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案:4. 3 平面镜成像(人教版)_第1页
2021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案:4. 3 平面镜成像(人教版)_第2页
2021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案:4. 3 平面镜成像(人教版)_第3页
2021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案:4. 3 平面镜成像(人教版)_第4页
2021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案:4. 3 平面镜成像(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3平面镜成像(人教版)

知猊点精析

一、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成像规律是:(1)像与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

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像与物左右位

置颠倒;(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实像、虚像)。具体总结就是十个字:等大、等距、

垂直、反向、虚像。如图所示。

2.虚像是指射入眼睛的光线,其反向延长线的集合点形成的像,如上图所示;虚像能用

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接收;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

二、球面镜

1.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反射面为平面的叫平面镜,反射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叫球面镜。

2.利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凸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常用作汽车

观后镜来扩大视野。

3.利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凹面镜;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常用作太阳

灶、探照灯等。

考点概范

1.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是光现象重要知识点,在光现象中占据重要位置。平面镜成像与光的反射密

不可分,两节内容在本章地位相同。本节主要知识点有:平面镜成像规律、面镜的应用。平

面镜成像特点在中考中出现的概率很高,因为在考查此问题时,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

成像知识和作图问题都会涉及到,具有代表性。故此类问题应作为重点加以重视。

中考中,有关本节知识点的考题主要集中在平面镜成像规律和平面镜应用上,并经常看

到平面镜成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等问题。从常考题

型方面来看,对平面镜成像考查的概率很高,并经常以填空题出现;对平面镜应用也属于常

考内容,并以选择题出现较多。至于对面镜的考查虽然出现概率不高,但也曾出现过此类考

题。纵观历年考试,本节考点出现的考题所占分值一般在1—3分之间。

2.中考题型分析

中考中,出现本节知识点考题的概率较高,大部分都是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并以

选择题、填空题出现。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

考点分类考点内容考点分析与常见题型

常考热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填空题较多,考查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一般考点平面镜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考查对平面镜应用

冷门考点球面镜应用等知识出现概率较低,经常与生活中实际例子结合

德网精折

★考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典例一:(中考•广东)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

【解析】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此说法正确。

光的色散就是把复色光通过折射现象分解为各种颜色的光的过程。

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此说法正确。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有物体挡住光线的传播时,就会在物体后面形成没有光照射到的影子,这是光的直线传

播形成的。

C.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放大的实像;此说法错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是正立、

等大的虚像。符合题意。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此说法正确。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

水中的传播速度。

【答案】Co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平面镜成像。

♦典例二:(中考连云港)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是一种电磁波,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B.虚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也能被人眼观察到;

C.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

D.在岸边看水的深度比实际深度浅,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

【解析】A.光是一种电磁波,光能在真空中传播;此说法正确。光是电磁波的一种,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B.虚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也能被人眼观察到;此说法错误。虚像是人能看到,但不能

在光屏上接收到。

C.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此说法错误。平面镜成像是等大、正立

的虚像,平面镜里的像与物体距离平面镜的远近无关。

D.在岸边看水的深度比实际深度浅,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此说法错误。此现象是由

于光的折射引起的,不是反射。

【答案】Ao

【考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

★考点二:平面镜应用

♦典例一:(中考•烟台)“五•一”节期间,在南山公园平静的湖水中,小红看到了“鸟

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丽画面,她所观察到的“飞鸟”和“游鱼”()。

A.都是折射而成的像;B.分别是反射和折射而成的像;

C.都是反射而成的像;D.分别是折射和反射而成的像

【解析】“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中“鸟在水中飞”,这种现象是天空中的小鸟

通过光的反射照射到眼睛看到的现象,这是光的反射现象;“鱼在云中游”是水中的鱼发

出的光线通过折射照射到眼睛看到的现象。故,前一句是光的反射,后一句是光的折射。

正确答案是B。

【答案】Bo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典例二:(中考•常州)如图所示,小华靠近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A.变小;B.不变;C.变大;D、无法判断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是:像与物成等大、等距、反向的虚像。小华靠近平面镜

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故正确答案是B。

【答案】Bo

【考点】平面镜成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

a

跟蹦别练

1.(中考•北京)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

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cm时,像的高度为h“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i;当铅

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4cm时,像的高度为hz,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则下列四个选项

中,判断正确的是()。

A.Si—S2B.Si<szC.hi>h2D.hi=hz

【解析】由平面镜成的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因为平面镜成

的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所以铅笔离镜8cm,铅笔像离镜也应是8cm,铅笔离

镜4cm,铅笔像离镜也应是4cm,故s〉Sz;

