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湖南省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湖南省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湖南省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湖南省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州市2023年下期高二期末质量监测试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第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在这种态度下,就是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是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如果有人真正想诊治自己的毛病的话,我劝他把这副对子记下来;或者再勇敢一点,把它贴在自己房子里的墙壁上。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吧!第二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选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材料二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选自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观主义者不愿立足中国实际,不愿深入研究中国历史,只凭主观热情完成工作。B.“科学的理论”指立足事实,占有材料,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得出的正确结论。C.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必须包括“由存在到思想”“由思想到存在”这样两个阶段。D.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和社会斗争经验表明:实践的成败与思想正确与否是一致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毛泽东认为“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他从横向上指出,只有了解过去才能发展未来。B.材料一明确论述了主观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学风、方法、思想路线上截然不同的态度。C.群众掌握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就可以取得为改造社会、改造世界而进行的社会斗争的胜利。D.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是基本目的,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人的认识的两次飞跃”观点的一项是()A.思考和知识应该经常同步而行,不然,知识就是个死物。B.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先,识见言论次之。C.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D.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4.请分析材料二的行文思路。5.《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都是系统论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文献,它对于今天我们年轻一代有哪些重要启示?【答案】1.D2.B3.D4.结构上采用总分总的形式:①从“人们的社会存在“到“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总论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②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到“此外再无别的目的”,分别论证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阶段。第一个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二个飞跃是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③从“一个正确的认识“到“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总结并深化上文,阐述正确认识的形成,需要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5.①要实事求是地调查研究现状。②要认真全面地学习研究历史。③要有的放矢地去学习运用理论。【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实践的成败与思想正确与否是一致的”错误。以偏概全。