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_第1页
第七章 力(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_第2页
第七章 力(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_第3页
第七章 力(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_第4页
第七章 力(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力(高频考点精讲)考点01力【高频考点精讲】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热点题型精练】1.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解:由图可看出,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点A、B不同,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答案:C。2.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①撞击在篮板上的篮球被弹回,篮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这是受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这是物体受力后形状发生了改变;③用力握皮球,皮球变瘪了,是物体受力后形状发生了改变;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尘土吹得漫天飞舞,尘土由静止到运动,这是物体受力后运动状态改变;在这四种现象中:①④物体是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②③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答案:B。3.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 C.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解:A、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在弹簧的压缩过程,弹簧变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B、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在弹簧的压缩过程,小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变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故B正确;C、小球被弹开的过程中,弹簧对小球有力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球对弹簧也有力的作用,这个力减缓了弹簧恢复原状的速度,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错误;D、在整个过程中,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故D正确。答案:C。4.《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解: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木星的引力是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F1=F2,故C正确。答案:C。5.如图某人用12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等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解: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大小相等;故人用12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也为12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答案:等于;弹簧。6.如图实验,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下降(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解:①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桌面中间变形下降,两个平面镜将向中间倾斜,光束的入射角减小,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点会在平面镜上由上向下移动,光束的位置相对降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下降;②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桌面发生形变,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答案:下降;形状。7.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一钢条的下端固定,然后分别用不同方向或不同大小的力作用在钢条的不同部位,使其发生如图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形变,各力的大小关系为:F1=F3=F4>F2。(1)该同学是根据钢条的形变来判断力的作用效果的。(2)比较甲、丙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3)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该同学得出了“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4)小明认为,因为丙丁两图中,丁图的效果明显,所有可以看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他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没有控制力的作用点相同。解:(1)图中力的作用效果是使钢条发生了形变,根据钢条形变程度的不同,显示力的作用效果不同。(2)甲、丙两图中力的方向、大小都相同,力的作用点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3)甲、乙两图中力的作用点、方向都相同,力的大小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说明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4)丙、丁两图中力的大小相同,但力的作用点、方向都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要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必须控制力的大小和作用点都相同,而力的方向不同,所以小明的说法是错误的。答案:(1)钢条的形变;(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3)甲;乙;(4)错误,没有控制力的作用点相同。考点02弹力【高频考点精讲】1、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2)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例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2、弹簧测力计(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弹簧秤)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热点题型精练】8.在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A. B. C. D.解:弹力的产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由图可知:A、C中两个小球都相互接触,但它们之间并没有相互挤压的作用,也就不能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不能产生弹力。D无法确定两个小球之间到底有没有挤压作用,所以也就无法确定有没有弹力。B中,两个小球所受的重力与绳子的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这两个小球都受到了对方的合力作用,从而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答案:B。9.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A.几个同学都一样大 B.手臂长的同学 C.体重大的同学 D.力气大的同学解:因为弹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长越长,所以在同样拉开三根弹簧的情况下,我们还要比较两位同学谁把弹簧拉得更长。它们都将手臂撑直了,那么手臂长的同学当然就用了更大的力。答案:B。10.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A.L甲=L乙=L丙=L丁 B.L乙=L丁<L甲=L丙 C.L甲=L乙<L丙=L丁 D.L丁<L乙<L甲<L丙解: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其伸长量(弹簧实际长度与原长之间的差值)成正比;而图甲和丙都是使弹簧伸长的,图乙和图丁都是让弹簧压缩的,图甲和图丙上的作用力相同,故伸长的长度相同;图乙和图丁上的作用力相同,故压缩的长度相同,故有L乙=L丁<L甲=L丙;故ACD错误,B正确;答案:B。11.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B.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 C.