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023年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第一中学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1页
762023年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第一中学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2页
762023年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第一中学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3页
762023年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第一中学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4页
762023年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第一中学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第一中学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卷面满分:5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1.9月9日,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在京发布嫦娥五号最新科学成果,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月球上的新矿物并命名“”。该矿物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现月球上新矿物的国家()A.嫦娥石 B.玉兔石 C.西施石 D.玉石【答案】A【解析】【详解】时政题,解析略。2.2022年11月1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供热,该项目是我国东北地区个核能供暖项目,覆盖辽宁大连瓦房店市红沿河镇()A.首 B.第二 C.第五 D.第六【答案】A【解析】【详解】时政题,解析略。3.12月11日,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浙江杭州开幕,主题为“”,这是国内唯一以数字贸易为主题的国家级、全球性的专业博览会()A.数字贸易 B.商通全球C.数字贸易,商通全球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为时政题,解析略。4.2023年1月12日,由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正式交付使用。该船是全球首艘具有自主航行功能和远程遥控功能的智能型海洋科考船()A.珠海云 B.上海云 C.深圳云 D.广州云【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时政题,解析略。5.“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做更好的自己,需要A.战胜自我B.扬长避短C.主动改正缺点D.发挥兴趣爱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做更好的自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意思是把自己的能力和长处显现出来,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本身正确,但是与“各显其能”无关,所以答案选B。6.在生活中,有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会给他人带来伤害。这警示我们应()A.遵守社会规则 B.运用诚信的智慧 C.平等对待他人 D.珍惜诚信记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诚信的相关知识。B:“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意思是知道的就说,要说就毫无保留。生活中,有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会带来伤害,启示我们要运用诚信智慧,故B正确;ACD:选项与题干不符,故排除ACD;故本题选B。7.今年4月15日是第5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教育部发布通知提出系列要求,面向所有学生持续深入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推动国家安全观深入人心。下列对国家安全认识正确的是()①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②要积极行使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为维护国家安全作贡献③当前国家安全形势稳定④要增强危机忧患意识,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根据所学,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义务,我们要增强危机忧患意识,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①④符合题意;②观点错误,维护国家安全是义务,不是权利;③观点错误,当前国家安全形势不很稳定,所以正确答案选C。8.以下关于我国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小李: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必须坚持的基本政治制度C.小张:我国港澳台地区实行民族区域高度自治制度D.小刘: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我国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A:依据教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A说法正确;B: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故B说法错误;C:我国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故C说法错误;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9.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的是()A.平等自由 B.公平正义C.法治和自由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法眼看平等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所以D说法正确;ABC与题意不符;故选D。10.在社会生活中,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判断的标准要看此行为是否()A.符合个人的心理期盼 B.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利益C.符合个人的价值观 D.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义的内涵。D:依据教材知识,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故D符合题意;ABC:选项内容与题干要求不符,故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1.我国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①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②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③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①②③④:依据教材,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故①②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12.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这说明()A.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B.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C.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D.改革开放会使中国走向同步富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全面深化改革。C: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强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坚持深化改革,故C符合题意;AB: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故AB不符合题意;D:改革开放会使中国走向共同富裕,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这是因为()A.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者、创业者 B.企业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C.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D.提升创新能力是国家命运所系【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企业创新的重要性。C: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体现国家对于企业创新的重视,因为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C说法正确;A: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应排除;B: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B错误;D: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D错误;故本题选C。14.生而为中国人,我们有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____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开拓进取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答案】A【解析】【详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5.某校开展了法治进课堂活动,大家围绕“法治政府”的主题展开了讨论。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①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②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③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④依法行政的核心是防止权力滥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建设法治政府的认识和理解。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故①②③说法正确;④: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依法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6.《“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35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将达到57%,湿地保护率达到55%,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的比例将超过18%。这表明我国()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③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相关知识。①②④:分析材料可知,体现了我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故①②④说法正确;③:材料未涉及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7.习近平2021年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河北考察时的讲话中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改造建设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不仅要办好一届冬奥盛会,而日要办出特色、办出精彩、办出独一无二来。除了文化自信,还有()①道路自信②理论自信③制度自信④法治自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四个自信。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所以①②③说法正确;④:此选项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8.