原文“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表述为“一般的说来”“特别是”,不是“一致”。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横向上指出”错误。“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是时间上的“纵向”发展,不是“横向”:C.“就可以取得……的胜利”过于绝对。原文“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表明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会变成物质力量,没有表明是胜利,选项说法绝对。D.“认识本身是基本目的”错。原文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A.讲的是“思考和知识”的关系;B.强调“实践”最重要,“见识”次之;C.强调“成功”离不开“实践”。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思路的能力。材料二在行文结构上采用总分总的形式:①总述:“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论述了物质即“社会存在”与“思想”之间的关系——物质决定思想;“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论述了思想可以改造物质,一二两句总论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②分述: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到“此外再无别的目的”,分别论证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阶段。“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论述了认识的第一个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时候的精神、思想…… 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 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论述了认识的第二个飞跃是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③总结:从“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到”论述了精神与物质之间的辩证关系——反复性,即正确认识的形成,需要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总结上文。【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推理的能力。①材料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告诉我们要和实际相结合,调查研究现状,不能让理论脱离了实际情况,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应该也要保有实事求是的精神。②材料一“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告诉我们研究历史要认真全面,不仅要中外结合对于中国的历史也要纵向掌握,在今天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应认真全面地学习历史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服务。③在四十年代的中国,毛主席号召党的干部“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要用马列主义去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在今天我们遇到问题时也要有方向,要有的放矢,学会找方法解决问题,不仅要有的放矢地去学习还要有的放矢地运用理论。(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日(节选)吴强经过连日带夜地轻装战备行军,在夜晚十点钟光景,队伍到达一个丘陵地带,停了下来。①村庄上漆黑漆黑,没有一个人家有一星灯火。每一个人家的门却是敞开着的。门前的地上。睡着四腿捆绑着的猪、羊,笼子里挤满鸡、鸭。车子上捆绑着许多杂七杂八的东西。牛和驴子在槽上嚼着枯草,背上驮上了装满粮食、山芋等等的筐篓。被子、棉花胎、衣服,捆成了大包裹,放在炕上,连锅也离开了灶腔,用绳子捆扎起来,拴在扁担梢上,人们在屋子里闷闷默默地坐着,幼儿像战士的背包一样,背扎在大人的背后。他们没有一点声音,眼睛在黑暗中互相惊惶地望着,准备随时逃难到别处去。看来,一声说“走”只需三、五分钟的短促时间,除去房屋、土地以外,他们可以把所有的财产全部带走。队伍蓦然地进了村子,使居民们大吃一惊。这完全是出乎他们意料的,他们恐惧、惊慌,可是已经来不及逃走、藏躲。大人们一慌乱,孩子也就哇哇地哭了起来。秦守本他们走到屋子门口,用手电筒一照,人们慌张地挤藏到门后和屋角上去。“老乡!这是干什么呀?”“把灯点起来吧!”人们这才有些明白,原来不是灾难的降临。“是八路吗?”一位老大爷问道。“是八路的弟弟新四!”秦守本大声地说。老大爷从筐篓里摸出了油灯点亮起来。居民们暂时解除了恐惧,但同时又感觉到战争的更加逼近。战士们看到居民准备逃难的惊惶现象,也就觉得自己已经到达了战地,置身在战斗里面。“要跟他们打吗?”老大爷问道。