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解:A、木板的形变是由于足球产生的弹力造成的,故A错误;B、木板对足球有弹力的作用,物体间力作用是相互的,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故B正确;C、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由木板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C正确;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因为受到重力对木板产生压力的结果,故D正确。答案:A。1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6N。解:由图知:此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弹簧秤的分度值为0.2N,指针正好指在3.6N的刻度上,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6N。答案:0~5;3.6。13.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取了甲、乙两种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图象,图中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乙弹簧;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甲弹簧。解:在弹性限度内,甲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4N,而乙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8N;显然,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乙。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甲的伸长量大,弹簧甲较灵敏,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答案:乙;甲。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无处不在的弹簧弹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弹簧的特点就是在拉伸或压缩时都要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而且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一旦外力消失,形变也消失。物理学家胡克研究得出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弹簧具有测量功能、紧压功能、复位功能和缓冲功能,以及储存能量的功能。弹簧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制作弹簧测力计、钢笔套上的夹片、机械钟表的发条等。(1)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都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胡克的结论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3)下表是小明研究弹簧长度与所受拉力大小关系时记录数据的表格,空格中的数据是1.5。钩码重/N00.51.02.02.5弹簧长度/cm456789(4)举一个生活中应用弹簧的实例:弹簧门。(短文中实例除外)解:(1)弹簧的特点就是在拉伸或压缩时都要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而且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由第2段的末尾可见,物理学家胡克研究得出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3)由表中数据可见,弹簧每受到0.5N的拉力,弹簧伸长1cm,由此可见弹簧长度为7cm时,钩码的重力是1.5N。(4)弹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我们家里夏天防苍蝇蚊子使用的纱门,门被推开后,弹簧的复位功能可以使得弹簧纱门自动关闭。答案:(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3)1.5;(4)弹簧门。考点03重力【高频考点精讲】1、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公式:G=mg或g=G/m,其中g=9.8N/㎏,粗略计算可以取g=10N/kg。注意:利用公式G=mg进行计算时,质量m的单位必须是㎏,不能用g,否则计算得出的数据就会有错误。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据此制成了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也可改进后检查窗台、桌面等是否水平。3、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例如,球的重心是它的球心。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热点题型精练】15.如图所示,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所受重力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解: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在运动员的重心,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由图可知,AC图方向、作用点都错误,B图作用点错误,只有D正确。答案:D。16.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A.只有重力 B.重力和空气阻力 C.重力和手的推力 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解:小球相右上方推出后,到最高点,竖直方向速度为零,水平速度不为零,故在最高点,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答案:B。17.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A. B. C. D.解:三角尺有两个直角边,把三角尺竖直放置,一个直角边放在桌面上,另一个直角边放上重锤线,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如果重锤线与直角边是平行的,则表明桌面是水平的,故A符合题意;BCD都无法判定是否水平。答案:A。18.如图所示,纸做的“不倒翁”小鸟翅膀上装有两个回形针,将鸟嘴放在指尖上转动而不会掉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回形针降低了小鸟的重心 B.装回形针升高了小鸟的重心 C.小鸟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 D.小鸟不掉下来是因为鸟嘴上有胶水解:装上回形针小鸟的重心降低,稳定性增强;小鸟的形状不规则,重心不在几何中心上,鸟嘴上并没有胶水,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A。19.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据图可得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G=m×15N/kg。解:由图可知,当质量都为8kg时,甲的重力为120N,乙的重力为40N,则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120N时,与其质量m=8kg的比值为:=15N/kg,则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为:G=m×15N/kg。答案:大于;G=m×15N/kg。20.由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月球车(如图所示)乘坐“嫦娥”三号探月卫星“亲近”月球,实施无人登月探测。已知月球车在月球上的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若将一个在地球上重为1200N的月球车放到月球上,它受到的重力是200N,质量是120kg.(g取10N/kg)解:由题意可得,月球车放到月球上,它受到的重力G′=G=×1200N=200N;根据G=mg可得月球车在地球上的质量:m===120kg,因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和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无关,所以月球车在月球上的质量仍然为120kg。答案:200;120。21.某校物理实验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断重力方向”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1)第一小组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实测物体物体质量m(kg)重力G(N)比值(G/m)(N/kg)物体10.10.989.8物体20.21.969.8物体30.32.949.8①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弹簧测力计。②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2)该组同学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操作如下。①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不变(变化/不变);剪断悬线OA,小球竖直(竖直/垂直)下落。②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向下。