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年级下册3月摸底考试(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年级下册3月摸底考试(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年级下册3月摸底考试(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年级下册3月摸底考试(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年级下册3月摸底考试(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赣州市2024年高三年级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2024年3月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2为陕西姜寨聚落遗址与河南阎村原始遗址出土的陶罐及陶盖示意图,对比可以印证()

①小至⑴小4

图1(吴寨聚落遗址)图2(阎村原始遗址)

A.制陶技艺起源于北方B.远古时代手工业技术发达

C.中国已进入文明社会D.早期区域文明间存在交流

2.秦汉时期,皇帝的决策一般经过以下程序:皇帝将问题交给有关机构和臣下讨论,提出方案,经皇帝批

准,交由御史府拟定诏、制、敕、令,再经丞相副署后传送有关部门执行。这()

A.提升了国家治理水平B.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C.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3.北魏皇帝“赐名”,是利用拓跋鲜卑传统进行统治的一种做法。孝文帝统治时期,扩大了赐名的范围,

增加了赐名的人数,尤其是将境内汉族大族作为主要赐名对象,并使这些大族获得赐名的人数远远超过拓

跋鲜卑贵族。孝文帝这一做法有利于()

A,强化祖源认同B,推动民族交融C.社会阶层流动D.抑制鲜卑贵族

4.安史之乱后,户籍制度及以它为基础的国家土地分配制度遭到破坏,政府为保持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分配

控制权的努力被证明是无效的,土地拥有者的土地所有权和自由处理权实际上得到承认。这一变化导致

()

A.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B.基层治理制度的变化

C.中央集权的严重削弱D.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

5.宋神宗时,陈执中(仁宗时宰相)的儿子陈世儒之妻李氏杀其婆母,而陈世儒“知而不发”,时任监察

御史里行的蔡确主张陈世儒应连坐。神宗说:“执中止一子,留以存祭祀如何?”蔡确说:“五刑之属三

千,其罪莫于不孝,其可赦邪?”竟判处陈世儒及李氏极刑。这说明()

A.司法实践排除了伦理观念的影响B.监察制度日益完善

C.皇帝的司法权受到一定程度限制D,君主专制制度弱化

6.明清时期,松江府朱泾镇附近四乡盛产棉花,居民又精于纺织,所产棉布闻名遐迩,这里“居民数千

家,商贾辐辕”;苏州府的盛泽镇地处桑蚕之乡,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丝业重镇。这表明()

A.江浙地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交通便利促进区域贸易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推动市镇兴盛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7.在康有为70岁寿辰时,梁启超撰写《南海先生七十寿言》一文,文中写道:“戊戌以后之新中国,为

先生实自辟之,今之少年或能讥弹先生,然而导河积石,则孰非闻先生之风而兴者?”作者意在强调康有

为()

A.引领时代发展的潮流B.开启思想解放的先河

C.致力于推动政治变革D.冲破了传统思想束缚

8.1926年12月至1927年2月,武汉、九江等地的工人、社会团体、市民群众,开展反对帝国主义,收回

租界主权的运动,并得到全国人民的声援。最终迫使英国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签署协定,将其在汉口、九

江的租界交还中国。这表明()

A.工人阶级是国民革命运动的主导B.国民政府取消了列强在华一切特权

C.北伐推动了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D.工人运动导致了统一战线内部分化

9.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战胜绝对优势敌人的进攻,依靠于在战略退却阶

段中所造成的、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比较敌人开始进攻时起了变化的形势……”在解放战争中,最能体

现毛泽东这一论断的战例是()

A.西北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进攻B.东北野战军发动辽沈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展开战略大反攻D.人民解放军开展渡江作战

10.1989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提出了医疗改革市场化方向,

并制定了具体政策,如开展有偿服务、进一步调整医疗卫生服务收费标准、卫生事业单位实行“以副补

主”“以工助医”等。这次医改()

A保证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B.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求

C.促进了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建立D.调动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性

11.泛雅典人节是公元前6世纪雅典人祭祀城邦保护神雅典娜女神的节日。在这一盛大的节日里,雅典人

连续多日进行音乐、史诗吟诵、体育竞技等比赛活动,之后还有隆重的巡游、百牛大祭以及飨宴月乍肉等宗

教活动。泛雅典人节()