“来了,不打干什么呀!”王茂生说。老大爷听不懂王茂生的海门话,疑问着。安兆丰拍拍手里的枪,学着山东话大声地说:“咱们来,就是跟他们打的!不要跑!”外边传来嘈杂的和哭泣的声音,战士们跑了出去。一群从北面来的难民,牵着牛、羊,背着孩子,妇女们和孩子们哭泣着。队伍移让出一间屋子,给受伤的战士和难民们安身。从这批难民的口里了解到,敌人正在砍伐树木,拆毁房屋,构筑工事,同时拉牛、宰猪,翻箱、倒罐地进行抢劫。“唉!”张德来叹了一口气。“马上就打仗了!还叹气!”秦守本气愤地说。夜深。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秦守本在经过连部门口的时候,听到里面发出来的低沉的《国际歌》声。连部的门关着,眼睛透着门缝望望,里面挤满了人。②他熟悉地知道这是在开党员大会,便很快地缩回头来。“我当你也是去开党员会的哩!”周凤山迎着秦守本说。“我吗?跟你一样,还不够条件!”秦守本沉愣了一下,感慨地说。“海门人也去啦!要我向你请假!”周凤山闷闷地说。“啊!”秦守本惊讶了一声。秦守本和班里的战士们,默默地检查着武器、弹药等等。张德来困倦得很,解背包打算睡觉,秦守本制止了他,告诉他战斗的时候,睡觉一律不解背包。“就打了吗?”张德来问道。“人家已经打上了!重机枪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周凤山说。“我们什么时候动手?”张德来又问道。“说不定等一会儿就得出发!我告诉你呀,老张!打仗跟吃饭一样。吃饭,哨子一响,拿起筷子就吃。打仗,哨子一响,拿起枪来就走。你睡睡吧!等着哨子响就是!”夏春生声音清亮地说。“对!要休息,你们就赶快休息一会儿!”秦守本斜靠在墙边上说。进行战斗动员的党支部大会结束以后,余仲和、王茂生回到班里,班里人已经睡着了;③只有秦守本在小油灯的光亮下面,用双线加钉着鞋带子,防备在战斗的时候,鞋带子断了,鞋子不跟脚。秦守本倒在王茂生的身边,低声到几乎使王茂生听不到的程度问道:“你也是吗?”“唔!”王茂生望着秦守本应了一声。④“我来了三年多还不是!我要向你学习,下决心把枪先练好!”秦守本当王茂生被吸收入党的原因是枪打得准,话音咕噜在喉咙边上说。“我在家里就参加的。”王茂生告诉他说。秦守本忽地坐了起来,惊叹道:“你早就是的啊!”他随即又睡了下去。老大爷从屋里走到屋外,从这家走到那家,留心地察看了队伍的神色、动静以后,胆子壮了起来。他走到驴槽上,把驴背上驮着的山芋篓子卸了下来,回到炕上对他的老伴说:“我们也歇吧!”“他们背包都没有打开。”老大娘咬着他的耳边子说。“他们就要开上去打仗了!”“我们不走啦?”“不走!有队伍在这里!”(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屋子门口,秦守本与老乡们的对话简短直接,包含着对老乡们胆小怕事的不满,也有对老乡们的安慰。B.张德来叹气是因为他感受到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秦守本觉得这时不应叹气,所以发出了不满的指责。C.文中引用《国际歌》的歌词,反映了新四军坚持正义、斗争到底的坚定信念,表现出战士们昂扬的精神风貌。D.新四军战斗的时候,睡觉一律不解背包的规定,表现了战士们枕戈待旦的优良作风,也造成了后文老大娘的误解。7.下列对文中标序号句子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处为环境描写,写战争前的紧张氛围,烘托了村民的恐惧心理,为下文描写逃难这一情节作铺垫。B.②处“很快地缩回头”这一动作描写,既表现了秦守本的动作敏捷,又突出了他性格上的谨小慎微。C.③处“油灯”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物象在文中多次出现,从侧面表现出百姓生活和作战条件的艰苦。D.④处既表现了秦守本对王茂生党员身份的羡慕,也暗含了共产党员在斗争中起到的模范带头作用。8.文章开头写居民打算逃难,结尾又写老夫妻决定不走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居民的心理变化。9.《红日》(节选)与《荷花淀》同属战争题材作品。两部作品在人物、语言、主题方面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6.A7.B8.①先是恐惧惊慌。队伍走进村里,居民们大吃一惊,恐惧惊慌。②然后暂时解除了恐惧,但心里仍不踏实。经过与新四军的简短对话,村民们暂时解除了恐惧的心理。③最后消除了恐惧,踏实入睡。村民们看到队伍的整体状态,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决定不走了,彻底消除了恐惧。9.①人物形象不同:《荷花淀》塑造的是一群青年妇女,她们勤劳善良,多情坚强;而《红日》(节选)塑造的是一群新四军战士,他们坚持正义,坚毅果敢,富有斗争到底的坚定信念。②语言特色不同:《荷花淀》采用的是诗化的语言,清新自然,又内涵丰富,抒情意味浓;而《红日》(节选)的语言则显朴实生动,简洁明了。③主题不同:《荷花淀》淡化战争的残酷,主要表现人性的美好和对生活的热爱;而《红日》(节选)则更多展现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包含着对老乡们胆小怕事的不满”错误,结合原文“老乡!这是干什么呀?”“把灯点起来吧!”“‘是八路吗?’一位老大爷问道。‘是八路的弟弟新四!’秦守本大声地说”可知,秦守本在看到村民时非常亲切热情,语气态度温和。面对老大爷的问话,秦守本的回答风趣幽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村民们的恐慌心理。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又突出了他性格上的谨小慎微”错误,结合原文“他熟悉地知道这是在开党员大会,便很快地缩回头来”“我吗?