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大学体育

2.课程代码:00GB15-18

3.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必修

4.课程学时:144学时

5.课程学分:4学分

6.开课学期:第1-4学期

7.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8.课程简介:《大学体育教学大纲》是运城职业技术大学体育教学的指

导性文件,是体育课程教学的依据,是贯彻教育部学校阳光体育教育和《全

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宗旨,《大纲》在总结我校多年来

体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并参照教育部和山西省省教育厅

有关文件及我院多年以来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制订的。

本课程牢固树立“阳光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健身性。

有利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原则,结合我校“三大素养”,实现

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注重适应学生个

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

生课内、外自学、自练,有利于学生运动能力的形成。

本课程是为我院一、二年级学生开设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通过体育

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在身心健康中的作用和地位,培养积极参与各

种体育活动能力的习惯,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

科学锻炼方法,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具有一定体育文化素养

和较高的运动欣赏水平,达到熟练掌握一至二项以上的健身运动方法和基

本技能,并能运用运动技能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学

生身、心全面发展。

10.选用教材:《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王春光、张中辉、张学生主编,教

育科学出版社,2017年6月。

11.参考资料:《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家学生

体质健康标准》、《运动心理学》、《运动医学》、《篮球规则》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体育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在身心健康中

的作用,养成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能力的习惯,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

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科学锻炼方法,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和具有一定体育文化素养和较高的运动欣赏水平的社会体育人。

2.运动技能目标:能熟练掌握一至二项以上的健身运动方法和运动技

能,并能运用该项目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其中能够运用某一运动项目参

加各种运动竞赛和提高运动专项水平,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方法和科学的锻炼过程达到增

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改善和提高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

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以及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奠定强健的身体基础,

提高抗病免疫能力。

4.心理健康目标。学会能测试和评价自己的体质与健康状况,了解掌

握科学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学会合理选择适

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与方法,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健康体魄。

5.社会适应目标。结合学校三基教,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习惯和

团结合作精神,在教育学生拼搏进取的同时,要培养学生正确处理竞争与

合作的关系以及抗压能力的增强,学会遵守运动规则,遵守社会秩序的良

好公德。

三、课程学时分配

学校体育教育要贯彻“阳光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健身

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利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原则,实

现以人为本,遵循青少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运动兴趣爱好,既

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在人生最后体育教育过程中学会

运动健身技能,为成为社会体育人打好基础。

大学体育课程是一、二年级本科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学生须修满四

个学期规定的144个学时,经考试及格可获得4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达

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获得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之一。

1.体育基础课

为一年级全体学生开设,第一学期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发

展体能的田径运动、武术项目与体操技巧为主要内容,实践课程和体育理

论知识组合而成的。本学期课程主要使新生进校就较系统接受体育基础理

论知识学习,了解学校体育教育要求、规定和实施办法,并在较短时间内

恢复体能和进行身体素质的训练。掌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内

容要求。

第二学期开设以强化学生运动技能、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体育锻炼自

主课程。其主要内容是全体男生进行篮球运动基本技术,技能的课程系统

学习,全体女生进行健美操基本技术课程的学习。通过“男篮、女操”专

项运动基础课教学和身体素质专项,为二年级专项选项课奠定良好的运动

基础。

2.选项体育必修课

第二学年开设两个学期专项选项体育教学课程。从第三学期开始,以

学生兴趣爱好开设选项体育课,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

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自身的

条件、兴趣和爱好任选专项课上课,每学期只允许选择一个运动项目。体

育部根据场馆、运动器材教师配备等条件尽可能多地开设各种体育专项课

供学生选择。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体育舞蹈、

武术、田径、羽毛球等十多项专项课程。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

积极性,提高专项运动技术水平,使学生充分体验参与专项运动地乐趣,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3.选修课程

