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教案配套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上21 三黑和土地_第1页
课件教案配套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上21 三黑和土地_第2页
课件教案配套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上21 三黑和土地_第3页
课件教案配套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上21 三黑和土地_第4页
课件教案配套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上21 三黑和土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家文档原创文章,请勿搬运感谢支持

21*三黑和土地【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2.能说出自己对土地的新感受。【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了解土地改革运动,了解作者;准备艾青诗歌《我爱这土地》;“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谈话导入,了解背景1.谈话:土地,对农民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人苏金伞的一首现代诗——《三黑和土地》。(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学生交流背景资料,教师指名读背景资料。课件出示: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大部分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们不得不租佃地主的土地,被地主剥削,过着卑微的生活;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土地改革运动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喜悦和希望。3.简介作者。课件出示:苏金伞(1906—1997),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现代著名乡土诗人。主要著作有诗集《地层下》《窗外》《入伍》等。【设计意图】这首诗所讲的事情发生的年代距离现在较远,学生难以理解。课前让学生自行查找当时的社会背景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课堂交流背景资料,简要了解诗人,为理解诗歌内容作铺垫。板块二初读诗歌,把握大意1.学生自读诗歌。(课件出示学习提示)课件出示:·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理解的词语。·思考:①每小节写了什么?②全诗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2.读准字音。出示句子,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读音。课件出示:·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荞麦地里/还有两个蝈蝈儿在叫唤。·地主骂:蹚坏了他的庄稼。·再买头小毛驴,打完场赶着送公粮。3.理解词语。引导:有不理解的词语吗?预设:打完场:指从庄稼收割之后再到脱壳的整个过程。公粮:指农民每年缴纳给国家的作为农业税的粮食,现已取消农业税,不再缴纳公粮。地主:本文指占有土地不劳动,依靠剥削农民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4.整体感知。(1)提问:全诗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它们分别写了什么?(2)指名学生交流。明确:诗歌第一部分(第1~3节)从总体上写了农民得到土地之后的喜悦。第二部分(第4~15节)写了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之后的欣喜之情。(3)提问:第二部分写了三黑的哪几件事?请圈画出关键词句,用一句简短的话来概括每件事。(4)学生交流,出示课件。(相机板书:翻地耙土回忆过去畅想未来)课件出示:翻着土地又耙了几遍简直是一张软床叫麦籽儿睡上 (翻地耙土)小时候因为逮蝈蝈儿挨骂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快去逮吧 (回忆过去)打算跟人合伙再买头小毛驴打完场赶着送公粮看闺女上东庄 (畅想未来)5.学生讨论:诗歌的题目是“三黑和土地”,为什么开篇先写农民对待土地的态度?明确:三黑是千千万万农民的代表,所有的农民都像三黑一样,热爱土地,向往追求美好的新生活。【设计意图】本篇课文为略读课文,故完全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阅读,整体把握诗歌大意。再通过提取关键词句,理清第二部分的层次。板块三朗读诗歌,体会情感1.出示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课件出示:·朗读诗歌,思考: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请用“__”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语文要素2.指名交流,出示关键语句。语文要素课件出示:·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是咸是甜,/自己先来尝一尝。·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躺在土里试一试,/看温暖不温暖,/合适不合适。·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叫人想在上面打滚,/想在上面躺一躺。·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现在/蝈蝈儿就在自己地里叫,/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快去逮吧,你听,叫得多好!”语文要素引导:你们从这些诗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兴奋、喜悦)你们从哪里体会到三黑有了土地的兴奋和喜悦?语文要素(1)预设:“耙地”。引导:①三黑是怎么耙地的?指名读第4小节,感受三黑耙地时的专注与细致。②三黑耙出的地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读第5~6小节,体会三黑对土地的爱。③教师引读第7~9小节,感受三黑对麦籽儿那种像对孩子一般的呵护。(2)预设:回忆逮蝈蝈儿。男女生对读第11、12小节,感受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后的幸福生活。(3)预设:展望新生活。从三黑的两个想法——“跟人合伙”“买头小毛驴”,感受他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3.情感升华:在三黑的心里,土地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设:土地就是三黑的命根子;土地就是三黑的心肝宝贝;土地就是生命,是希望和未来……4.交流发现:诗歌中哪一句能概括三黑对土地的感情?课件出示句子,学生齐读。(板书:把生命投入土地)课件出示: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5.小结:三黑和所有农民一样,视土地为生命,在获得土地之后,他将自己的整个生命都投入到土地中去,精心地呵护它,照料它。他是土地的主人,他想象着这片土地会带给他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设计意图】从诗歌“最让人感动的画面”出发,发现三黑对待土地的密码——用生命去热爱,这是表达诗歌情感的关键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读促悟,以读悟情。板块四拓展阅读,练笔表达新感受1.教师范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课件出示诗句,全班齐诵。课件出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出示“阅读链接”,听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思考:你仿佛看到了哪些动人的画面?哪些词句具体写出了这种“梦想和希望”?(1)指名交流。(2)男女生对读诗歌。3.畅谈体会:学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什么新的感受?请用一两句话写下来。提示:可以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表达对土地的新感受。【设计意图】通过补充阅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课后“阅读链接”中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进一步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理想和未来都建立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一切希望都离不开土地的滋养,人们要珍惜、爱护脚下的土地。【板书设计】20*三黑和土地翻地耙土回忆过去把生命投入土地畅想未来【作业设计】见《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作业。【教学反思】这首诗歌语言质朴,通俗易懂,但是涉及土地改革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年代久远。因此,在上课之前,我让学生通过预习充分了解作者以及当时的写作背景,有了背景知识的积累,在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诵读诗歌,抓关键词句,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歌的语言特色,从而有助于他们深切体会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之情,体会农民在获得土地之后的喜悦之情,感受到土地带给农民的无边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本人多多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整理了具体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文档模板,供您学习参考,减轻你的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