又因为不论物离镜远还是近,像与物大小都相同,当铅笔远离镜子水平向右移动时,

铅笔像的高度是不变的,即h产hz。故选D。

【考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2.(中考•襄阳)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B.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物体在镜中成的是实像;D.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

【解析】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③像

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④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解答】A、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故A正确;

B、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B正确;

C、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体在镜中成的是虚像,故C错误;

D、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所以当物离平面镜的距离变小时,

像的大小不变,故D正确。

故选C。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3.(中考•临沂)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

C.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解析】(1)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2)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多次测量,能得到普遍的规律;(4)物体在平面镜中

成像,像的大小只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

【解答】A、光屏能承接实像,虚像不能承接在光屏上,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

成像的虚实,故A正确。

B、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会靠近玻璃板,故B错

误。

C、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故C错误。

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D错误。

【答案】Ao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4.(中考•潍坊)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60c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A.30cmB.60cmC.90cmD.120cm

【解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等大正立的虚像,且像距与物距是相等。

【解答】在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是相等的,此时物距为60cm,则像距为60cm,

那么镜中的像到小丽本人的距离为60cm+60cm=120cm。

故选D。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

5.(中考•益阳)如图所示,一把透明塑料尺子放在平面镜前一定距离处,则尺子在平

面镜中所成的像是下图中的()。

-

=-

一-

=-

三-

三-

-

-_-

=-

=--

-=-

三-

-一-

=-

一-

C-

D.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①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③

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因特点可知,尺子在平面镜中的像正立的等大的虚像,

像与尺子关于镜面对称,故BD错误。

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故A正确,C错误。

故选A。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

6.(中考•柳州)如图所示,属于平面镜成像的是()。

【解析】(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有:透镜的应用、池水变浅了等;(2)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

直线传播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3)光的

反射是指光线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

等。

【解答】A、蜡烛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属于平面镜成像,故A符合题意;

B、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是由于来自筷子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折射

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光线看去,所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像比物体的位置高,属于光

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观察标本上的细微部分是利用了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正立的虚像的原理,

属于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

D、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是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考点】光的反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

7.(中考•黔东南州)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实像;

B.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实物大;

C.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远离玻璃板;

D.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解析】(1)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解答:A、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虚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与实物等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靠近玻璃板,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

8.(中考•江西)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

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

【考点】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

【解析】首先要弄清潜望镜的原理,是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

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

见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总之是平面镜成像。

【解答】根据潜望镜中使用的是两块平面镜;物体在上面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

像,这个虚像又在下面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眼睛看到正立、等大的虚像。

【答案】Bo

9.(中考・广元)一束光A0射向平面镜,光线A0与镜面的夹角如图所示,则反射角的

大小为0现在城市里很多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作装饰,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玻

璃幕墙时,就会发生反射,造成“光污染”。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

【解析】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平行光射到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反射面时,反射

光线射向同一方向,会造成光污染。

【解答】首先做出法线,如下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25°,所以入射角为

90°-25°=65°»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反射角也为60°。

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表面光滑,这些作为反射面的时候,都

属于镜面反射,太阳光射到上面,入射光线被反射,从同一方向射出,光线很强,照到物

体上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造成很大的不便,称为白亮污染或光污染。

故答案为:65°;镜面。

10.(中考•天津)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

人迎着反射光方向可以看到刺眼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选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答案】60°;镜面反射。

【解析】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在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90。-30°=60°o则

其反射角也是60°;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平行射出,正好反射到有的人眼

睛上,就得很刺眼,而从某些方向上得到的反射光线较少,所以看到平面镜很暗,这种反

射是镜面反射。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

11.(中考•南京)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解析】平面镜成像规律:像与物对平面镜来说,成正立、等大、反向、对称的虚像。

平面镜成像是根据光的反射现象,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在画出平面镜所成的像的时候,一

定要注意是虚像。正确作图如图所示。

【答案】如图。

【考点】平面镜成像。

12.(中考•衡阳)如图所示,A'B,是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保留作图痕迹)。

【解析】像与物分居平面镜两侧,并以平面镜为对称轴,知道这以规律,此图即可完

成。

【答案】如图。

【考点】平面镜成像。

4.3平面镜成像传播跟踪训练(附解析)(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平静的水面能清晰地映出岸上景物,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倒影”,则“倒影”是()。

A.正立的实像B.倒立的实像C.正立的虚像D.倒立的虚像

2.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乙的眼睛,那么乙从这面镜子中()

