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提升训练-《五四运动》_第1页
2022提升训练-《五四运动》_第2页
2022提升训练-《五四运动》_第3页
2022提升训练-《五四运动》_第4页
2022提升训练-《五四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升训练—《五四运动》一、单项选择题1.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这主要是指()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C.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2.“若卖国首领未诛,卖国条约未废,亡国之祸终难幸免”“签字而山东亡,山东亡而全国随之,亡国大难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视家国之亡而甘心作奴隶乎?”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一二·九运动3.在五四运动中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单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看出五四运动()A.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C.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4.吴佩孚致大总统徐世昌的电报中称:“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而救危亡。”这表明吴佩孚()A.极力支持北洋政府B.掩饰军阀混战事实C.主张维护国家主权D.设法阻止北伐进军5.1919年5月24日,青州举行了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各界代表历数帝国主义罪行,一致声援北平学生爱国运动。这表明当地的五四运动()A.工人阶级是主力军B.共产党员起了领导作用C.群众基础较为广泛D.运动中心开始转向农村6.五四运动爆发后,有学者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一观点主要肯定了五四运动的()A.爱国主义精神B.民主科学精神C.民主法治精神D.民主革命精神7.“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下列叙述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有()①激发了青年的爱国热情②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③加速了新文化运动的步伐④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学术界对五四运动有着不同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五四精神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二种观,点认为,五四运动表现最充分、最强烈的是科学与民主精神。第三种观点认为,人的启蒙是五四运动的精髓和真谛()A.历史事件难以客观评价B.阶级立场决定历史解释C.历史研究丰富历史认识D.时代变迁影响历史结论二、材料分析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9年,战胜国英、法、美等在巴黎开会,规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材料三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广大青年要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1)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出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代青年应怎样“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意识到,中国势必在战后提出山东问题,遂抓紧进行秘密外交,寻求霸占山东的法理依据。英法希望日本向地中海派遣舰队护航,日本趁机要求英法保证,在将来的媾和会议上,支持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以及占领南洋德属诸岛;英国提出,日本应以同样精神支持英国对赤道以南德国各岛屿的领土要求,两国一拍即合,达成密约。随后,日本以类似手段,与法、俄、意签订了有关山东问题的密约。——唐启华《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材料二关于五国暂管青岛之议,以外交上急遽之变化,未必能见实行,本社昨已报告。兹确闻某方面接到巴黎紧要可靠消息,言意大利之出和会,我国外交大受其恶影响。因意国如不出会,则日本之态度尚不敢过于强硬,亦不敢轻言脱离和会以要挟也。自意大利有此一举,日本乃声言如不彻底其所主张,即将仿照意大利之办法。美总统与英法等对于意国之出会已极感其困难,今见日本态度如此,则和会殆有动摇之虞,山东问题或将因此而生极大之变化。明知日本利用机会,而三国不能不有所踌躇。至日本最近所借口者,为四年五月二十五日中日间二十一款及去年九月之中日协定,此种条约如不废除,日本即永远据为外交口实。一方又有可惊之消息,英法因山东问题其先亦与日本订有密约,故英法虽明知日本之野心欲对我国有所尽力,然为条约所束缚,亦甚难于为力。我国代表奔走呼号,请求各国支持正道,亦已力竭声嘶。国内若再无一致之精神以对外,则此次外交之失败殆足以亡国云。——1919年5月1日天津《大公报》(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妄图侵占中国山东的因素。(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公报》对“山东问题”的报道对当时中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注意题干中的具体时间。这是对巴黎和会上有关中国问题的报道,突出了中国外交的失败。2.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签字而山东亡,山东亡而全国随之,亡国大难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视家国之亡而甘心作奴隶乎”可知,此内容与五四运动有关。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激起北京学生的愤慨,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打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开始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故B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一二·九运动与题干无关,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项。3.答案:A解析:据题干中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A符合题意;“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与题干内容无关,BD排除;鸦片战争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排除。故选A项。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而救危亡”等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的背景是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等国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多所大学的学生组织游行示威,被政府逮捕。吴佩孚致电大总统,希望以国家、人民利益为根本,全国团结一致,力争收回青岛,挽救民族危亡。这反映了吴佩孚主张维护国家主权。C项符合题意。5.答案:C解析:分析题干可知,五四运动爆发后,青州举行了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这说明五四运动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参与,表明当地的五四运动群众基础较为广泛,C项符合题意;“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和“共产党员起了领导作用”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A、B两项不符合题意;“运动中心开始转向农村”的说法与题干中的“青州”不符,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6.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可知,作者主张对五四运动中的学生既要提起公诉来维护法治,又要释放被捕学生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一观点主要肯定了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故A符合题意;“民主科学精神”“民主法治精神”“民主革命精神”与题干无关,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项。7.答案:A8.答案:C解析: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五四运动做出了评价,说明历史研究丰富了历史的认识。C项符合题意。二、材料分析题9.答案:(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或材料一中的事件是材料二中的事件的导火线)。(2)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3)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立志报国,努力学习,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等等。(言之成理即可)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