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乐山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乐山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乐山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乐山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乐山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乐山市重点中学中考数学模拟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中,点D在CG上,BC=1,CE=3,CH^-AF与点H,那么CH的长是()

平B.7?C.孚D.半

2.据统计,某住宅楼30户居民五月份最后一周每天实行垃圾分类的户数依次是:27,30,29,25,26,28,29,那

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25和30B.25和29C.28和30D.28和29

3.如图,已知AB〃CD,DE1AF,垂足为E,若NCAB=50。,则ND的度数为()

4.某班将举行“庆祝建党95周年知识竞赛”活动,班长安排小明购买奖品,如图是小明买回奖品时与班长的对话情境:

请根据如图对话信息,计算乙种笔记本买了()

A.25本B.20本C.15本D.10本

5.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将它折成正方体后“建”字对面是()

A.和B.谐C.凉D.山

6.已知二次函数y=ax?+bx+c的图像经过点(0,m)、(4、m)、(1,n),若nVm,贝!)()

A.a>0且4a+b=0B.aVO且4a+b=0

C.a>0M2a+b=0D.aVO且2a+b=0

7.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谓+丈+“2-i=o的一个根为0,则。值为()

B.-1

8.计算一一|一3|的结果是()

A.-1B.-5C.1D.5

9.已知一组数据1、2、3、X、5,它们的平均数是3,则这一组数据的方差为()

10.如图,下列图形都是由面积为1的正方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1)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个,

第(2)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5个,第(3)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9个,…,按此规律.则第(6)个

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为()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

B.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工

2

C.概率很小的事件不可能发生

D.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朝上的次数一定为50次

12.如图,已知h〃L,ZA=40°,Zl=60°,则N2的度数为()

A.40°B.60°C.80°D.10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化简:三-早+J4=.

x+1x~-lx-2x+l

14.如图,C为半圆内一点,。为圆心,直径AB长为1cm,ZBOC=60°,NBCO=90。,将ABOC绕圆心O逆时针

旋转至AB,。。,点C,在OA上,则边BC扫过区域(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cm1.

ACOB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矩形AOCD沿直线AE折叠(点E在边DC上),折叠后顶点D恰好落在边OC

上的点F处.若点D的坐标为(10,8),则点E的坐标为.

16.如图,圆O的直径AB垂直于弦CD,垂足是E,NA=22.5。,OC=4,CD的长为

17.阅读下面材料:

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利用尺规作图完成下面问题:

已知:NAC3是△A3C的一个内角.

求作:ZAPB^ZACB.

小明的做法如下:

如图

①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加;

②作线段5c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交于点。;

③以点0为圆心,0A为半径作AABC的外接圆;

④在弧AC5上取一点P,连结AP,BP.

所以NAPB=NAC3.

老师说:“小明的作法正确.”

请回答:

(1)点。为AABC外接圆圆心(即0A=05=0C)的依据是

(2)N4P8=NAC8的依据是.

18.如图,在矩形ABCD中,AD=3,将矩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矩形AEFG,点B的对应点E落在CD

上,且DE=EF,则AB的长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6分)如图①,在RtAABC中,ZABC=90°,A5是。。的直径,。。交AC于点O,过点。的直线交5c于点

E,交A5的延长线于点P,ZA=ZPDB.

(1)求证:是。。的切线;

(2)若A3=4,DA=DP,试求弧5。的长;

(3)如图②,点M是弧AB的中点,连结OM,交A8于点N.若tanA=,求―的值.

20.(6分)图1、图2是两张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线段AC的两个

端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如图1,点P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在图1中作出点P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Q,连接AQ、QC、CP、PA,并

直接写出四边形AQCP的周长;

(2)在图2中画出一个以线段AC为对角线、面积为6的矩形ABCD,且点B和点D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21.(6分)北京时间2019年3月10日0时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C

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如图,火星从地面。处发射,当火箭达到A点时,从位于地面雷达站。处测得八4

的距离是6初?,仰角为42.4。;1秒后火箭到达3点,测得。3的仰角为45.5°.(参考数据:sin42.4K0.67,cos42.4-0.74,

tan42.4%0.905,sin45.5%0.71,cos45.5%0.70,tan45.5F.02)求发射台与雷达站之间的距离CD;求这枚火箭从A到3

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0D?