(3)第二组:探究“物体重力的大小跟物体形状的关系”,他们用橡皮泥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被测物体形状重力橡皮泥正方体4.8N球形4.2N三角锥形3.6N分析上述的实验数据,第二组的同学得出实验结论: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他们形成这一错误结论的主要原因:没有控制橡皮泥的质量相等。解:(1)①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需要的测量重力及质量的大小,用到弹簧测力计及天平;②从表中数据知:物体的质量增大几倍,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也增大几倍,重力大小与质量的比值相等,所以得到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2)①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由于受重力的作用方向保持竖直方向不变;剪断悬线OA,小球受到重力的作用会竖直下落。②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3)从实验数据来看,三个不同形状的橡皮泥重力是不同的,但问题是实验数据中只列出了重力不同的三个橡皮泥形状不同,却没有说明三个橡皮泥的其它方面是否相同:如三个橡皮泥的质量是否相同、体积是否相同等,所以他们形成这一错误结论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控制橡皮泥的质量相等。答案:(1)①天平;弹簧测力计;②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2)①不变;竖直;②竖直向下。(3)没有控制橡皮泥的质量相等。22.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图所示为质量分布均匀但形状不规则带有小孔的薄木板,请用细棉线、刻度尺、笔和铁架台来确定它的重心。(1)操作方法:①用细棉线系住小孔将不规则的薄木板悬挂起来,当木板静止时,用笔和刻度尺在木板上画出重力的作用线AB;②利用同样的方法再画出另一重力作用线CD。(2)判断方法:AB、CD的交点即为薄木板的重心。(3)实验中没有利用到的物理知识:③(填写序号)①二力平衡的条件②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③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成正比解: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1)①用细棉线系住小孔将不规则的薄木板悬挂起来,当木板静止时,用笔和刻度尺在木板上画出重力的作用线AB;②利用同样的方法再画出另一重力作用线CD;(2)AB、CD的交点就是薄木板的重心。(3)木板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这样可保证重心一定在所画的线上,而两条线的交点就是重心的位置。综上所述,本实验没有用到的物理知识的③。答案:几何中心;(1)用细棉线系住小孔将不规则的薄木板悬挂起来,当木板静止时,用笔和刻度尺在木板上画出重力的作用线AB;②利用同样的方法再画出另一重力作用线CD;(2)AB、CD的交点;(3)③。第七章力(高频考点精讲)考点01力【高频考点精讲】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热点题型精练】1.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2.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 C.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4.《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5.如图某人用12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6.如图实验,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7.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一钢条的下端固定,然后分别用不同方向或不同大小的力作用在钢条的不同部位,使其发生如图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形变,各力的大小关系为:F1=F3=F4>F2。(1)该同学是根据来判断力的作用效果的。(2)比较甲、丙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通过比较、两次实验,该同学得出了“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4)小明认为,因为丙丁两图中,丁图的效果明显,所有可以看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他的说法是的,因为。考点02弹力【高频考点精讲】1、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2)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例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2、弹簧测力计(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弹簧秤)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热点题型精练】8.在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A. B. C. D.9.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A.几个同学都一样大 B.手臂长的同学 C.体重大的同学 D.力气大的同学10.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A.L甲=L乙=L丙=L丁 B.L乙=L丁<L甲=L丙 C.L甲=L乙<L丙=L丁 D.L丁<L乙<L甲<L丙11.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B.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 C.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1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13.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取了甲、乙两种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图象,图中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无处不在的弹簧弹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弹簧的特点就是在拉伸或压缩时都要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而且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一旦外力消失,形变也消失。物理学家胡克研究得出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弹簧具有测量功能、紧压功能、复位功能和缓冲功能,以及储存能量的功能。弹簧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制作弹簧测力计、钢笔套上的夹片、机械钟表的发条等。(1)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都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这说明。(2)胡克的结论是。(3)下表是小明研究弹簧长度与所受拉力大小关系时记录数据的表格,空格中的数据是。钩码重/N00.51.02.02.5弹簧长度/cm456789(4)举一个生活中应用弹簧的实例:。(短文中实例除外)考点03重力【高频考点精讲】1、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公式:G=mg或g=G/m,其中g=9.8N/㎏,粗略计算可以取g=10N/kg。注意:利用公式G=mg进行计算时,质量m的单位必须是㎏,不能用g,否则计算得出的数据就会有错误。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据此制成了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也可改进后检查窗台、桌面等是否水平。3、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例如,球的重心是它的球心。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热点题型精练】15.如图所示,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所受重力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16.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A.只有重力 B.重力和空气阻力 C.重力和手的推力 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17.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A. B. C. D.18.如图所示,纸做的“不倒翁”小鸟翅膀上装有两个回形针,将鸟嘴放在指尖上转动而不会掉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回形针降低了小鸟的重心 B.装回形针升高了小鸟的重心 C.小鸟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 D.小鸟不掉下来是因为鸟嘴上有胶水19.