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应坚持()①对话协商,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②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③合作共赢,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④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世界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依据教材知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故①说法错误;②:依据教材知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应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故②说法正确;③:依据教材知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应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故③说法错误;④:依据教材知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应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故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19.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国坚持通过、以和平手段解决和热点难点问题,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A.交流互鉴,保护主义 B.共建共享,单边主义C开放包容,霸权主义 D.对话协商,国际争端【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D:依据教材知识,我国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难点问题,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故D符合题意;ABC:选项内容与题干要求不符,故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0.为纪念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达成5周年,联合国及有关国家以视频方式举行气候雄心峰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峰会并发表题为《既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提出新倡议,宣布新举措,作出新承诺,以大国担当为更具雄心的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新动力。这表明我国()①承担大国责任,发挥“中国力量”②展示改革成就,分享“中国经验”③注重国际合作,提出“中国方案”④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担当。①③④:题文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新倡议,宣布新举措,作出新承诺,以大国担当为更具雄心的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新动力,表明我国承担大国责任,发挥“中国力量”;注重国际合作,提出“中国方案”;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故①③④符合题意;②:材料未体现改革成就,故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二、材料题(共4道小题,共30分)21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强调,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1)材料中的“三牛精神”可以体现出中国人民是具有哪两种伟大精神的人民?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说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什么?材料三中国的脱贫攻坚实践启示世界,减贫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艰巨工作。我国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减贫奇迹。(3)人类社会对于消除贫困、促进发展的追求没有止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了什么样的减贫目标?材料四“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运动健儿激情飞扬、奋勇争先;全国上下防控疫情坚决有力;受灾群众守望相助重建家园;……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4)材料中无数平凡英雄用行动告诉我们,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那么,怎样做才能让生命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呢?材料五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抗美援朝战争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5)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21.实干精神、创新精神。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3.递进式的减贫目标。24.①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②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③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25.①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②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④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解析】【分析】考点考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消除贫困的原因、在平凡中创造伟大的做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实干精神;关键词②: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创新精神;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相关知识,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消除贫困的原因,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在平凡中创造伟大的做法,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小问5详解】本题考查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22.材料一“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材料一中的“民之所忧”体现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材料二通过本次学习活动,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更重要的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增强宪法意识,青少年可以怎么做?材料三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政府、法治社会。(3)法治意味着什么?依法治国首先是什么?(4)法治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____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法治建设宏伟蓝图徐徐展开,激励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设充满生机、成就辉煌的法治中国。材料四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途径,区域创新更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柱”。(5)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国为促进发展,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哪些?(答出3个即可)【答案】22.我国仍然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23.①学习宪法:着重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②认同宪法: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③践行宪法: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24.依法治理,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25.全面依法治国。26.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解析】【分析】考点考查:我国的国情、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增强宪法意识的做法、法治的含义、全面依法治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我国的国情、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民之所忧”→我国仍然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增强宪法意识的做法,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法治的含义及宪法的相关知识,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小问5详解】本题考查新的经济增长点,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23.材料一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材料二2022年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2022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2)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的政治制度有哪些?(3)材料表明了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它的执行机关又是什么?材料三在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人民勇于进取,顽强拼搏,建设美好家园,把贫穷落后的旧西藏建设成了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新西藏。(4)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是什么?【答案】2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26.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解析】【分析】考点考查:法律保障生活、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促进民族团结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责任意识【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法律保障生活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联系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可联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关键词②: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可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3详解】第1小问: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国家权力机关的有关知识,从认识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可联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第2小问:本题考查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24.材料一2021年6月5日是第五十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和修复,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1)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请你说说我们要走什么样文明发展道路。材料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