跟你一样,还不够条件”可知,“很快地缩回头”是因为他知道这是开党员大会,自己没有资格参与,体现了他的严守纪律。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人物心理变化过程的能力。首先抓住描写居民心理状态的句子,据此分析居民的心理变化过程。由原文“队伍蓦然地进了村子,使居民们大吃一惊……他们恐惧、惊慌,可是已经来不及逃走、藏躲”可知,人们担心来的时敌军,起初非常恐惧惊慌。由原文“居民们暂时解除了恐惧,但同时又感觉到战争的更加逼近”可知,在得知来人是新四军后,居民们为他们点亮了油灯,暂时缓解了内心的恐惧,但是也感受到了战争逼近,心情并未彻底放松下来。由原文“老大爷从屋里走到屋外……留心地察看了队伍的神色、动静以后,胆子壮了起来”可知,老大爷在观察了队伍的神色和动静后,消除了内心的恐惧。【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的人物、语言及主题的能力。从人物上看:《荷花淀》写到的人物主要是群像,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水生嫂为代表的青年妇女,一类是以水生为代表的青年战士,一类是以水生父亲为代表的广大群众。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着“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尚情怀。其中小说着墨最多的是以水生嫂为代表的青年妇女们。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把她们写得多么高尚,而是非常真实细腻地写出她们由普通的家庭妇女成长为拿起武器保家卫国的战士这一过程。结合原文“经过连日带夜地轻装战备行军,在夜晚十点钟光景,队伍到达一个丘陵地带,停了下来”“秦守本在经过连部门口的时候,听到里面发出来的低沉的《国际歌》声”可知,《红日》(节选)新四军战士连续作战,表现了我军战士的坚韧品质,引用《国际歌》的歌词,反映了新四军坚持正义、斗争到底的坚定信念,表现出战士们昂扬的精神风貌。从语言特色上看:《荷花淀》语言朴素无华,清丽畅达,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作品融小说、散文、诗歌为一体,具有散文诗式的独特小说风格。如作品开始描写水生嫂月夜编席的场景,作者用“雪地”“云彩”比喻水生女人编成的大片苇席,又抓住薄雾、清风、荷香这样富有水乡气息特征的事物,寥寥几行就点染出荷花淀的风貌。这样优美的景色与主人公萦徊心头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有的气氛。接着写夫妻话别,话别语言则是质朴无华而感情真挚的深沉。这一切自然和谐地相互映衬,恰如其分地描绘出当时的环境和人物思想生活的特点。《红日》(节选)的语言则显朴实生动,简洁明了。如“老张!打仗跟吃饭一样。吃饭,哨子一响,拿起筷子就吃。打仗,哨子一响,拿起枪来就走”可知,夏春生把打仗比作吃饭,说明那个年代战斗频发,用最朴实的语言,描述出战争的紧迫。从主题上看:《荷花淀》没有正面描写和渲染战争的严酷,而是以轻松明快的笔调,饱含着亲切自然的人情味的描写,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妇女的思想感情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着重写了话别、寻夫、遇敌、战斗、打扫战场等几个场景,通过对水生嫂和妇女群像的成功塑造,赞扬了冀中平原广大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战的爱国主义精神,歌颂了中国农村妇女的美好心灵,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渗透着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红日》(节选)则更多展现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村庄上漆黑漆黑,没有一个人家有一星灯火。每一个人家的门却是敞开着的”“从这批难民的口里了解到,敌人正在砍伐树木,拆毁房屋,构筑工事,同时拉牛、宰猪,翻箱、倒罐地进行抢劫”可知,夜晚村庄荒无人烟,渲染了战争前紧张的氛围,烘托村民的恐惧心理。夜晚本是人们沉浸在梦乡之时却因为战争而不得不逃难,由此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控诉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节选自《论语》)材料二: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客曰:“孔氏者何治也?”子路未应,子贡对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又问曰:“有土之君与?”子贡曰:“非也。”“侯王之佐与?”子贡曰:“非也。”客乃笑而还行,言曰:“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呜呼,远哉其分于道也!”子贡还,报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其圣人与!”乃下求之。再拜而起曰:“丘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丘不知所失,而离此四谤者何也?”客凄然变容曰:“甚矣,子之难悟也!谨修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今不修之身而求之人,不亦外乎?”