礼,臣下会忠心侍奉君王;如果百姓不能信任国君,那么国家将无法存立。D.魏征认为,诚信不仅对治理国家非常重要,也是君子的行为准则,君子即使处境艰难也不应做失信之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予之,虽亡地亦得信。以四百里之地见信于天下,君犹得也。(2)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在于君臣父子,不可斯须而废也。14.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君王讲诚信的好处与不讲诚信的弊端。〖答案〗10.BEG11.C12.A13.(1)还给它土地,这样虽说失去了土地,也还能得到诚信的名声。用四百里土地就在天下人面前显示出诚信来,您还是合算的。(2)德、礼、诚、信是国家的纲领,贯穿在君臣、父子关系中,一刻也不能偏废。14.君王讲诚信好处:可以取信于民,得到臣子忠心,稳固江山。君王不讲诚信的弊端:败坏名声,失信于民,失去天下。〖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鲁国人不敢轻率作战,离鲁国都城五十里封土为界。鲁国请求像齐国的封邑大臣一样服从齐国,桓公答应了。“鲁人不敢轻战”是主谓结构,句意完整,B处断开;“去鲁国五十里”是“封之”的状语,“之”是“封”的宾语,结构完整,E处断开;“鲁”是“请比关内侯以听”的主语,“比关内侯”是“听”的状语,语义完整,且“桓公”是下一句“许”的主语,G处断开。【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句意:您听从我的话。/说的话都相信,出的主意、计谋都采纳。B.正确。“曹翙按剑当两陛之间”句意:曹翙手按着剑站在两阶之间。C.“意思相同”错误,意思不同。“特”,只、仅。/特地。句意:人家只是要劫持您,并不想跟您订立盟约。/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D.正确。【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曹翙劝谏鲁庄公行刺齐桓公”错误,根据后文管仲所言“人特劫君而不盟”可知,是“劫持”,不是“行刺”;“鲁庄公剑指齐桓公”错误,由“庄公左搏桓公,右抽剑以自承”的“自承”可知,鲁庄公是把剑指向自己。【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予”,给,还给;“亡”,失去;“以”,用;“见信于天下”,状语后置,在天下人面前显示诚信。(2)“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判断句;“斯须”,片刻,一会儿;“废”,偏废。【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一“予之,虽亡地亦得信。以四百里之地见信于天下”“九合之而合,壹匡之而听,从此生矣”和材料二“诚信立则下无二心”“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可知,齐桓公因守诚信而“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魏征认为君王诚信,天下无二心,孔子认为君王以礼、信待臣子,可以得到臣子忠心,所以君王讲诚信可以得到人民的信任,可以得到臣子的忠心,可以让自己的江山稳固。这是君王讲诚信的好处。结合材料二“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外”“言而不行,言无信也;令而不从,令无诚也”“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可知,君王如果不讲诚信,就会败坏自己的名声,得不到人民的信任,所下命令不会执行,最终自然失去天下。参考译文:材料一:齐桓公攻打鲁国。鲁国人不敢轻率作战,离鲁国都城五十里封土为界。鲁国请求像齐国的封邑大臣一样服从齐国,桓公答应了。曹翙对鲁庄公说:“您是愿意死而又死呢,还是愿意生而又生?”庄公说:“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曹翙说:“您听从我的话,国土必定广大,您自身必定安乐,这就是生而又生;您不听从我的话,国家必定灭亡,您自身必定遭到危险耻辱,这就是死而又死。”庄公说:“我愿意听从你的话。”第二天将要盟会时,庄公与曹翙都怀揣着剑到了盟会的土坛上。庄公左手抓住桓公,右手抽出剑来指着自己,说:“鲁国都城本来离边境几百里,如今离边境只有五十里,反正也无法生存了。