A.一定见到甲的眼睛;B.一定见不到甲的眼睛;

C.可能见到,也可能见不到甲的眼睛;D.镜子的位置不同,结果也不同

3.如图所示,人眼看不见哪一个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b

C

A.a物B.b物C.c物D.a、b、c三物

4.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A.入射角是3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反射角是6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5.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中正确表示光的反射的是()。

6.如图所示,下列物理现象中,产生的原因与其他不同的是()。

丙T

A.甲图潜水员利用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B.乙图汽车司机通过后视镜观察后面的车辆;

C.丙图群山在水中形成美丽的倒影;

D.丁图筷子插入烧杯中,看到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7.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

A.不反射光B.能折射光C.发生漫发射D.发生镜面发射

8.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①放大镜;②穿衣镜;③潜望镜;④近视眼镜。

A.①与②B.②与③C.①与③D.②与④

9.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

A.Z1B.Z2C.Z3D.Z4

10.如图所示,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

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

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地面

B.墙壁发生了漫反射,地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C.地面发生了漫反射,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

D.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地面发生了折射

11.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

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

角为;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

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选

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

12.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小明设计安装了一块

能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如图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太阳丸

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那个角度应为a---------------------

-;午后,随着太阳西斜,a应适当(选填"增""理

大”或“减小”)o

13.小丽身高1.6m,站在穿衣镜前1m处,她在镜中的像高是m,她在镜中的像

到她的距离是m,当她像镜面前进0.5m,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小丽看到自己的像是像。(填“实”或“虚”)

14.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让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

的像(图),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m,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

这样做的好处是=

15.(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较明亮/较黑暗);此外,米

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

到A棋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

和大小的问题。

(2)小心地移动B棋子,直到与A的像为止,这时发现

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个棋子在白纸上的位置发

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3)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好;如果

选用另外一块,会因为:的现象而难于确定像的位置。

(4)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A/B)这一侧观察。

(5)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没有像,可

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o

(6)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0

A.保持A、B个棋子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第3节:平面镜成像传播跟踪训练解析(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平静的水面能清晰地映出岸上景物,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倒影”,则“倒影”是()。

A.正立的实像B.倒立的实像C.正立的虚像D.倒立的虚像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物和像的大小相等。平面镜成的是等大的虚像。平静的水面能清晰地映出岸上景物,岸上

景物跟它的像是相对于水面是对称的,离水面越近的点像离水面也越近,整个物体就是倒

立的。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倒影”,则“倒影”是倒立的虚像。

所以:A.正立的实像不合题意;B.倒立的实像不合题意;C.正立的虚

像不合题意;D.倒立的虚像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平面镜成像。

2.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乙的眼睛,那么乙从这面镜子中()

A.一定见到甲的眼睛;B.一定见不到甲的眼睛;

C.可能见到,也可能见不到甲的眼睛;D.镜子的位置不同,结果也不同

【解析】①甲在镜子中看到乙的眼睛说明从乙的眼睛反射出的光线,经平面镜的反射

后射入了甲的眼睛;②要判断乙能否看到甲的眼睛,关键是要看甲的眼睛反射出的光线是

否会经平面镜的反射进入乙的眼睛。

解答:根据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既然乙的眼睛反射出的光线能再经过平面镜的

反射后进入甲的眼睛,那么逆着这束光线,光路仍然是成立的,也就是从甲的眼睛反射出

的光线经平面镜的反射后会进入乙的眼睛,所以乙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

故选A。

3.如图所示,人眼看不见哪一个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A.a物B.b物C.c物D.a、b、c三物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A,B,C三点分别是a,b,c三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把表示人眼的视觉范围的两条线延长,由图可知,c不在人眼的视觉

范围内,所以人眼看不见C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所以A,B,D错误,

C正确。

故答案为Co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4.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A.入射角是3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反射角是6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指反射光

线与法线的夹角,在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A、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故本

选项错误。

B、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所以反射光线与镜面的

夹角也是30°,故本选项错误。

C、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故本选项正确。

D、当入射角增大5°,变为60°+5°=65°,所以反射角也变为65°,则反射角也增

大5°,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5.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中正确表示光的反射的是()。

【解析】A、反射角和入射角不相等,入射角大于反射角;故A错误;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B正确;

C、反射角和入射角不相等,入射角小于反射角;故C错误;

D、反射角和入射角不相等,入射角小于反射角;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

6.如图所示,下列物理现象中,产生的原因与其他不同的是()。

A.甲图潜水员利用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B.乙图汽车司机通过后视镜观察后面的车辆;