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内容以专项教材为主,主要是巩

固、提高、健身与娱乐类运动项目,为有运动专项潜力和部分有继续提高

专项水平的同学开设,项目有:形体健美、太极拳、太极剑、艺术体操、

瑜珈等运动项目。每学期为一个教学周期,修满考核合格获得选修学分。

4.保健体育课程

为一、二年级学生中部分同学因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

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教育课程。主要选用适合

对身体保健、康复效果较好的传统体育项目,如:太极拳、乒乓球等小球

项目,以健身与理疗相结合,使这部分学生达到增强体质、改善机能,增

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以保障学业任务的顺利完成。

5.运动训练课程

为学院运动队和部分确有专长学生开设。主要通过专项运动训练,提

高专项运动技术水平,参加全国、省市各级大学生比赛,为学院争取荣誉。

6.课程教学内容时数分配

学校体育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时数分配是加强教学过程控制的一个重要

手段,各专项课要按此原则安排教材内容,以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见

表1)

一年级基础体育课程内容及时数分配表

项目

总时数百分比%备注

时数

理论668.3%作业

实田径4

践体操4

单元结束前

教武术,初级长拳第三套206286.1%

进行考试、补考

材篮球、健美操24

基本身体素质练习6

考词8811.1%

合计7272100

备注:随教材、进度实行单元考试。

二年级体育选项课教材内容及时数分配表

教材类别时数百分比外备注

专项理论知识45.6%作业

专项技术、战术4866.7%学期结束前进行考试

基体素质1216.7%

考核811.1%

总计72100

大学体育I

体育基础课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体育基础课

英文名称:Basicphysicaleducationcourse

课程性质:必修

总学时:36

总学分:1

适用专业:全院大一所有专业

开课系部:体育部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

(-)教学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的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指导思想。

(-)课程目标

1.提高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综合素质。

2.教育学生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意识,掌握体育活动能力和科学健身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作风、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竞争意识、高尚的团队精神。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体育基础课开设一学期,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

和发展体能的田径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实践课程和体育理论知识组合而成的,时数为12周24学时。

本课程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围绕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通过对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