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据图可得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20.由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月球车(如图所示)乘坐“嫦娥”三号探月卫星“亲近”月球,实施无人登月探测。已知月球车在月球上的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若将一个在地球上重为1200N的月球车放到月球上,它受到的重力是N,质量是kg.(g取10N/kg)21.某校物理实验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断重力方向”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1)第一小组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实测物体物体质量m(kg)重力G(N)比值(G/m)(N/kg)物体10.10.989.8物体20.21.969.8物体30.32.949.8①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②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2)该组同学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操作如下。①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变化/不变);剪断悬线OA,小球(竖直/垂直)下落。②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3)第二组:探究“物体重力的大小跟物体形状的关系”,他们用橡皮泥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被测物体形状重力橡皮泥正方体4.8N球形4.2N三角锥形3.6N分析上述的实验数据,第二组的同学得出实验结论: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他们形成这一错误结论的主要原因:。22.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上。图所示为质量分布均匀但形状不规则带有小孔的薄木板,请用细棉线、刻度尺、笔和铁架台来确定它的重心。(1)操作方法:。(2)判断方法:即为薄木板的重心。(3)实验中没有利用到的物理知识:(填写序号)①二力平衡的条件②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③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成正比第七章力(易错模拟题汇编)一、选择题1.(2021•长春模拟)如图所示,大力士通过绳子拉汽车向前运动,使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汽车 B.地面 C.绳子 D.双脚解:大力士通过绳子拉汽车向前运动,使人向前运动的力是地面的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面。答案:B。2.(2021•梧州模拟)智能手机是我们常见的通讯工具,请你估测一下手机的重力大约为()A.0.5N B.5N C.0.2N D.2N解:一般手机的质量在200g=0.2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0.2kg×10N/kg=2N左右。答案:D。3.(2021•深圳模拟)修理汽车的工人师傅使用短套筒的六角扳手拧螺母时,发现很难拧开,于是换用长套筒的六角扳手来拧,这是通过改变如下哪个因素来拧开螺母的()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用力的时间解: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所以手握的位置(作用点)、手用力的大小、手用力的方向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短套筒的六角扳手拧螺母时,发现很难拧开,换用长套筒的六角扳手来拧螺母时,是通过改变力的作用点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的;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C。4.(2021•长沙模拟)中央电视台《原来如此》栏目是一档以实验体验为特征的科普栏目。其中《冰雪危情》记录了一位体验者身陷冰窟实现自救。他的方法是将自己脖子上的围巾取下打湿后再抛到坚固的冰面上,几秒钟后用力拽住围巾将自己从冰窟中拉离水面。下列对该情景中的说法或解释正确的是()A.体验者用围巾将自己拉离水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体验者将自己拉离水面时,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体验者将自己拉离水面时,体验者拉围巾的力大于围巾对他的拉力 D.体验者自救时将湿围巾抛在冰面上发生了凝固现象,这个现象要吸热解:A、体验者用围巾将自己拉离水面,人由原来的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错误;B、体验者将自己拉离水面时,体验者对围巾施加一个拉力,同时围巾对体验者施加一个反作用力,体验者在这个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将自己拉离了水面,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C、体验者将自身拉离水面时体验者拉围巾的力和围巾对他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C错误;D、体验者自救时将湿围巾抛在冰面上,湿围巾内的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发生了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D错误。答案:B。5.(2021•广州模拟)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点击实验菜单中“力的相互作用”。如图甲所示,把两个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乙所示。观察分析两个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得到以下实验结论()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刻相同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上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同解:分析两个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时刻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C。6.(2021•衡水模拟)关于汽车启动时的动力和刹车时的制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启动时是发动机施加给车向前的作用力 B.制动时是制动装置施加给车向后的阻力 C.启动时是地面施加给车的滑动摩擦力 D.制动时是地面施加给车的滑动摩擦力解:AB、汽车向前或制动,推动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面而不是发动机,故AB错误;C、启动时是滚动摩擦力,故C错误;D、制动时是滑动摩擦力,故D正确。答案:D。7.(2021•郑州模拟)嫦娥五号返回器如图所示带着月壤返回时,为利用大气层多次减速,采用了跳跃式返回技术﹣﹣太空“打水漂”,沿abcde路径返回地面,在d点时如果返回器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返回器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和F2的关系为()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解:返回器对地球的引力与地球对返回器的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所以F1=F2。答案:C。8.(2021•西安模拟)如果没有了重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瀑布将不复存在 B.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会自动往高处运动 C.黑板上写粉笔字依然会产生粉尘 D.钢笔不能正常使用解:A、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到重力的作用,若没有重力,水不会往低处流,不会形成瀑布,故A正确;B、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将永远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没有了重力,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不会自动往高处运动,故B错误;C、假如没有重力,黑板上写粉笔字依然会产生粉尘,而且粉尘不会下落,故C正确;D、假如没有重力,钢笔中的墨水不会向下流,钢笔不能正常使用,故D正确。答案:B。9.(2021•淮安模拟)如图所示,将手中的苹果竖直向上抛出,苹果上升到最高点后落回,再用手接住,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在上升过程中始终受到重力和手的作用力 B.苹果在最高点时不受力的作用 C.苹果在下落过程中始终受到重力和手的作用力 D.苹果在离开手的整个过程中只受到重力解:A、苹果在上升过程中始终受到重力的作用,不受手的作用力,故A错误。B、苹果在最高点时受到重力的作用,故B错误。C、苹果在下落过程中始终受到重力的作用,不受手的作用力,故C错误。D、不计空气阻力,苹果在离开手的整个过程中只受到重力,故D正确。答案:D。10.