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套卷4_第1页
七年级上册套卷4_第2页
七年级上册套卷4_第3页
七年级上册套卷4_第4页
七年级上册套卷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套卷4一、积累与运用。(15分)1.(3分)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A.黄晕(yùn)胆怯(què)憔悴(cùi)随声附和(hè) B.惩戒(chéng)坍塌(tān)静谧(mì)杞人忧天(qǐ) C.觅食(mì)决别(jué)蜷伏(quán)沾轻怕重(niān) D.狭隘(ài)分岐(qí)炫耀(xuàn)畏罪潜逃(qiǎn)2.(3分)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班级辩论会上,正方主辩滔滔不绝、言语犀利,咄咄逼人,让人感觉不太舒服。 B.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C.世界杯决赛将是下周日,我已经空出时间,届时一定莅临比赛现场支持法国队。 D.我们受到他的怂恿,向班主任隐瞒了这件事的事实。3.指出表述有误的一项()A.《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等。 B.《世说新语》是南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东晋至唐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言语》和《方正》篇。 C.《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等。 D.曹操,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龟虽寿》等。4.(3分)下面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其中《五猖会》《无常》都反映了鲁迅家乡赛会的风俗。 B.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提到了三本在他人生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书:一本是长妈妈为他买的《山海经》;一本是想去看五猖会,父亲偏要他背的《鉴略》;一本是在矿路学堂如饥似渴阅读的《天演论》。 C.《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孙悟空——齐天大圣——弼马温——孙行者——斗战胜佛。“孙悟空”是唐僧给他起的,“齐天大圣”是自封的。 D.《西游记》中“孙行者一调芭蕉扇”遭拒是因为孙悟空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收服了罗刹女之子红孩儿。5.(3分)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变成了嫩芽。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④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是一粒平凡的种子。A.①②句中的“阳光”“鲜艳”“变成”依次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B.⑤句中加点的“这”“是”“一粒”依次是名词、动词、数量词。 C.这组句子的正确排序应该是⑤③④②①。 D.这组句子的正确排序应该是①⑤②③④。6.(3分)古诗文填空。(1)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2)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3),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4),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5)淫慢则不能励精,。(诸葛亮《诫子书》)7.(3分)对下面两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B送狄宗亨①王昌龄秋在水清山暮蝉②,洛阳树色鸣皋烟③。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注释】①狄宗亨:王昌龄的诗友。②蝉:昆虫名,又叫“知了“,雄的叫声很大。③洛阳:唐朝的东都,是作者与狄宗亨惜别之地。鸣皋:山名,又名九皋山A.两首诗首句都交代了时令,分别是暮春和秋天。“子规啼”和“暮蝉”渲染了伤感的气氛。 B.两首诗第二句都交代了友人要去之地。其中乙诗“树色”是实写,“烟”是指鸣皋山烟雾朦胧,这是虚写。 C.两首诗第三句的“愁”均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牵挂。 D.两首诗分别将“明月”和“凉风”拟人化了,把它们看成友好的使者,想象奇特,是浪漫主义诗风的体现。二、阅读理解。(55分)8.(14分)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语段,回答问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乙】赵简子①问子贡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②对曰:“赐不能识也。”简子不说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③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④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注释】①赵简子:赵国开国君主,名鞅。②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字子贡。