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津县市级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宁津县市级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宁津县市级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宁津县市级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宁津县市级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宁津县市级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500.500反应后的质量/g23X243A.x的值等于0.5 B.甲一定是化合物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3.下列微粒中,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A.H B.H2 C.H+ D.H2O4.物质的名称或俗名与化学式表示不一致的是A.甲烷——CH4B.生石灰——Ca(OH)2C.水银——HgD.食盐——NaCl5.下列图形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复分解反应 B.地壳中元素含量C.金属活动性顺序 D.物质的溶解性6.葡萄糖(C6H12O6)因含有甜味而受到广大甜食爱好者的青睐。若测得一杯葡萄糖的水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80%,则这杯葡萄糖水中的碳元素质量分数是()A.10% B.15% C.20% D.25%7.如图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硫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B.硫、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同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D.硫、氧两种元素可以形成两种氧化物8.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红磷、冰水混合物、石油 B.氮气、五氧化二磷、纯碱C.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牛奶 D.铁、高锰酸钾、空气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生成蓝色沉淀B.向盛有铜粉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C.在碳酸钠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0.在化学实验室内外一般不会张贴的标志是()A.禁止烟火 B.当心爆炸C.剧毒 D.禁止拍照11.如图是按元素周期表(局部)提供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铍和镁化学性质相似B.铝原子的核内有13质子C.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Na、Mg、Al的金属活动性逐渐减弱12.如果将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分类,如图中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连物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符合图示要求的是()A.当甲为氯化铵时,X可以为氢氧化钾B.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X一定不可能为碳酸钠C.当X为氧气时,甲、乙、丙可以为氢气、红磷、葡萄糖D.当X为稀盐酸时,甲、乙、丙可以为铜、氢氧化铜、硝酸银13.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石灰石14.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液中可能有Fe(NO3)3、Mg(NO3)2和Cu(NO3)2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C.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D.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白色沉淀出现15.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8∶9B.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甲烷是由碳、氢原子构成的有机物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豆浆,中国传统饮品,是大豆用水泡涨后磨碎、过滤、煮沸而成。豆浆营养非常丰富,且易于消化吸收。与牛奶不同,豆浆是非常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食品,广泛流行于华人地区。豆浆中含有的异黄酮(其化学式为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①异黄酮属于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之一)。②异黄酮由___种元素组成。③异黄酮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填写最简整数比)④异黄酮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填写最简整数比)⑤异黄酮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___。(填写元素符号)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金属铜常用作导线、是利用了铜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以氧化铁和一氧化碳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室的氧化铜中混有铁粉,为提炼其中的铜,取等质量两份样品,分别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①分离得到溶液D的操作名称是_____②写出步骤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③上述步骤_____(填步骤编号)体现了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实验二④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哪个更好?并说明理由_____。⑤E、F是同一种溶质形成的溶液,能否判断E、F溶液中该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_____。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位置越靠前,越容易失去电子。Ca比Mg失电子能力强,如图是两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推测金属失电子能力的强弱除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外,还可能与_____有关。18.(8分)盐酸是一种重要的酸。工业上制备盐酸的基础原料是精制食盐。粗盐(含有可溶性杂质主要有MgSO4、CaCl2)精制过程如下:①加入Ba(OH)2溶液可以同时除去两种杂质离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②检验所加Na2CO3溶液过量的方法是_____。③向溶液X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利用中和反应可以测定盐酸的浓度。将40g0.8%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20g盐酸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用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0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06.7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小欣同学发现容器内液体是浑浊的,她很好奇,浑浊液体是什么?于是她和同学们一起将浑浊的液体过滤,得到滤液和固体,并对此展开了探究(溶解于水中的气体成分忽略不计)滤液中的溶质以及过滤得到的固体的成分是什么?①大理石中含有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可能含有少量的Fe2O3等。②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能够很灵敏显现出红色。Ⅰ经讨论,大家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写化学式)。Ⅱ小欣同学根据资料中大理石的成分,猜想滤液中可能含有少量_____。她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KSCN)溶液,观察到滤液颜色无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Ⅲ小雨又提出猜想,滤液中还可能含有____(填化学式)。请你和小雨一起验证他的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_____。溶液___________小雨的猜想成立Ⅳ.根据小雨的验证结果,可知过滤得到的固体中含有_____。最终同学们确定了滤液中的溶质以及过滤得到的固体的成分。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50+0.5-23-24-3=0.5,该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质量减少23g,丙生成24g,丁生成3g,可知是甲分解生成丙和丁,甲一定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24:3=8:1,该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质量减少23g,丙生成24g,丁生成3g,可知是甲分解生成丙和丁,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2、B【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错误;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空气中仅能出现红热现象,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结论而不是现象),错误。故选B。3、B【解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氢分子。【详解】A、表示氢元素和氢原子,故A错误;

