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国情教育板块-课时6 中华一家亲(九上第七课)_第1页
2024年河北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国情教育板块-课时6 中华一家亲(九上第七课)_第2页
2024年河北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国情教育板块-课时6 中华一家亲(九上第七课)_第3页
2024年河北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国情教育板块-课时6 中华一家亲(九上第七课)_第4页
2024年河北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国情教育板块-课时6 中华一家亲(九上第七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德与法治》中考一轮复习国情教育板块课时6中华一家亲(九上第七课)目录01.考点回顾02.模拟考题01考点回顾过教材

夯基础考点1

促进民族团结(5年5考)1.民族概况。(P91)(1)民族国情: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2)民族分布格局: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2.民族政策。(P91)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3.民族平等的表现。(P91)社会地位平等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权利义务平等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4.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原因。(P92、P96)(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2)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3)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4)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5.【教材·探究与分享】谈谈我们可以为促进民族团结做些什么。(P96)(1)增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意识。(2)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3)各民族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处。(4)积极宣传、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5)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6.党和国家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原因。(P93、P95)(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民族地区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3)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4)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7.党和国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举措。(P94—

95)经济方面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社会方面(民生方面)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文化方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续表【易错易混】1.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平等,这表明民族差别已经消除。(×)[答案]

各民族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方式、心理状况和思想情感,民族间的这种差异将会长期存在。2.我国形成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答案]

改正: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考点2

维护祖国统一1.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原因、要求。(P97—

99)原因(1)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2)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3)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求(1)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2)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3)维护国家安全。★2.“一国两制”。(P99—

100、P102—

103)(1)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2)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3)“一国”与“两制”的关系:“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4)地位:“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5)伟大实践:香港、澳门回归,保持长期繁荣稳定要求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①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②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③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特别行政区社会大局稳定,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支持港澳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续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原因①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尚未实现完全统一。②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③我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续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原因④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有利条件)⑤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有利于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为发展增动力,为合作添活力,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意义)续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做法国家: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公民: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两岸同胞要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续表【易错易混】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一国两制”[答案]

适用范围目的权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解决民族问题民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和台湾解决国家统一问题高度自治2.“一国两制”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答案]

改正: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明重点

抓核心●促进民族团结1.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__________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民族团结2.我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3.____________________,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4.维护和促进__________,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7.“____________________”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8.______________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一个中国原则练真题

知考情考点1

促进民族团结①设题素材:民族互助的事例、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措施、反映民族特色的图片等。②考查角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等。③结合考查知识点:共同富裕、中华文化等。考点2

维护祖国统一&1&

①设题素材:领导人讲话等。②考查角度:一个中国原则、“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等。③结合考查知识点:民族团结、爱国主义、中华文化、国家利益等。02模拟考题1.[原创新题]新时代十年来,对于幸福,从宁夏固原德隆县搬迁到永宁县闽宁镇的村民小刘不断有新的体会:刚开始搬迁到闽宁镇,有新房住、有自来水喝就是幸福;接下来,可以去打零工,能够挣到工资,就觉得很幸福;现在能够带着村里的乡亲一起走上致富路,感到更幸福了。由村民的感受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C①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②人口流动性大③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④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石家庄市毕业班练习]

汉族、土族群众种的小麦磨成了面粉,藏族、蒙古族群众养的牦牛熬成了鲜汤,撒拉族群众栽种的花椒、辣椒做成了调料,回族群众用双手拉出了一碗碗致富面、和谐面、幸福面。回答2~3题。2.材料表明(

)

A①各族人民实现了共同富裕

②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③各民族注重特色发展

④各民族实现了绝对平等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3.一碗碗致富面、和谐面、幸福面本质上就是一碗团结面,下列谚语中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

D①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②取人之长,补己之短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④回汉一条心,黄土变成金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原创新题]在贵港市蒙公镇古山小学,学生们穿上民族服饰,学习地道的油茶制作工序,向师长“敬茶”,用传统美食表达尊师之情。除了油茶这一传统美食,各校更将“三月三”特色美食五色糯米饭、彩色土鸡蛋带入校园,不仅学习制作龟粽、五色糯米饭,还举行了壮乡小吃美食活动。开展这些活动(

)

B①展现了壮族传统民族文化的风采②是推动民族团结教育的根本途径③增进了学生对壮族民俗文化的了解④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交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3唐山市一模]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各民族发展进步的基石。回答5~6题。5.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6个民族中55个少数民族都有代表。这表明我国(

)

B①坚持民族平等的方针

②确立了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③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④少数民族拥有更多的政治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3年3月9日,内蒙古代表团在驻地举行新闻发布会指出,内蒙古2

400万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同全国人民一道圆了全面小康梦,保持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若要报道这一新闻,最契合的标题是(

)

CA.艰苦奋斗促繁荣发展

B.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C.共同建设和谐幸福家园

D.民族发展差异逐步缩小7.[2023黄冈中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之所以强调祖国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是因为(

)

B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②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③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④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2023常德中考]

2022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庆典日。25年来,香港抵御了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事件冲击,绘就了繁荣图景,也必将开创美好未来。香港的发展与繁荣得益于坚持了(

)

D①“一国两制”制度体系②“港人治港”和完全自治的方针政策③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方针④中央全面管治权和香港高度自治权的统一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9.[原创新题]“我一直关注着香港,挂念着香港”“香港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话语,表达了对香港的高度重视、对香港同胞的亲切关怀和对香港发展的坚定支持,让香港各界人士倍感温暖,增添了对未来的底气与信心。香港各界人士对未来充满底气与信心源于(

)

B①香港与祖国一起发展,前景光明②香港与祖国一起坚持社会主义制度③党和中央政府坚持“一国两制”的决心不动摇④祖国的坚定支持和香港人民的努力奋斗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0.[2023石家庄市桥西区一模]

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广东、香港、澳门承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函》指出,“同意广东、香港、澳门承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粤港澳联合承办全运会有利于(

)

D①巩固粤港澳地区政治地位

②推动粤港澳体育事业的提升③推动粤港澳区域融合发展

④进一步全面落实“一国两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2023衡阳中考]

2022年7月12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新疆考察调研时强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这次调研行程折射出习近平总书记对贯彻新时代党“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的治疆方略的高度重视。(1)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是什么?[答案]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2)从经济、民生、文化中任选两个角度,谈谈党和国家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繁荣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

经济方面: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如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民生方面: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文化方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12.[原创新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7月12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新疆考察。【关键词之一: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到新疆,在大学、社区、博物馆、农村等多个考察点,都重点谈民族团结。他说,“要格外珍惜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各民族大团结的中国一定是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