文中“赐”是子贡自称,相当于“我”。③终业:完成学业。④奚:为什么(1)指出下面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A.说:简子不说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B.者:赐譬渴者之饮江海/晓之者亦舍然大喜(《杞人忧天》)C.以:赐则奚足以识之/可以为师矣(《论语》)D.之:赐譬渴者之饮江海/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②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3)为乙文中的画线处断句,断两处。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寡人问子(4)甲、乙两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都用了A修辞方法,孔子借“川(河流)”突出了B,告诫弟子们要C;子贡借“江海”表达了D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9.(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标题:①人物介绍:登山家夏伯渝没有双腿,却用43年时间向不可能发起挑战,终于在69岁登上珠峰。生活中也有高山层叠,才会懂得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标题:②人物介绍:菜场画家赵卫红,一边卖菜一边画画,还在西子湖畔举办了画展。“左手烟火,坚持自己的热爱,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标题:③人物介绍:农民院士朱有勇投身脱贫攻坚事业,用科研带动村民发展土豆产业,在两会现场推广澜沧土豆。他把论文写在大地,践行了一名农业专家的初心使命。材料二:用每一代人的拼搏致敬航天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003年10月16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发射圆满成功!10月16日,串联起1964年、2003年和2021年三个重要节点,标定出中国科技连攀高峰的清晰刻度①,记录着一代代航天人紧握“接力棒”的决心和向艰难险阻发起冲锋的勇气。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探索宇宙,一次次地在浩瀚的九万里苍穹奏响凯歌。如今,仰望星空,嫦娥伴月,神舟起航;俯瞰大地,导航定位,卫星通信,电视直播……这不是历史的巧合,奋斗有痕;行而不辍注:①[号外]报社在遇有重大突发事件,欲向大众作迅速报道,所临时印发的新闻纸。因不在每日新闻纸的出版编号之内(1)请你为材料一中三个图文故事分别选择对应的标题。A:拼!勇登科学高峰,扎实耕耘大地。B:帅!坚毅向前冲锋,登顶自信人生。C:美!生活披在身上,手中紧握远方。①②③(2)下面是一位同学看到上面的两则材料后写下的对联。请你帮他补充完整。上联:追逐梦想,普通人也能奇迹;下联:宇宙,苍穹里亦可奏响凯歌。10.(13分)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问题。《植树的牧羊人》ㅤㅤ①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ㅤㅤ②那是在1913年,我长途跋涉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从前一天晚上起,我必须去找点儿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ㅤㅤ③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ㅤㅤ④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ㅤㅤ⑤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的肩膀这么高了。那大片的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ㅤㅤ⑥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加上新来的居民,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ㅤㅤ⑦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感到无限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1)选文第4段中加点的数字,有什么作用?(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5段画线句。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3)选文第二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选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11.(20分)阅读完成问题。高贵的弯腰张燕峰①滨海路是我所在城市最繁华的路。这里有两家比邻而建的大商场,不远处还有一个大型游乐场,每天无论哪个时段,吸引了不少以乞讨为生的人,他们或残或老或病②一天午后,阳光收敛起它炽热的光芒,柔和地铺满路面和每一个角落。为了享受这明媚而温和的好天气,熙熙攘攘。③我匆匆经过这里,看到不远处盘腿坐着一个盲乞丐,头发花白,衣衫破旧肮脏,已经看不出最初的颜色。一副墨镜几乎遮住了他半个脸,里面有几枚硬币。④走到他身旁时,我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随手丢出去。硬币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落到了缸底。