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陆良县八中2024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陆良县八中2024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陆良县八中2024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陆良县八中2024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陆良县八中2024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陆良县八中2024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1n(g)H2(g)+L(g)AH=+11kJ/moL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

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t/min020406080120

x(HI)10.910.850.8150.7950.784

x(HI)00.600.730.7730.7800.784

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当改变条件,再次达到平衡时,下列有关叙述

不正确的是

A.若升高温度到某一温度,再次达到平衡时,相应点可能分别是A、E

B.若再次充入amolHL则达到平衡时,相应点的横坐标值不变,纵坐标值增大

C.若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再次达到平衡时,相应点与改变条件前相同

D.若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再次达到平衡时,相应点与改变条件前不同

2、以下性质的比较可能错误的是()

A.离子半径H,Li+B.熔点AhO3>MgO

C.结合质子(H+)的能力CO32->CKTD.密度1-氯戊烷>1-氯己烷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CH3cH2cHeOOH

A.2-氨基丁酸的结构简式:“I

NH2

B.四氯化碳的比例模型:

c.氯化钱的电子式为:[H:N:H]%]

D.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Cl-O

4、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ImolNazCh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数一定为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B.浓HC1和MnCh制氯气的反应中,参与反应的HC1中体现酸性和氧化性各占一半

C.Vc可以防止亚铁离子转化成三价铁离子,主要原因是V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D.Nth与水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5、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与W同族,W的核电荷数是Y的两倍,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

化合物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rY1-

+II

Z/W、/X

LYYJ

A.简单离子半径:Z>W>Y>X

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Y

C.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

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6、“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帛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A.丝的主要成分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丝绸制品不宜使用含酶洗衣粉洗涤

B.《墨子•天志》中记载“书之竹帛,镂之金石”。其中的“金”指的是金属,“石”指的是陶瓷、玉石等

C.《考工记》载有“辣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和“蜃”(贝壳灰)混合加水所得液体来洗涤丝、帛。

这种液体能洗涤丝、帛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K2c03

D.《天工开物》记载“人贱者短褐、臬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其质造物之所具也。属草木者,为臬、麻、茴、葛……”

文中的“臬、麻、茴、葛”属于纤维素

7、CIO?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102:

2KC103+H2C204+H2S04=2C102t+K2S04+2C021+2H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CIO3在反应中得电子B.CIO?是还原产物

C.HzCzO,在反应中被氧化D.ImolKClOs参加反应有2moib转移

8、下判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c(Cr)均为O.lmol/LNaCl溶液与NH4cl溶液,pH相等

B.常温下,浓度均为O.hnol/L的CH3coOH溶液与HC1溶液,导电能力相同

C.常温下,HC1溶液中c(C1)与CH3COOH溶液中c(CH3COO-)相等,两溶液的pH相等

D.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

9、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z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5.6

5.4

5.2

5.0

.4.8

为4.6

4.4

4.2

4.0

-1J*0.8-0.40.00.40.81J

S空1或4幽

c(1IX)c(1l:X)

A.Ka2(H2X)的数量级为10-6

B.曲线N表示pH与lg噌口的变化关系

\2/

C.NaHX溶液中c(H+)>c(OH-)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c(X2-)>c(OH-)=c(H+)

10、下列有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证明CH4发生氧化反应:CH4通入酸性KMnCh溶液

B.验证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将铜丝灼烧至红热,插入乙醇中

C.制乙酸乙酯:大试管中加入浓硫酸,然后慢慢加入无水乙醇和乙酸

D.检验蔗糖在酸催化下的水解产物: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1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硅胶吸水能力强,可用作食品、药品的干燥剂

B.氢氧化铝碱性不强,可用作胃酸中和剂

C.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织物的漂白剂

D.葡萄糖具有氧化性,可用于工业制镜

12、氢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温电池(600-700℃),具有效率高、噪音低、无污染等优点。氢氧熔融碳酸盐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熔融碳酸盐只起到导电的作用

