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1页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2页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3页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4页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着恼(zhao)暧昧(di)骤雨(z6u)憎恶(zengwu)

B.讷讷(n。)康续(yTng)挑衅(xin)磅礴(pdngb6)

C.发髻(ji)虔诚(qidn)执坳(nifi)(xTsheng)

D.沮丧(jti)濒临(pin)讪讪(shdn)踌躇(ch6uchu)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御史精粹丰功伟绩直言不诲

B.针灸脉膊略见一斑安邦定国

C.接洽高粱明辨是非一张一弛

D.装订体贴搬门弄斧舞榭歌台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想想为革命牺牲的先烈,个人受点算什么。

②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

③“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木仍在修复当中。

A.委曲作客目前B.委曲作客日前

C.委屈做客目前D.委屈做客日前

4.下列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要想赢得这场比赛,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

B.我们要记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道理,学习以往的先进经验,不断进步。

C.只有重视平时的训练,做到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才能牢固地掌握好一门技能。

D.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难道谁能否认地球不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吗?

B.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

史诗,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

C.不仅仅离婚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还往往容易发展成两个家庭的恩怨,给更多人带去伤害。

D.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要继续解决新闻不“新”的问题,针对性不强,一般化的问题,缺乏说服力的问题,

缺乏准确性的问题。

B.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

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C.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

风景名胜,也在“溪头养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D.语文课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可是学生们的眼睛和耳朵被其他的媒介信息塞满,留给思

维的空间就变得非常狭窄,于是对文字魅力的体会,对文章内涵的品味也就流于表面了。

7.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我们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夸张)

B.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排比)

C.这时太阳在天空露出了笑脸,阳光灿烂。(拟人)

D.照明弹也一个接一个地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点了无数盏汽油灯,把地面的一切都赤裸裸

地暴露出来了。(比喻)

8.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老人路上掉了一张餐纸,清洁人员追上去说:“老家伙,你怎能乱扔垃圾?真没素质!”

B.小刘到书店买到了梦寐以求的书,临走时,店老板说:“谢谢惠顾,欢迎等下次光临。”

C.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D.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9.下列问句中属于反问句的一项是()

A.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

B.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

C.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D.你们是否听说过有关红玫瑰的传说?

10.下列作品、作家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毛泽东一演讲词

B.《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胡锦涛一演讲词

C.《长征胜利万岁》一杨成武一戏剧

D.《百合花》一茹志鹃一小说

二、现代文阅读(共60分)

(一)阅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完成11一13题。(共q分)

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的复辟阴谋

的有力的武器,我们必须牢牢地掌握这个武器。在国际上,我们必须和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

家和人民团结在一起,首先是和苏联及各新民主国家团结在一起,使我们的保障人民革命胜利

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复辟阴谋的斗争不致处于孤立地位。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

际友人,我们就会是永远胜利的。

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将使我们的建设工作获得迅速的成功。全国规模的经济建

设工作业已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极好条件是有四万万七千五百万的人口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

里的国土。我们面前的困难是有的,而且是很多的,但是我们确信: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

的英勇奋斗所战胜。中国人民已经具有战胜困难的极其丰富的经验。如果我们的先人和我们自

己能够渡过长期的极端艰难的岁月,战胜了强大的内外反动派,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

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只要我们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只栗我们坚持

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

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在英勇的经过了考

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

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11.为了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反对内外敌人的复辟阴谋,应该坚持的根本路线是什么?3

12.选文主要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出例句,并说说其表达效果。3分

13.作者从哪些方面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建设任务?是如何进行详略安排的?3分

(二)阅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选),完成工4—27

题。(共12分)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

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我们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

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

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

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

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

社会条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

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

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

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

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

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

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

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

展中国!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

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我们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

意义的伟大转折,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战胜来自

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

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

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

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

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

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

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

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战胜一系

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和

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

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

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

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

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14.结合上下文,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3分

⑴宰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颠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挑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具体内容,说明选文的结构方式。3分

16.阐述“伟大成就”时,作者用了四个段首排比句,说说这些排比句的表达效果。3分

17.选文中画线的四个词语顺序可否颠侄”?简要阐明理由。3分

(三)阅读《长征胜利万岁》(节选)完成18—2。题。(共q分)

10月18日这一天,进吴起镇之前,我们刚翻过一个小坡,带路的同志指着前面的一个村

庄,说那就是吴起镇时,队伍中顿时沸腾起来了!

