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环境损害赔偿责任》8500字(论文)】_第1页
【《论国际环境损害赔偿责任》8500字(论文)】_第2页
【《论国际环境损害赔偿责任》8500字(论文)】_第3页
【《论国际环境损害赔偿责任》8500字(论文)】_第4页
【《论国际环境损害赔偿责任》85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国际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一、国际环境损害赔偿责任概述 (一)国际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概念 2(二)国际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和特点 3二、国际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主体 3(一)污染者 3 4 4三、国际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确定 5(一)墨西哥湾漏油案件责任分析 5(二)日本核泄漏案件分析 6(三)我国渤海湾溢油案件分析 6四、国际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7(一)早期国际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概述 7(二)国际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发展 五、中国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的现状和完善 8(一)中国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的现状和缺陷 8(二)中国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的完善 9参考文献 论国际环境损害赔偿责任[Abstract]WiththestrengtheningofChina'setopromoteawareness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cross-borderenvironmentaldamageliabilitybecomestheimpoprotection.FromtheGulfofMexicooilspillcases,JapoilspillintheGulfofBohaitoaninsurer,butshouldbetreatedaccordingtotheprimaryandsecondarydifferentandtheactualsituation.Theimputatioenvironmentaldamageliabilitybydevelopmentoftheprincipleoffaultliability.Therearediversifprinciple,scopeofcompensationNarrowexemptionprovclaimtimeistooshort,shouldbeinthe[Keywords]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damage;liabilityforcompensation;(一)国际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概念损害责任(liabilityofdamage),全称为“损害性后果是由国际法不加禁任”,即指进行了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的国家或其他主(二)国际环境损害赔偿的性质和特点任是由不安全活动产生的”或“极度不安全活动产生的责为“行为合法但仍要承担责任”,但是国际法委污染者承担原则、控制原则和防微杜渐原则。1990年《海洋油污防范与合作公约热内卢宣言》也抽象的表达了污染者赔偿原则。1992年《东北大西洋海洋环(二)国家各缔约方分摊。关于油污损害领域的民事公约,主要体现在1969年《国际油污侵害民事责任公约》及1976、1984、1992年的《附加议定书》和1971年《关于补偿。后来又制定了《关于设立油污侵害赔偿国际基金(三)保险人事故造成以每天12000桶到19000桶的原油向墨西哥湾流淌。此次事件牵涉主体首先根据“污染者负担”原则(PolluterPay'sPrinciple)分析,在墨问题在于母公司是否也要承担责任?在墨西哥湾石油污染事故中,BP集团的美(二)日本核泄漏案件分析2011年3月11日13点左右,日本本州岛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地震,引发了大海啸,造成5台核电机组主动停堆,此种福岛第一核电站1、2号核电机发生核走漏,周边20公里内居民被疏散。像核辐射这种大型的活动并不局限于本国向太平洋倒入11500吨核废水,这种行为势必对我国的海洋环力等过错,应当承担责任。(三)我国渤海湾溢油案件分析2011年6月初,中海油和康菲中国有限公司互助开拓的蓬莱19-3油田发生果,造成了损害后果就要承担责任;5③第三(一)早期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归责原则概述(二)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归责原则的发展2001年预防草案二次通过后,委员会从头把重点放在侵害责任上。既然不大,那么可以在参与者中分配损失。于是在2003年有了《关于侵害活动引起跨(一)中国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的现状和缺陷适用困难。9目前中国的法律大多只是规定对受害者造(二)中国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的完善4.延长索赔时限由于环境问题比较特殊,一旦造成破坏,短期内可能很难恢复,也无法预计未来是否还会出现反弹。关于追诉期限,国际相关规定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BaselProtocol规定应该在损害事件发生后的十年内或者是索赔人在已知或应知损害的五年内提出索赔。与之相类似的条约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Lug-anoConvention,其中规定了索赔人在已知或应知损害或已确定责任人的三年内提出索赔,且在任何情况下,自损害发生之日起提出索赔请求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三十年。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Spa-ceObjectsConvention规定一个相对较最短追诉时限,即必须在损害事件发生之后的一年内提出索赔。总的看来,通常追究损害责任的最长期限一般不会超出损害事件发生后的三十年,这是在受害者未知的情况下。在我国延长诉讼时效很有必要,我认为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做法,损害事件发生后,受害者在已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可将诉讼时效延长至三年。若受害者未知,可延长至二十五年。这样也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生态文明,使得企业产生畏惧心理,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对于环境损害补偿,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对诚信经营惩治的做法,若是企业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一味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