2

B.负极反应式为H2-2e+CO3=CO2+H2O

C.电子流向是:电极a-负载-电极b-熔融碳酸盐-电极a

D.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2mol电子,消耗3.2gC>2

-5

13、常温下,向1L0.Olmol•IT】一元酸HR溶液中逐渐通入氨气[常温下NH3•H2O电离平衡常数K=l.76X10],

保持温度和溶液体积不变,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0.Olmol•L-mR溶液的pH约为4

B.随着氨气的通入,喀逐渐减小

c(R)

C.当溶液为碱性时,c(IT)>c(HR)

D.当通入0.01molNH3时,溶液中存在:c(R、>c(NHj)>c(H+)>c(OH)

)(m)>四轴烯(][)(皿)、五轴烯(

14、三轴烯()(p)的最简式均与苯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p互为同系物B.n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n和p的二氯代物均有2种D.m生成ImolC6H14需要3m0IH2

15、电解合成1,2一二氯乙烷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装置工作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CuCL能将C2H4还原为1,2一二氯乙烷

C.X、Y依次为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

D.该装置总反应为CH2CH2+2H2。+2NaCl电解H2+2NaOH+CICH2CH2CI

16、CSM二硫化碳)是无色液体,沸点46.5℃。储存时,在容器内可用水封盖表面。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

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CS2属于有机物,但必须与胺类分开存放,要远离氧化剂、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切

忌混储。采纳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在工业上最重要的用途是作溶剂制造粘胶纤维。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属易燃易爆的危险品;②有毒,易水解;③是良好的有机溶剂;④与钠反应的产物中一定有Na2cCh;⑤有还原性。

A.①③⑤B.②③C.①④⑤D.②⑤

17、有4种碳骨架如下的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人c.口

①a和d是同分异构体②b和c是同系物

③a和d都能发生加聚反应④只有b和c能发生取代反应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②③

2

18、某固体样品可能含有K+、Ca\NH4\C「、CO32、SO,?一中的几种离子。将该固体样品分为等质量的两份,进行

如下实验(不考虑盐类的水解及水的电离):(1)一份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溶液,得沉淀6.63g,

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仍有4.66g沉淀。(2)另一份固体与过量NaOH固体混合后充分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

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0.672L(标准状况)(假设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该固体中一定含有NH4+、CO3,SO?',Cl

B.该固体中一定没有Ca2+、Cl',可能含有K+

C.该固体可能由(NH4)2SO4、K2cO3和NH4cl组成

D.该固体中n(K+)>0.06mol

19、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XY

WZ

T

A.原子半径:X>Y>Z

B.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C.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

20、在25℃时,将l.OLcmoll-】CH3coOH溶液与O.lmolNaOH固体混合,使之充分反应。然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通入

HC1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忽略体积和温度变化),溶液pH随通入(或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通入HC1气体加入NaOH固体

A.水的电离程度:a>b>c

+

B.c点对应的混合溶液中:c(CH3COOH)>c(Na)>c(OH)

+

C.a点对应的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D.该温度下,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W

aC-O.l

2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p、q、m、n分别是元素

W、X、Y、Z的气体单质,p和s均为有色气体,v的水溶液呈碱性。常温下,0.1mol•L-4溶液与O.lmol-LTu

溶液的pH均为1。下列说法不正南的是

A.Y、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B.Z和Y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和沸点高低均为:Z>Y

C.s溶于水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V的电子式可表示为7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HjOH

A.甘油醛(&OH)和葡萄糖均属于单糖,互为同系物

OIO

0

C.高聚物II和tOCHKH卡均是缩聚产物,它们有共同的单体

十OCH2cHaO-C片

D.将总物质的量为1mol的水杨酸、1,2-二氯乙烷和CH3NHCOOCH3的混合物与NaOH溶液充分反应,最多可以消

耗2molNaOH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有机化合物A〜H的转换关系如所示:

(1)A是有支链的燃荒,其名称是

(2)F所属的类别是—一

(3)写出G的结构简式:

24、(12分)化合物A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其质量比是3:1:4,B是最简单的芳香煌,D是有芳香气味的酯。它

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

国引一TTZ]—).