我依旧脚步匆匆,行走的速度并没有因此放慢一点点⑤就在我昂首阔步前行时,迎面走来一位中年女性。她双手提着沉甸甸的袋子,看上去有些吃力,她衣着华丽,妆容精致,像水波潋滟的湖面,美丽、优雅、知性。⑥只见她走到一个离我较近的老年乞丐面前,弯下腰,半蹲在老乞丐面前。天啊,千沟万壑的脸上积满了尘土和污垢,双眼无神,身上穿的衣服破烂不堪,褪了色的裤腿上,裸露在外面的残肢处蜿蜒着丑陋的红色疤痕,像一条扭动着的狰狞的蛇。⑦这时,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那位中年女子指着自己腰间的坤包,对老乞丐轻声说:“我腾不出手,钱在这里⑧老乞丐伸出手,大概是看到自己的手又黑又脏,犹豫了一下⑨那女人笑了:“没事的,您就放心取吧。”ㅤㅤ⑩那双沾满污垢的黑手踌躇了几秒钟,终于再次举起来,颤抖着打开那只精巧的小包,然后双手作揖,连声道谢。ㅤㅤ⑪那女人直起身,莞尔一笑,摇摇头,拐过街角,淹没在汹涌的人流里,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站了很久,很久。那一瞬间,潮水般涌上心头的是深深的羞愧。ㅤㅤ⑫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个心地善良、有悲天悯人情怀的人,因为我从来都是逢乞必施。可是我帮助他们时从来没有认真关切地注视过他们;而是居高临下地施舍,高高地抛下ㅤㅤ⑬而这位女士如水般柔软、善良、悲悯,她对贫者有推己及人的尊重、信赖、体恤。和她相比,一下就映射出了我内心的浅薄狭隘和自以为是,碎成了满地的碎片,怎能不让我汗颜?如此优雅高贵的弯腰ㅤㅤ⑭我走到一个盲乞丐面前,取出一张纸币,弯下腰(1)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情节“我”的情感路遇乞丐傲慢施舍,脚步匆匆阔步前行A目睹B羞愧反思自我,取出纸币弯腰施舍敬佩(2)第7段画线句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那位中年女子指着自己腰间的坤包,对老乞丐轻声说:“我腾不出手,钱在这里(3)请写出第11段画线句中加点的“涌”的表达作用。那一瞬间,潮水般涌上心头的是深深的羞愧。(4)请写出选文题目的含义及作用。(5)文中的“我”和中年女子有共同的优A,又各自有不同的优点,中年女子B,我C。(每空填写一个词语)三、作文。(50分)12.(50分)作文。题目:伴我成长请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母爱,读书,欢笑,泪水要求:(1)内容具体,中心突出,字数600~800。(2)书写工整,如果书写美观可另加2分。加到满分为止。(3)要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13.作文。从小到大,我们遇见过许多可亲可敬可爱的人,可能是父母、亲人,你与他们之间有怎样的交往,他们给了你哪些帮助、启迪、快乐……?请以“遇见你要求:(1)内容具体,中心突出,字数600~800。(2)书写工整,如果书写美观可另加2分。加到满分为止。(3)要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5分)1.(3分)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A.黄晕(yùn)胆怯(què)憔悴(cùi)随声附和(hè) B.惩戒(chéng)坍塌(tān)静谧(mì)杞人忧天(qǐ) C.觅食(mì)决别(jué)蜷伏(quán)沾轻怕重(niān) D.狭隘(ài)分岐(qí)炫耀(xuàn)畏罪潜逃(qiǎn)【解答】A.有误,“胆怯”的“怯”应读作“qiè”。B.正确,C.有误,“决别”的“决”应为“诀”。D.有误,“分岐”的“岐”应为“歧”。故选:B。2.(3分)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班级辩论会上,正方主辩滔滔不绝、言语犀利,咄咄逼人,让人感觉不太舒服。 B.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C.世界杯决赛将是下周日,我已经空出时间,届时一定莅临比赛现场支持法国队。 D.我们受到他的怂恿,向班主任隐瞒了这件事的事实。【解答】ABD.正确;C.有误,莅临:来到,多用于贵宾。故选:C。3.指出表述有误的一项()A.《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等。 B.《世说新语》是南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东晋至唐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言语》和《方正》篇。 C.《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等。 D.曹操,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龟虽寿》等。【解答】ACD.正确;B.有误,《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逸事。故选:B。4.(3分)下面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其中《五猖会》《无常》都反映了鲁迅家乡赛会的风俗。 B.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提到了三本在他人生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书:一本是长妈妈为他买的《山海经》;一本是想去看五猖会,父亲偏要他背的《鉴略》;一本是在矿路学堂如饥似渴阅读的《天演论》。 C.《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孙悟空——齐天大圣——弼马温——孙行者——斗战胜佛。“孙悟空”是唐僧给他起的,“齐天大圣”是自封的。 D.