22.(8分)如图,的直径AD长为6,AB是弦,CD〃AB,ZA=30°,且CD=g\

(1)求NC的度数;

(2)求证:BC是。。的切线.

23.(8分)在直角坐标系中,过原点。及点A(8,0),C(0,6)作矩形0A3C、连结08,点。为08的中点,点

E是线段45上的动点,连结OE,作交04于点尸,连结E尸.已知点E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

度的速度在线段A3上移动,设移动时间为,秒.

求。尸的长.如图2,当点E在线

段45上移动的过程中,NOE歹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变,请求出tanNOE尸的值.连

结AO,当将AOE尸分成的两部分的面积之比为1:2时,求相应的/的值.

m+1

24.(10分)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2①和一元二次方程mx2-3mx+m-l=0②中,m为常数,方程①的根为非

X—1

负数.

(1)求m的取值范围;

(2)若方程②有两个整数根xi、X2,且m为整数,求方程②的整数根.

25.(10分)(1)计算:(-2)2+(^-^)0+11-2sin60°|;

/〜、1\*谷a~—1,2a—1

(2)4t简:-----r(tz-----------)•

aa

26.(12分)如图1,在等腰RtZkABC中,NBAC=90。,点E在AC上(且不与点A、C重合),在△ABC的外部作

等腰RtACED,使NCED=90。,连接AD,分别以AB,AD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FD,连接AF.

(1)求证:△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如图2,将△CED绕点C逆时针旋转,当点E在线段BC上时,连接AE,求证:AF=J^AE;

(3)如图3,将4CED绕点C继续逆时针旋转,当平行四边形ABFD为菱形,且△©£口在4ABC的下方时,若AB=26,

CE=2,求线段AE的长.

图3

27.(12分)观察下列等式:

22-2xl=P+i①

32-2x2=22+1②

42-2x3=32+1③

…第④个等式为;根据上面等式的规律,猜想第"个等式(用含〃的式子表示,〃是正整数),并说明你猜想

的等式正确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解析】

连接AC、CF,根据正方形性质求出AC、CF,ZACD=ZGCF=45°,再求出NACF=90。,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

出AF,最后由直角三角形面积的两种表示法即可求得CH的长.

【详解】

如图,连接AC、CF,

Be-------------------

V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中,BC=1,CE=3,

/.AC=V2,CF=3夜,

ZACD=ZGCF=45°,

.\ZACF=90°,

由勾股定理得,AF=7AC2+CF2=7(72)2+(372)2=2新,

VCH±AF,

:.-ACCF=-AFCH,

22

即!应义2后=!义2君.。”,

22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熟记各性质并作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D

【解析】

【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得答案.

【详解】对这组数据重新排列顺序得,25,26,27,28,29,29,30,

处于最中间是数是28,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8,

在这组数据中,29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9,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熟练掌握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据叫做众数,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后,位于最中间的数(或中间两数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

位数.

3、B

【解析】

试题解析:且/C4B=50°,

:.ZECD=50。,

EDLAE,

:.NCED=90。,

...在Rt_C£D中,ZD=90°-50°=40°.

故选B.

4、C

【解析】

设甲种笔记本买了X本,甲种笔记本的单价是y元,则乙种笔记本买了(40-x)本,乙种笔记本的单价是(y+3)元,

根据题意列出关于小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小y的值即可.

【详解】

解:设甲种笔记本买了X本,甲种笔记本的单价是y元,则乙种笔记本买了(40-X)本,乙种笔记本的单价是(y+3)

元,

_'孙=125

根据题意,得:|孙+Ro—x)(y+3)=300-68+13,

fx=25

解得:…

答:甲种笔记本买了25本,乙种笔记本买了15本.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应用,能根据题意得出关于小y的二元二次方程组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对于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相对的面一定相隔一个小正方形,据此作答.

详解:对于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相对的面一定相隔一个小正方形,由图形可知,与“建”字相对的字是“山”.