1t.st\回

回得萨gcH,一J回J④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o

(2)C中的官能团为o

⑶<一>—CH"H,的一氯代物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o

25、(12分)目前全世界的银(Ni)消费量仅次于铜、铝、铅、锌,居有色金属第五位。银常用于各种高光泽装饰漆

和塑料生产,也常用作催化剂。

碱式碳酸银的制备:

工业用电解银新液(主要含NiSO4,NiCL等)制备碱式碳酸银晶体[xNiCCh•yNi(OH)2•ZH2。],制备流程如图:

电解馍新液

(1)反应器中的一个重要反应为3NiSO4+3Na2co3+2H2O=NiC(h•2Ni(OH)2+3Na2SO4+2X,X的化学式为_。

(2)物料在反应器中反应时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和pH值。分析如图,反应器中最适合的pH值为

7.77.8798.08.182838.48,8.6

pH

1——SO42r2——Na+;3—CJ-xlO2

pH对杂盾含鲤影晌

(3)检验碱式碳酸银晶体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

测定碱式碳酸银晶体的组成:

为测定碱式碳酸银晶体[xNiCCh•yNi(OH)2•ZH2O]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及装置:

碱石灰

E

资料卡片:碱式碳酸银晶体受热会完全分解生成、

NiOCO2和H2O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准确称量3.77g碱式碳酸银晶体[xNiCCh•yNi(OH)2-ZH2O]放在B装置中,连接仪器;

③打开弹簧夹a,鼓入一段时间空气,分别称量装置C、D、E的质量并记录;

④_;

⑤打开弹簧夹a缓缓鼓入一段时间空气;

⑥分别准确称量装置C、D、E的质量并记录;

⑦根据数据进行计算(相关数据如下表)

装置c/g装置D/g装置E/g

加热前250.00190.00190.00

加热后251.08190.44190.00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4)E装置的作用

(5)补充④的实验操作

(6)通过计算得到碱式碳酸银晶体的组成—(填化学式)。

银的制备:

产品Ni

过量肿(N2H4・H0)溶液

碱式碳酸银晶体2

操作

气体X和Y

(7)写出制备Ni的化学方程式

26、(10分)四漠化钛(TiBm)可用作橡胶工业中烯煌聚合反应的催化剂。已知TiBn常温下为橙黄色固体,熔点为

38.3℃,沸点为233.5C,具有潮解性且易发生水解。实验室利用反应TiCh+C+2Br2朝TiBm+CCh制备TiBm的装置

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药品后,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其目的是此时活塞Ki,K2,a的状态为一

段时间后,打开电炉并加热反应管,此时活塞Ki,K2,R的状态为。

(2)试剂A为装置单元X的作用是_;反应过程中需用热源间歇性微热连接管,其目的是

(3)反应结束后应继续通入一段时间CO2,主要目的是_。

(4)将连接管切断并熔封,采用蒸储法提纯。此时应将a端的仪器改装为_、承接管和接收瓶,在防腐胶塞上加装的

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27、(12分)实验室用乙醇、浓硫酸和澳化钠反应来制备澳乙烷,其反应原理为H2so“浓)+NaBrNaHSCh+HBr?、

CH3CH2OH+HBr.CH3cHzBr+lhO。有关数据和实验装置如(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省去了加热装置):

乙醇漠乙烷漠

无色无色深红棕色

状态

液体液体液体

密度/g,cm,0.791.443.1

沸点/℃78.538.459

(1)A中放入沸石的作用是B中进水口为一口(填"a”或"b”)。

(2)实验中用滴液漏斗代替分液漏斗的优点为

(3)氢漠酸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给A加热的目的是F接橡皮管导入稀NaOH溶液,其目的是吸收—和澳蒸气,防止

(5)C中的导管E的末端须在水面以下,其原因是

(6)将C中的播出液转入锥形并瓶中,连振荡边逐滴滴入浓H2sO"〜2mL以除去水、乙醇等杂质,使溶液分层后用

分液漏斗分去硫酸层;将经硫酸处理后的澳乙烷转入蒸锚烧瓶,水浴加热蒸储,收集到35〜40℃的储分约10.0g。

①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

②从乙醇的角度考虑,本实验所得漠乙烷的产率是—(精确到0.1%)。

28、(14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开发锂离子电池的科学家。TiS2>LiCoCh和LiMnCh等都是他们研究锂离