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其用于人理也,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忠贞以功为主,饮酒以乐为主,处丧以哀为主,事亲以适为主。功成之美,无一其迹矣。事亲以适,不论所以矣饮酒以乐,不选其具矣;处丧以哀,无问其礼矣。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禄禄而受变于俗,故不足。惜哉,子之蚤湛①于人伪而晚闻大道也!”(节选自《庄子·渔父》,有删改)【注]①湛,同“耽”,熏染。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谨A修而身B慎C守其真D还E以物F与人G则H无所累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表假设,如果,与《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中“而”的用法相同。B.“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与“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中“事”的意义相同。C.“甚矣,子之难悟也”与“真者,精诚之至也”中的“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D.“事亲以适为主”与《赤壁赋》中“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中的“适”的意义不同。12.下列对上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仁是礼、乐的基础,礼与乐都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B.“客乃笑”的“笑”意味深长,客认为孔子“仁则仁矣”,但苦心费力危害天性,离道太远。C.《渔父》塑造了一个不得道而希求渔父指点的孔子形象,与儒家传统描述的孔子没有不同。D.《渔父》的写法,与《赤壁赋》主客问答体相似,表达作者的思想,却通过“客”的口说出。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丘不知所失,而离此四谤者何也?14.庄子为什么认为“子之蚤湛于人伪而晚闻大道”,请依据文本简要分析。【答案】10.BDG11.B12.C13.(1)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这就是仁。一旦做到这样了,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是个仁人了。(2)我也不知道犯了什么过错,遭受这四次打击的原因是什么?14.庄子认为的道,是“法天贵真”;他认为,“真”不是用礼节规范的,而是发乎内心的;“仁”是受制于礼节,不但不能让人真心诚意,反而生出许多“假”来,不是真正的道。因此,庄子才会认为“子之蚤湛于人伪而晚闻大道”。【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严谨地修养你的身心,慎重地保存你的真性,还要把东西给予别人,那就没有什么牵累了。“谨修而身”,“谨”修饰“修”,“而身”作“修”的宾语,中间不断开,在B处断句;“守其真”,“其真”作“守”的宾语,中间不断开,在D处断句;“还”修饰介词短语“以物与人”,“以物”作“与”的状语,中间不断开,在G处断句。故在BDG三处断句。【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两个“而”均指假设关系,如果。句意: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如果做事情不懂得坚持,那么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不能轻易折断。B.错误。从事,实践。/侍奉。句意:我虽然不聪敏,但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侍奉双亲就慈爱孝敬,效力君主就忠心坚贞。C.正确。助词,处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动词,到达。句意:你真是太难醒悟了。/真嘛,就是心性精诫达到极点。D.正确。安适。/享受。句意:侍奉双亲以顺从他们意愿为目的。/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与儒家传统描述的孔子没有不同”错误,结合原文“今不修之身而求之人,不亦外乎”“子之蚤湛于人伪而晚闻大道也”可知,渔父认为孔子忧愁是因为他不能修身守真,为外物所累。与儒家传统描述的孔子不一样。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克”,约束;“复”,归复;“归”,称赞。(2)“所失”,犯了什么过错;“离”,同“罹”,遭受;“谤”,打击,耻辱。【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原文“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可知,庄子认为的道,是“法天贵真”;结合原文“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可知,真性是出于天然的,自然而然不可改变。