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山东联盟)-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_第1页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山东联盟)-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_第2页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山东联盟)-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_第3页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山东联盟)-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_第4页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山东联盟)-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山东联盟)-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绪论单元测试1、问题:采矿工程的力学本质是选项:A:掩护梁假说B:铰接岩块假说C:压力拱假说D:围岩的破坏及其控制问题答案:【围岩的破坏及其控制问题】2、问题:下列不属于矿压引起的事故的是选项:A:冲击地压B:透水事故C:火灾D:冒顶事故答案:【火灾】3、问题:安全采矿最核心的问题是选项:A:冲击地压B:如何保障采掘空间的安全问题C:透水事故D:冒顶事故答案:【如何保障采掘空间的安全问题】4、问题:以下属于矿压引起的问题的是选项:A:巷道冒顶、片帮B:巷道顶板移近C:巷道两帮鼓出D:顶板下沉与支架承载答案:【巷道冒顶、片帮;巷道顶板移近;巷道两帮鼓出;顶板下沉与支架承载】5、问题:下列属于有关矿压的理论中属于掩护拱假说的是选项:A:自然平衡拱假说B:压力拱假说C:掩护梁假说D:铰接岩块假说答案:【自然平衡拱假说;压力拱假说】第一章单元测试1、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选项:A:垂直应力是由水平应力引起的B:垂直应力都是压应力,且水平应力比垂直应力小得多C:采动前岩层中任何点的垂直平面和水平面上都不存在剪应力分量D:垂直应力随深度增加呈正比例增加答案:【垂直应力是由水平应力引起的】2、问题:下列不属于矿山压力显现条件的是选项:A:矿山压力作用B:采动C:基本顶垮落D:围岩运动和支架受力答案:【基本顶垮落】3、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选项:A:底板运动压力显现强力的部位一定在应力高峰位置B:有矿山压力显现一定有矿山压力C:有矿山压力一定有明显的矿山压力显现D:支架明显受力没有条件限制答案:【底板运动压力显现强力的部位一定在应力高峰位置;有矿山压力一定有明显的矿山压力显现;支架明显受力没有条件限制】4、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项:A:有矿山压力一定有明显的矿山压力显现B:支架明显受力没有条件限制C:底板运动压力显现强力的部位一定在应力高峰位置D:围岩的明显运动是有条件的答案:【围岩的明显运动是有条件的】5、问题:下列属于矿山压力的来源的是选项:A:构造运动的作用力B:覆盖岩层的重力C:岩体膨胀的作用力D:原始应力场答案:【构造运动的作用力;覆盖岩层的重力;岩体膨胀的作用力;原始应力场】第二章单元测试1、问题:由于采掘活动而引起的作用的巷道及采煤工作面周围岩体的应力称为选项:A:支承压力B:原岩应力C:构造应力D:矿山压力答案:【矿山压力】2、问题:以下不属于矿山压力显现的是选项:A:片帮B:顶板下沉和垮落C:煤层变厚D:支架变形和破坏答案:【煤层变厚】3、问题:老顶的初次断裂或垮落前后工作面的矿压显现为选项:A:矿山压力B:冲击地压C:周期来压D:初次来压答案:【初次来压】4、问题:最大控顶距与最小控顶距之差是选项:A:排距B:间距C:来压步距D:放顶步距答案:【放顶步距】5、问题:上覆岩层运动和破坏后,岩体受力变形阶段包括选项:A:压缩变形B:剪切滑移变形C:压密变形D:形状变形答案:【压缩变形;剪切滑移变形;压密变形;形状变形】6、问题:恒量矿山压力显现程度的指标有选项:A:顶板下沉量B:顶板下沉速度C:顶板破碎情况D:支架变形拆损情况答案:【顶板下沉量;顶板下沉速度;顶板破碎情况;支架变形拆损情况】第三章单元测试1、问题:以下哪种形式为支承压力显现选项:A:作用在煤层上的垂直压力B:原岩应力C:剪切力D:冒落、片帮答案:【冒落、片帮】2、问题:在采场推进方向支承压力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中,显著变化的发展过程属于下列哪一阶段?选项:A:顶板垮落阶段B:基本顶冒落阶段C:周期性变化阶段D:初次来压期间答案:【周期性变化阶段】3、问题:与外应力场压力的大小和影响范围直接相关的是选项:A:运动着的传递岩梁跨度B:开采范围C:开采深度D:运动着的传递岩梁厚度答案:【开采深度】4、问题:在工作面两侧支承压力分布的过程中开始进入塑性状态的是哪一阶段?