子电池的载体。回答下列问题:

⑴基态Co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o

1

(2)已知第三电离能数据:L(Mn)=3246kJ-mor,I3(Fe)=2957kJmoF'o镒的第三电离能大于铁的第三电离能,其主要原

因是O

(3)据报道,在MnCh的催化下,甲醛可被氧化成CCh,在处理含HCHO的废水或空气方面有广泛应用。HCHO中键

角CO2中键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

(4)Co\Co?+能与NH3、H2O,SCN一等配体组成配合物。

①1mol[Co(NH3)6]3+含molG键。

②配位原子提供孤电子对与电负性有关,电负性越大,对孤电子对吸引力越大。SCN-的结构式为[S=C=N1,SCN-与金

属离子形成的配离子中配位原子是(填元素符号)。

③配离子在水中颜色与分裂能有关,某些水合离子的分裂能如表所示:

配离干[Fe(H,O).广[Co(H⑼J”

分裳能mnl1164124ab

由此推知,ab(填“或“="),主要原因是o

(5)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锂制备锂,钠还原TiCL>(g)制备钛。已知:LiCl、!1支14的熔点分别为605。(:、-24。(:,

它们的熔点相差很大,其主要原因是o

⑹钛的化合物有2种不同结构的晶体,其晶胞如图所示。

晶胞截面图

图2图3

二氧化钛晶胞(如图1)中钛原子配位数为o氮化钛的晶胞如图2所示,图3是氮化钛的晶胞截面图。已知:NA

是阿伏加德常数的值,氮化钛晶体密度为dg・cm-3。氮化钛晶胞中N原子半径为pm

29、(10分)化学反应条件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方向。

(1)化工原料异丁烯(C4H8)可由异丁烷(C4H10)直接催化脱氢制备:C4HIO(g)催化剂C4H8(g)+H2(g)

△H=+139kJmol1

一定条件下,以异丁烷为原料生产异丁烯,在202kPa和808kPa下异丁烷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p尸_______kPa,选择异丁烯制备的温度条件是550~600℃的理由是。

②若平衡混合气中异丁烯的体积分数为25%,则异丁烷的平衡转化率为%(保留小数点后1位)。

(2)异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异丁烯的研究热点是催化活性组分以及载体的选择。下表是以V-Fe-K-0为催化活性物质,

反应时间相同时,测得的不同温度、不同载体条件下的数据。

温度/℃570580590600610

异丁烷转化率/%36.4136.4938.4239.2342.48

以r-AMh为载体

异丁烯收率/%26.1727.1127.5126.5626.22

异丁烷转化率/%30.2330.8732.2333.6333.92

以TiCh为载体

异丁烯收率/%25.8827.3928.2328.8129.30

说明:收率=(生产目标产物的原料量/原料的进料量)xlOO%

①由上表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填字母序号)。

a载体会影响催化剂的活性b载体会影响催化剂的选择性c载体会影响化学平衡常数

②分析以Y-ALO3为载体时异丁烯收率随温度变化的可能原因:o

(3)工业上用复合氧化钻(组成为CO3O4)、碳酸锂以Li/Co(原子比)=1混合,在空气中900C下加热5小时制备锂

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th,写出制备LiCoOz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o废旧的锂离子电池需要回收,“放电处理”

废旧的锂离子电池有利于锂在正极回收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C

【解析】

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加快,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正反应方向移动,

HI的物质的量分数降低,用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最终达到平衡时,相应点可能分别是A、E,A正确;

B.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若再次充入amolHL平衡不发生移动,因此二者的物质的量的含量不变,

但由于物质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所以达到平衡时,相应点的横坐标值不变,纵坐标值增大,B正确;

C.若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但物质由于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加快,所以再次达到平衡时,相应点与改变条件前不相同,C错误;

D.催化剂不能是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因此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但正、逆反应速率会加快,故再次达到平衡

时,相应点的横坐标值不变,纵坐标值增大,相应点与改变条件前不同,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o

2、B

【解析】

A.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离子半径为H>Li+,故A正确;

B.离子晶体中,离子的电荷越高,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但氧化铝的离子性百分比小于MgO中离子性