故选:D.

点睛: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

6、A

【解析】

由图像经过点(0,m)、(4、m)可知对称轴为x=2,由nVm知x=l时,y的值小于x=0时y的值,根据抛物线的对称

性可知开口方向,即可知道a的取值.

【详解】

,图像经过点(0,m)、(4、m)

对称轴为x=2,

则-b?=2,

2a

:.4a+b=0

•图像经过点(1,n),且nVm

・・・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向上,

Aa>0,

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图像,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抛物线的对称性.

7、B

【解析】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得出:a-1/0,a2-1=0,求出。的值即可.

【详解】

解:把x=0代入方程得:a2-1=0,

解得:a=+l,

*.*(a-1)x2+x+a2-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51邦,

即a/1,

二。的值是-L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注意根据已知得出a-18,a2-1=0,

不要漏掉对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不为0的考虑.

8、B

【解析】

原式利用算术平方根定义,以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计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

原式=—2—5=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9、B

【解析】

先由平均数是3可得x的值,再结合方差公式计算.

【详解】

•.•数据1、2、3、X、5的平均数是3,

l+2+3+x+5

,---------------------=3,

5

解得:x=4,

则数据为1、2、3、4、5,

•••方差为:x[(1-3)2+(2-3)2+(3-3)2+(4-3)2+(5-3)2]=2,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算术平均数和方差,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均数和方差的定义.

10、B

【解析】

试题解析:第(1)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个,

第(2)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图象有2+3=5个,

第(3)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3+4=9个,

・・・,

按此规律,

第n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3+4+...+(n+1)=叫、个,

则第(6)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为2+3+4+5+6+7=27个.

故选B.

考点:规律型:图形变化类.

11、A

【解析】

试题分析: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故A正确;

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在0到1之间,故B错误;

概率很小的事件也可能发生,故C错误;

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向上的次数为50次是随机事件,D错误;

故选A.

考点:随机事件.

12、D

【解析】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N3=NL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

解.

【详解】

解:解1〃12,

;.N3=N1=6O°,

:.Z2=ZA+Z3=400+60°=100°.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

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

13->一

x

【解析】

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注意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分解因式

【详解】

后#2x-2(x-1)2

原式二---7一-------;-----x----------

x+1(x+1)(x-1)x(x-2)

2x—12九一(一x—1)

x+1x(x+1)x(x+1)

X

【点睛】

此题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14、-

4

【解析】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C、BC,根据扇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VZBOC=60°,ZBCO=90°,

...NOBC=30°,

1

/.OC=-OB=1

2

,120TTX

则边BC扫过区域的面积为:1204X12

360360

故答案为〃IT.

4

【点睛】

考核知识点:扇形面积计算.熟记公式是关键.

15、(10,3)

【解析】

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F=AD,所以在直角AACF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OF=6,然后设EC=x,则EF=DE=8-x,

CF=10-6=4,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出EC可得点E的坐标.

【详解】

•.•四边形AOCD为矩形。的坐标为(10,8),

:.AD=BC=10,DC=AB^8,

•••矩形沿AE折叠,使。落在5c上的点尸处,

:.AD=AF=10,DE=EF,

在RtX40尸中,。尸=NAF_AC?=6,

/.FC=10-6=4,

设EC=x,则OE=ER=8-x,

在Rt4CEF中,E/EG+FC?,

即(8-*)2=4+42,

解得x=3,即EC的长为3.

,点后的坐标为(10,3).

16、4A/2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OC=OA,所以/ACO=NA=22.5°,所以NAOC=45。,又直径AB垂直于弦CD,0c=4,所以

CE=2血,所以CD=2CE=4&.

考点:L解直角三角形、2.垂径定理.

17、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②等量代换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解析】

(1)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以及等量代换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如图2中,

C

〈MN垂直平分AB,EF垂直平分BC,

.-.OA=OB,OB=OC(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OA=OB=OC(等量代换)

故答案是:

(2),;AB=AB,

:.ZAPB=ZACB(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故答案是:(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和等量代换;(2)同弧所对的圆

周角相等.

【点睛】

考查作图-复杂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心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外心的性质.