(2021•泰安模拟)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甲重16N,乙重12N,静止时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A.16N B.12N C.28N D.4N解:由图可见,乙处于悬吊状态,乙由于自身的重力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向右的12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就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甲也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12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这个力,等于12N。答案:B。11.(2021•天津模拟)如图所示,一木块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继续滑动,最终停下来。不考虑空气阻力,图中关于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解: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上,因为向右运动,所以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A、缺少支持力,且摩擦力方向错误;故A错误;B、重心为木块的几何中心,在竖直方向上,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在水平方向上,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故B正确;C、缺少摩擦力,故C错误。D、木块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继续滑动是由于惯性,没有向右的作用力F,故D错误。答案:B。12.(2021•荆州模拟)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台面上,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弹簧在自然长度时,小球位于O点;当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时,释放小球;然后小球从A点开始向右运动,已知AO=BO,则()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 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 C.小球运动到O点时,因弹簧恢复了原长,小球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D.小球运动到B点时,所受弹力方向向左,小球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解: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故选项A正确;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故选项B错误;C.小球运动到O点时,因弹簧恢复了原长,小球不受弹力,但小球速度最大,由于惯性仍向右运动,故选项C错误;D.小球运动到B点时,所受弹力方向向左,弹簧弹性形变最大,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小球加速向左运动,故选项D错误。答案:A。二、填空题13.(2021•扬州模拟)如图,当用洒水壶提水时,应该用A把手;当用洒水壶洒水时,应该用B(A/B)把手。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解:力的三要素共同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如图,当用洒水壶提水时,应该用A把手;当用洒水壶洒水时,应该用B把手。用的把手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就会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答案:A;B;作用点。14.(2021•沈阳模拟)如图甲所示是一款简单却好用的开蛋器,将上端的金属“小碗”拉起来,在弹簧片的弹力作用下,小碗下端的弹力珠撞击下面大碗上端的弹力珠,多次撞击后,大碗扣住的那一部分鸡蛋壳就破裂,跟下面的鸡蛋壳分离开来,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如图乙所示,把鸡蛋倒进分离器中,蛋清在重力作用下流进杯子中。解:多次撞击后,大碗扣住的那一部分鸡蛋壳就破裂,跟下面的鸡蛋壳分离开来,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因蛋清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蛋清会流进杯子中。答案:形状;重力。15.(2021•晋中模拟)科幻片《火星救援》中有一段影片是这样的:被困在火星上的宇航员在与救援小组对接时,由于宇航员的飞行器燃料不够,没有到达理想的高度,宇航员急中生智在自己的宇航服上戳了一个小洞,利用向下喷出的气体,成功地对接上救援小组。科幻片这样幻想的科学依据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假如这个依据本身不成立,你认为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有划桨时船不会前行(写出一条)。解:宇航服中的气体原来相对宇航员静止,当向下喷出气体,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宇航员会获得向上的反作用力;假如力的作用不是相互的,划桨时船不会前行。答案: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划桨时船不会前行。16.(2021•泰州模拟)如图所示,小明用常见生活材料制成放在水面上使用的简易天平。在横板正中垂直钉上竖板,两板成“”状,在竖板正中用细线挂上重锤;在横板两端下方粘同规格的空饮料瓶;在横板两端上方粘同规格的塑料盘。使用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1)重垂线的原理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若使用前发现细线与竖板的中线不重合,重锤偏向竖板的右侧时,可以在横板的左(选填“左”或“右”)端粘些橡皮泥配重进行调整。(2)某次测量时,当左盘物体的质量大于右盘砝码的质量时,挂重锤的线与水面仍然(选填“仍然”或“不再”)垂直。解:(1)重垂线的原理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锤偏向竖板的右侧时,可以在横板的左端粘些橡皮泥配重进行调整;(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左盘物体的质量大于右盘砝码的质量时,重锤偏向竖板的左侧,挂重锤的线与水面仍然垂直。答案:(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左;(2)仍然。17.(2021•扬州模拟)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6kg的宇航员,在月球上重为160N;一个举重运动员在地球上最多能举起150kg的物体,到月球上他最多能举起900kg的物体。(g=10N/kg)解:(1)因为月球上的重力大约是地球上的,所以他在月球上的重力:G月=G地=mg=×96kg×10N/kg=160N;(2)运动员在地球上最多能举起物体的重力:G最大=m最大g=150kg×10N/kg=1500N;在月球上能够最多举起物体的质量:m最大===900kg。答案:160;900。18.(2021•新乡模拟)小欣给爸爸拿图中所示的茶杯,不小心失手,茶杯盖和茶杯同时掉落地上。若忽略空气阻力,茶杯盖和茶杯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二者之间没有(选填“有”或“没有”)弹力,理由是二者是相对静止的,只接触了,但没有发生挤压。解:茶杯盖和茶杯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过程中,它们是相对静止的,二者只接触了,但没有发生挤压(即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所以二者之间没有弹力;答案:没有;二者是相对静止的,只接触了,但没有发生挤压。三、实验探究题19.(2021•西安模拟)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中,小明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如图甲所示,将一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②如图乙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的b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③如图丙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改变力的方向,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的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④如图丁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更大的力F2,去推动钢尺上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1)实验中,用力推钢尺,钢尺发生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由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3)由甲、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4)由甲和丁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5)此次探究活动中用到的方法是AA、控制变量法B、物理模型法C、转换法。