B、表示氢分子,故B正确;

C、表示氢离子,故C错误;

D、表示水分子,不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故D错误。

故选:B。4、B【解析】

A.甲烷——CH4,选项正确;B.生石灰——CaO,Ca(OH)2俗称熟石灰、消石灰,选项错误;C.水银即金属汞Hg,选项正确;D.食盐即食盐——NaCl,选项正确。故选B。5、B【解析】

A、酸与非金属氧化物不反应,可溶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因此,选项图形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地壳中含量居前五的元素为:氧、硅、铝、铁、钙,非金属含量大于金属含量,因此,选项图形正确,故符合题意;C、由金属活动顺序表可得,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l>Zn>Fe>H>Hg,因此,选项图形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NaCl、Ca(OH)2、CaCO3三种物质的溶解性顺序是逐渐减小的,因此,选项图形错误,故不符合题意。6、A【解析】

根据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水是H2O,就是说,不管葡萄糖与水如何混合,在溶液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总是H:O等于1:8,葡萄糖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所以该葡萄糖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0%﹣80%=10%;故选:A。7、B【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可知:硫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6,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硫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不符合题意;B、硫、氧两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C、由元素周期表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不符合题意;D、硫、氧两种元素可以形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不符合题意。故选B。8、A【解析】

A、红磷为单质,冰水混合物都是由水分子构成,为氧化物,石油为混合物,A选项正确;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为纯净物,故B选项错误;、C、稀有气体中有氦、氖、氩、氪、氙,因此稀有气体为混合物,C选项错误;D、高锰酸钾为三种元素组成,氧化物定义的前提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故高锰酸钾不是氧化物,D选项错误;故选A。9、B【解析】

A.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生成蓝色沉淀,选项正确;B.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铜在氢的后边,铜是不活泼金属,不与常见酸溶液反应,向盛有铜粉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不会有气泡产生,选项错误;C.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在碳酸钠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选项正确;D.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正确。故选B。10、D【解析】试题分析∶实验室可以拍照,烟火,爆炸,剧毒都是必须注意的。故D正确。考点∶考查易燃易爆物质的相关知识。11、C【解析】

A、铍、镁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化学性质相似,故正确;B、铝原子的原子序数是13,所以质子数是13,故正确;C、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Na核外电子数是11,Mg2+的核外电子数是10,故错误;D、Na、Mg、Al的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故正确。故选C。12、A【解析】A中,氯化铵可与氢氧化钾反应放出氨气,氢氧化钾属于碱,乙和丙可为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碳等)或酸(盐酸、硫酸等),故A正确;B中,三物质可分别为盐酸(或硫酸等)、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等)、氯化钙(或氯化钡、硝酸钙等),这些物质都可以与碳酸钠反应.故X也可以是碳酸钠,B错误;C中,氢气和红磷都属于单质,不合题意,C错误;D中铜与稀盐酸不反应,故错误.13、C【解析】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质量增加,但是不发生化学变化,故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质量减小,故错误。C、氢氧化钠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使质量增加,故正确。D、石灰石化学性质稳定,质量不变,故错误。故选C。14、D【解析】

