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管仲任政相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1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管仲任政相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2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管仲任政相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3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管仲任政相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文言文双文本阅读:管仲任政相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材料一: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管仲曰:“臣有宠矣,然而臣卑。”公曰:“使子立高、国之上。”管仲曰:“臣贵矣,然而臣贫。”公曰:“使子有三归之家。”管仲曰:“臣富矣,然而臣疏。”于是立以为仲父。霄略曰:“管仲以贱为不可以治国,故请高、国之上;以贫为不可以治富,故请三归;以疏为不可以治亲,故处仲父。管仲非贪,以便治也。”或曰:今使臧获①奉君令诏卿相,莫敢不听,非卿相卑而臧获尊也,主令所加,莫敢不从也。今使管仲之治不缘桓公,是无君也。国无君不可以为治。若负桓公之威,下桓公之令,是臧获之所以信也。奚待高、国、仲父之尊而后行哉?当世之行事、都丞之下征令者,不辟尊贵,不就卑贱。故行之而法者,虽巷伯③信乎卿相;行之而非法者,虽大吏讼乎民萌。今管仲不务尊主明法而事增宠益爵是非管仲贪欲富贵必暗而不知术也。故曰:管仲有失行,霄略有过誉。(节选自《韩非子·难一》)材料二: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困。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站①,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太史公曰:“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哙亲也’。岂管仲之谓乎?”(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注】①臧获,是古代对奴婢的贱称。②巷伯:宦官名。西周设置、皆华宫内之事。③反坫,互相敬酒后,把空酒杯放还在土筑的平台上,是周代诸侯宴会时的一种礼节。10.材料.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今管仲不务尊主A明法B而事增宠C益爵D是非E管仲贪欲F富贵G必暗而不知H术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相,指让⋯⋯担任相,与《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的“相”词义不同。B.治,指治理,与《齐桓晋文之事》“奚暇治礼义哉”中的“治”词义相同。C.区区,指小小的,与《孔雀东南飞》“何乃太区区”中的“区区”词义不同。D.仓廪,指储放粮食的仓库。具体而言,存谷者称为仓,存米者称为廪。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管仲被任命为齐相后,向桓公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比如地位要尊贵、家境要富有、与国君关系要亲近,霄略认为管仲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治国理政。B.韩非认为国家没有君主就不能进行治理。奴仆和宦官都可以下达征兵征税的命令,地位的尊卑贵贱并不重要,关键是必须依照君主的法令来办事。C.管仲治理齐国,能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海边的地理优势,发展贸易,积累财富,使国家富庶、军队强大,政令制定如流水,符合民情才容易推行。D.管仲拥有的财富可以跟国君相比,也使用国君规格的宴饮礼节,齐国人却不认为他奢侈、僭越,司马迁认为管仲是能够使君臣百姓快乐亲近的人。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若负桓公之威,下桓公之令,是臧获之所以信也。译文:(2)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译文:14.管仲在辅佐齐桓公称霸的过程中,哪些做法体现了他因祸为福、转败为功的智慧?(3分)【答案解析】10.BDG【解析】正确的断句是:“今管仲不务尊主明法,而事增宠益爵,是非管仲贪欲富贵,必暗而不知术也。”现在管仲不致力于尊崇君主、彰明法度,而只做增加个人宠信和爵禄的事情,这如果不是管仲贪求富贵,就一定是他不懂得法术。11.B【解析】A项,“悔相道之不察兮”中的“相”意为“观察”;B项,“奚暇治礼义哉”中的“治”意为“讲求”;C.项“何乃太区区”中的“区区”意为“愚笨愚拙”。12.B【解析】“奴仆和宦官都可以下达征兵征税的命令,地位的尊卑贵贱并不重要”错误,原文:“当世之行事、都丞之下征令者,不辟尊贵,不就卑贱。”意思是:当今之世,行事、都丞这类的官吏下达征兵征税的命令,不回避尊贵的人,不接近卑贱的人。由此可见,“下达征兵征税的命令”不是奴仆和宦官,而是“行事、都丞”等官吏。13.(1)如果凭借桓公的威势,下达桓公的命令,这是奴仆都可以取信于人的条件。(负,凭借、依靠;下,下达;是臧获之所以信也,判断句;句意1分)(2)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将其废除。(俗,百姓;予,给;去,废除;句意1分)14.①齐桓公怨恨少姬改嫁,想要袭击蔡国,管仲就借此机会攻打楚国,责备它没有向周王室进贡包茅。②桓公实际上想攻打山戎,而管仲就趁机让燕国重修召公时期的政教。③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背弃曹沫逼迫他订立的盟约,管仲就顺应形势劝他信守盟约,诸侯们因此归顺齐国。(一点1分,三点3分)参考译文:材料一:齐桓公解了管仲的捆绑而任他为相。管仲说:“我已经得宠了,但我地位低下。”桓公说:“把你的地位提到高、国两大贵族之上。”管仲说:“我地位尊贵了,但我还贫穷。”桓公说:“让你享有俸禄丰厚的家业。”管仲说:“我富裕了,但我和您的关系还疏远。”于是桓公把他立为仲父。霄略说:“管仲认为地位低下的人不能治理地位尊贵的人,所以要求位在高、国两大贵族之上;认为贫穷的人不能治理富裕的人,所以请求有俸禄丰厚的家业;认为和君主关系疏远的人不能治理和君主关系亲密的人,所以得到了仲父的称号。管仲并非贪心不足,而是为了便于治理。”有人说:假使让奴仆奉君命去告知卿相,没谁敢于不听,这不是因为卿相地位低下而奴仆地位尊贵,而是因为君命下达,没有人敢于不从。假使管仲治理国家而不遵循桓公的旨意,就是眼里没有君主。国家没有君主就不能进行治理。如果凭借桓公的威势,下达桓公的命令,这是奴仆都可以取信于人的条件。何必要等得到像高、国、仲父之类的高贵地位之后才能行事呢?当今之世,行事、都丞这类的官吏下达征兵征税的命令,不回避尊贵的人,不接近卑贱的人。所以依法来办事,即使宦官也可使卿相信服;不依法来办事,即使大官也会在百姓面前感到理亏。现在管仲不致力于尊崇君主、彰明法度,而只做增加个人宠信和爵禄的事情,这如果不是管仲贪求富贵,就一定是他不懂得法术。所以说:管仲有错误的行为,霄略有错误的赞美。材料二:管仲出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小小的齐国在海边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家富庶军队强大,与百姓同好恶。所以,他在《管子》中称述说:“仓库的粮食储备满了,百姓才懂得礼节;百姓的衣食丰足了,才能分辨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六亲关系才会稳固。礼义廉耻的教化得不到发扬,国家就会灭亡。国家的政令就像流水的源头,要顺着百姓的心意下达。”所以政令符合民情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将其废除。管仲执政的时候,善于把祸患化为吉祥,使失败转化为成功。他重视事物的轻重缓急,慎重地权衡利弊得失。齐桓公实际上是怨恨少姬改嫁,想要向南袭击蔡国,管仲就借此机会攻打楚国,贵备它没有向周王室进贡菁茅。桓公实际上想向北出兵攻打山戎,而管仲就趁机让燕国重修召公时期的政教。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背弃曹沫逼迫他订立的盟约,管仲就顺应形势劝他信守盟约,诸侯们因此归顺齐国。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