解:(1)由图知,推力的作用效果是使钢尺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甲、乙两图,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同,钢尺的形变不同,可得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3)甲、丙两图,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方向不同,钢尺的形变不同,可得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4)甲、丁两图。力的作用点、方向相同,力的大小不同,钢尺的形变不同,可得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5)在探究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用到了控制变量法;答案:(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作用点;(3)方向;(4)甲;丁;(5)A。20.(2021•泉州模拟)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断重力方向”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1)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表:被测物体物体质量m(kg)重力G(N)G与m的比值(N/kg)物体10.10.989.8物体20.21.969.8物体30.32.949.8①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弹簧测力计、天平。②根据上表中测量的实验数据分析图甲,其中能正确描述物体所受的重力G与质量m关系的图像是B。(2)该组同学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操作如下:①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不变(选填“变化”或“不变”);剪断悬线OA,小球竖直(选填“竖直”或“垂直”)下落。②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3)小明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小明同学的做法C。A.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B.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C.合理,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D.合理,因为他的操作比甲同学更简便解:(1)①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质量与重力,所以测量工具为:弹簧测力计和天平;②分析表中数据,物体所受的重力随质量的增加而增大,且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常数,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因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故重力随质量的变化关系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故选B;(2)①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不变;剪断悬线OA,小球竖直下落。②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3)要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必须改变物体的质量,苹果、小木块、小铁球的材料不同,不影响探究结果。所以小明同学的做法合理,故选C。答案:(1)①天平;②B;(2)①不变;竖直;竖直向下;(3)C。21.(2021•成都模拟)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两根原长都为8cm、粗细不同的A、B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1)当在A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6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12cm。(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了如图丙所示两测力计,它们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用橡皮筋A(选填“A”或“B”)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较高。(3)若将本实验中A、B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22.5N。(4)实验小组同学想利用丙图中A橡皮筋测力计制作一个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计”。他们用同一小桶分别盛满了2种液体,用A橡皮筋测力计分别测出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如表是:2次测得的总重力及对应液体的密度(g取10N/kg),则该密度计的零刻度线应标记在A橡皮筋测力计刻度板上1.8N的位置。液体种类酒精植物油弹簧的示数(N)2.62.7液体密度ρ(×103kg/m3)0.80.9解:(1)由图乙知,A橡皮筋在受到拉力不大于10N的情况下,橡皮筋伸长量Δx与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变化关系为一条直线,说明橡皮筋的伸长Δx与受到拉力F成正比关系,即FA=kAΔx,由图知,当FA=5N,ΔxA=10cm,代入数据得kA=0.5N/cm,因此FA=0.5Δx,在A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6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ΔxA==12N;(2)由图乙知,在测量范围为内,如F=5N时,用橡皮筋A制成的弹簧测力计伸长10cm,而用橡皮筋B制成的弹簧测力计伸长5cm,所以,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精确程度高;(3)将本实验中A、B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两根橡皮筋伸长的长度相等,由图知,在拉力作用下B先达到最大伸长量15cm,A的伸长量也为15cm;当伸长量为15cm时,橡皮筋B上的拉力为15N,所以橡皮筋A上的力为×15N=7.5N;根据力的合成可得受到的最大拉力为15N+7.5N=22.5N;(4)液体的重力为G液=mg=ρ液gV,测量液体密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G液+G桶,测量酒精时,G桶+0.8×103kg/m3×V×10N/kg=2.6N①,测量植物油时,G桶+0.9×103kg/m3×V×10N/kg=2.7N②,将①②两式联立,解方程组的G桶=1.8N,该密度计的零刻度应标记在A橡皮筋测力计刻度板的1.8N位置。答案为:(1)12;(2)A;(3)22.5;(4)1.8。第七章力(易错模拟题汇编)一、选择题1.(2021•长春模拟)如图所示,大力士通过绳子拉汽车向前运动,使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汽车 B.地面 C.绳子 D.双脚2.(2021•梧州模拟)智能手机是我们常见的通讯工具,请你估测一下手机的重力大约为()A.0.5N B.5N C.0.2N D.2N3.(2021•深圳模拟)修理汽车的工人师傅使用短套筒的六角扳手拧螺母时,发现很难拧开,于是换用长套筒的六角扳手来拧,这是通过改变如下哪个因素来拧开螺母的()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用力的时间4.(2021•长沙模拟)中央电视台《原来如此》栏目是一档以实验体验为特征的科普栏目。其中《冰雪危情》记录了一位体验者身陷冰窟实现自救。他的方法是将自己脖子上的围巾取下打湿后再抛到坚固的冰面上,几秒钟后用力拽住围巾将自己从冰窟中拉离水面。下列对该情景中的说法或解释正确的是()A.体验者用围巾将自己拉离水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体验者将自己拉离水面时,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体验者将自己拉离水面时,体验者拉围巾的力大于围巾对他的拉力 D.体验者自救时将湿围巾抛在冰面上发生了凝固现象,这个现象要吸热5.(2021•广州模拟)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点击实验菜单中“力的相互作用”。如图甲所示,把两个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乙所示。观察分析两个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得到以下实验结论()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刻相同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上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同6.(2021•衡水模拟)关于汽车启动时的动力和刹车时的制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启动时是发动机施加给车向前的作用力 B.制动时是制动装置施加给车向后的阻力 C.启动时是地面施加给车的滑动摩擦力 D.制动时是地面施加给车的滑动摩擦力7.(2021•郑州模拟)嫦娥五号返回器如图所示带着月壤返回时,为利用大气层多次减速,采用了跳跃式返回技术﹣﹣太空“打水漂”,沿abcde路径返回地面,在d点时如果返回器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返回器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和F2的关系为()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8.