选项:A:第二阶段B:第三阶段C:第一阶段D:第四阶段答案:【第二阶段】5、问题:下列区域属于应力降低区的为选项:A:松散区B:逐渐压实区C:工作面前方应力变化区D:压实区答案:【松散区;逐渐压实区】6、问题:内应力场的压力大小则仅取决于选项:A:运动着的传递岩梁厚度B:开采深度C:开采范围D:运动着的传递岩梁跨度答案:【运动着的传递岩梁厚度;运动着的传递岩梁跨度】第四章单元测试1、问题:直接顶分类的主要分类指标是什么选项:A:直接顶岩层的抗压强度B:节理裂隙的长度C:直接顶平均初次垮落步距D:直接顶抗剪切变形能力答案:【直接顶平均初次垮落步距】2、问题:基本顶无阻碍沉降至最低位态时顶板下沉量小于支柱最大可伸量时应采取哪种工作方案选项:A:都可以B:“给定变形”C:“限定变形”答案:【“给定变形”】3、问题:直接顶悬顶距为2.4m,控顶距为3.5m,直接顶厚度为4.8m,重力密度为25KN/m3,则此时支架所需承担直接顶岩重是多少选项:A:202KNB:212kNC:223kND:196kN答案:【202KN】4、问题:复合顶板的本质是什么选项:A:复合顶板就是离层型顶板B:复合顶板就是多层岩层构成的顶板C:复合顶板就是来压强烈型顶板D:复合顶板就是不稳定型顶板答案:【复合顶板就是离层型顶板】5、问题:对于顶板分类指标中的岩性指标,其参数主要包括一下哪几类选项:A:岩石强度B:煤层高度C:分层厚度D:节理裂隙发育程度答案:【岩石强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6、问题:采用垮落法管理顶板的工作面,从开切眼到回采结束,经历以下哪几个阶段选项:A:基本顶初次来压B:基本顶周期来压C:直接顶初次垮落D:直接顶周期垮落答案:【基本顶初次来压;基本顶周期来压;直接顶初次垮落】第五章单元测试1、问题:放顶煤工艺不适用下列哪些条件()选项:A:地质破坏严重、构造复杂和断层较多B:煤层倾角不大,一般小于15°C:煤层硬度一般小于3D:直接顶厚度较大、岩性较硬答案:【地质破坏严重、构造复杂和断层较多】2、问题:“岩-矸”结构中的拱结构是怎么样变化的()选项:A:随顶煤的逐步放出拱结构不移动B:随顶煤的逐步放出拱结构逐步下移C:随顶煤的逐步放出拱结构逐步上移D:随顶煤的逐步放出拱结构先上移再下移答案:【随顶煤的逐步放出拱结构逐步上移】3、问题:我国目前采用的主要放顶煤采煤方法()选项:A: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B:整层放顶煤采煤法C:预采顶分层放顶煤采煤法D:预采中间分层放顶煤采煤法答案:【整层放顶煤采煤法】4、问题:综采放顶煤工艺中,下列哪些不是基本顶来压时的矿压显现强烈的条件()选项:A:基本顶为坚硬岩石B:直接顶厚度较小C:直接顶厚度较大D:基本顶厚度较大答案:【直接顶厚度较大】5、问题:放顶煤采煤法中顶煤的破碎的机理是什么()选项:A:工作面超前压力B:工作面顶板活动C:支架支撑作用D:煤层赋存条件答案:【工作面超前压力;工作面顶板活动;支架支撑作用】6、问题:“煤-煤”结构下,支架需承担哪些作用力()选项:A:基本顶作用力B:顶煤下位煤作用力C:顶煤上位煤作用力D:老顶作用力答案:【基本顶作用力;顶煤下位煤作用力;顶煤上位煤作用力】第六章单元测试1、问题:当煤体上支承压力高峰值超过煤体单向抗压强度时,煤体边缘一定范围内出现卸压现象。选项:A:对B:错答案:【对】2、问题:在上分层一侧采空的煤体边缘附近送巷后,上分层煤体边缘至基本顶触矸点之间的下分层煤体将一直处于受压状态,变形量较大。选项:A:错B:对答案:【错】3、问题:位于上分层两侧采空的煤柱附近的中、下分层巷道围岩变形与下列哪个选项有密切关系?选项:A:上分层两侧采空的煤柱宽度。B:巷道和煤体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C:中、下分层巷道围岩稳定性。D:中、下分层巷道宽度。答案:【巷道和煤体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4、问题:根据煤巷锚杆支护参数的基本原则,选取锚杆的有效长度为破坏范围或强烈变形区范围的()倍。选项:A:0.9B:0.3C:1.2D:0.6答案:【1.2】5、问题:影响煤巷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选项:A:地应力B:开采影响C:岩体完整性D:巷道围岩强度答案:【地应力;开采影响;岩体完整性;巷道围岩强度】6、问题:巷道围岩变形量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选项:A:气候因素B:温度因素C:地质因素D:开采因素答案:【气候因素;地质因素】第七章单元测试1、问题:发生在超前巷道中的冲击地压的主要特征为选项:A:巷道两帮煤体抛出B:大面积冲击现象C:煤岩压入回采工作面D:底鼓答案:【巷道两帮煤体抛出】2、问题:针对冲击地压的开采技术因素中,容易形成应力集中的位置是选项:A:联络巷B:煤柱和开采边界C:硐室D:井底车场答案:【煤柱和开采边界】3、问题:下列哪个类型的钻孔一般不用于钻屑法监测选项:A:直径55mmB:直径45mmC:直径50mmD:直径42mm答案:【直径55mm】4、问题:我国冲击地压的突出特点选项:A:破坏性B:随采深增加发展趋势严重C:条件复杂D:多类型答案:【随采深增加发展趋势严重;条件复杂;多类型】5、问题:冲击地压多参量监测体系中包括选项:A:声发射法B:支架载荷法C:微震法D:钻孔应力法答案:【声发射法;支架载荷法;微震法;钻孔应力法】第八章单元测试1、问题:顶板离层仪的深基点固定时若无稳定岩层,深基点在顶板中的深度应不少于巷道跨度的()倍。选项:A:2B:0.5C:1.5D:1答案:【1.5】2、问题:()支护方式可显著提高巷道支护效果,降低支护成本,减轻劳动强度。选项:A:砌碹支护B:木支护C:型钢支护D:锚杆支护答案:【锚杆支护】3、问题:支架工作阻力随推进步距的变化情况是确定综采工作面()等运动参数和来压强度的主要依据。选项:A:基本顶离层高度B:直接顶垮落C:直接顶垮落高度D:基本顶来压步距答案:【基本顶来压步距】4、问题:统计支架每个工作循环内工作特性曲线,即统计()的类型。选项:A:支护阻力与时间关系曲线B:液压支架初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