A.体现了宗教主宰社会生活B.消除了社会阶层的差别

C.反映雅典城邦政治的特点D.实现了公民参政的愿望

12.从12世纪开始,西北欧出现一场广泛的“拓殖运动”,被开垦的大量土地基本上是荒地、森林和沼

泽,是封建地产范围以外的土地,这些土地具有“私产”性质。据此可知“拓殖运动”()

A.促进了庄园经济的瓦解B.引发了各国对土地的争夺

C.推动了商业资本的扩张D.增强了欧洲封建领主势力

13.中世纪的欧洲排斥工匠的技术发明,到了16世纪,采矿以及冶金操作手册在德意志刊印发行后,其他

领域的类似书籍相继在欧洲出现,科学家对手工艺人的工作产生浓厚兴趣。这说明()

A.印刷技术的进步推动技术传播B.文艺复兴助推生产技术进步

C.近代科学革命诞生于冶金领域D,欧洲近代科学源于生产实践

14,下图为1910T911年外国在墨西哥投资情况(以170家大企业计算),据此可知墨西哥()

□|合—9京,占5X|

可内资投制31―,占18%|

■|外费控制130夙占7Tx

A.积极引进外资发展经济B.主动放弃本国资源主权

C.争取政治独立任重道远D,经济呈现畸形发展形态

15.1922年热那亚会议,是一战后第一次大规模讨论欧洲经济问题的国际会议。会议期间,苏俄代表团声

明:准备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把部分森林、矿产资源甚至肥沃耕地租让给外国经营,但拒绝任何不平

等交易。这表明当时苏俄()

A,与西方国家的矛盾已消除B.工业化建设急需大量资金

C.对西方国家作出重大妥协D.致力于恢复发展国内经济

16.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其年度外交政策报告中表示:“在当代,认为世界的安全和发展主要是美

国的事是不正常的和不可能的,其他国家的防卫和进步,必须首先是他们自己的责任,其次又是地区性的

责任。”这反映了美国()

A,遏制政策的终结B,反对欧洲共同体成立

C.全球战略的调整D.放弃对北约承担义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朝驿道不仅遍布中原地区,而且横贯欧亚,旁及中、西亚的察合台、伊利汗国。一度断绝

的中西传统商道及中原北方民族贸易之路借此得以恢复。沿着商道东行的外国商人,来自君士坦丁堡、波

兰、奥地利、俄国、威尼斯、热那亚、西亚、中亚等地。从欧洲到中国路途遥远,沿途地理气候条件复

杂、险恶,他们能携带大批金银珠宝、药物、毛料等商品来到中国,得益于驿道。驿站的直接或间接帮

助,使欧亚国际商队长途贩运活动再度兴盛。《马可波罗行记》《通商指南》《柏朗嘉宾蒙古行记》等对这

一时期的中西交往做了大量记录和描述。

•摘编自吴慧主编《中国商业通史》(第三卷)

材料二

tenK

图我划前期依堤和边就各族分布国(669年)图2元朝段圾用(1330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驿道发挥的重要作用。围绕“元朝中西交往”这一探究主

题,请补充除文献史料外其他类型的实物史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与唐朝相比在边疆治理方面的进步之处。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为了在中国西部地区建立新的国防工业基础,准备和坚持长期抗战,国

民政府策动了规模巨大的工业内迁。内迁工厂大多数是当时中国工业界各行业中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

管理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名牌厂。如内迁民营工厂中大鑫制罐厂、上海机器厂、中国亚浦耳电器厂、华生及

华成电器厂等,都是中国近代工业中名列各行业前茅的者。内迁的国营工厂多数是当时最先进的钢铁联合

企业。这些工厂的内迁,不仅把当时沿海地区的相对来说较为先进的工业设备、工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

了大后方,更重要的是使大批工业科技人才和熟练技工汇集到大后方,据1941年的统计,内迁的工程技

术人员达2万余人。

,摘编自黄立人《论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工业科技》

材料二1964年5月,毛泽东提出,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

人的入侵。8月,中央作出了在三线地区开展以战备为中心大规模建设工业、交通、国防科技设施的重大

战略决策。三线建设从1964年开始,到1980年,全国三线地区共投入2052.68亿元,相当于1953年一

1964年投资的三倍。根据1984年普查,在中西部建成了1945个大型企业、科研设计院所。三线建设无论

规模还是时间跨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由于涉及国防安全,三线建设当时不见诸报端。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工业内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中国三线建设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了19世纪前半期,强大的英国工业已经不需要国家来保护了,相反的,这个保护政策只