削减领土不能生存与跟你拼命同样是死,让我死在您面前。”管仲、鲍叔要上去,曹翙手按着剑站在两阶之间说:“两位君主将另作商量,谁都不许上去!”庄公说:“在汶水封土为界就可以,不然的话就请求一死。”管仲对桓公说:“是用领土保卫君主,不是用君主保卫领土。您还是答应了吧!”于是终于在汶水之南封土为界,跟鲁国订立了盟约。桓公回国以后想不还给鲁国土地,管仲说:“不可以。人家只是要劫持您,并不想跟您订立盟约,可是您却不知道,这不能说是聪明;面对危难却不能不受人家胁迫,这不能说是勇敢;答应了人家却不还给人家土地,这不能算作诚信。不聪明、不勇敢、不诚信,有这三种行为的,不可以建立功名。还给它土地,这样虽说失去了土地,也还能得到诚信的名声。用四百里土地就在天下人面前显示出诚信来,您还是合算的。”庄公是仇人,曹翙是敌人,对仇人、敌人都讲诚信,更何况对不是仇人、敌人的人呢?桓公多次盟会诸侯而能成功,使天下一切都得到匡正而天下能听从,就由此产生出来了。管仲可以说是能因势利导了。他把耻辱变成光荣,把困窘变成通达。虽说前边有所失,不过可以说后来有所得了。事情本来就不可能十全十美啊。(节选自《吕氏春秋·贵信》)材料二:贞观十年,魏征上疏说:臣听说国君地位的保障,在于诚实信用。有了诚信,就不会产生二心。实行德政,边远的人民也会来归顺。由此可见,德、礼、诚、信是国家的纲领,贯穿在君臣、父子关系中,一刻也不能偏废。所以孔子说:“君王以礼对待臣子,臣子以忠心侍奉君王。”还说:“一个人终有一死,得不到人民的信任,国家就无法存立。”文子说:“说出话来能够使人相信,是因为说话之前已经取信于人,发出令来能够得到执行,是因为命令之中含有诚意。”说了却不做,是言而无信,接受了命令却不执行,是没有诚意,如果是君王,就会败坏名声,如果是臣下,就会危及生命。因此,即使身不由己,处境艰难,君子也不会做有失诚信的事情。(节选自《贞观政要·论诚信》)(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题少陵画像陆游长安落叶纷可扫,九陌北风吹马倒。杜公四十不成名,袖里空余三赋草①。车声马声喧客枕,三百青铜市楼饮。杯残炙冷正悲辛②,仗内斗鸡催赐锦。〖备注〗①三赋草,《三大礼赋》文稿,唐代制度,天子亲享太清宫、太庙,合祭天地于南郊,叫做“三大礼”,杜甫有《进三大礼赋表》,玄宗十分欣赏。②“杯残”句,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写长安深秋北风呼啸、落叶纷纷的景象,诗人不由生发出对杜甫的怀想之情。B.颔联中“不成名”“空余”,写出了杜甫不惑之年仍未得到朝廷重用的困窘之境。C.颈联中长安城的车水马龙与杜甫的孤独寂寞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其愁苦之情。D.尾联中杜甫面对着残杯冷炙,听到权贵们在催要斗鸡所下的赌注,羡慕之情油然而生。16.这首诗看似写杜甫,实为影射诗人自己。请结合内容对此简要分析。〖答案〗15.D16.①颔联是说杜甫已届四十,空怀满腹经纶而无人欣赏,影射诗人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②颈联描写杜甫闲居长安而生活窘迫,只能带着仅有的三百文钱去酒店喝酒浇愁,影射诗人自己生活的困顿和愁苦之情。③诗的尾联则是通过对比描写,突出表现了权贵的奢靡与杜甫的穷困,影射诗人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和对当时权贵贪图享受、不思收复失地的批判之情。〖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D.“杜甫面对……羡慕之情油然而生”错误。诗的尾联则是通过对比描写,将当时权贵的奢靡与诗人的穷困表现得非常鲜明,读者可以想见当时杜甫窘迫难堪的情形。【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本诗是陆游对杜甫画像的题诗。结合注释①“杜甫有《进三大礼赋表》,玄宗十分欣赏”可知,诗的颔联肯定了杜甫富有才华,但其中的“四十不成名”“空余三赋草”,则写出了杜甫的才华不被赏识,写出了杜甫不惑之年仍未得到朝廷重用的困窘之境。联系陆游一生才华横溢,坚持抗金,但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此处影射了陆游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颈联“车声马声喧客枕,三百青铜市楼饮”,写出了杜甫在长安闲居,生活窘迫,只能带着仅有的三百文钱去酒店喝酒浇愁,他报国无门,只能借酒浇愁的情景。