他认为,“真”不是用礼节规范的,而是发乎内心的;结合原文“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可知,“仁”是受制于礼节,不但不能让人真心诚意,反而生出许多“假”来,不是真正的道。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样对待音乐呢?”颜渊问仁德。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这就是仁。一旦做到这样了,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是个仁人了。实践仁德在于自己,哪里在于别人呢?”颜渊说:“请问行仁德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让我实践您的话吧。”材料二:孔子到漆黑如幕的树木里游览,然后坐在杏坛上休息。学生在读书,孔子在弹琴唱歌。歌曲演奏没到一半,有个渔夫下船走过来。等歌曲奏完了他就招呼子贡和子路两人一起对话。他问:“这姓孔的人是干什么行业的?”子路没有回答,子贡回答说:“这姓孔的人,用心于忠信,躬身实践仁义,用礼乐加以修饰,制定人际关系准则。对上忠于君主,对下教化平民,这些都将有利于天下的。”他又问道:“他是拥有国土的君主吗?”子贡说:“不是。”他又问:“他是侯王的卿相吗?”子贡说:“不是。”他于是笑了笑就往回走,并说:“仁爱倒是仁爱了,恐怕难免身心劳累。苦费心思劳累身体会危害他的天性的。唉呀!他离大道的距离太远了。”子贡回来,把事情向孔子汇报。孔子推开琴站起来,说:“那是个圣人吗?”于是走下去找他。拜了两拜后站起来,说:“我在鲁国两次被驱逐,在卫国潜逃,在宋国连呆过的树都被砍掉,在陈、蔡两国之间被围困过。我也不知道犯了什么过错,遭受这四次打击的原因是什么?”渔夫凄怆地变了脸色说:“你真是太难醒悟了。严谨地修养你的身心,慎重地保存你的真性,还要把东西给予别人,那就没有什么牵累了。如今你不修养自身反而要求他人,这不是本末颠倒了吗?”孔子羞愧地问:“请问什么叫真?”渔夫说:“真嘛,就是心性精诫达到极点。不精诚,就不能感动人。所以勉强哭泣的人,虽有悲伤却无哀痛;勉强恼怒的人,虽有严厉却无威慑;勉强亲热的人,虽有笑容却无和蔼。真正的悲伤没有声音却很哀痛,真正的恼怒还未发作就有威慑,真正的亲热还没笑容就感和蔼。真性在内,神情表现出来,这就是珍视真性的原因。将它运用到人的伦理,侍奉双亲就慈爱孝敬,效力君主就忠心坚贞,喝酒就快乐,守丧就悲哀。忠心坚贞以功业为目的,饮酒以快乐为目的,守丧以悲哀为目的,侍奉双亲以顺从他们意愿为目的。成功了就好,不要固定在一种途径上;侍奉双亲令他们满意了就行,不管用什么办法;喝酒快乐就得了,不需要选择用什么器具;守丧悲哀就是了,不必讲究礼仪形式。礼是世俗人为制作的;真性是出于天然的,自然而然不可改变。所以圣人效法自然珍重真诚,不受世俗拘束。愚顽的人正与此相反。不做到效法自然忧心人事,就不懂得珍重真性,随大流地被世俗改变了自己,所以就觉得无法满足,可惜呀,你过早沉溺在人为的事务里却过晚地聆听大道啊。”(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善哉行》①节选曹叡我徂我征,伐彼蛮虏。练师简卒,爰正其旅。轻舟竟川,初鸿依浦。桓桓猛毅,如罴如虎。发炮若雷,吐气如雨。旄旌指麾,进退应矩。百马齐辔,御由造父②。休休六军,咸同斯武。兼涂星迈③,亮兹行阻。行行日远,西背京许④。游弗淹旬,遂届扬土⑤。奔寇震惧,莫敢当御。[注]①乐府瑟调曲名。②造父,古之善御者。③星迈:超过星星。犹言连夜急行。④京许:京城地方。⑤扬土:扬州的疆土。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徂我征,伐彼蛮虏”交待了这次出征的性质是讨伐蛮虏,并且以此统领全篇。B.“练师简卒,爰正其旅”写整备军旅,“练”“简”两字简要概括了整备的内容。C.“百马齐辔,御由造父”写御手们熟练驾驭百马并辔驰奔的场景,突出战斗激烈。D.“休休六军,咸同斯武”,“休休”一词写出六军将士情绪乐观精神饱满的风貌。16.《善哉行》和《无衣》(《诗经·秦风》)都是战争题材的诗歌,都运用了相同的艺术手法来表达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两首诗都运用了铺陈手法。

②《善哉行》从整备军旅、水军阵容、军队士气、装备精良等方面大量铺陈,描写了大军出征的盛况,表现了诗人讨伐蛮虏的必胜信心;

③《无农》中第一章的结为同伴、一起从军,到第二章的一起行动、一起准备,再到第三章的一起出征、共赴战场,在铺陈复唱中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表现了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突出战斗激烈”错。“百马齐辔,御由造父”写的是征战准备时骑兵的操练,原野正百马嘶鸣、并辔驰奔,御手们个个技艺纯术,身手不凡;从后文“休休六军……遂届扬土”简述行军概况也可看出。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赏析诗歌艺术手法及情感的能力。两首诗都运用了铺陈手法。《善哉行》这是一篇战争风云录,描写大军出征的盛况,全诗表现了威武浩荡的军容和席卷一切的气势。“我徂我征,伐彼蛮虏。”起笔,诗人以豪迈的气势交待了这次出征的性质是讨伐蛮虏,并以此统领全篇。从“练师简卒”至“御由造父”这十二句用铺陈手法集中描写了军队的整备情况。“练师简卒,爰整其旅。”出征前第一要务是整备军旅,要挑选精悍的士卒使其训练有素,能适应惨烈战争的要求。“轻舟竟川,傍江依浦。”水军的阵容何其威武:江面上千舟竞发,樯桅如林,覆压百里,气势雄浑。再看军队的士气:“桓桓猛毅,如罴如虎。”“发炮若雷,吐气如雨。”我军的装备何其精良,可谓盾坚矛利、炮声如雷,其势足以撼山岳、摧惊涛;我军的豪情又何其高涨,其概足以贯日月、吞长虹。“旄旌指麾,进退应矩。百马齐辔,御由造父。”