能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因而不利于英国工业的发展。1832年以后,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们便开始了争取

废除上述一系列重商主义法律的斗争,到1846年终于迫使议会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

年取消了。此外,在1846年7849年间,议会又取消了200种左右的商品进口税。这些措施意味着自由贸

易的实现。

——摘编自吴于廛、齐世荣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欧洲国家的关税率(1913年指数为100)

食品半成品制成品

192719311927193119271931

年年年年年年

德国12538095153190183

法国65.518096125153178

意大

75188114198193286

比利

46931382.4122137

瑞士1462881572.8189236

瑞典117208107106475605

——资料来源: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中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核心问题,并分析其造成的后果。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事记

1840年片战争爆发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魏源编成《海国图志》

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

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长途电报线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张骞开始创办大生纱厂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

1907年秋瑾就义

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

1917年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任选以上三个史实,从中提炼一个主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

文。)

赣州市2024年高三年级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2024年3月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2为陕西姜寨聚落遗址与河南阎村原始遗址出土的陶罐及陶盖示意图,对比可以印证()

口小丕卬小4

图1(吴寨聚落遗址)图2(阎村原始遗址)

A.制陶技艺起源于北方B.远古时代手工业技术发达

C.中国已进入文明社会D,早期区域文明间存在交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中国。结合图1、2可知,两地出土陶器形状十分相似,因而推断早期区域文明间存

在一定的交流,D项正确;两处原始遗址陶器相似的形状无法判断制陶技艺起源于北方,排除A项;两处原

始遗址陶器不能印证远古时代手工业技术发达,排除B项;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主要表现为文字、城市、王

权和国家等的出现,排除C项。故选D项。

2.秦汉时期,皇帝的决策一般经过以下程序:皇帝将问题交给有关机构和臣下讨论,提出方案,经皇帝批

准,交由御史府拟定诏、制、敕、令,再经丞相副署后传送有关部门执行。这()

A.提升了国家治理水平B.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C.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的、影响题。据本题

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材料中涉及的秦汉时期行政程序和权力运行方式,一定程度

上有利于减少失误、提升国家治理水平,A项正确;“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的说法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

除B项在君主专制制度下,无法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故排除C项材料主旨为“秦汉的决策程序”,而“在

官员文化素质”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3.北魏皇帝“赐名”,是利用拓跋鲜卑传统进行统治的一种做法。孝文帝统治时期,扩大了赐名的范围,

增加了赐名的人数,尤其是将境内汉族大族作为主要赐名对象,并使这些大族获得赐名的人数远远超过拓

跋鲜卑贵族。孝文帝这一做法有利于()

A强化祖源认同B,推动民族交融C.社会阶层流动D.抑制鲜卑贵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北魏(中国)。据材料“尤其是将境内汉族大族作为主要赐名对象,并使这些大族获得赐名的人数

远远超过拓跋鲜卑贵族”及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时期将鲜卑族的传统应用于汉族,将境内汉族大族作为主

要赐名对象,有利于改善汉族与鲜卑族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交融,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生将鲜卑族的做

法应用到汉人,没有体现鲜卑族和汉族有共同的祖先,排除A项;扩大的赐名范围,增加的赐名人数是在

地主阶级内部进行,不能体现阶层流动,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被赐姓的人有什么样的权力,汉族大族

赐名的人数增加并不意味牵制鲜卑贵族,排除D项。故选B项。

4.安史之乱后,户籍制度及以它为基础的国家土地分配制度遭到破坏,政府为保持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分配

控制权的努力被证明是无效的,土地拥有者的土地所有权和自由处理权实际上得到承认。这一变化导致

()

A.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B.基层治理制度的变化

C.中央集权的严重削弱D.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

可知,唐朝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遭到破坏。再联系所学知识,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进

行了赋税制度的调整,实行两税法,A项正确;材料所述为两税法推行的背景,没有涉及基层治理制度,

排除B项;材料强调安史之乱后土地、户籍、赋税制度的变化,而非强调地方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排

除C项唐朝和其他封建朝代一样实行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制度未发生根本变革,排除D项。故选A项。