18、372

【解析】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知AB=AE,在直角三角形ADE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E长即可得.

【详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ND=90。,BC=AD=3,

•••将矩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矩形AEFG,

,EF=BC=3,AE=AB,

VDE=EF,

;.AD=DE=3,

:.AE=7AD2+DE2=3五,

,AB=30,

故答案为30.

【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和旋转的性质,熟知旋转前后哪些线段是相等的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1)见解析;(2);(3)..

【解析】

(1)连结0。;由A8是。。的直径,得到乙4。5=9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NAD0=NA,ZBDO=ZABD;

得到NP0O=9O。,且。在圆上,于是得到结论;

(2)设NA=x,贝!|NA=NP=x,ZDBA=2x,在AA3。中,根据NA+NA3Z)=90。列方程求出x的值,进而可得到

ZDOB=6d°,然后根据弧长公式计算即可;

(3)连结。“,过。作。尸,A3于点尸,然后证明△OMNs△厂ON,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

(1)连结0。,是。。的直径,.,.NA"B=90。,

ZA+ZABD=90°,又•:OA=OB=OD,/.ZBDO=ZABD,

又/.ZPDB+ZBDO^90°,即NP0O=9O。,

且。在圆上,;.尸。是◎。的切线.

(2)设N4=x,

':DA=DP,:.ZA=ZP=x,:.ZDBA=ZP+ZBDP=x+x=2x,

在AA5Z)中,

ZA+ZABD=90°,x=2x=90°,即x=30<>,

;.NDOB=60°,.,.弧长.

(3)连结。M,过。作。尸,A3于点八I,点”是八力的中点,

:.OM1AB,设3O=x,!Jl!|AD=2x,AB=~=20",即。M=

在RtA5Z)歹中,DF=

由4OMNsxFDN得

【点睛】

本题是圆的综合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弧长的计算,弧弦圆心角的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方法是解(1)的关键,求出/4=30。

是解(2)的关键,证明△OMNs△尸"N是解(3)的关键.

20、(1)作图见解析;一,方;(2)作图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通过数格子可得到点P关于AC的对称点,再直接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到周长;(2)利用网格结合矩形

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可画出矩形.

试题解析:(1)如图1所示:四边形AQCP即为所求,它的周长为:斗肾彳二"£皿;(2)如图2所示:四边形

ABCD即为所求.

考点:1轴对称;2勾股定理.

21、(I)发射台与雷达站之间的距离CD约为4.44妊;(II)这枚火箭从A到3的平均速度大约是0.5Um/s.

【解析】

(I)在RtAACD中,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利用NADC的余弦值解直角三角形即可;(II)在RtABCD和RtAACD

中,利用/BDC的正切值求出BC的长,利用NADC的正弦值求出AC的长,进而可得AB的长,即可得答案.

【详解】

CD

(1)在处ACD中,DA=6km,/ADC=42.4°,cos/ADC=----~0.74,

AD

CD=ADcos^ADC=6xcos42.4°~4.44(km).

答:发射台与雷达站之间的距离约为4.44k〃.

(11)在尺,BCD中,CD=4.44km,=45.5°,tanZBDC=—,

CD

BC=CD-tanNBDC=4.44义口〃45.5°«4.44x1.02=4.5288(km).

•••在处.ACD中,sinZADC=—,

AD

/.AC-AD-sin^ADC=6xsz力42.4。«4.02(km).

AB=BC-AC=4.5288-4.02=0.5088«0.51(km).