长安的车水马龙与诗人孤独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愁苦。影射出陆游此时自己生活的困顿和愁苦之情。尾联“杯残炙冷正悲辛,仗内斗鸡催赐锦”,又是用一组场景形成对比,结合注释②“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可知,杜甫面对残杯冷炙心情悲辛,但权贵们正在斗鸡,在催要斗鸡所下的赌注。此联将当时权贵的奢靡与诗人的穷困表现得非常鲜明,影射陆游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和对当时权贵贪图享受、不思收复失地的批判之情。所以,全诗通过对杜甫在长安遭遇的描写,突出了杜甫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窘境,其实是映射了陆游自己当时的处境,道尽了他对杜甫的同情和理解,读者可以从诗中感受到杜甫与陆游一样窘迫难堪的生活困境。(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黄庭坚在《登快阁》中善于化用典故,如“______________”一句化用《晋书·傅咸传》所载杨济“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之语;“______________”一句化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典,多有翻新出奇之处。(2)李密《陈情表》中作者从为皇帝尽忠和为祖母尽孝的时间长短的角度解释自己暂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绘声绘色地描绘了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答案〗(1)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2)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长期在怒江生活工作多年,我常常被怒江的山水之美,其中,最令我心寒的景致是彩虹桥。在雨季,有太阳雨时,彩虹会不时横挂怒江上空,有时长,有时短。到了这个季节,平常不太喜欢拍摄的我也会①地挎上相机驱车穿梭在小镇的江东江西、旧城新城,以捕捉彩虹瞬间的美丽,因此也就拥有了别样的惊喜和收获。一天早晨,我驱车在路上,不经意地望去,只见云团携着怒江水的气流缓缓上升,但升得不快,也不高,在离我们头顶五六米处停止了。不一会儿,云团渐渐淡去,天色由漆黑和浓稠渐渐变为湛蓝和透明。渐渐地,从云团下面下起小雨,在初升的朝阳的辉映下,一轮彩虹从六库向阳桥横跨在老窝河口,仿佛一匹七彩骏马,头在老窝河口饮水,尾部在向阳桥下舞动。我连忙按动快门将这一倩影永恒地定格。之后,我一连拍到了十几张怒江上空彩虹飞架的照片,它们令我②。但这些彩虹时间短暂,最长的也不过十几分钟,你还没欣赏够或完整地拍下,它的倩影便消失得③了。这让人难免也有失落,总觉得它如海市蜃楼般转瞬即逝。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答案〗18.①情不自禁(一反常态)②欣喜如狂③无影无踪19.在怒江生活工作多年,我常常被怒江的山水之美感动(吸引),其中,最令我心动的景致是彩虹桥。20.画横线句子将彩虹比作七彩骏马,并用“饮水”“舞动”等骏马的动作来描绘彩虹,既写出彩虹的色彩之美,又赋予彩虹以动感之美。〖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语境是说平常不太喜欢拍摄的“我”被美丽的彩虹吸引。不自觉地挎上相机去拍照,可填“情不自禁”或“一反常态”。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一反常态:完全改变了平时的态度。第二空,一连拍到了十几张怒江上空彩虹飞架的照片,让我非常高兴,可填“欣喜如狂”。欣喜如狂:形容高兴、兴奋到了极点。第三空,彩虹存在时间短,很快就消失了,可填“无影无踪”。无影无踪: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成分赘余,“长期在怒江生活工作多年”中“长期”和“多年”意思重复,可删掉其中一个;成分残缺,“我常常被怒江的山水之美”后面加上“感动”或“吸引”之类的词语;不合逻辑,“心寒”与前后情感不协调,应改为“心动”。【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