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后达标练:种群及其动态_第1页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后达标练:种群及其动态_第2页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后达标练:种群及其动态_第3页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后达标练:种群及其动态_第4页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后达标练:种群及其动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群及其动态练习一、选择题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某树林内树上蝉的数量,不能得出该树林内蝉种群密度的大小B.若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始终小于死亡率,则该种群的数量将持续下降C.全面实施三孩政策可调整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但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D.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某农田内蚯蚓的种群密度,但结果与真实值有差异2.某实验小组为了检验某除草剂对稻田稗草的防治效果,做了对照实验,施加除草剂60天后调查稗草的种群密度。取样的方法为每组实验随机选取3个样方,每个样方为1m2。调查结果为对照组55.75株/m2,实验组35.00株/m2。下列对该实验的解读或叙述正确的是()A.样方数量过少,面积适当B.样方面积过小,数量适当C.杂草株数应为整数,对照组数据有误D.实验组数据可信,该除草剂施用效果显著3.据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全国人口比2021年年末减少85万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22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约为6.77‰B.若出生率不断下降,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将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C.当我国总人口开始减少时,人均生态足迹也随之减少D.高温、干旱对人口数量而言,属于密度制约因素4.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统计所捕获的田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所示:项目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只雄性个体数/只初捕50502822重捕50103218以下是对数据分析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B.若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5.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某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第1年至第3年期间种群呈“J”形增长B.在第4年初至第5年末,种群数量先增后减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4年末达到最大6.下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甲为“J”形增长曲线,乙为“S”形增长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呈“J”形增长的种群,其增长率不变B.为持续高产每次渔业捕捞后剩余鱼量应在C点左右C.应该在蝗虫数量达到D点时进行蝗灾防治最为合理D.甲、乙增长曲线之间的数量差异是由环境阻力造成的7.在梧桐山封山育林期间,科研人员对两种主要乔木黄牛木和鸭脚木进行调查。下图表示两物种种群数量的比值(D=黄牛木的种群数量/鸭脚木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样方法不可以同时调查两种乔木的种群密度B.相比于鸭脚木,b点之前黄牛木在数量上更占优势C.两个种群在0~d时间段是竞争状态,d~f时间段是非竞争状态D.0~d时间段黄牛木的K值和种群数量都逐年下降8.下图是有蹄类放牧量与植被净光合作用合成量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对不同牧草采食的选择会形成镶嵌的大小斑块,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B.图中B点对应的放牧量为保护该草原的最大控制放牧量C.C点时,牧草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去向有流向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D.AB段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施肥提高了牧草的光合作用,去除牧草衰老组织降低了牧草呼吸消耗9.下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已知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能量在甲、乙之间的传递效率一定为10%~20%B.甲为被捕食者,甲、乙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C.决定两种昆虫数量的直接因素为出生率、死亡率和年龄结构D.甲昆虫的环境容纳量为1.4×106只10.生态学家对某群落中的两个种群(甲、乙)进行了长期调查,统计了两者的出生率/死亡率的值(M),结果如下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t1→t2时间段,甲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B.t2→t3时间段,乙种群的种内竞争逐渐加剧C.t3→t4时间段,乙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t2和t4时刻,甲、乙两种群的增长率相同11.调查小组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三种动物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进行了连续几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种群年份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甲0.70.90.60.40.80.91.01.0乙0.80.60.30.50.70.81.11.0丙2.02.01.81.71.41.01.01.0A.2016年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结构均为稳定型B.表中数据显示甲种群的数量在2018年最少C.乙种群在2017年种群数量下降较快,有可能是气候变化引起的D.8年间丙种群的数量一直在增长12.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二、非选择题13.生态学上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种群数量增长的最低起始数量又称M值。科学家研究了某种群在环境条件未受到破坏时的数量变化规律,下图为该种群的种群瞬时增长量随种群起始数量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有些生物在种群起始数量过少时,其种群数量不增反降,甚至灭绝,生态学家将该现象称为阿利氏效应。从种群水平上分析,阿利氏效应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群落水平上分析,阿利氏效应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种群是由很多小种群构成的一个种群群体,而在各个小种群之间通常都存在个体的迁入和迁出现象,联种群会使阿利氏效应出现的概率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3)据图分析该生物种群的K值和M值分别为________。当起始种群数量为800时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研究对象是某大型陆生肉食动物,研究人员通常采用红外相机调查其种群密度,与标记重捕法相比,这种调查方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在选取红外相机放置地点时应遵循________原则。14.图1是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2是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1中的K/2对应图2中的________点,若草原鼠迁入一个理想环境中,第二年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则λ为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的定值。(2)某种鱼迁入一个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最初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呈类似“J”形曲线的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想一次性获得最大捕获量,应选择图2中________点进行捕捞。(3)将一定量的酵母菌接种在10mL培养液中,培养较长时间,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调查酵母菌的数量。培养足够长的时间后酵母菌会呈现图2中的________点所示的增长速率。15.