5.宋神宗时,陈执中(仁宗时宰相)的儿子陈世儒之妻李氏杀其婆母,而陈世儒“知而不发”,时任监察

御史里行的蔡确主张陈世儒应连坐。神宗说:“执中止一子,留以存祭祀如何?”蔡确说:“五刑之属三

千,其罪莫于不孝,其可赦邪?”竟判处陈世儒及李氏极刑。这说明()

A.司法实践排除了伦理观念的影响B.监察制度日益完善

C.皇帝的司法权受到一定程度限制D,君主专制制度弱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宋神宗向蔡确提出给陈世儒留下性命“留以存祭祀”的建议,遭拒绝,

说明皇帝的司法权受到一定程度限制,c项正确;“五刑之属三千,其罪莫于不孝,其可赦邪?”说明司法

实践受到伦理观念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没有体现监察制度的完善,排除B项;宋代君主专制

制度得到加强,D项表述错误。故选C项。

6.明清时期,松江府朱泾镇附近四乡盛产棉花,居民又精于纺织,所产棉布闻名遐迩,这里“居民数千

家,商贾辐犊”;苏州府的盛泽镇地处桑蚕之乡,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丝业重镇。这表明()

A.江浙地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交通便利促进区域贸易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推动市镇兴盛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材料

中的朱泾镇和盛泽镇都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市镇。根据材料朱泾镇“附近四乡盛产棉花,居民又精于纺织,

所产棉布闻名遐迩”,盛泽镇“地处桑蚕之乡,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丝业重镇”,可知,经济作物的种植和

农产品商品化推动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市镇兴盛,c项正确;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

战争之后,排除A项;材料并没涉及交通便利的信息,排除B项;明清时期,封建政府继续实行重农抑商

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7.在康有为70岁寿辰时,梁启超撰写《南海先生七十寿言》一文,文中写道:“戊戌以后之新中国,为

先生实自辟之,今之少年或能讥弹先生,然而导河积石,则孰非闻先生之风而兴者?”作者意在强调康有

为()

A.引领时代发展的潮流B.开启思想解放的先河

C.致力于推动政治变革D.冲破了传统思想束缚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近代(中国)。从材料“戊戌以后之新

中国,为先生实自辟之”“导河积石,则孰非闻先生之风而兴者?”等信息中可知梁启超强调康开启了思

想解放的先河,B项正确。进入20世纪康有为成为保皇派,思想趋于保守,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康有

为致力于推动政治变革,排除C项;康有为的思想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并没有完全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排除D项,故选B项。

8.1926年12月至1927年2月,武汉、九江等地的工人、社会团体、市民群众,开展反对帝国主义,收回

租界主权的运动,并得到全国人民的声援。最终迫使英国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签署协定,将其在汉口、九

江的租界交还中国。这表明()

A.工人阶级是国民革命运动的主导B.国民政府取消了列强在华一切特权

C.北伐推动了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D.工人运动导致了统一战线内部分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近代中国。根据材料“1926年12月至1927年2月,武汉、九江等地的工人、社会团体、市民群众,开展

反对帝国主义,收回租界主权的运动,并得到全国人民的声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期间,武汉、九

江等地反对帝国主义运动不断发展,在全国人民的声援下,最终收回英租界,C项正确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工人阶级不是运动的主导,排除A项;国民政府并没有取消列强在华的

一切特权,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导致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分化的原因是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而并非工人

运动的发展,D项表述错误,排除。故选C项。

9.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战胜绝对优势敌人的进攻,依靠于在战略退却阶

段中所造成的、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比较敌人开始进攻时起了变化的形势……”在解放战争中,最能体

现毛泽东这一论断的战例是()

A.西北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进攻B.东北野战军发动辽沈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展开战略大反攻D.人民解放军开展渡江作战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主张面对优势敌人的进攻,暂时实行战略退却,

然后寻找有利时机消灭敌人。解放战争中,国民党集中优势兵力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党中央和解放军总

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最后西北野战军趁机先后取得青化硬、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国民党对

陕北的重点进攻,A项正确;辽沈战役是战略决战,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展开战略

大反攻,是战略反攻,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1949年4月开展的渡江作战,没有体现战略退却,排除D

项。故选A项。

10.1989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提出了医疗改革市场化方向,

并制定了具体政策,如开展有偿服务、进一步调整医疗卫生服务收费标准、卫生事业单位实行“以副补

主”“以工助医”等。这次医改()

A.保证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B.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求

