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H3131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2.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题号—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得分得分评卷人1.1949年10月,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其标志性事件是()A.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召开D.上甘岭战役的爆发2.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正式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意味着()A.祖国获得完全统一B.西藏消除绝对贫困C.祖国大陆获得统一D.西藏摆脱殖民统治3.“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还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农村”。这说明抗美援朝的目的是()A.保家卫国B.增强我国国防力量C.民族独立D.提升我国国际地位4.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由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下列属于“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有()①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②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③建成武汉长江大桥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八年级历史期中调研试题H-1-(共6页)5.1954年9月20日,某次会议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有四分之一的公民参与讨论,在世界制宪史上也极为罕见。这次会议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八大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共十二大6.下表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其中1962-1965年的变化是由于()年份1960年1961年1962年1963年1964年1965年工业总产值(亿元)1650101985092211031394A.八字方针的实施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7.他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根植于心,在兰考的470天中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深入到120多个生产大队走访、调研,研究出治理兰考“三害”的新路子。他就是()8.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右图),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关于这次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②此后,我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③以“两个凡是”引起普遍不满为背景④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顺利完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9.1992年,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是()A.邓小平南方谈话B.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建立C.中共十八大的召开D.中共二十大的召开10.先进的思想始终引领着我们前进的步伐。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年级历史期中调研试题H-2-(共6页)11.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A.四项基本原则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C.“五位一体”总体布局D.“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12.下列属于21世纪我国为加快构建开放型新体制的措施是()A.召开七千人大会B.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C.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D.提出新发展理念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6分)得分评卷人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农村的土地占有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变成了现实,长期被束缚的农村生产力获得了历史性的大解放……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普遍添置了耕畜、水车及新式农具,改善和扩大自己的经营,掀起了群众性的生产热潮。——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材料二:“分田单干也不等于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可怕,群众已经认可了。到底建立哪种责任制合适?主要看增产是否显著,农民收入是否增加,大多数群众是否欢迎。”……安徽的经验很快得到中央的肯定,并逐渐在全国农村推广。农村改革历程的开启,体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新的民本思想。——摘编自孙明杰《万里农村改革中的民本思想》(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初期土地改革产生的影响。(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改革依据的法律文件。(2分)(2)材料二中“安徽的经验”指新时期农村推行的哪一制度?(2分)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在全国得以推广的原因。(4分)八年级历史期中调研试题H-3-(共6页)14.(14分)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围绕“新中国经济的崛起”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工业起步】材料一:为了……把落后的农业大国迅速建设成为可在一定程度上拥有现代化水平的工业经济的新中国,苏联等东欧国家伸出了援助之手。此时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安排落实苏联援建的156个大中型工业项目,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改造重工业,既加强国防建设,又增加各种农副产品和工业品的生产,保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摘编自钱津《论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五计划实施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历史意义。(2分)人寿平人寿平仓警【改造发展】材料二:(2)材料二图A中农业合作化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2分)图B中国家对天津盛锡福帽厂采用哪种方式进行改造?(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2分)八年级历史期中调研试题H-4-(共6页)【体制变革】材料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们就能更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迈向更高境界。——摘编自陈凌《让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3)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哪次会议上?(1分)根据材料三,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2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中国经济崛起的历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15.(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江泽民材料二:我国内地将初级产品拿到经济特区,根据外销需要“梳妆打扮”,增值出口。在经济特区进行市场经济的“实验”,取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广。经济特区作为加强同香港、澳门、台湾的经济合作的特殊基地,发挥了很强的辐射作用。——摘编自刘利亚《论经济特区与中国对外开放》八年级历史期中调研试题H-5-(共6页)材料三: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2分)并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2分)中国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国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2)指出材料二图中①处经济特区的名称。(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2分)(3)中国于哪一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意义。(2分)八年级历史期中调研试题H-6-(共6页)试卷类型:H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卷)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1.B2.C3.A4.D5.A6.A7.D8.B9.A10.D11.D12.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6分)13.(10分)(1)影响:使农村的土地占有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激发。(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分)(2)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原因:“分田单干”的实践取得良好效果;得到群众的认可;党中央肯定安徽经验。(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14.(14分)(1)特点:在苏联等国家的帮助下展开;以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为核心;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分)(2)发展阶段: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分)方式:公私合营。(1分)历史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3)会议: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十四大)。(1分)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有利于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能更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杜会发展活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4)启示:经济政策应当适应生产力水平;党和国家制定政策时应当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的经济政策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等。(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15.(12分)(1)内容: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