图甲是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曲线的比较,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能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乙表示种群的数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家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是__________(填“r对策”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形成一种“S”形增长曲线。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________(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2)在调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时,用标记重捕法得到的结果是N只/km2;鼠的记忆力较强,由此推测该调查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________(填“偏大”“相等”或“偏小”)。某干旱地区环境变化导致降水增加,鼠的种群密度明显升高,导致该鼠种群密度增加的直接决定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__________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3)图乙是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若鼠的数量出现图乙中的曲线Ⅰ的增长趋势,出现该增长趋势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请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防治鼠害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树林内蝉种群包括地上部分的成虫以及土壤里的卵和幼虫,所以仅调查树上蝉的数量不能得出该树林内蝉种群密度的大小,A正确;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始终小于死亡率,但当迁入率大于迁出率时,种群的数量不一定会下降,B错误;全面实施三孩政策,可通过提高出生率来改善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C正确;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某农田内蚯蚓的种群密度,但该方法只能大致估算出种群密度的大小,因此结果与真实值有差异,D正确。2.A。稗草为草本植物,所以应随机设置1m2样方若干,只随机选取3个样方,其样方数量过少,A正确,B错误;由于取若干样方平均值,所以杂草株数可以为整数,也可以为非整数,C错误;由于随机取样数量过少,偶然性较大,所以实验组数据不可信,D错误。3.A。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2022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为956÷141175≈6.77‰,A正确;若出生率不断下降,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将变为衰退型,B错误;生态足迹与生活方式有关,一般来说当我国总人口开始减少时,生态足迹也会减少,但是人均生态足迹不一定会减少,C错误;高温、干旱等因素对人口数量而言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食物等属于密度制约因素,D错误。4.D。因土壤中小动物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且利用标记重捕法可以调查种群密度,不能调查物种丰富度,A错误;种群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的标记数,若田鼠在被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则重捕的标记数减少,因此统计的种群密度大于实际的种群密度,B错误;通过两次捕获情况,不能确定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捕获次数过少,偶然性较大),C错误;由题表可知,第一次捕获50只,第二次捕获5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50×50÷10÷2=125只/hm2,D正确。5.B。由题图可知第1年至第3年期间λ约为1,“J”形曲线其λ应大于1且恒定,故不属于“J”形增长,A错误;第3年末至第5年中期λ始终大于1,种群数量一直增加,从第5年中期到第5年末λ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B正确,C错误;该野兔种群数量在第5年中期达到最大,D错误。6.C。“J”形增长曲线的增长率不变,A正确;C点是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为持续高产每次渔业捕捞后剩余鱼量应在C点左右,B正确;害虫的防治越早越好,不能超过K/2,即C点,C错误;甲、乙增长曲线之间的数量差异表示的是由于环境阻力淘汰的个体,D正确。7.B。用样方法可以同时调查两种乔木的种群密度,A错误;在b点之前D大于1,说明相比于鸭脚木,b点之前黄牛木在数量上更占优势,B正确;两个种群在0~f时间段一直存在种间竞争,C错误;题图表示的是黄牛木的种群数量与鸭脚木的种群数量的比值,不能确定0~d时间段黄牛木的K值和种群数量的变化,D错误。8.B。群落水平结构呈镶嵌分布,故动物对不同牧草采食的选择会形成镶嵌的大小斑块,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A正确;A点表示在不放牧时,草原保持健康稳定状态的植被有机物积累量,AB段随放牧量增加,生产者的净光合作用合成量增加,B点之后,随放牧量增加,生产者的净光合作用合成量减少,C点所对应的放牧量为保护该草原处于稳定的最大控制放牧量,B错误;C点时,牧草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去向有流向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C正确;AB段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施肥提高了牧草的光合作用,随着放牧量的增加,刺激牧草分蘖,去除牧草的衰老组织降低了牧草呼吸消耗,净光合作用合成量逐渐增多,D正确。9.B。10%~20%是指能量在两个相邻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若甲、乙分别为两个相邻营养级中的部分个体,则传递效率不一定为10%~20%,A错误;根据题图可知,甲数量先增加先减少(波峰在前),为被捕食者,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以维持数量的相对稳定,B正确;决定两种昆虫数量的直接因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不是直接因素,C错误;K值是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而不是题图中的最高点,故其环境容纳量不是1.4×106只,D错误。10.B。由题干和题图分析可知,曲线表示出生率/死亡率的值(M)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当M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加;当M等于1时,种群数量不变;当M小于1时,种群数量减少。t1→t2时间段,甲种群M一直大于1,故该时间段甲种群的数量一直增加,A不合理。t2→t3时间段,乙种群M一直大于1,乙种群的数量一直增加,乙种群的种内竞争逐渐加剧,B合理。t3→t4(不含t4)时间段,乙种群M一直大于1,乙种群的数量一直增加,乙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不合理。t2和t4时刻,甲、乙两种群的M值相同,即出生率/死亡率的值相同,但是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故增长率不一定相同,D不合理。11.C。2016年甲、乙两种群的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均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年龄结构均为衰退型,A错误;题表中数据显示甲种群的数量在2021年前,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一直小于1,故种群数量一直在下降,故种群数量在2018年不是最少的,B错误;乙种群在2017年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最小,种群数量下降较快,有可能是气候变化引起的,C正确;丙种群在2015—2019年的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均大于1,种群数量一直在增长,2020—2022年其比值一直等于1,种群数量维持稳定,故8年间丙种群数量先增长后趋于稳定,D错误。12.B。甲藻单独培养时,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S”形,K值约为2.0×106个,则该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其种群数量为K/2,即约为1.0×106个,A正确;混合培养在10~12天时,甲藻种群数量较多,乙藻数量极少,因此种间竞争较弱,这期间甲藻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空间有限等使种内竞争加剧,B错误;乙藻单独培养时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S”形,C正确;混合培养时甲藻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仍为“S”形,K值比单独培养时小,但混合培养时乙藻种群在种间竞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