C.促进了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建立D.调动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1989年的中国。根据

材料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开展有偿服务、进一步调整医疗卫生服务收费标准”

等政策,有利于医院增加收入;“以副补主”“以工助医”,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这些

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D项正确;材料中提及的内容只是国家医疗卫生改革中的一个环

节,不可能保证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排除A项;1989年尚未确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排除B项材料提及的是医疗卫生某一方的改革,并没有涉及“国家医疗卫生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1.泛雅典人节是公元前6世纪雅典人祭祀城邦保护神雅典娜女神的节日。在这一盛大的节日里,雅典人

连续多日进行音乐、史诗吟诵、体育竞技等比赛活动,之后还有隆重的巡游、百牛大祭以及飨宴昨肉等宗

教活动。泛雅典人节()

A.体现了宗教主宰社会生活B.消除了社会阶层的差别

C.反映雅典城邦政治的特点D.实现了公民参政的愿望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的、影响题。据本题

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泛雅典人节营造了自由的氛围,培育了城邦意识,反映出雅典城

邦政治的特点,C项正确;泛雅典人节虽然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不能体现宗教主宰社会生活,故排除A

项;泛雅典人节虽然有各阶层参加,但不能消除雅典社会阶层差别,排除B项;材料没有“公民参政”的

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12.从12世纪开始,西北欧出现一场广泛的“拓殖运动”,被开垦的大量土地基本上是荒地、森林和沼

泽,是封建地产范围以外的土地,这些土地具有“私产”性质。据此可知“拓殖运动”()

A.促进了庄园经济的瓦解B.引发了各国对土地的争夺

C.推动了商业资本的扩张D.增强了欧洲封建领主势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2世纪(西北欧)。根据材料“封建

地产范围以外的土地,这些土地具有‘私产'性质”可知,大量土地的开垦使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受到冲

击,这促进了庄园经济的瓦解,A项正确;”引发了各国对土地的争夺”,不符合史实这时期“拓殖运动”

主要促进了庄园经济的瓦解,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商业资本,不能推动商业资本的扩张,排除C项;

大量'私产’出现,封建领主势力受到削弱,而不是增加,D项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13.中世纪的欧洲排斥工匠的技术发明,到了16世纪,采矿以及冶金操作手册在德意志刊印发行后,其他

领域的类似书籍相继在欧洲出现,科学家对手工艺人的工作产生浓厚兴趣。这说明()

A.印刷技术的进步推动技术传播B.文艺复兴助推生产技术进步

C.近代科学革命诞生于冶金领域D.欧洲近代科学源于生产实践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6世纪的欧洲。根据

材料及所学可知,中世纪天主教会控制了人们的思想,生产技术不被重视、受到排斥;文艺复兴促进人们

思想解放,引导人们关注社会现实、重视实践。16世纪以后,德意志刊印发行采矿以及冶金操作手册、生

产技术领域的书籍相继出现、科学家对手工艺人的工作产生浓厚兴趣,正说明了文艺复兴助推了生产技术

进步,B项正确;“印刷技术的进步推动技术传播”的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近代科学革命诞生

于天文学领域,而非冶金领域,排除C项;欧洲近代科学来源于科学实践,而非生产实践,排除D项。故

选B项。

14,下图为1910-1911年外国在墨西哥投资情况(以170家大企业计算),据此可知墨西哥()

D|合—9凤占5X|

可内一—制31-,占18%|

■|外费控制130瓦占7Tx

A.积极引进外资发展经济B.主动放弃本国资源主权

C.争取政治独立任重道远D.经济呈现畸形发展形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20世纪(墨西哥)。从图可知,当时墨西哥的经济命脉几乎被外国资本所控制,呈现明显的半殖

地化特征,是经济发展的一种畸形发展,D项正确;列强资本渗透进墨西哥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不是墨西

哥“积极引进外资发展经济”,排除A项;墨西哥资源主权是被殖民国家侵占而被迫丧失的,排除B项;

1821年墨西哥已经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排除C项。故选D项。

15.1922年热那亚会议,是一战后第一次大规模讨论欧洲经济问题的国际会议。会议期间,苏俄代表团声

明:准备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把部分森林、矿产资源甚至肥沃耕地租让给外国经营,但拒绝任何不平

等交易。这表明当时苏俄()