百分比,则熔点为ALChVMgO,故B错误;

C.酸性是:HCO3<HC1O,所以结合质子(H+)的能力为CO32一〉C1O-,故C正确;

D.两者结构相似,1-氯戊烷的碳链短,其密度大,则密度为1-氯戊烷>1-氯己烷,故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结合质子的能力和电解质电解强弱有关,越弱越容易结合质子。

3、A

【解析】

CH3cH2cHec)0H

A.2-氨基丁酸,氨基在竣基邻位碳上,其结构简式为:」-I,故A正确;

NH2

B.四氯化碳分子中,氯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碳原子,四氯化碳的正确的比例模型为:(、•「,故B错误;

H

C.氯化铉为离子化合物,氯离子中的最外层电子应该标出,正确的电子式为:[H庇町用才,故c错误;

ii

D.次氯酸的电子式为:所以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故D错误;

••••

故答案为Ao

【点睛】

考查电子式、结构简式、结构式、比例模型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化学用语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明确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区别,离子化合物中存在阴阳离子,而共价化合物中不存在离子微粒。

4、C

【解析】

A.Na2(h中的O为-1价,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发生反应时,若只作为氧化剂,如与SO2反应,则ImolNazCh

反应后得2moi电子;若只作为还原剂,则ImolNazCh反应后失去2moi电子;若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如与CCh

或水反应,则ImoINazCh反应后转移Imol电子,综上所述,ImolNazCh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电子数不一定是INA,

A项错误;

B.浓HC1与M11O2制氯气时,MnCh表现氧化性,HC1一部分表现酸性,一部分表现还原性;此外,随着反应进行,

盐酸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就无法再反应生成氯气,B项错误;

C.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因此可以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C项正确;

D.Nth与水反应的方程式:3NO2+H2O=2HNO3+NO,NCh中一部分作为氧化剂被还原价态降低生成NO,一部

分作为还原剂被氧化价态升高生成HNO3,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时既可作为氧化剂表现氧化性,又可作为还原剂表现还原性;氧化还原反应

的有关计算,以三个守恒即电子得失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为基础进行计算。

5、C

【解析】

首先发现Y形成了双键,因此推测Y是氧或者硫,考虑到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与W同族,W的核电荷

数是Y的两倍,因此Y只能是氧,W是硫,X为氢,Z则只能是钠,故该物质为亚硫酸氢钠,据此来分析本题即可。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Y、Z、W分别是H、O、Na、S=

A.根据分析,四种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为s2->O">Na+>H+,A项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氧的非金属性强于硫,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Y,B

项错误;

C.氢和Na可以形成氢化钠,这是一种金属氢化物,C项正确;

D.硫只有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硫酸)才是强酸,二氧化硫对应的水化物(亚硫酸)是一种弱酸,D项错误;

答案选C。

6、C

【解析】

A、丝的主要成分为蚕丝,属于蛋白质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酶会加速蛋白质的水解,破坏丝绸制品,故A

正确;

B、古代记事常常刻于金属、陶瓷、玉器之上,故B正确;

C、草木灰中的碳酸钾与贝壳灰中的氧化钙溶于水生成的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钾,故C错误;

D、草木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D正确;

答案C。

7、D

【解析】

由2KC103+H2C204+H2S04=2C1021+K2S04+2C021+2H20可知,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C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

升高为+4价,以此来解答。

【详解】

A.C1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KCKh在反应中得到电子,选项A正确;

B.C1元素得到电子,被还原,则ClCh是还原产物,选项B正确;

C.H2c2。4在反应中C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选项C正确;

D.I1110IKCIO3参加反应时,发生电子转移为Imolx(5-4)=lmol,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从化合价角度分析各选项,题目难度不大。

8、C

【解析】

A.c(CT)相同,说明两种盐的浓度相同,NaCl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显中性,而NH4cl是强酸弱碱盐,NH?