金属和盐发生反应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由于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镁>铁>铜>银,把一定量的铁放入AgNO3、Cu(NO2)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铁首先和AgNO3反应,再和CuSO4反应,而不能与Mg(NO3)2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说明CuSO4没有全部参与反应,即滤渣中不可能有铁,一定有最不活泼的金属银,可能有铜,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的同时也生成了硝酸亚铁,因此在滤液中一定有Cu(NO3)2、Mg(NO3)2,还有生成的Fe(NO3)2,可能还有剩余的AgNO3。【详解】A、由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有Fe(NO3)3、Mg(NO3)2和Cu(NO3)2,可能还有剩余的AgNO3,故错误;B、由分析可知,滤渣中不可能有铁,一定有最不活泼的金属银,可能有铜,所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不可能有气泡产生,故错误;C、Fe+2AgNO3=Fe(NO3)2+2Ag56340180Fe+Cu(NO3)2=Fe(NO3)2+Cu5618818064由化学方程式可知,铁与硝酸银、硝酸铜反应都会使溶液的质量减小,故错误;D、由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有Cu(NO3)2、Mg(NO3)2,还有生成的Fe(NO3)2,可能还有剩余的AgNO3,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氯化银白色沉淀出现,故正确。故选D。15、A【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高温CO+3H2,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高温CO+3H2。A、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2+1×4):(1×2+16)=8:9,故A正确;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故B错误;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是两种化合物,反应后是单质和化合物,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D、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有机物,故D错误。答案: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有机物35:118:1H【解析】

①异黄酮(其化学式为C15H10O2)是含碳化合物且具有有机物的性质,所以属于有机物。②异黄酮(其化学式为C15H10O2)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③异黄酮(其化学式为C15H10O2)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0:2=5:1。④异黄酮(其化学式为C15H10O2)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8:1。⑤异黄酮(其化学式为C15H10O2)中碳氢氧质量比为(12×15):(1×10):(16×2)=180:10:32,所以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的元素符号是H。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导电性Fe2O3+3CO2Fe+3CO2过滤Fe+H2SO4=FeSO4+H2↑和Fe+CuSO4=FeSO4+CuII和III实验二,因为实验一中铁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导致生成的铜附着在铁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使得到的铜粉不纯实验一中的大,因为过程中加入的铁也转化为了硫酸亚铁电子层数【解析】

(1)金属铜常用作导线、是利用了铜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2)以氧化铁和一氧化碳为原料炼铁,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3)实验一:①分离得到溶液D的操作实现了固体和液体的分离,为过滤;②步骤Ⅱ中铁和剩余的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对应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和Fe+CuSO4=FeSO4+Cu;③上述步骤II铁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而III中铁和硫酸反应,而铜不能和硫酸反应,也体现了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实验二:④两种实验方案实验二更好。理由:实验一中铁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导致生成的铜附着在铁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使得到的铜粉不纯;⑤E、F是同一种溶质形成的溶液,能判断E、F溶液中该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实验一中的大,因为过程中加入的铁也转化为了硫酸亚铁;(4)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位置越靠前,越容易失去电子;Ca比Mg失电子能力强,由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不同,可知金属失电子能力的强弱除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外,还可能与电子层数有关。18、Ba(OH)2+MgSO4=BaSO4↓+Mg(OH)2↓继续往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如果没有沉淀生成,则Na2CO3溶液已过量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调节溶液的pH0.73%75%【解析】

(1)①氢氧化钡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MgSO4=BaSO4↓+Mg(OH)2↓;

②继续往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如果没有沉淀生成,则Na2CO3溶液已过量;

③向溶液X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调节溶液的pH;

(2)由题意可知,当氢氧化钠溶液加入20g时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0g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