五项基本身体素质的专项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选项课教学打好体能基础。

四'授课内容

(-)理论部分

1.课堂常规

2.基础课考核及评价

3.健身运动的原理与方法

4.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相关理论知识

(-)实践部分

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基本身体素质练习。

1.速度素质

要求:掌握正确的起跑、加速度、途中跑、冲刺跑的技术,最大限度发挥速度素质潜能、

掌握跑的技术原理、接力跑技术。

2.力量素质

要求:全面、协调地发展全身各部分的力量,上肢与下肢力量、背部与腹部力量、大肌肉

群力量、小肌肉群力量。处理好力量、速度力量、最大力量的比例,使力量素质与其他身体素

质同步协调发展。

3.耐力素质

要求:在耐力素质教学中,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发展学生的心

肺功能及肌肉的抗疲劳能力。

4.灵敏素质

要求:每节课安排一些灵敏性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敏素质要和体育游戏、体

操运动中的技巧(如前滚翻、后滚翻、侧手翻等)练习相结合,内容丰富多样提高学生练习的

积极性。

5.柔韧练习

要求:每节课安排一些柔韧性练习,增加肩、膝、髓关节柔韧性。柔韧练习要持之以恒,并与

力量训练相结合,动力拉伸与静力拉伸相结合。

6.学习初级长拳(三路长拳)。

五、学时分配

大学体育I总时数

~~~~~~~—

理论44

基本技术2020

身体素质66

心肺功能测试22

考核44

总学时3636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内容考核项目成绩分配合计所占比例

平时成绩上课出勤100100分40%

考试成绩三路长拳10010050%

1000米跑100

心肺功能考核100分10%

800米跑100

*800/1000米成绩,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身标准》。

七'教学进度表

大学体育I教学进度表

学时

分配备

周次授课内容

理实注

论践

1.课堂常规

2.基础课考核与评价

1-23.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实施办法及有4

关规定

4.常见运动性病症与运动性损伤

1.学习三路长拳基本步法、手型动作

32

2.学习准备势、三路长拳第一段动作

1.复习三路长拳第一段动作

42

2.学习三路长拳第二段动作

5复习三路长拳前两段动作2

1.复习三路长拳前两段动作

62

2.学习三路长拳第三段动作

1.复习三路长拳前三段动作

72

2.学习三路长拳第四段动作

8-11复习三路长拳整套动作8

1.介绍耐力素质的重要性,影响耐力素质的因素,锻炼计划的制订;

12运动处方2

2.学习短跑的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跑

3.50米跑技术

4.变速跑:弯道加速、直道放松跑

5.全程跑:800米/1000米

1.跑的专门性练习(小步跑、高抬腿,交叉跑、车轮跑、跨步跑);

中长跑的起跑练习

132

2.学习弯道跑技术

3.重复跑:400米+600米

1.学习体操前滚翻技术

142.学习鱼跃前滚翻技术2

3.学习后滚翻技术

1.学习头手倒立技术(男生)

152.学习肩肘倒立技术(女生)2

3.学习侧手翻技术

16心肺功能测试2

17-18务核4

大学体育II

“男篮女操”

《篮球》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篮球

英文名称:BasketbalI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总学时:36

课程总学分:1

适用专业:全院大一所有专业

开课系部:体育部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

(-)教学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的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指导思想。

(-)课程目标

篮球专项课是以传授篮球运动有关知识、技能,使学生增进对篮球知识的理解,基本掌握基本

技能、战术的同时,发展各项运动素质,培养良好的素质和意志品质。篮球教学是为学生的全面发

展和健康服务的。其主要任务是增进学生的体质,确保身体健康促进全面发展。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篮球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培养学生进行

课外篮球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学生锻炼的自觉性,使其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

四'授课内容

(-)理论部分

1.技术动作的要领

2.场地、器材简单知识

3.篮球运动发展概况、特点及锻炼价值

4.篮球技、战术概念与分类

5.篮球竞赛规则、裁判法、组织与编排

6.精彩比赛赏析

7.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处理

(二)实践部分

主要以认识篮球为主,了解篮球的规则以及培养兴趣。教学部分分为四个内容:

1.球性训练以及基本步法(各种运球及环绕球)

2.传球配合练习,短传长传胸前击地等

3.熟练掌握行进间三步上篮以及投篮技术

(三)基本技术

L移动技术

①起动②急停③变向跑④滑步⑤跨步

⑥交叉步⑦攻击步⑧后撤步⑨碎步⑩转身跑

2.传接球技术

①双手胸前传球②双手头上传球③双手击地传接球④单手击地传接球

