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的生态养殖技术-幼鳖的管理技术_第1页
中华鳖的生态养殖技术-幼鳖的管理技术_第2页
中华鳖的生态养殖技术-幼鳖的管理技术_第3页
中华鳖的生态养殖技术-幼鳖的管理技术_第4页
中华鳖的生态养殖技术-幼鳖的管理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温管理0102水质调控03定期分池饲养04鳖病防治05越冬管理水温管理01幼鳖对水温的变化十分敏感,其适宜生长温度为25~32℃。在适温条件下,饵料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因此在池塘养殖过程中,要随着季节、气温的变化及时调整幼鳖池的水位,尽量使水温保持或接近其最适生长温度。在幼鳖生长期,二龄幼鳖池水位一般保持在50~70cm,三龄幼鳖池水位一般保持在70~90cm,初春和深秋昼夜温差大时,可适当提高水位,稳定水温;初夏气温达到25℃时,可适当降低水位,使水温尽快达到适温范围;气温达到35℃左右时,及时加深水位防暑降温。01水温管理盛夏季节还应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搭棚遮荫。荫棚位置选择在幼鳖的西南端,荫棚面积占池水面积的三分之一为宜。也可在池边种高大的树木,用以遮荫防暑,还可以在池中种植一些漂浮植物,为幼鳖提供栖息和遮荫的场所。01水温管理水质调控02幼鳖池养殖面积一般较小,养殖期内随着鳖个体不断增大,活动能力增强,新陈代谢旺盛;尤其是在夏季气温较高时,鳖摄食量大,排泄物增多,水质容易变坏,因此,每隔10~15天交替使用10~15mg/L的生石灰和2~3mg/L的漂白粉交替泼洒消毒,保持水质清新,保持水体溶氧在4mg/L以上,pH值为7.2~8.2,透明度为30~40厘米。02水质调控1.定期用生石灰等调节水质每周至少换水3~4次,换水时,不宜大排大灌。应注意温差调控,以免引起幼鳖应激反应。还需注意增加光照和通风。2.定期换水池内可种植一些水葫芦、水花生及浮萍等水生植物,面积不宜超过水面的1/4。一方面能增加水体溶氧,吸收水中氮、磷等物质,净化有毒有害物质;另一方面,也给幼鳖提供了栖息、晒背和遮阴的场所。3.种植水生植物02水质调控定期向池内泼洒光合细菌、硝化细菌或EM菌等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降解有毒有害物质,改良池塘底质,维持良好的水体环境,促进幼鳖健康生长。4.合理使用有益菌和改良剂5.采用循环过滤装置或机械增氧改良水质。02水质调控定期分池饲养0303定期分池饲养养殖期间,由于幼鳖个体体质、摄食不同等方面的原因,个体生长差异明显,规格不齐,易以大欺小、互相厮咬,使鳖体受伤而感染疾病,影响幼鳖正常生长。因此每隔2~3个月,要按幼鳖规格大小进行分池饲养,调整养殖密度。分池前幼鳖要停食1天,对鳖体消毒后,按规格、密度不同进行分级分养。分池时,先将原池上层水注入新的养殖池,然后再加注新水,以降低幼鳖因生长环境改变而产生的应激反应。鳖病防治04为提高幼鳖成活率,放养前要先让幼鳖适应池塘环境,在池边用池水泼洒幼鳖体表,再用4%的食盐水或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10~15

min;放养时将幼鳖多点放在池水边,让其自行爬到池内,不宜将幼鳖直接倒入池中,以防损伤鳖体。04鳖病防治1.放养前消毒,放养方式适宜做好生产工具的消毒工作。捕捉、运输幼鳖或分池时,操作要小心,避免因人为因素弄伤鳖体而引发疾病。做好食台和食场的清洁、消毒工作,及时清除残饵,以免其腐败变质污染水体和新投饲料。每天巡塘,观察幼鳖活动、摄食及鳖体表、体色等情况是否正常,有无病鳖、死鳖;观察池塘水色,测量池水pH值、溶解氧等,掌握池塘水质情况,适时换注新水;定期对水体杀菌消毒、投喂药饵,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维生素等增强幼鳖的免疫力。发现病鳖,要及时确诊,隔离治疗;对发病池换水消毒,用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2.做好日常养殖管理04鳖病防治越冬管理05幼鳖经过一年的饲养,体重一般可达50~100克。当11月份气温降到12℃以下时,幼鳖进入越冬阶段,因其环境适应能力比稚鳖大大增强,则可在池塘中自然越冬。为提高越冬成活率,要营造良好的越冬环境,越冬池宜选择在环境安静、避风向阳的地方,幼鳖入池前,需先经曝晒、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再在池底铺20厘米以上的细沙。越冬前,当水温在18℃以上时,要加强对幼鳖投饵,多投喂动物性饵料,增加鳖体内脂肪积累,保证越冬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