”吴起镇到了!”同志们欢叫着冲着跑了下去,看到这个欢乐、热烈的场面,我们都很高兴。

①是的,我们红四团的指战员和整个红军一样,经过万水千山,经过一年多的长途跋涉,经

过无数次残酷的战斗,忍受了一切物质生活上的困难,不少同志流了血,许多战友还献出了宝

贵的生命,但是我们现在终于到达了北上抗日的根据地一陕北的吴起镇,怎能不兴奋、不激动

呢?

②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

我们在蓝盈盈的天空下,列队进入了这个镇子。我们早就听说,吴起镇是为了纪念战国时

代名将吴起的功绩而命名的小镇。可是走进镇子一看,除了一条小河、一排古老的窑洞之外,

却看不出有什么纪念吴起的古迹,倒是一个窑洞口旁边挂着的一块牌子吸引了我们。

啊,原来这里挂的是区苏维埃政府的牌子。

苏维埃!多么亲切的名字啊,见了她,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可不是,自从去年离开瑞

金、于都河,无论在巍巍的雪山上,还是在茫茫的草地上,不管是在怎样艰难的日子里我们都

惦念苏维埃。如今,在陕北吴起镇的窑洞门口,终于又见到了这个名字!

区、乡苏维埃政府的同志来了,我们互相祝贺,互诉衷肠。在父亲的家国,我会像我父亲

一样,为天下家国祈祷。

(摘自《经典美文》)

18.从抒情方法看,①②两处画线句子有什么不同?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19.将加点词语“巍巍的”“茫茫的”去掉可以吗?请结合选文,说明理由。3份

20.有感情地朗读选文,结合回忆录这一文体,分析选文的语言特点。3分

(四)阅读《百合花》(节选)完成加一23题。(共12分)

百合花

茹志鹃

包扎所的担架不够了,好几个重彩号不能及时送后方医院,耽搁下来。

我不能解除他们任何痛苦,只得带着那些妇女,给他们拭脸洗手,能吃得的喂他们吃一点,

带着背包的,就给他们换一件干净衣裳,有些还得解开他们的衣服,给他们拭洗身上的污泥血

迹。

做这种工作,我当然没什么,可那些妇女又羞又怕,就是放不开手来,大家都要抢着去烧

锅,特别是那新媳妇。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了。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

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

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

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

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作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栗想办法治

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

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

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

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

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

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狗日的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搭下颗手榴

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

个东西上了”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

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

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

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

旁边。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

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

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

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

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

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

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一"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

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

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20这是一篇有关战争的文章,作者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3分

21.文中小通讯员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死的?3分

22.试分析文中“新媳妇”这一人物形象。3分

23.对所选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A,“大家都要抢着去烧锅,特别是那新媳妇”,这句话是作者对“新媳妇”的指责,并流露

出对她的讨厌之情。

B,"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表明此时她发现伤员竟是那个小

通讯员,非常惊讶:"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表明她被小通讯员勇敢的举动所感动,并

为他的伤情而痛心。

c.作者写“新媳妇”这样一个鲜明的形象是想以“一个正处在爱情幸福之漩涡中的美神”来“反

衬这个年轻、尚未涉足爱情的小战士”,从而谱写出一曲“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D,文中的“百合花被”是全文的线索,“百合花”又象征了纯洁的感情。

(五)阅读《草莓》(节选)完成24—30题。(共18分)

草莓

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天气反常地暧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葱茏茂密的枝柯之间,

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

便难以发现。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榔树生意,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农村

到处是欢歌笑语。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地里新翻的玫瑰红土块,有

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娇艳。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o自从我们

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我们漫步田野。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我把它含在嘴里,

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

地不曾消逝。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我

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

么不一般。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

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

瞒。树木是绿的,但只须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

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

是翻耕了的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发出的芳香。还有一会儿,还有一天,也许两天…….

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

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简而言之,一切都如

花似锦,韶华灿烂。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但是,只须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从信的字

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他的穴片吸的空气,与今大我们们呼吸的已大不般。直到那时我们

才察觉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

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