校场上,士卒们精神抖擞,呐喊阵阵,随着指挥者的令旗进退自如、阵容有度。骑兵的操练格外令人注目,原野上百马嘶鸣、并辔驰奔,御手们个个技艺纯术,身手不凡。诗歌从整备军旅、水军阵容、军队士气、装备精良等方面大量铺陈,描写了大军出征的盛况,表现了诗人讨伐蛮虏的必胜信心。《诗经·秦风·无衣》就是一首同仇敌忾、慷慨激昂、矫健爽朗的战歌,这首诗描绘出战士们齐心备战、同仇敌忾的场景。本诗共三章,每章的首二句,都以问答的句式、豪迈的语气,表现出生死与共、兄弟情深的战友情谊。“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分别从情绪、行动方面铺陈,表明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这形成一种层进关系。“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用铺陈手法展现内容,增强了感染力,表明与战友同赴战场,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无畏的高昂情绪,凸显主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问句领起下文对思妇和游子的相关描写。(2)《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修身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3)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如车之四轮,共同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傲立世界的底气、敢于解万难的豪气。表现“人生自信”的豪情,在中国诗词里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谁家今夜扁舟子②.何处相思明月楼③.先修其身④.先正其心⑤.长风破浪会有时⑥.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扁”“沧”“材”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战国时候,有个南郭先生。此人不学无术。他听说齐宣王爱听竽乐合奏,就混在乐队里,(),冒充内行,领取俸禄。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湣王偏偏喜欢听独奏,叫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再也没法混下去,只得溜走。这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由来。滥竽充数,这四个字概括得好。好就好在它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在于一个“充”字。人没有生来就会吹竽的。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他不该不会装会,弄虚作假,冒充内行,所以一味装下去,靠蒙骗过日子,以致落得个逃之夭夭、被人贻笑大方的结局。从这里,我们的同志可以得到一点启示。这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老老实实的态度。不懂就是不懂,不能装。中国共产党干了五十八年的革命。五十八年里,新情况,新任务()。打阶级敌人,打民族敌人,搞土改,搞经济,搞文化,哪一件不是从不会到会的?从一无所知,到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这是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当前,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又出现了许多我们不懂的东西。我们很多同志坐井观天,(),不懂的东西太多了。不懂怎么办?承认就是了。承认不懂,才能从不懂变懂;承认不会,才能从不会变会。装,只能使自己永远是外行,永远不懂,永远无知。18.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写恰当的成语。19.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永远不要放弃你对“已知”的好奇心,也许新的发现就在“已知”的“未知”之中。B.没有想到,百团大战中这个小小的“插曲”,四十年后,竟成了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C.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装模作样层出不穷孤陋寡闻19.A20.但是,他不该不会装会,弄虚作假,冒充内行,而且一味装下去,靠蒙骗过日子,以致落得个逃之夭夭、贻笑大方的结局。【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第一段是解释成语“滥竽充数”的由来,结合前后文“混在乐队里”“冒充内行”可知,此处指装样子骗人,可填“装模作样”。装模作样:故意做作,故做姿态。第二空,后文阐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则此处指出现问题多,可填“层出不穷”。层出不穷:比喻事物或言论接连不断地出现,尚未穷尽。第三空,此处指坐井观天的结果,可填“孤陋寡闻”。孤陋寡闻:意思是见闻很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或对世事了解的不多。