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望海潮》《扬州慢》联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4《望海潮》《扬州慢》联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4《望海潮》《扬州慢》联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4《望海潮》《扬州慢》联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4《望海潮》《扬州慢》联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记忆——《望海潮》《扬州慢》联读情景导入

继淄博烧烤、“尔滨”冻梨,这个春天,美食界又迎来了新晋顶流——天水麻辣烫。羲皇故里用独特的饮食文化带来了人们的目光,以厚重的历史底蕴留住了人们的关注。一碗麻辣烫,带火一座城。城市的记忆就在一碗麻辣烫中,一座座建筑中,也在一首首诗词当中。《望海潮》和《扬州慢》两首词都以城市为表现对象。这节课我们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走进宋词中的城市记忆。任务一

梳理意象

感受城市风貌(请大家再自由诵读诗词,参照表格中的部分答案示例完成其他空缺内容的填写。“城市特点”一栏,大家选用原文词语作答。)词作城市城市特点历史背景意象意境特点杭州城市风光

自然美景士庶生活

扬州昔日今日任务一

梳理意象

感受城市风貌词作城市城市特点历史背景意象意境特点杭州城市风光

自然美景士庶生活

扬州昔日今日《望海潮》《扬州慢》形胜繁华清嘉北宋盛世画桥翠幕人家珠玑罗绮烟柳云树堤沙怒涛霜雪重湖叠巘桂子荷花羌管菱歌钓叟莲娃箫鼓繁华壮美萧条空南宋劫后名都佳处春风十里二十四桥荠麦废池乔木清角二十四桥冷月凄清冷寂

《望海潮》《扬州慢》烟柳画桥筑繁华青青荠麦满空城风帘翠幕饰繁华怒涛天堑护繁华罗绮珠玑争繁华

桂子荷花嗅繁华羌笛菱歌唱繁华

废池乔木厌空城黄昏清角号空城无声冷月照空城桥边红药伤空城春风十里过空城

对比意象

发现城市诗意(不同的意象,描述了两个城市不同的特征,也营造了不同的意境:《望海潮》繁华壮美,《扬州慢》凄清悲凉,是一座萧条的空城。请大家依照下面的示例,利用诗词中的意象进行续写。指出杭州城的“繁华”是什么?扬州城“空”在何处?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望海潮》描绘的是太平盛世的繁华景象,《扬州慢》则表现劫后孤城的萧条冷寂,如果用一个词来表现扬州,那就是“空”,想一想,杭州城的繁华可以从诗句中提炼出哪一个词来表现?与空对应。明确:杭州城的“盈”:景美——“云树绕堤沙”“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人多——“参差十万人家”;豪奢的物质——“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优美的乐声——“萧鼓、菱歌、羌管”;歌舞升平——“嬉嬉钓叟莲娃”“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扬州城的“空”:城市荒芜——“尽荠麦青青”;人心惶惶——“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无繁华热闹声——“清角吹寒,冷月无声”;无赏花之人——“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空盈探究:两词意象都比较丰富,利用意象的梳理成果,思考作者是如何将其进行组接、组合的?采用这样的组接、组合方式,主要目的或作用是什么?《望海潮》将描写自然景色的意象和描写人文风情的意象进行交叉组合。如罗列“画桥”“风帘”等人文风情意象后,转而呈现“云树”“怒涛”等自然景色意象,随后又转列“珠玑”“罗绮”等人文意象,再转接下阕的“重湖”“桂子”等自然意象,最后以“菱歌”“箫鼓”等人文意象收束。这样的意象组合方式,使全词描述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平铺直叙、呆板黏滞的缺陷。多变的场景,很好地表现了杭州风景优美、市井繁华、人民生活安乐的特点。探究:两词意象都比较丰富,利用上表“主要意象”的梳理成果,思考作者是如何将其进行组接、组合的?采用这样的组接、组合方式,主要目的或作用是什么?《扬州慢》按时间顺序组合意象,先写白天的“荠麦”,再写黄昏时的“清角”,最后写夜中的“冷月”。这样的意象组合,有序而全方位地呈现了扬州城萧条空寂的特点,同时暗示作者意绪步步趋冷的变化。

意象跳跃组合,把不同时间的意象通过作者情感和叙事线索进行串联。昔日的“名都”——春风十里,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明月夜,风流繁华;今日的“空城”,一片荒凉景象,荠麦青青,冷月无声,风流云散,深情难赋。今昔之景交替出现,增强了视觉的冲击,扩大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作品的余味,含蓄委婉地表达出词人的悲痛,对战争的厌恶。探究:两词意象都比较丰富,利用上表“主要意象”的梳理成果,思考作者是如何将其进行组接、组合的?采用这样的组接、组合方式,主要目的或作用是什么?任务二

体悟感情走进城市记忆城市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望海潮》写于北宋灭亡前100多年,《扬州慢》写于南宋,当时北宋已灭亡50年左右。把繁华的杭州和萧条的扬州放在整个大宋王朝这段历史中,你有怎样的发现或感慨呢?(分角色朗读)往日的树、花、桥、声已是另一番景象,编者把这样两首词放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宋朝由盛转衰、今时不同往日。过去繁荣兴盛,如今却是凋残破败,战争过后是万劫不复的灾难。抚今追昔,是民族苦难,是兴亡之叹,是黍离之悲。让人更多领略到的是一种沧海桑田、世事难料的伤逝之情。是人类活动相对于自然永恒的短暂和虚无。任务二

