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b卷】_第1页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b卷】_第2页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b卷】_第3页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b卷】_第4页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不属于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的是(

)。A.流行性感冒B.台风C.泥石流2.世界环境日为每年几月几日?(

)。A.5月6日B.3月21日C.12月1日D.6月5日3.以下仅占地球表面的29%的是(

)。A.陆地B.海洋C.高山D.盆地4.用冰砖垒砌冰屋的是(

)。A.中国哈尼族人B.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C.俄罗斯人5.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那里地势地平。A.亚马孙平原B.俄罗斯平原C.东北平原6.学习《应对自然灾害》一课,我们可以了解到对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

)。A.滑坡、泥石流B.地震C.旱涝D.台风7.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依次用(

)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A.蓝色、红色、橙色和黄色B.橙色、黄色、蓝色和红色C.蓝色、橙色、黄色和红色D.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8.在地震发生时,我们要学会自救自护,下列避震措施正确的是(

)。A.身在室外时,迅速跑到室内躲避B.立即乘电梯下楼逃生C.来不及跑到室外时,可以双手抱头蹲在墙角或结实的家具旁9.下列自然灾害与防灾措施对应错误的是(

)。A.西北防护林——防御风沙B.砍伐森林——防治滑坡C.设置防护网——防崩塌10.2020年上半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该病能通过飞沫在空气中传播,各地市民纷纷带上口罩,该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消灭病原体二.填空题(共10题,共78分)1.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

)、分布(

)。对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

)。2.人类居住的地球,约71%的面积被(

)覆盖。陆地仅占地球表面(

)的,但却是人类(

)的地方。3.生物赖以生存的(

)、(

)、(

)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

)、(

)、(

)等不可再生能源因(

)而面临枯竭;(

)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出现了(

)、(

)和(

)等问题。4.清洁能源有太阳能、(

)、(

)和(

)等。5.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要增强(

)的意识,提高(

)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6.为了(

),人类不断(

),运用(

),将自然界赋予我们的清洁能源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大力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7.人类在生产、生活中(

)的行为也会诱发或加重(

)。8.人类居住的地球,约(

)的面积被海洋覆盖。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积的(

),但却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9.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台风、洪涝、(

)、滑坡、(

)、病虫害等。10.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

)、(

)、(

)、(

)、(

)、(

)、(

)等。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月球没有适宜的温度,也没有氧气和水。目前,月球不适合人类居住。(

)2.水能、生物能是清洁能源。(

)3.环境问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危害。(

)4.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

)5.在室内避震,应选择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6.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积的35%,但却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

)7.地球环境破坏了没关系,科学家可以找到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8.人类可以离开地球而生存,但地球不能没有人类。(

)9.2016年4月,175个国家签署《巴黎协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10.在我国北方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有九成是人为因素所致。(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将下列现象与其引发的环境问题对应连起来。燃煤电厂正在排放废气海洋上大面积的石油泄漏

资源短缺石油、天然气过度开采

环境污染岛屿正遭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生态破坏五.简答题(共6题,共47分)1.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的环境出现了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2.通过下列材料,你明白了什么?材料一:“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成功发射,有助于提升国家对灾害天气的监控和预警能力。材料二:为了防止河流泛滥,我国修建了很多防洪堤坝。3.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请你举例说明,有哪些环境问题为人类敲响了警钟?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4.如何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5.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哪些行动保护地球?6.为了保护地球,我国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方式?六.材料题(共1题,共9分)1.2020年春节是一个难忘的春节,也是我们最长的寒假。一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战斗,从一月份全国人民开始打响了,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国人民人人都是战斗员。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回答下列问题:(1)你所在的家乡在哪个省哪个市或县?你关注家乡的疫情报告了吗?(2)在抗击疫情战争中,你是如何为抗击疫情作贡献的?(3)写两条抗击疫情的宣传标语。七.综合题(共2题,共16分)1.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你知道的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有哪些?(至少列举2例)2.你有避险意识吗?仔细阅读下面的图片与文字,你觉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画上“√”。(

)雷电交加时,在大树下避雨。(

)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期,在山区露营时,选择在山谷扎营。(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及时、有序地撒到安全空旷的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暂时躲在小房间的墙角,护住头部。(

)当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D3.A4.B5.A6.C7.D8.C9.B10.B二.填空题1.多;广;洪涝和地质灾害2.海洋;29%;生息繁衍3.森林;湖泊;湿地;煤炭;石油;天然气;过度开采;化石燃料;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4.生物能;风能;水能5.防灾避险;自救自护6.保护地球家园;探索创新;聪明才智;循环经济7.不合理;自然灾害8.71%;29%9.地震;泥石流10.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虫害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五.简答题1.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2.我明白了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提高抗灾能力。3.(1)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为人类敲响了警钟。(2)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小学生能做的事情有:做好垃圾分类;参加环境保护义务宣传活动;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抵制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浪费水电、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4.①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②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提高抗灾能力。③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5.(1)植树造林,为地球增添绿意。(2)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3)垃圾分类,实现资源循环利用。6.(1)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2)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3)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六.材料题1.(1)我的家乡在湖北省武汉市。疫情被确定为高风险。(言之有理即可)(2)响应政府号召,我坚持居家隔离。支持爸妈到社区值班值守,我在家自觉上网课,认真做笔记,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同时坚持课间锻炼,多喝水,提高自己的免疫力,自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3)我宅家,我骄傲,我为国家省口罩。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七.综合题1.(1)青藏高原铁路下,人们专门为藏羚羊开了一条迁徙的道路,并禁止人类捕杀。(2)在古代,著名的都江堰一定是人类与大自然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最好标志。瞻国秦昭王时期,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