⑤单手肩上传球⑥单手体侧传球

3.运球与突破技术

①高运球②低运球③运球急起急停④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⑤揉球变向不换手运球⑥背后运球⑦运球转身

⑧胯下运球⑨持球突破⑩运球突破

4.投篮

①原地单手头上投篮②单手肩上投篮③行进间高手上篮

④行进间低手上篮⑤原地跳起单手头上投篮⑥运球急停跳起投篮

⑦交叉步急停跳投

5.个人攻防技术

①摆脱②空切③防空切④断球

⑤封传球⑥封盖投篮⑦抢、打球⑧抢篮板球

(四)基本战术

L进攻战术基础配合

①传切配合②突分配合③掩护配合④策应配合

2.防守战术基础配合

①挤过配合②穿过配合③绕过配合④交换配合

⑤夹击配合⑥关门配合

五、学时分配

时学

一数^期大学体育II总学时

理论22

基本技术2020

基本战术44

身体素质66

考核44

总学时3636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内容考核项目成绩分配合计所占比例

平时成绩上课出勤100100分40%

原地环绕球(期中)15

对墙传球15

考核成绩100分50%

一分钟投篮35

半场V型折返上篮35

1000米跑100

心肺功能考核100分10%

800米跑100

1.环绕球:环绕头、腰、腿、胯下8字、绕肩膀8字、高抬腿绕膝8字、弓步双脚前后连续交

叉绕8字,每个动作环绕5次,出现掉球、停顿等失误超过三次以上为不达标

2.对墙传球:面对墙3米进行传球,30秒钟30次未达标,低于30次不达标

投中数0个1个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

分数0分8分10分12分14分16分18分19分20分

3.一分钟时间内自投自抢(满分为10分)

技评评分标准

力分值动作质量层级分值

3520分动作正确、协调、熟练运用左右手投篮,投篮一次

优秀9-10分

3618分投中

3716分

3914分动作较正确、熟练,投篮一次投中良好7-9分

4112分

4310分

458分动作基本正确、熟练,但动作不够协调及格6-7分

476分

6分以

494分动作基本正确,但不熟练,不协调不及格

4.半场上篮

七、教学进度表

学时分配

周备

授课内容理实

次注

论践

1.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及规则演变

12

2.篮球运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1.学习侧身跑、变速跑

22.学习原地高、低运球2

3.学习行进间运球

1.复习行进间运球

32.学习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2

3.身体素质练习

1.学习急停、急起技术

42.复习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2

3.身体素质练习

1.学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52.巩固、提高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2

3.身体素质练习

1.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62.复习行进间传、接球单手低手投篮2

3.身体素质练习

1.学习原地单手体侧、背后、击地传、接球

72.复习行进间接球单手低手投篮2

3.身体素质练习

1.学习原地单手头上投篮

82.学习变向、背后运球技术2

3.身体素质练习

9心肺功能测试2

1.学习胯下转身运球

102.复习原地单手头上投篮2

3.身体素质练习

1.复习原地单手头上投篮

112

2.复习性渐渐变向、背后、胯下、转身运球

1.巩固、提高原地单手头上投篮

122

2.复习行进间运球技术

1.学习二人长传技术

132

2.复习投篮、行进间运球

14身体素质练习2

15身体素质练习2

16身体素质练习2

17考核

18考核2

《健美操》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健美操

英文名称:Aerobics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总学时:36

课程总学分:1

适用专业:全院大一所有专业

开课系部:体苜部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

(-)教学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的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指导思想。正确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积极参加各种

体育活动,熟练掌握健身健美操锻炼的方法和技能。基本掌握和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

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通过健美操运

动的练习,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课程目标

1.通过健美操教学,使学生掌握健美操运动的基本练习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正确地进行健美操

锻炼,提高自己的锻炼能力,并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具有一定的欣赏健美操运动的能力。

2.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健美操的学习目标,自觉通过健美操运动改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能

