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21分)1.(11分)国庆节前后,华夏大地以多种方式欢度国庆佳节,庆祝新中国74岁华诞。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国庆新闻报导片断欢度国庆佳节祝福伟大祖国【央视网2023年10月02日】国庆之夜,华灯璀()璨。在贵州贵阳,以“欢度国庆”为主题的灯光秀扮靓都市夜空,表达对祖国的祝福,由500架无人机组成的“迎国庆”天幕秀,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流光溢彩的光影秀把城市装点得绚烂缤纷,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花灯如昼,令人眼花liáo()喜迎国庆,祝福祖国【国防时报2023年09月30日】适值金秋,美丽的西沙,海碧天蓝,椰风拂面,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国庆佳节来临之际,海军某水警区组织官兵开展“我和国旗合个影”“我为祖国送祝福”系列活动。在石岛老龙头陡峭的岩壁上,“祖国万岁”四个红色大字,尽显天涯哨兵拳拳爱国心。我与祖国共命运,同呼吸【搜狐网2023年09月28日】国庆节来临之际,上海某高校举行了“我与祖国共命运,同呼吸”系列活动。同学们以芳华立誓,指南针上旋转着她的方向,刀光剑影下她一次次回归和平,重获新生。为了走出苦难,无数人前仆后继,用不屈的脊梁挺起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尊严;为了变得富强,!”(1)读【央视网】新闻,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璀璨②眼花liáo乱(2)三则新闻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3个。(3)读【国防时报】新闻,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①适值:②盎然:(4)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对联,将相应的序号填到【搜狐网】新闻横线处,使其内容连贯①人民江山千秋固②祖国多娇万代美③祖国风物万年春④江山如画千年秀(5)下列从新闻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江苏盐城,由500架无人机组成的“迎国庆”天幕秀,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B.美丽的西沙,海碧天蓝,绿叶成荫,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C.国庆节来临之际,上海某高校举行了“我与祖国共命运,同呼吸”系列活动。D.为了变得富强,又有多少人燃尽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2.(10分)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写内容。主题文学常识与名句出处自然地理学家①(人名)游览三峡时,写下“②,隐天蔽日”,让我们领略到了三峡山高岭连的雄伟景象;王维站在茫茫沙漠极目远眺,”,让我们看到了一幅黄昏时雄浑瑰丽的塞外风光图。《三峡》《使至塞上》怀乡崔颢登临黄鹤楼,欣赏美景之后却生出④“,”的淡淡思乡之愁;身处行船上的李白,看着那一江的流水,”的依依不舍之情。《黄鹤楼》《渡荆门送别》哲理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们读出了曹操身上那股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豪迈气概。《龟虽寿》二、阅读(39分)3.(7分)阅读,回答问题。牙齿:长在嘴里的“活宝石”王欣①每个人的口腔中有28~32颗牙齿,它们坚硬而有光泽,如同珍珠、贝壳、玉石一样具有观赏价值。“蝽首蛾眉,“回眸一笑百媚生”则是与五官相映生辉的动态美。牙齿对主人容貌的加持不亚于任何饰品。从实用性上看,牙齿不仅可以咀嚼食物,对于主人身心健康的意义远比宝石深远。②牙齿是“活着的宝石”,牙冠外层是光滑坚硬、乳白色的牙釉质,牙釉质里面是颜色泛黄、硬度较低的牙本质,具有营养、感觉、防御的能力,如果坏死或被摘除,颜色由淡黄色转为暗黑色。在承受较大咬合力时,牙齿可能发生崩解或折裂③人的一生中有两套牙齿:幼儿时长出的是乳牙,六七个月时萌出,两岁左右长齐;6岁左右,乳牙和恒牙开始交接班;大约在12岁时会长出28颗恒牙,而第三磨牙(智齿)④牙齿是消化食物的重要工具:前方的切牙像铲刀一样,负责切断蔬菜水果;两侧的犬牙像尖刀;后面的前磨牙凸凹不平,负责把食物嚼碎,使其更加细碎。咀嚼是一种机械性消化,使食物变得细软,有利于唾液淀粉酶的水解,充分咀嚼可以减轻胃肠负担⑤每一颗牙齿都很宝贵,需要用心呵护。一般而言,门牙和犬牙的寿命比较长,而磨牙比较短。牙齿如果脱落就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每个人都有望在80岁时还保有20颗健康的牙齿。我国公民的牙齿健康状况不容乐观,65~74岁年龄段的平均失牙数量为10颗⑥龋齿又叫蛀牙,是指牙体硬组织在细菌的影响下发生的进行性破坏性疾病。龋齿出现后,牙齿表面颜色变黑、组织缺损,平时照镜子一旦发现牙齿上有黑点黑线、黑洞要及时进行治疗,防止牙齿进一步龋坏。