答:这枚火箭从A到3的平均速度大约是0.5Um/s.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22、(1)60°;(2)见解析

【解析】

(1)连接BD,由AD为圆的直径,得到NABD为直角,再利用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BD的长,

根据CD与AB平行,得到一对内错角相等,确定出NCDB为直角,在直角三角形BCD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求出tanC的值,即可确定出NC的度数;

(2)连接OB,由OA=OB,利用等边对等角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CD与AB平行,得到一对同旁内角互补,求出

NABC度数,由NABC-NABO度数确定出NOBC度数为90,即可得证;

【详解】

;AD为圆O的直径,

.\ZABD=90°,

1

,BD=—AD=3,

2

;CD〃AB,ZABD=90°,

.,.ZCDB=ZABD=90°,

BD3

在RtACDB中,tanC=~~==6,

CDV3

/.ZC=60o;

(2)连接OB,

VZA=30o,OA=OB,

,NOBA=NA=30°,

VCD//AB,ZC=60°,

/.ZABC=1800-ZC=120°,

/.ZOBC=ZABC-ZABO=120°-30°=90°,

AOBIBC,

;.BC为圆O的切线.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熟练掌握性质及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

37575

23、(1)3;(2)NDEF的大小不变,tan/DEF=-;(3)一或一.

44117

【解析】

(1)当t=3时,点E为AB的中点,

VA(8,0),C(0,6),

/.OA=8,OC=6,

•.•点D为OB的中点,

1

;.DE〃OA,DE=-OA=4,

2

•••四边形OABC是矩形,

.\OA±AB,

ADEIAB,

.\ZOAB=ZDEA=90°,

XVDF1DE,

.\ZEDF=90°,

四边形DFAE是矩形,

;.DF=AE=3;

(2)NDEF的大小不变;理由如下:

作DM_LOA于M,DN_LAB于N,如图2所示:

图2

•••四边形OABC是矩形,

.".OA1AB,

二四边形DMAN是矩形,

/.ZMDN=90°,DM〃AB,DN〃OA,

BDBNBDAM

*'DO-'DO-'

•・,点D为OB的中点,

AM,N分别是OA、AB的中点,

11

,DM=—AB=3,DN=-OA=4,

22

VZEDF=90o,

,ZFDM=ZEDN,

又;ZDMF=ZDNE=90°,

/.△DMF^ADNE,

.DFDM3

~DE~DN~4)

VZEDF=90o,

.,DF3

••tanNDEF==—;

DE4

(3)作DM_LOA于M,DN_LAB于N,

若AD将ADEF的面积分成1:2的两部分,

设AD交EF于点G,则点G为EF的三等分点;

①当点E到达中点之前时,如图3所示,NE=3-t,

3

由ADMFs/\DNE得:MF=-(3-t),

4

325

,\AF=4+MF=--t+——,

44

•.•点G为EF的三等分点,

,,31+712、

••G(-----,-t)>

123

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kx+b,

Sk+b=O

把A(8,0),D(4,3)代入得:\,

4k+b=3

k=_3

解得:]-4,

b=6

3

•・・直线AD的解析式为y=-[X+6,

3£+71275

把G(不)代入得一=彳

12

②当点E越过中点之后,如图4所示,NE=t-3,

图A

3

由ADMFsaDNE得:MF=-(t-3),

4

325

:.AF=4-MF=---1+—,

44

•••点G为EF的三等分点,

375

代入直线AD的解析式y=--x+6得:1=百;

417

综上所述,当AD将ADEF分成的两部分的面积之比为1:2时,t的值为7三5或亮75.

考点:四边形综合题.

24、(1)机之一3且机W-l,m^O;(2)当m=l时,方程的整数根为0和3.

【解析】

(1)先解出分式方程①的解,根据分式的意义和方程①的根为非负数得出m的取值;

rn-1|

(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处+也=3,西・%2=——=1——,根据方程的两个根都是整数可得加=1或-1.结合(1)

mm

的结论可知机=1.解方程即可.

【详解】

m+1

解:(1)•.•关于X的分式方程^=2的根为非负数,

X—1

,x20且xw1.

m+3、八lm+3,

又:%二---->0,且-----

22

解得-1.

又・・•方程山/一3相%+加一1=0为一元二次方程,

工mw0・

综上可得:加之一3且相。一1,m^O.

(2)二•一元二次方程侬-3相%+德-1=0有两个整数根XI、X2,帆为整数,

.m—11

•*Xi4-X2=39JCy*X-2~-1f

mm

...1—,为整数,,机=1或—1.

m

又•机之一3且mw—1,0»

m—1.

当ml时,原方程可化为3x=0.

解得:%=0,々=3.

当机=1时,方程的整数根为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