(2021•西安模拟)如果没有了重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瀑布将不复存在 B.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会自动往高处运动 C.黑板上写粉笔字依然会产生粉尘 D.钢笔不能正常使用9.(2021•淮安模拟)如图所示,将手中的苹果竖直向上抛出,苹果上升到最高点后落回,再用手接住,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在上升过程中始终受到重力和手的作用力 B.苹果在最高点时不受力的作用 C.苹果在下落过程中始终受到重力和手的作用力 D.苹果在离开手的整个过程中只受到重力10.(2021•泰安模拟)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甲重16N,乙重12N,静止时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A.16N B.12N C.28N D.4N11.(2021•天津模拟)如图所示,一木块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继续滑动,最终停下来。不考虑空气阻力,图中关于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12.(2021•荆州模拟)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台面上,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弹簧在自然长度时,小球位于O点;当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时,释放小球;然后小球从A点开始向右运动,已知AO=BO,则()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 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 C.小球运动到O点时,因弹簧恢复了原长,小球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D.小球运动到B点时,所受弹力方向向左,小球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二、填空题13.(2021•扬州模拟)如图,当用洒水壶提水时,应该用把手;当用洒水壶洒水时,应该用(A/B)把手。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14.(2021•沈阳模拟)如图甲所示是一款简单却好用的开蛋器,将上端的金属“小碗”拉起来,在弹簧片的弹力作用下,小碗下端的弹力珠撞击下面大碗上端的弹力珠,多次撞击后,大碗扣住的那一部分鸡蛋壳就破裂,跟下面的鸡蛋壳分离开来,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如图乙所示,把鸡蛋倒进分离器中,蛋清在作用下流进杯子中。15.(2021•晋中模拟)科幻片《火星救援》中有一段影片是这样的:被困在火星上的宇航员在与救援小组对接时,由于宇航员的飞行器燃料不够,没有到达理想的高度,宇航员急中生智在自己的宇航服上戳了一个小洞,利用向下喷出的气体,成功地对接上救援小组。科幻片这样幻想的科学依据是。假如这个依据本身不成立,你认为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有(写出一条)。16.(2021•泰州模拟)如图所示,小明用常见生活材料制成放在水面上使用的简易天平。在横板正中垂直钉上竖板,两板成“”状,在竖板正中用细线挂上重锤;在横板两端下方粘同规格的空饮料瓶;在横板两端上方粘同规格的塑料盘。使用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1)重垂线的原理是,若使用前发现细线与竖板的中线不重合,重锤偏向竖板的右侧时,可以在横板的(选填“左”或“右”)端粘些橡皮泥配重进行调整。(2)某次测量时,当左盘物体的质量大于右盘砝码的质量时,挂重锤的线与水面(选填“仍然”或“不再”)垂直。17.(2021•扬州模拟)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6kg的宇航员,在月球上重为N;一个举重运动员在地球上最多能举起150kg的物体,到月球上他最多能举起kg的物体。(g=10N/kg)18.(2021•新乡模拟)小欣给爸爸拿图中所示的茶杯,不小心失手,茶杯盖和茶杯同时掉落地上。若忽略空气阻力,茶杯盖和茶杯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二者之间(选填“有”或“没有”)弹力,理由是。三、实验探究题19.(2021•西安模拟)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中,小明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如图甲所示,将一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②如图乙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的b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③如图丙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改变力的方向,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的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④如图丁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更大的力F2,去推动钢尺上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1)实验中,用力推钢尺,钢尺发生弯曲,说明。(2)由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3)由甲、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4)由和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5)此次探究活动中用到的方法是A、控制变量法B、物理模型法C、转换法。20.(2021•泉州模拟)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断重力方向”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1)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表:被测物体物体质量m(kg)重力G(N)G与m的比值(N/kg)物体10.10.989.8物体20.21.969.8物体30.32.949.8①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弹簧测力计、。②根据上表中测量的实验数据分析图甲,其中能正确描述物体所受的重力G与质量m关系的图像是。(2)该组同学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操作如下:①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选填“变化”或“不变”);剪断悬线OA,小球(选填“竖直”或“垂直”)下落。②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3)小明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小明同学的做法。A.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B.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C.合理,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D.合理,因为他的操作比甲同学更简便21.(2021•成都模拟)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两根原长都为8cm、粗细不同的A、B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1)当在A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6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cm。(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了如图丙所示两测力计,它们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用橡皮筋(选填“A”或“B”)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较高。(3)若将本实验中A、B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N。(4)实验小组同学想利用丙图中A橡皮筋测力计制作一个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计”。他们用同一小桶分别盛满了2种液体,用A橡皮筋测力计分别测出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如表是:2次测得的总重力及对应液体的密度(g取10N/kg),则该密度计的零刻度线应标记在A橡皮筋测力计刻度板上N的位置。液体种类酒精植物油弹簧的示数(N)2.62.7液体密度ρ(×103kg/m3)0.80.9第七章力(易错真题汇编)一、选择题1.(2020•邵阳中考)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解: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因为橡皮泥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故A错误;B、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运动员离开后能够恢复原状,是弹性形变,故B正确;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粉笔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故C错误;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饼干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故D错误。