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作用为强调。A.表示强调。B.特殊含义。C.特定称谓。D.反语讽刺。故选A。【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所以”不合逻辑,“弄虚作假,冒充内行”与“一味装下去,靠蒙骗过日子”之间应该是递进关系,改为“而且”;二是“被人贻笑大方”成分赘余,“贻笑大方”,被识见广博或精通此道的内行人所讥笑,和“被人”重复。可去掉“被人”,或改为“被人耻笑”。(二)语言文字运用Ⅱ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近日,广西南宁一幼儿园里11个3至5岁的小朋友从祖国的最南端来到哈尔滨游学了,他们统一身穿橘色上衣、蓝色裤子、推着巨大的行李箱,可爱的样子在机场引起众人关注,被网友们称为“小砂糖橘”。这群可爱的广西小朋友在黑龙江游学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全国网友的关注。他们的游学被网友称为“家长最放心的一次游学”,①。全网“云照看”孩子,让我不由想到近些年来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我国是一个拥有近3亿少年儿童的大国,近年来,“儿童友好”理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儿童友好,是一座城市最大的善意与美好。1996年是儿童友好城市发展的特殊起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儿童友好型城市”理念。2021年3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正式写进我国“十四五”规划。截至目前,我国已先后确定了两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共54个城市榜上有名。②?有专家建议,将儿童参与纳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维度,让儿童充分表达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想象与想法,充分享有参与权与建议权。同时,注重儿童参与的覆盖面和代表性,积极为困境儿童、流动儿童搭建参与平台,让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儿童在公共政策制定中逐渐由被动的“参加者”,③。21.先有广西“小砂糖橘”勇闯哈尔滨,再有云南小菌菇接力前往,接下来,还有四川小熊猫,湖南小辣椒,贵州小茅台准备出发。网友们所取的“小砂糖橘”这个名字好在哪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21.运用比喻、借代手法。小朋友身穿橘色服装,酷似砂糖橘的颜色,形象生动;用广西特产砂糖橘指代来自广西的小朋友,体现了地域特色。这样取名表达了全国人民对他们的喜爱之情。22.①因为全国人民都在帮忙盯着;②如何建设儿童友好城市;③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的能力。结合原文“他们统一身穿橘色上衣……被网友们称为‘小砂糖橘’”可知,“小砂糖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朋友比作“小砂糖橘”,他们身穿橘色的服装,与砂糖橘的颜色有相似性,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结合原文“广西南宁一幼儿园里11个3至5岁的小朋友”可知,小朋友来自广西,而砂糖橘又是广西特产,用广西特产砂糖橘借代来自广西的小朋友,体现了地域特色。这样取名,运用比喻、借代的手法,表达了全国人民对他们的喜爱之情。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结合前文“他们的游学被网友称为‘家长最放心的一次游学’”和后文“全网‘云照看’孩子”可知,此处是说小朋友们引起众人关注,故可填“因为全国人民都在帮忙盯着”。第二空,结合前文“我国已先后确定了两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共54个城市榜上有名”和后文“有专家建议……同时,注重儿童参与的覆盖面和代表性,积极为困境儿童、流动儿童搭建参与平台”可知,此处是说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结合问号,故可填“如何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第三空,结合前文“由被动的‘参加者’”可知,此处是说与前文相对的主动的参与者,故可填“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惑,乱也。从心,或声。心欲有所不定之迷乱是惑之范式。——《说文解字》②我们感受着你的困惑,更感佩于你的行动;我们看到你徘徊踯躅,也欣赏你迈开脚步;我们明白你犹豫不决,也理解你做出抉择……百年变局仍在高速演变,惑与不惑永远在刷新边界,行动是穿越的唯一途径。——《南方周末》(有删改)③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二〇二四新年贺词》请结合材料,以“不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态度。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