体悟感情走进城市记忆探究:找出自己认为最能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词,并简要分析该词表达的丰富的思想情感。任务二

体悟感情走进城市兴衰记忆《望海潮》中的“夸”字,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感,可视为本词词眼。该词表面上表达对杭州美景的夸耀之情,暗中委婉表达对孙何政绩卓著的夸赞之情,同时寓含对孙何入朝执政的祝福之意。

《扬州慢》中的“惊”字,最能表现本词感情,可视为本词词眼。“惊”字包含的内容很丰富。根据唐圭璋先生的解说,作者“用杜牧之诗意,伤今怀昔,不禁唏嘘”,“‘重到须惊’一层,‘难赋深情’又进一层,‘二十四’两句,以现景寓情,字炼句烹,振动全篇。末句收束,亦含哀无限”。

根据唐先生的解说,联系词前小序交代的创作背景,“惊”字所表达情感至少包含以下几点:(1)震惊于劫后扬州的荒凉。(2)震惊于自己(杜牧)无法表达内心的沉痛和悲怆。(3)震惊于物是人非的悲凉。(4)震惊于花开无人赏、国难尚未息的现实困境。任务三赏析手法1.探究:有关《望海潮》一词,有下面两则广为流传的逸闻,这两则逸闻存在着较难考证甚至无法考证的缺点,但读者却普遍认可这两个故事为真。请从诗歌艺术鉴赏角度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逸闻一: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不得,作《望海潮》词,往谒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之,孙即日迎者卿预坐。(杨湜shí《古今词话》)逸闻二: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罗大经《鹤林玉露》)任务三赏析手法1.探究:有关《望海潮》一词,有下面两则广为流传的逸闻,这两则逸闻存在着较难考证甚至无法考证的缺点,但读者却普遍认可这两个故事为真。请从诗歌艺术鉴赏角度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本词采用铺叙手法,全方位展示了杭州的繁盛、安乐、壮美、秀丽。这得益于长调这一艺术形式的“长袖善舞”。在铺叙过程中,点面结合,运用点染手法,既有整体介绍,如“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又有细部聚焦,如“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让读者对杭州的美好形成感性而深刻、全面且深入的认识,进而产生对杭州热爱、企羡、向往的情感。正是因为读者自己有此感受,所以也认可了孙何、完颜亮对本词的阅读感受。任务三赏析手法2.探究:有读者认为,《扬州慢(淮左名都)》用典太多,而且化用的都是杜牧的典故,既增加了词的阅读难度,又不小心暴露了作者文学视野逼仄的缺点。你认可这一观点吗?为什么?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春风十里“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二十四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任务三赏析手法聚焦城市细节2.探究:有读者认为,《扬州慢(淮左名都)》用典太多,而且化用的都是杜牧的典故,既增加了词的阅读难度,又不小心暴露了作者文学视野逼仄的缺点。你认可这一观点吗?为什么?①作者使用典故,使得全词叙写虚实结合,内容从实写的眼前扬州,跳跃到虚写的昔日扬州,拓宽了意境,并可激发读者的想象力。②作者专用杜牧一人的典故,是为了将本词的写作聚焦于扬州今昔盛衰的对比上。杜牧的扬州诗写得最具特色,最能展现扬州的繁华。杜牧笔下的扬州和姜夔笔下的扬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一面描摹眼前景象,一面想象杜牧重游故地的震惊和悲哀,突出了自己面对劫后扬州的沉痛和悲凉。要真正走入古典诗词,读者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包括了解更多的典故。课堂小结一座城一种记忆,《望海潮》中柳永以清新秀丽的诗句,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杭州居民生活画卷,所表达的是对承平盛世的赞美与歌颂。《扬州慢》中姜夔运用丰富的表达技巧,传递了遭受兵燹之祸的黍离之悲。这是两种不同的演绎,无论从历史的真实反映还是从文学的审美表达,都各有其价值。从历史的真实来看,繁华和灾难是人类进程中的花开花落,城市就是在这样的起起落落中向前发展的。从文学的表达来说,讴歌太平与反映灾难都是文学的责任。《望海潮》和《扬州慢》一写承平盛世,一写劫后孤城,内容不同,意趣亦相异,共同构成了历史的真实,体现了文学的价值。央视财经频道的《魅力中国城》节目组拟举办一场主题为"品词中雅韵,赏名都风光"的推介词创作大赛,以杭州与扬州这两座江南名城作为推介对象,请从中选择自己喜爱的城市,根据查找的资料,适当融入《望海潮》或《扬州慢》的诗句,并写一段今昔对比的推介词。

拓展写作

随着旅游城市淄博、哈尔滨、天水火出圈,人们纷纷化身旅游推荐官,为自己的城市接住这“泼天的富贵”。一中学子当仁不让,拿起笔也为自己的家乡拉关注。请你为家乡写一段精彩文案。

示例:

扬州是一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