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态,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方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

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3.在健美操运动中表现良好的社会体育道德和互相尊重,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成为学校

和社区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具有指导大众健身和基层群众性健美操比赛组织与裁判的

初步能力,为全民健身服务,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健美操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健美操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通过课内外的

改编、创编,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及编排健美操的能力: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编排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不怕困难、力争上游的精神。重点在于健美操的基本套路动作

学习和教学与领操技能,难点在于健美操组合和成套动作的创编。

四'授课内容

(-)理论部分

1.健美操运动概述与分类及特点与功能

2.健美操起源与发展

3.健美操基本术语及欣赏

4.健美操音乐与编排

5.健美操锻炼价值、方法及注意事项

6.大众健美操评分标准

(二)实践部分

以认识健美操为主,了解健美操基本动作步伐、培养兴趣。教学部分分为三个内容:

1.健美操基本动作步伐

2.动作与音乐的合拍一致性

3.熟练掌握热身操及大众锻炼标准一级操

健美操基本动作

A.身体姿势练习

①基本站、立、行、走姿势

②基本脚位练习

③基本手型手位

④基本躯干动作

B.健美操基本步伐

类别原始动作形式低冲击力形式高冲击力形式无冲击力形式

踏步

走步

交替类踏步一字步跑步

V字步

漫步

并步并步跳

迈步点小马跳

迈步类侧并步迈步吸腿迈步吸腿跳

迈步后屈腿迈步后屈腿跳

侧交叉步侧交叉步跳

脚尖点地

点地类点地

脚跟点地

吸腿跳

吸腿摆腿跳

抬起类抬腿摆腿踢腿跳

踢腿弹踢腿跳

后屈腿跳

并步跳半蹲

双腿类分腿跳弓步

开合跳提踵

C.常用上肢动作

①常用手型、掌型、拳型、五指张开型

②上肢动作、举、屈臂、伸臂、屈臂摆动、上提、下拉、胸前推、冲拳、肩上推、摆动、绕和

绕环、交叉

D.基本造型及队形介绍

E.简单的集体或个人成套动作组合创编

健美操等级套路动作

A.热身操

B.健美操基本动作步伐

C.大众锻炼标准一级操

D.大众锻炼标准二级操

五、学时分配

时、\学

_数\

大学体育II总学时

理论22

基本动作步伐88

等级套路1616

身体素质612

考核44

总学时3636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内容考核项目成绩分配合计所占比例

平时成绩上课出勤100100分40%

热身操50

考核成绩100分50%

大众锻炼标准一级操50

心肺功能考核1000米跑100100分10%

800米跑100

考核方法:以教学班为单位,统一组织,进行考核;采用分组法,每组6-8人,每组队形变化

不少于3次;教师控制音乐,学生跟随音乐进行成套考核。

评分标准:本专项课考试的评分标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动作力度、动作幅度、动

作准确性、动作熟练性。动作节奏性。具体评分细则如下:

分数评分标准

能够准确而熟练的完成动作,动作节奏性很好,完成成套动作十表现出朝

90分以上

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强烈的感染力。

个别动作幅度较小;基本姿态较差,与正确动作稍有出入;个别动作不太

80-89分

熟练;稍失去节奏。

力度稍差,动作松懈;部分动作幅度较小;基本姿态较差,动作不太正确;

70-79分

部分动作部太熟练,动作较笨拙;几个动作明显失去节奏。

力度较差;整套动作幅度较小;基本姿态差,动作变形;动作部熟练;动

60-69分

作笨拙僵硬;完全失去节奏。

60分以下不能够独立完成成套动作

七'教学进度表

学时分配

周备

授课内容理实

次注

论践

1.课堂常规,健美操课的教学计划及考核评价

12.健美操运动概述与分类及特点与功能;健美操起源与发展2

3.课课练:有氧耐力跑2000米

1.健美操无冲击力和低冲击力基本动作步伐

22.基本动作与音乐的合拍一致2

3.课课练:团身跳

1.复习健美操低冲击力基步伐作,学习高冲击力步伐

32.学习热身操组合一2

3.课课练:仰卧起坐、俯卧两头起

1.复习健美操基本动作步伐及热身操组合一

42

2.学习热身操组合二

3.课课练:蛙跳、跨步跳;多级跳

1.复习健美操基本动作步伐及热身操组合一、二

52.学习热身操组合三2

3.课课练:立定跳远练习

1.复习健美操基本动作步伐及热身操组合一、二、三

62.学习热身操组合四2

3.课课练:400米、600米快速跑

1.复习健美操基本动作步伐及热身操

72

2.课课练:800米、1000米跑

1.复习健美操基本动作步伐及热身操

82.学习大众锻炼标准一级操组合一2

3.课课练:800米、1000米跑

9心肺功能测试2

1.复习热身操及大众锻炼标准一级操组合一

102.学习大众锻炼标准一级操组合二2

3.课课练:仰卧起坐/引起向上

1.复习热身操及大众锻炼标准一级操组合一、二

112.学习大众锻炼标准一级操组合三2

3.课课练:原地大踢腿(前踢、后踢、侧踢)8*8

1.复习热身操及大众锻炼标准一级操一、二、三

122.学习大众锻炼标准一级操组合四2