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因此二者的pH不相等,A错误;

B.HC1是一元强酸,完全电离,而CH3coOH是一元弱酸,部分电离,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当两种酸的浓度相等

时,由于醋酸部分电离,所以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HOCH3COOH,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性就越强,

故HC1的导电能力比醋酸强,B错误;

C.HC1是一元强酸,溶液中c(C1)=c(H+)-c(OH-),CH3COOH是一元弱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但溶液中

+

C(CH3COO-)=C(H)-C(OH-),两溶液中c(CH3co6)=c(Cr),常温下两溶液中c(H+)相等,所以两溶液的pH也就相等,C

正确;

D.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由于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因此恰好反应产

生CH3coONa,该盐是强碱弱酸盐,CH3COO-水解,使溶液显碱性,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o

9、D

【解析】

A、己二酸是二元弱酸,第二步电离小于第一步,即Kai/叱其才)>Ka2=,所以当pH相等即

C(H2X)C(HXD

氢离子浓度相等时1g笔*>lgf舒,因此曲线N表示pH与1g噂2的变化关系,则曲线M是己二酸的第二

C(H2X)C(HX)C(H2X)

C—)

步电离,根据图像取一0.6和4.8点,=10-06mobL-1,c(H+)=10-48mol-L-1,代入Ka?得到Ka2=10f4,因

c(HX)

此&2(H2X)的数量级为10Q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曲线N表示pH与的关系,B正确;C.曲线

C(H2X)

c(HX-)

N是己二酸的第一步电离,根据图像取0.6和5.0点,=1006mobL-1,c(H+)=10-50mol-L1,代入Kai得到

C(H2X)

Ka2=10-44,因此HX-的水解常数是10-14/10-4.4<Ka2,所以NaHX溶液显酸性,即c(H+)>c(OH-),C正确;D根

据图像可知当1g坐工=0时溶液显酸性,因此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坨条=>0,即c(X*)>c(HX-),D错误;答

c(HX)c(HX)

案选D。

10、B

【解析】

A.甲烷与酸性KMnCh溶液不反应,不能通过将CH4通入酸性KMnCh溶液,证明CH4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

B.铜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热的氧化铜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醛和金属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整

个过程中铜丝的质量不变,为催化剂,故B正确;

C.加入试剂的顺序为乙醇、浓硫酸、醋酸,先加入浓硫酸会发生液体飞溅,故C错误;

D.蔗糖水解后溶液呈酸性,应先用NaOH调节至碱性,再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水解产物的还原性,否

则实验不会成功,故D错误;

故选B。

11、D

【解析】

A.硅胶具有吸水性,而且无毒,能用作食品、药品干燥剂,故A正确;

B.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作胃酸中和剂,故B正确;

C.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织物的漂白剂,C正确;

D.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够发生银镜反应,可用于工业制镜,故D错误;

故答案为Do

12、B

【解析】

原电池工作时,出失电子在负极反应,负极反应为H2+CO32--2e-=H2O+CO2,正极上为氧气得电子生成CO32,则正

极的电极反应为Ch+2CO2+4e-=2CCh2-。

【详解】

A.分析可知电池工作时,熔融碳酸盐起到导电的作用,和氢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正极生成碳酸根离

子循环使用,故A错误;

B.原电池工作时,氏失电子在负极反应,负极反应为H2+CO32--2e=H2O+CO2,故B正确;

C,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电极a-负载-电极b,电子不能通过熔融碳酸盐重新回到电极a,故C错误;

D.电极反应中电子守恒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2mol电子,反应氧

气0.05mol,消耗O2质量=0.05molX32g/mol=1.6g,故D错误;

故选:B,

13、D

【解析】

c(R)c(R)c(H+)

A.pH=6时c(H+)-10-6,由图可得此时lg二~~-=0,则一7\7=10-6,设HR0,Olmol•L1电离了Xmol•L

c(HR)c(HR)

K「C(R)C(H+)_X2

-16

=10,解得X=1(0,PH=4,A项正确;

c(HR)0.01-x

c(HR)c(HR)c(H+)

B.由已知HR溶液中存在着HR分子,所以HR为弱酸,c(R]=c(Rjc(H+)=C(It)/及温度不变时&的值不

c(HR)

变,con浓度在减小,故/口八在减小,B项正确;

c(R)

C.当溶液为碱性时,R-的水解会被抑制,c(R-)>c(HR),C项正确;