答案:B。2.(2021•长沙中考)怀旧的竹蜻蜓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下列静止的竹蜻蜓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解:静止的竹蜻蜓受力平衡,受到竖直向下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答案:D。3.(2020•盐城中考)将一小段黄瓜悬挂,小明用强磁铁靠近其一端,发现黄瓜发生了微微的转动。他猜想强磁铁对水产生了力的作用,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下列实验可验证其猜想的是()A.将塑料袋装满水后悬挂,用强磁铁靠近水袋,水袋静止不动 B.将一小段香蕉悬挂,用强磁铁靠近其一端,香蕉微微转动 C.将另一小段黄瓜悬挂,用强磁铁靠近其一端,黄瓜微微转动 D.将水放置在盆中,用强磁铁靠近水面,水面向下微微凹陷解:ABC、塑料袋装满水、一小段香蕉和另一小段黄瓜,用强磁铁靠近它们,可以验证强磁铁对这些物体的作用,不能验证强磁铁对水的作用,故ABC不符合题意;D、将水放置在盆中,用强磁铁靠近水面,水面向下微微凹陷,可以验证强磁铁对水的作用,故D符合题意。答案:D。4.(2021•东营中考)下列过程,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篮球受重力从篮筐内竖直下落 B.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 C.用力将实心球掷出 D.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解:A、篮球受重力从篮筐内竖直下落,速度越来越快,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C、用力将实心球掷出,实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橡皮泥的形状发生变化,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综合分析ABC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与ABC不同类。答案:D。5.(2021•连云港中考)小明和弟弟掰手腕,小明获胜。小明对弟弟的力记为F1,弟弟对小明的力记为F2,则()A.F1大于F2 B.F1和F2大小相等 C.F1先于F2产生 D.F2先于F1产生解:小明对弟弟的力记为F1,弟弟对小明的力记为F2,F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同时产生,且大小相等。故ACD错误,B正确。答案:B。6.(2021•柳州中考)一只蚂蚁沿着碗从A点爬到B点(如图所示),此过程中蚂蚁所受重力的大小()A.变大 B.保持不变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解:蚂蚁从A点爬到B点,位置发生变化,质量不变,由G=mg知,受到的重力不变。答案:B。7.(2021•昆明中考)下列四个现象中,一个力作用的效果与另外几个力同时作用的效果不等效的是()A.一只甲壳虫和一群蚂蚁匀速移动同一片树叶的力 B.一个同学和两个同学匀速地将同一桶水从地面搬到桌子上的力 C.一头牛将一辆轿车和一群人将一辆卡车从泥沼中拉出来的力 D.两个人坐在一艘小船上,只有其中一个人划和两个人划,使船匀速运动的力解:A、一只甲壳虫和一群蚂蚁匀速移动同一片树叶的力,都是同一树叶移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A正确;B、一个同学和两个同学匀速地将同一桶水从地面搬到桌子上的力,都是一桶水搬到桌子上,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B正确;C、一头牛将一辆轿车和一群人将一辆卡车从泥沼中拉出来的力,牛拉的是轿车,人拉的是卡车,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C错误;D、两个人坐在一艘小船上,只有其中一个人划和两个人划,使船匀速运动的力,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D正确。答案:C。8.(2021•徐州中考)下列生活中的物品,利用弹力来工作的是()A.铅垂线 B.静电除尘刷 C.弹簧秤 D.指南针解:A.铅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故A不符合题意;B.静电除尘刷是利用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C.弹簧秤的弹簧受力会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产生弹力,是利用弹力工作的,故C符合题意;D.指南针是受地磁场作用,而南北指向的,所以是利用磁场对磁体的作用来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C。9.(2020•常州中考)小明在家进行趣味物理实验“竖辣椒”,通过不断调节,最终把一根辣椒竖立在桌面上。下列关于辣椒的受力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解:由题知,辣椒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状态,辣椒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图中所示辣椒受到重力、支持力的作用,二力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都作用在辣椒上(作用点也可以都画在重心上),故A正确;B、图中所示辣椒受到重力、支持力的作用,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故B错误;C、图中所示辣椒受到重力、支持力的作用,重力的作用点不在重心、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故C错误;D、图中所示辣椒受到重力、支持力的作用,重力的作用点不在重心、二力方向不相反、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故D错误。答案:A。10.(2020•扬州中考)太空舱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实施的是()A.用天平测物体质量 B.用哑铃锻炼手臂肌肉 C.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 D.用弹簧拉力器健身解:A、虽然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即质量,不会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但质量的测量需要借助物体的重力来进行,所以在失重状态下,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是无法实现的,故A错误;B、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人可以用很小的力举哑铃,达不到锻炼的作用,故B错误;C、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压力由重力产生,在失重状态下,没有摩擦力,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故C错误;D、利用弹簧拉力计锻炼身体,是依靠了弹簧的弹力,在失重状态下,弹力是依然存在的,因此,此项活动可以进行,故D正确。答案:D。11.(2021•枣庄中考)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挂在墙上,一人用4N的力F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5cm;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5cm,则每个人的力F分别为()

A.4N、0 B.0、4N C.4N、4N D.8N、8N解:当弹簧受力平衡静止时,墙对弹簧的拉力大小等于人对弹簧的拉力大小为4N;弹簧两次伸长量相同,所受拉力不变,仍为4N,且弹簧两端所受人的拉力大小相等,即均为4N,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C。12.(2020•苏州中考)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内壁光滑的竖直圆筒,筒底固定一根弹簧。将一小球放置在弹簧上,静止时位于A点(如图乙)。现将小球下压至B点,并用此处的装置锁定(如图丙)。解锁后,小球向上弹出筒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图乙中圆筒对桌面的压力小于图丙中的压力②图乙中圆筒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图丙中的压力③图丙中小球开始运动到脱离弹簧的过程中速度一直变大④图丙中小球开始运动到脱离弹簧的过程中速度先变大后变小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解:①②、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图乙、丙对桌面的压力相等,都等于圆筒、弹簧和小球的总重力,故①错误、②正确;③④、解锁后,小球受竖直向上的弹簧的弹力、竖直向下的重力,重力小于弹力,合力向上,小球速度越来越大;随着弹簧压缩量的减小,弹力逐渐减小,当弹力与重力相等,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弹力小于重力时,合力向下,小球速度减小,故③错误、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答案:D。二、填空题13.(2021•怀化中考)赛龙舟是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