3.课课练:俯卧撑、立定跳远

1.复习热身操及大众锻炼标准一级操

132.介绍学习瑜伽体式2

3.课课练:俯卧撑、立定跳远

14身体素质练习2

15身体素质练习2

16身体素质练习2

17考核2

18考核2

大学体育皿、IV选项课

《足球》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足球

英文名称:footbaII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总学时:36

课程总学分:1

适用专业:全院大二非所有专业

开课系部:体育部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的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指导思想。

(-)课程目标

1.提高学生足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能力,提高学生技、战术综合运用的能力。

2.发展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改善提高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增强体

质、促进健康。

3.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思想,使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足球运动是世界上最普及的体育运动,它融浓厚的趣味性和欣赏性为一体,对运动员和观众具

有极大的吸引力。足球选项课是根据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教学计•划,为二年级喜欢足球运动的

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以踢、传、停、运等足球常用的基本技术教学为主,发展灵活性、协调

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沉着、果断等意志品质及集体主义精神。

四'授课内容

(-)理论部分

1.技术动作的要领

2.场地、器材简单知识*

3.足球运动发展概况、特点及锻炼价值*

4.足球技、战概念与分类*

5.足球竞赛规则、裁判法、组织与编排*

6.精彩比赛赏析

7.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处理

注:标*的内容为必讲内容。

(-)实践部分

1.基本技术

(1)踢球

①脚内侧踢球②脚背内侧踢球③正脚背踢球④脚背外侧踢球

(2)停球

①停地滚球②停反弹球③停空中球

(3)运球

①脚背内侧运球②脚背外侧运球③脚背正面运球

(4)头项球

①原地头顶球②跳起头顶球

(5)抢截球

①正面、侧面抢球②铲球③合理冲撞

(6)假动作

①无球假动作②有球假动作

(7)掷界外球

(8)守门员技术

①选位②移动③接球(地滚球、平空球)④踢球

2.基本战术

(1)个人战术

①跑位②摆脱③盯人④带球突破

(2)局部战术

①斜传直插“二过一”②直传斜插“二过一”

③回传反切“二过一”④踢墙式“二过一”

(3)整体战术

①边路、中路进攻②转移进攻③任意球战术④防守战术

⑤“四三三”、“五三二”、“四四二”阵型

3.教学比赛

(三)身体素质训练部分

1.专项素质训练:柔韧、协调、耐力、灵敏、速度、力量等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项目训练

五、学时分配

时学

___数期大学体育山大学体育W总学时

理论224

基本技术181836

基本战术6612

身体素质6612

考核448

总学时363672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说明

每学期考试总成绩由三部分构成:

专项考试占50乳心肺功能成绩占10%,出勤和课堂表现40%

(二)考试内容

大学体育III

素质:800米(女)、1000米(男)、立定跳远、掷实心球

技术:带球折返跑、传接球

大学体育W

素质:800米(女)、1000米(男)

技术:颠球、运球绕杆射门

(三)考试方法

以教学班为单位,统一组织,进行考核。

体育课堂缺勤、成绩评定及扣分办法:每旷课一次扣5分,请假一次扣3分,以辅导员签字和系办

公室盖章的请假条为准,迟到和早退一次各扣2分,扣满20分为止。每学期缺课累计超过该门课程

学期总学时数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该课程考试,该课程成绩以0分记。

大学体育III

(1)带球25米折返跑

考试要求:运球脚法不限,带球折返跑25米

考试方法:以间隔5米的标志物为折返点,依次绕过每个折返点,最后返回起点

(2)5米传接球

考试要求:脚内侧传球,两人同时完成

考试方法:两人间隔5米以上距离,面对面用脚内侧传球,以1分钟内的传球次数进行记分

大学体育N

(1)颠球

考试要求:必须用脚背正面单脚或双脚交替进行颠球,颠球时,可以使用其他部位进行调整(手

和手臂之外),但不计颠球次数

考试方法:每人3次机会,以最高次数评分

评分标准:

次数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成绩606264666870737679828588919497100

(2)运球绕杆

考试要求:必须绕过间隔5米的5根标志杆(不允许人球分过)

考试方法:每人运球3次,取最好一次成绩

评分标准:

成绩6.0s6.3s6.6s6.9s7.Is7.4s7.7s8.Os8.3s8.6s

分值100959085807570656055

成绩8.9s9.2s9.5s9.8s10.Is10.4s10.7s11.0s11.3s11.6s

分值504535302520151050

七、教学进度表

大学体育II[教学进度表

学时

周分配备

授课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