C.丙图群山在水中形成美丽的倒影;

D.丁图筷子插入烧杯中,看到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解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

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如水中的倒影、镜中的

像等;(3)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栗浅、海市蜃楼、插入水中的筷子看

起来向上折。

解答:A、潜水员利用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利用了光的反射。

B、汽车司机通过后视镜观察后面的车辆,利用了光的反射。

C、水中形成美丽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

D、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使筷子看起来“折断”了,

是光的折射。

故选D。

【考点】光的反射现象的应用。

7.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

A.不反射光B.能折射光C.发生漫发射D.发生镜面发射

【解析】表面粗糙的反射面,光线射到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教室

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在其表面发生漫反射,使反射

的光向各个方向发生反射,使不同方向的人都能看到。

解答:电影银幕和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是为了让光线射到上面

发生漫反射,让各个地方的人都能看到画面上的字。故选C。

【考点】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8.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①放大镜;②穿衣镜;③潜望镜;④近视眼镜。

A.①与②B.②与③C.①与③D.②与④

【解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的区别。光的反射是光遇到物体

时,在物体表面返回到原来介质中的一种现象,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是由

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一种现象,凸透镜有

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都属于光的折射。

解答: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属于光的折射;所以①

不符合题意。

穿衣镜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属于光的反射,所以②符合题意。

潜望镜里面安装了两块平面镜,可以从低处看到高处的物体,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所

以③符合题意。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属于光的折射;所以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理解。

9.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

A.Z1B.Z2C.Z3D.Z4

【解析】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解答: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是N2,入射角是N3。故选B。

【考点】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

10.如图所示,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

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

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堵".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地面

B.墙壁发生了漫反射,地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C.地面发生了漫反射,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

D.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地面发生了折射

【解析】小叶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

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墙壁发生了漫反射,地面发生了镜面反

射。所以选B。

【考点】漫反射、镜面反射。

11.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

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

角为;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

尺上的S1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选

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

【解析】(1)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概念可确定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2)根

据光的反射定律,当液面发生变化时,由于入射角的大小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

射光线平行。作图可知光点S的移动方向。

标尺

解:(1)由“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

液面”,可得入射角为90°-50°=40°o因反射角等

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4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

线的夹角为80°o

(2)当液面发生变化,下降时,由于入射角的大小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

线平行;反射光斑将向右移到A的位置,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80°;向右。

12.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小明设计安装了一块

能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如图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1K阳光

'.一,/'I

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那个角度应为a-------------彳|/“

=;午后,随着太阳西斜,a应适当(选填“增巴…生上口

大”或“减小”)。

【解析】要解决此题,关键是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

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根据数学平面几何知识,找出a与入射角的关系,

分析解答本题中的问题。

解答:如图,N1为入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N2=N1,由

平面几何知识:Na=N3,而N3=90°-N2,AZa=90°-Z1o

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反射光线朝正东的水平方向,所以反射光线

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90°,入射角为45°,即N1=45°,所以a=45°;

午后,随着太阳西斜,入射角N1减小,Na=90°-N1增大。

故答案为:45°、增大。

【考点】光的反射、平面镜的应用。

13.小丽身高L6m,站在穿衣镜前1m处,她在镜中的像高是m,她在镜中的像

到她的距离是m,当她像镜面前进0.5m,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小丽看到自己的像是像。(填“实”或“虚”)

【解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跟物

体距离平面镜的远近没有关系;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解答:(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当站在平面镜前1m处时,

像距离平面镜也是1m;她在镜中的像到她的距离是2m。

(2)因像和物的大小总是相等的,人的大小与像的大小一样,所以小丽身高1.6m她

在镜中的像高也是1.6m,当人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改变后,像的大小不变。

(3)因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小丽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像是虚像。

故答案为:1.6;2;不变;虚。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14.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让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

的像(图),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m,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

这样做的好处是o

【解析】只要是平面镜成像,肯定符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距与像距相等;检查视

力时,规定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为5米,因此借助平面镜来解决房间小的问题。

解答:因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是相等的,视力表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2.5+0.4=2.9m,故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为2.9m,而被测者与平面镜的距离又

为2.5m;

故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之间的距离2.9+2.5=5.4m。

因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像,那被测者可以看镜中视力表的像来测视力,这样大大节省

了空间。

故答案为:5.4;可以节省空间。

【考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5.(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较明亮/较黑暗);止匕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