A.与西方国家的矛盾已消除B.工业化建设急需大量资金

C.对西方国家作出重大妥协D,致力于恢复发展国内经济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22年(苏俄)。从热那亚会议时间1922年和苏俄代表团声明的内容“把部分森林、矿产资源甚

至肥沃耕地租让给外国经营”,可以知道,题干材料与苏俄新经济政策有关,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要

促进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D项正确。一战结束后,苏俄与西方国家的矛盾并没有消除,排除A项;苏

联的工业化建设开始于1925年,与会议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苏俄“拒绝任何不平等交易”说明苏俄并

没有对西方国家作出重大妥协,C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16.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其年度外交政策报告中表示:“在当代,认为世界的安全和发展主要是美

国的事是不正常的和不可能的,其他国家的防卫和进步,必须首先是他们自己的责任,其次又是地区性的

责任。”这反映了美国()

A,遏制政策的终结B,反对欧洲共同体成立

C.全球战略的调整D.放弃对北约承担义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当代美国。根据材料“承认美国力量的有限性”“世界的安全和发展主要是美国的事是不正常的和

不可能的”,表明当时美国不愿对“世界的安全和发展”单独承担责任,而希望西方大国“共同承担责任”,

这反映美国战略在经济衰退背景下全球战略的收缩,C项正确;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并不意味着对苏联、中

国等的“遏制”政策的终结,只是“遏制”更加灵活,方式更加多样,排除A项;美国对欧洲共同体的成

立持支持态度,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美国只是打算减少对北约的义务,并没有放弃对北约承担义务,

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朝驿道不仅遍布中原地区,而且横贯欧亚,旁及中、西亚的察合台、伊利汗国。一度断绝

的中西传统商道及中原北方民族贸易之路借此得以恢复。沿着商道东行的外国商人,来自君士坦丁堡、波

兰、奥地利、俄国、威尼斯、热那亚、西亚、中亚等地。从欧洲到中国路途遥远,沿途地理气候条件复

杂、险恶,他们能携带大批金银珠宝、药物、毛料等商品来到中国,得益于驿道。驿站的直接或间接帮

助,使欧亚国际商队长途贩运活动再度兴盛。《马可波罗行记》《通商指南》《柏朗嘉宾蒙古行记》等对这

一时期的中西交往做了大量记录和描述。

——摘编自吴慧主编《中国商业通史》(第三卷)

材料二

图央朝前期依埃和边就各族分布用《669年)图2元期值战用(1330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驿道发挥的重要作用。围绕“元朝中西交往”这一探究主

题,请补充除文献史料外其他类型的实物史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与唐朝相比在边疆治理方面的进步之处。

【答案】(1)构建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促进了国内经济、文化的联系;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

统一;促进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器物;建筑物;遗迹、遗址。

(任答1点)

(2)唐朝主要通过设立都督府、都护府、册封和朝贡实施边疆管理,很不稳定。元朝设立宜政院辖区,实

现了中央对西藏的直接管辖;在边疆地区也设立了行省,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使边疆管理呈现出与

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朝(中国)。作用:据材料一“元朝驿道不仅遍布中原地

区,而且横贯欧亚,旁及中、西亚的察合台、伊利汗国”“一度断绝的中西传统商道及中原北方民族贸易之

路借此得以恢复”及所学知识可知,构建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促进了国内经济、文化的联系;据

材料一“驿站的直接或间接帮助,使欧亚国际商队长途贩运活动再度兴盛”及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中西经

济、文化的交流与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驿道能够将中央的命令快速

传到地方,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补充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文献按照存在形式可以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在研究元朝的中西交往中还可以从实

物史料方面补充,如补充一些考古发现的器物;建筑物;遗迹、遗址等。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元朝(中国)。进步之处:据材料二唐朝地图中“都护府”“都督

府”及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主要通过设立都督府、都护府、册封和朝贡实施边疆管理,这种方式下地方拥

有很大的自主权,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很不稳定。据材料二元朝地图“宣政院”“辽阳行省”及所学知

识可知,元朝在边疆治理上的措施可以从设立宜政院辖区,实现中央对西藏的直接管辖;在边疆地区设立

行省,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使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等角度进行说明。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为了在中国西部地区建立新的国防工业基础,准备和坚持长期抗战,国

民政府策动了规模巨大的工业内迁。内迁工厂大多数是当时中国工业界各行业中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