《西游记》中“孙行者一调芭蕉扇”遭拒是因为孙悟空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收服了罗刹女之子红孩儿。【解答】本题考查对名著常识的把握。ABD.正确;C.有误,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故选:C。5.(3分)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变成了嫩芽。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④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是一粒平凡的种子。A.①②句中的“阳光”“鲜艳”“变成”依次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B.⑤句中加点的“这”“是”“一粒”依次是名词、动词、数量词。 C.这组句子的正确排序应该是⑤③④②①。 D.这组句子的正确排序应该是①⑤②③④。【解答】A.有误,“鲜艳”是形容词。B.有误,“这”是代词。C.正确。D.有误,排序为:⑤③④②①。故选:C。6.(3分)古诗文填空。(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5)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解答】(1)山岛竦峙(重点字:竦峙)(2)风正一帆悬(3)何当共剪西窗烛(4)学而不思则罔(重点字:罔)(5)险躁则不能治性7.(3分)对下面两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B送狄宗亨①王昌龄秋在水清山暮蝉②,洛阳树色鸣皋烟③。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注释】①狄宗亨:王昌龄的诗友。②蝉:昆虫名,又叫“知了“,雄的叫声很大。③洛阳:唐朝的东都,是作者与狄宗亨惜别之地。鸣皋:山名,又名九皋山A.两首诗首句都交代了时令,分别是暮春和秋天。“子规啼”和“暮蝉”渲染了伤感的气氛。 B.两首诗第二句都交代了友人要去之地。其中乙诗“树色”是实写,“烟”是指鸣皋山烟雾朦胧,这是虚写。 C.两首诗第三句的“愁”均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牵挂。 D.两首诗分别将“明月”和“凉风”拟人化了,把它们看成友好的使者,想象奇特,是浪漫主义诗风的体现。【解答】ABD.正确。C.有误,“我寄愁心与明月”之“愁”,怀念友人被贬谪的愁绪。故选:C。二、阅读理解。(55分)8.(14分)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语段,回答问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乙】赵简子①问子贡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②对曰:“赐不能识也。”简子不说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③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④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注释】①赵简子:赵国开国君主,名鞅。②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字子贡。文中“赐”是子贡自称,相当于“我”。③终业:完成学业。④奚:为什么(1)指出下面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CA.说:简子不说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B.者:赐譬渴者之饮江海/晓之者亦舍然大喜(《杞人忧天》)C.以:赐则奚足以识之/可以为师矣(《论语》)D.之:赐譬渴者之饮江海/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②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3)为乙文中的画线处断句,断两处。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寡人问子(4)甲、乙两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都用了A比喻修辞方法,孔子借“川(河流)”突出了B时光易逝,告诫弟子们要C珍惜时间、自强不息、永不懈怠;子贡借“江海”表达了D对老师的崇敬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A.说:同“悦”,高兴/同“悦”;B.者:……的人/……的人;C.以:来/凭借;D.之: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主谓之间。故选:C。(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①重点词有:博学,广泛地学习;切。句意: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恳切地提问,仁德就在其中了。②重点词有:曰,说;之,的。句意:赵简子说:“子贡的话说得很好!”(3)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对话、句子结构成分、习惯句式等断句。本句句意为:先生您跟随孔子学习几十年,完成学业才离开他。故可断句为: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寡人问子。(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甲】文中“逝者如斯夫,是孔子面对奔涌不息的大河。流水一去不复返。观于水而悟人生之道,但应该时时刻刻保持自强不息。【乙】文中“孔子犹江海也,子贡把孔子比成江海、思想深邃。