医生去除龋洞内发黑、变软的牙体组织后,防止龋病扩展。牙周炎是一种主要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如果未能及时治疗,必须通过治疗控制其发展,如果不加治疗会造成牙齿松动甚至脱落。⑦人人都知道牙齿的宝贵,但是许多人并不注意牙齿的保健,毕竟它不能像宝石那样佩戴在显眼的地方,我们要格外注重口腔卫生,少吃甜食、好好刷牙,通过洗牙来清除牙结石,让牙齿坚固、笑容甜美、用餐时心情愉悦。(1)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如果牙髓坏死或被摘除,牙齿在承受较大咬合力时可能发生崩解或折裂。B.智齿即第三磨牙,是否萌出及萌出时间因人而异。C.牙齿是人们消化食物的唯一工具,但不同部位的牙齿作用有所不同。D.我国公民的牙齿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要格外注重口腔卫生,定期检查牙齿。(2)下面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事理说明文,运用逻辑顺序,说明牙齿对主人身心健康的意义。B.开篇首先将牙齿比作珍珠、贝壳、玉石等宝石,肯定了牙齿的观赏价值。C.第③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人的两套牙齿的萌生情况。D.第⑤段加点词“一般”对牙齿的寿命长短说明进行限制,体现用词严谨。(3)牙齿很宝贵,为了健康和美丽,我们要注意牙齿的保健4.(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父亲的牵挂张家豪①一盏油灯静静蹲在石磨上,昏黄的灯光下,奶奶把浸泡好的黄豆粒倒进石磨上方的漏斗里。她推着磨盘的槐木把儿走着,漏斗里的黄豆不断落进石磨的孔眼被碾碎,那乳白色的豆汁从磨盘四周慢慢倾泻下来②豆汁煮开、点卤、挤压出多余的水分、成型,就成为餐桌上的豆腐。天蒙蒙亮的时候,豆腐制作好了,用扁担前后各挑一包到附近的村落去卖。A崎岖的山道并不好走,路面坑坑洼洼、碎石遍地,地势也高低不平,奶奶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不停向前。前村后疃、东街西巷,直到晌午过后,豆腐全部卖完,年复一年,春夏秋冬,奶奶每天都是这样。③而这些画面,总是清晰地在父亲的脑海里一帧一帧翻过,刻在他心底最深处。在他梦牵魂绕的那个小山村里,日落而息,祖祖辈辈都在泥土里求食。山多地少,有限的土地上,人们满含了希望年年播种、年年忙碌。翻地、浇水、锄草,可是贫瘠干旱的土地始终不能带来丰裕的食粮,吃不饱饭是经常的事。那里的孩子,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精彩,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一盘石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把他们送出大山。④父亲从小懂得生活的艰辛。受奶奶辛勤劳作的影响,他性格沉稳又不乏拼搏的精神。上学的时候,他学习刻苦,年年都是班长;工作以后,又敢于创新不会墨守成规。所以他的工作总是受到领导肯定,经常得到表扬和奖励。他经常教育我要好好学习,教育我不要浪费,要学会勤俭节约。父亲偶尔也会提起他少年求学的不易,生活费不多,父亲经常不买炒菜,父亲就会谈到奶奶长年累月做豆腐挣钱供他上学的艰辛。想起崎岖漫长的山道上,不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我体会到,艰辛是身体要承受的,奶奶还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惧。要知道,B山林野兽出没、村落也有恶犬袭扰,奶奶难道就不怕吗?我也记得奶奶曾经淡淡地回答我说,越走天越亮,心里就不怕啦。⑤记得有一次,父亲讲起他执意为奶奶洗脚,当他看到奶奶干瘦的脚踝,父亲忍不住哭了。我听了,心里也很难过,奶奶每天不光是做豆腐卖豆腐,农田需要她管理,老人需要她照顾,长年的奔波与劳累使得她的一双脚不堪重负渐渐变形扭曲。⑥岁月寂静流深。奶奶在潜移默化中给予了他们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给予他们坚持不懈才能成功的人生信条。而那曾经给予他们的,现在⑦父亲因为忙于工作,经常不能回老家,一晃竟是阔别故乡十余载。我知道,虽然他每天公务缠身,可大山里,故乡那袅袅的炊烟、漫漫的山路,特别是灯光里那盘慢慢转动的石磨、奶奶瘦弱的身影,都永远印刻在父亲的心底。(选自《读写探秘》2023.03.15)(1)作者以“父亲的牵挂”为题有什么好处?(2)下面是摘录文中的相关描写,请品读并回答问题。A崎岖的山道并不好走,路面坑坑洼洼、碎石遍地,地势也高低不平。B山林野兽出没、村落也有恶犬袭扰。①这些描写表现出怎样的环境特点?②描写这样的环境对表现奶奶有什么作用?(3)请说说你对结尾画波浪线语句的理解。故乡那袅袅的炊烟、漫漫的山路,特别是灯光里那盘慢慢转动的石磨、奶奶瘦弱的身影,都永远印刻在父亲的心底。(4)如果以“感谢”为话题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请你帮作者说出对父亲、奶奶最想说的话。5.(5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白云重叠,从大处落笔勾画出西湖早春轮廓。