管理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名牌厂。如内迁民营工厂中大鑫制罐厂、上海机器厂、中国亚浦耳电器厂、华生及

华成电器厂等,都是中国近代工业中名列各行业前茅的者。内迁的国营工厂多数是当时最先进的钢铁联合

企业。这些工厂的内迁,不仅把当时沿海地区的相对来说较为先进的工业设备、工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

了大后方,更重要的是使大批工业科技人才和熟练技工汇集到大后方,据1941年的统计,内迁的工程技

术人员达2万余人。

----摘编自黄立人《论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工业科技》

材料二1964年5月,毛泽东提出,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

人的入侵。8月,中央作出了在三线地区开展以战备为中心大规模建设工业、交通、国防科技设施的重大

战略决策。三线建设从1964年开始,到1980年,全国三线地区共投入2052.68亿元,相当于1953年一

1964年投资的三倍。根据1984年普查,在中西部建成了1945个大型企业、科研设计院所。三线建设无论

规模还是时间跨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由于涉及国防安全,三线建设当时不见诸报端。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工业内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中国三线建设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适应抗战需要;以大企业和技术设备先进企业为主;包括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规模巨大;

工业内迁带动了技术设备、人才的内迁。(任答3点)

(2)成就:推进了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强了国防建设;推动了西部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改

善了国民经济布局。

原因:国内政局相对稳定;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持,提供了有力保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计

划经济体制的优势)(任答2点)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为了在中国西部地区建立新的国防工业基

础,准备和坚持长期抗战”可知,适应抗战需要;根据材料“内迁工厂大多数是当时中国工业界各行业中

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管理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名牌厂”可知,以大企业和技术设备先进企业为主;根据

材料“如内迁民营工厂中大鑫制罐厂、上海机器厂、中国亚浦耳电器厂、华生及华成电器厂等”“内迁的

国营工厂多数是当时最先进的钢铁联合企业”可知,包括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和规模巨大;根据材料“仅

把当时沿海地区的相对来说较为先进的工业设备、工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了大后方,更重要的是使大批

工业科技人才和熟练技工汇集到大后方”可知,工业内迁带动了技术设备、人才的内迁。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成就:根据材料“三线建设从1964年开始,到

1980年,全国三线地区共投入2052.68亿元,相当于1953年—1964年投资的三倍”可得出推进了我国现

代化进程;根据材料“根据1984年普查,在中西部建成了1945个大型企业、科研设计院所”可得出加强

了国防建设,这也推动了西部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民经济布局。

原因:根据材料“1964年5月,毛泽东提出,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加强三线建设,防

备敌人的入侵”和所学可知,这时期我国国内政局相对稳定,为三线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内环境;根据材

料“三线建设从1964年开始,到1980年,全国三线地区共投入2052.68亿元,相当于1953年—1964年

投资的三倍”可得出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持,提供了有力保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线建设成

就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即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了19世纪前半期,强大的英国工业已经不需要国家来保护了,相反的,这个保护政策只

能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因而不利于英国工业的发展。1832年以后,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们便开始了争取

废除上述一系列重商主义法律的斗争,到1846年终于迫使议会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

年取消了。此外,在1846年7849年间,议会又取消了200种左右的商品进口税。这些措施意味着自由贸

易的实现。

——摘编自吴于厘、齐世荣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欧洲国家的关税率(1913年指数为100)

食品半成品制成品

192719311927193119271931

年年年年年年

德国12538095153190183

法国65.518096125153178

意大

75188114198193286

比利

46931382.4122137

瑞士1462881572.8189236

瑞典117208107106475605

——资料来源: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中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核心问题,并分析其造成的后果。

【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成为工业国家;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已经不利于英国拓展海外市

场;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参政权;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任答3点)

(2)问题: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后果: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加剧了世界经济危机的程度,不利于世界经济复苏。

【解析】

【小问1详解】

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根据材料“到了19世纪前半期,强大

的英国工业已经不需要国家来保护了,相反的,这个保护政策只能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因而不利于英国

工业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成为工业国家;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已经不利于

英国拓展海外市场;根据材料“1832年以后,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们便开始了争取废除上述一系列重商主

义法律的斗争,到1846年终于迫使议会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年取消了。止匕外,在1846

年_1849年间,议会又取消了200种左右的商品进口税。这些措施意味着自由贸易的实现”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参政权;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小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