答案:(1)C(2)①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多思考当前的事。②赵简子说:“子贡的话说得很好!”(3)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寡人问子。(4)A.比喻B.时光易逝C.珍惜时间、自强不息D.对老师的崇敬9.(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标题:①人物介绍:登山家夏伯渝没有双腿,却用43年时间向不可能发起挑战,终于在69岁登上珠峰。生活中也有高山层叠,才会懂得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标题:②人物介绍:菜场画家赵卫红,一边卖菜一边画画,还在西子湖畔举办了画展。“左手烟火,坚持自己的热爱,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标题:③人物介绍:农民院士朱有勇投身脱贫攻坚事业,用科研带动村民发展土豆产业,在两会现场推广澜沧土豆。他把论文写在大地,践行了一名农业专家的初心使命。材料二:用每一代人的拼搏致敬航天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003年10月16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发射圆满成功!10月16日,串联起1964年、2003年和2021年三个重要节点,标定出中国科技连攀高峰的清晰刻度①,记录着一代代航天人紧握“接力棒”的决心和向艰难险阻发起冲锋的勇气。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探索宇宙,一次次地在浩瀚的九万里苍穹奏响凯歌。如今,仰望星空,嫦娥伴月,神舟起航;俯瞰大地,导航定位,卫星通信,电视直播……这不是历史的巧合,奋斗有痕;行而不辍注:①[号外]报社在遇有重大突发事件,欲向大众作迅速报道,所临时印发的新闻纸。因不在每日新闻纸的出版编号之内(1)请你为材料一中三个图文故事分别选择对应的标题。A:拼!勇登科学高峰,扎实耕耘大地。B:帅!坚毅向前冲锋,登顶自信人生。C:美!生活披在身上,手中紧握远方。①B②C③A(2)下面是一位同学看到上面的两则材料后写下的对联。请你帮他补充完整。上联:追逐梦想,普通人也能创造奇迹;下联:探索宇宙,苍穹里亦可奏响凯歌。【解答】(1)根据阅读图文内容可知,“勇登科学高峰,用科研带动村民发展土豆产业”,登顶自信人生”对应“登山家夏伯渝没有双腿,终于在69岁登上珠峰”,手中紧握远方”对应“菜场画家赵卫红,还在西子湖畔举办了画展”。(2)根据“登山家夏伯渝没有双腿,却用43年时间向不可能发起挑战,一边卖菜一边画画,用科研带动村民发展土豆产业”可知,不断努力奋斗。所以。根据材料二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和关键句“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探索宇宙,一次次地在浩瀚的九万里苍穹奏响凯歌”可知。答案:(1)①B②C③A(2)创造探索10.(13分)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问题。《植树的牧羊人》ㅤㅤ①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ㅤㅤ②那是在1913年,我长途跋涉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从前一天晚上起,我必须去找点儿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ㅤㅤ③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ㅤㅤ④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ㅤㅤ⑤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的肩膀这么高了。那大片的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ㅤㅤ⑥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加上新来的居民,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ㅤㅤ⑦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感到无限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1)选文第4段中加点的数字,有什么作用?(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5段画线句。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3)选文第二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选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解答】(1)本题考查词句理解赏析。联系“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有两万颗发了芽,有将近一半,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从侧面衬托了牧羊人植树的艰辛历程,坚持不懈的性格特点。(2)本题考查句子理解赏析。联系“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挺拔”分析,描绘出牧羊人在谷底种的白桦树充满生机的壮观景象,这是五年前种的,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这些树是老人亲手栽下的。(3)本题考查描写及作用。联系“一眼望去。