D.居=10-6,当通入0.01molNH3时,恰好反应生成NH4R,又因为常温下N%•电离平衡常数K=L76X10一

5,所以NH4R溶液中R-水解程度大于NH:水解程度,NH4R溶液呈碱性,则c(NHj)>c(IT)>c(OlT)>c(lf),D

项错误;

答案选D。

14>B

【解析】

A.同系物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结构相似②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故A错误;

B.n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B正确;

C.n的二氯代物有3种,p的二氯代物也有3种,故C错误;

D.应该是m(C6H6)生成ImolC6H12需要3molH2,故D错误;

答案:B

【点睛】

易错选项C易忽略两个氯原子取代同一个碳上的氢原子。

15、D

【解析】

A.该装置为外加电源的电解池原理;

B.根据装置图易知,阳极生成的CuCL与C2H4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判断该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C.根据电解池阴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及溶液电中性原则分析作答;

D.根据具体的电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综合写出该装置的总反应。

【详解】

A.该装置为电解池,则工作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故A项错误;

B.C2H4中C元素化合价为-2价,C1CH2cH2cl中C元素化合价为-1价,则CuCL能将C2H4氧化为1,2一二氯乙烷,

故B项错误;

C.该电解池中,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uCl-e+Cl=CuCh,阳极区需要氯离子参与,则X为阴离子交换膜,

而阴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T+2OH,有阴离子生成,为保持电中性,需要电解质溶液中的钠离子,

则Y为阳离子交换膜,故C项错误;

D.该装置中发生阳极首先发生反应:CuCl-e+Cl-CuCb,生成的CuCL再继续与C2H4反应生成1,2一二氯乙烷

和CuCL在阳极区循环利用,而阴极水中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其总反应方程式为:CH2=CH2+2H2O+2NaCl三H2

+2NaOH+CICH2CH2CI,故D项正确;

答案选D。

16、A

【解析】

①根据已知信息:CS2(二硫化碳)是无色液体,沸点46.5℃,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

过30C,CS2属于有机物,所以CS2属易燃易爆的危险品,故①正确;

②二硫化碳是损害神经和血管的毒物,所以二硫化碳有毒;二硫化碳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醛等多数有机溶剂,所

以不能水解,故②错误;

③根据已知信息:在工业上最重要的用途是作溶剂制造粘胶纤维,所以是良好的有机溶剂,故③正确;

④与钠反应的产物中不一定有Na2c03,故④错误;

⑤根据CS2中S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CS2具有还原性,故⑤正确;因此①③⑤符合题意;

答案选A。

17、A

【解析】

由碳架结构可知a为(CH3)2C=CH2,b为C(CH3)4,C为(CH3)3CH,d为环丁烷,①a为(CH3)2C=CHz,属于烯崎,d

为环丁烷,属于环烷烧,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①正确;②b为C(CH3)4,C为(CH3)3CH,二

者都属于烷烧,分子式不同,互为同系物,②正确;③a为(CH3)2C=CH2,含有C=C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d为

环丁烷,属于环烷崎,不能发生加聚反应,③错误;④都属于崎,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④错误;所以①②

正确,故答案为:A。

18、D

【解析】

2

某固体样品可能含有K+、Ca\NH4\ChCO3*、SO4"中的几种离子。将该固体样品分为等质量的两份,进行如下

实验(不考虑盐类的水解及水的电离):(1)一份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溶液,得沉淀6.63g,在

4.66g

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仍有4.66g沉淀。4.66g沉淀为硫酸锁,所以固体中含有—=0.02mol硫酸根离子,

233g?

6.63g-4.66g

=0.01mol碳酸根离子,溶液中没有Ca2+;(2)另一份固体与过量NaOH固体混合后充分加热,产生使

WTgM1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0.672L(标准状况)(假设气体全部逸出),则含有°;672L=o.03mo1钱根离子,

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则溶液中一定含有钾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离子。

【详解】

22

A.该固体中一定含有NH4+、CO3,SO4-,不能确定是否含cr,故A不符;

B.该固体中一定没有Ca2+,可能含有K+、C1,故B不符;

C.该固体可能有(NH4)2SC)4、K2co3,不能确定是否含NH4CL故C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