光秃秃的山上,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做了铺垫、废弃的家园、贫瘠的土地、富饶、美丽幸福的乐园似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4)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在内容上,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我就觉得,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怎样的无私,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高度赞扬了牧羊人坚定地信念顽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总结全文。答案:(1)具体说明了树苗成活不易,从侧面衬托了牧羊人植树的艰辛历程,坚持不懈的性格特点。(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作笔直站立的少年、挺拔,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敬佩与赞美之情。(3)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做了铺垫,这大片荒凉的原野、稀少的人烟、干燥的气候都与后面呈现出来的绿色、滋润,突出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4)总结全文,揭示主题(或点明中心),表达了作者对牧羊人的敬佩之情。11.(20分)阅读完成问题。高贵的弯腰张燕峰①滨海路是我所在城市最繁华的路。这里有两家比邻而建的大商场,不远处还有一个大型游乐场,每天无论哪个时段,吸引了不少以乞讨为生的人,他们或残或老或病②一天午后,阳光收敛起它炽热的光芒,柔和地铺满路面和每一个角落。为了享受这明媚而温和的好天气,熙熙攘攘。③我匆匆经过这里,看到不远处盘腿坐着一个盲乞丐,头发花白,衣衫破旧肮脏,已经看不出最初的颜色。一副墨镜几乎遮住了他半个脸,里面有几枚硬币。④走到他身旁时,我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随手丢出去。硬币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落到了缸底。我依旧脚步匆匆,行走的速度并没有因此放慢一点点⑤就在我昂首阔步前行时,迎面走来一位中年女性。她双手提着沉甸甸的袋子,看上去有些吃力,她衣着华丽,妆容精致,像水波潋滟的湖面,美丽、优雅、知性。⑥只见她走到一个离我较近的老年乞丐面前,弯下腰,半蹲在老乞丐面前。天啊,千沟万壑的脸上积满了尘土和污垢,双眼无神,身上穿的衣服破烂不堪,褪了色的裤腿上,裸露在外面的残肢处蜿蜒着丑陋的红色疤痕,像一条扭动着的狰狞的蛇。⑦这时,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那位中年女子指着自己腰间的坤包,对老乞丐轻声说:“我腾不出手,钱在这里⑧老乞丐伸出手,大概是看到自己的手又黑又脏,犹豫了一下⑨那女人笑了:“没事的,您就放心取吧。”ㅤㅤ⑩那双沾满污垢的黑手踌躇了几秒钟,终于再次举起来,颤抖着打开那只精巧的小包,然后双手作揖,连声道谢。ㅤㅤ⑪那女人直起身,莞尔一笑,摇摇头,拐过街角,淹没在汹涌的人流里,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站了很久,很久。那一瞬间,潮水般涌上心头的是深深的羞愧。ㅤㅤ⑫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个心地善良、有悲天悯人情怀的人,因为我从来都是逢乞必施。可是我帮助他们时从来没有认真关切地注视过他们;而是居高临下地施舍,高高地抛下ㅤㅤ⑬而这位女士如水般柔软、善良、悲悯,她对贫者有推己及人的尊重、信赖、体恤。和她相比,一下就映射出了我内心的浅薄狭隘和自以为是,碎成了满地的碎片,怎能不让我汗颜?如此优雅高贵的弯腰ㅤㅤ⑭我走到一个盲乞丐面前,取出一张纸币,弯下腰(1)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情节“我”的情感路遇乞丐傲慢施舍,脚步匆匆阔步前行A踏实(满足)目睹B中年女性行善(施舍乞丐)的过程羞愧反思自我,取出纸币弯腰施舍敬佩(2)第7段画线句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那位中年女子指着自己腰间的坤包,对老乞丐轻声说:“我腾不出手,钱在这里(3)请写出第11段画线句中加点的“涌”的表达作用。那一瞬间,潮水般涌上心头的是深深的羞愧。(4)请写出选文题目的含义及作用。(5)文中的“我”和中年女子有共同的优A善良,又各自有不同的优点,中年女子B尊重,我C浅薄狭隘。(每空填写一个词语)【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及情感的梳理。依据第④段“我心里似乎增加了一份踏实和满足”可知。依据⑤段“迎面走来一位中年女性,看上去有些吃力”,弯下腰。(2)本题考查人物描写赏析。依据“那位中年女子指着自己腰间的坤包”可知;依据“对老乞丐轻声说:‘我腾不出手,您自己取吧’”可知,通过描写女子行善(施舍乞丐)的过程,要乐于对贫穷者和弱者施以帮助。(3)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如从关键词的角度赏析,“潮水般涌上心头的是深深的羞愧”将“我”的羞愧比作潮水,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4)本题考查标题含义。题目含义既要理解其表面含义。由“忽然,只见她折回到一个老年乞丐的面前,半蹲在老乞丐的面前”可知、弯下腰、情感可知、信赖、敬佩之情。(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依据⑫段“一直以来、有悲天悯人情怀的人”、善良,A处填:善良、信赖,B处填:尊重,一下就映射出了我内心的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