B.诗人用词准确,“争”“啄”描绘出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的动态场景,“谁家”似问非问C.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面到点,其结构之妙,章法变化D.全诗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大自然之景,展现出早春西湖的勃勃生机,让诗人留连忘返。(2)本诗紧扣“早春”,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写,请试着举出一例进行简要分析。6.(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书临皋亭苏轼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洄,重门洞开②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③之备。惭愧!惭愧!【注释】①几:矮而小的桌子。②坌(bèn):并,一起。③万物:自然。(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四时俱备当是时B.高峰入云林峦坌入C.实是欲界之仙都万物之备D.倚于几上于我如浮云(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以感慨发端总领全文,以“共谈”概说有高雅情趣的人皆爱山川的美景,再具体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B.【甲】文中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境界清新。C.【乙】文描绘了作者在临皋亭所见的雄奇开阔之景,富于情理见识,体现了作者经历磨难而洒脱豁达的人生态度及富有生活情趣的心灵。D.【甲】【乙】两文写景都采取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而【甲】文中的“猿鸟乱鸣”通过对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物增添了动感,让人感到繁多杂乱。【乙】文苏东坡则从写实入手,言语通俗(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②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5)你认为苏轼是陶弘景心中的“与其奇者”吗?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三、综合(10分)7.(10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多年,革命文化饱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既是对民族历史和未来前途反思的自我革新,也是不断适应中国与世界关系变化的真实产物。艺术家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创作出的作品,学校举行“读名著,学党史”活动。(1)在《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活动中,学习委员找来上面的两幅画,要求大家选择其中的一幅作为底本,并填好推荐表。推荐表图片事件理由(2)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你从中获得哪些启迪?(3)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经典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为被封存的历史,可以说,也是当下的。请以“红色经典”为主题,从“历史”与“当下”的关系角度,论证合理,结构完整。四、写作(50分)8.(50分)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书声朗朗的早晨,晚霞满天的傍晚,打打闹闹身边的同学;吃饭时拥挤的饭堂,留恋,回味?请你以“校园的”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到答题卡指定位置;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023-2024学年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21分)1.【分析】(1)①本题考查字音。“璀璨”的“璀”应读作“cuǐ”。②本题考查字形。“眼花liáo乱”的“liáo”应写作“缭”。(2)本题考查成语。文中的成语有很多,如:流光溢彩绿叶成荫生机盎然等。(3)本题考查字词的含义。“适值”的意思是恰好遇到。②盎然的意思是(形)气氛、趣味洋溢的样子。(4)本题考查排序。根据对联的基本特征,可以判断出:①③适合。(5)本题考查病句。ACD.正确;B.有误,成分残缺,应改为“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故选:B。【解答】答案:(1)①cuǐ②缭(2)示例:熠熠生辉刀光剑影呕心沥血(3)①恰好遇到。②(形)气氛、趣味洋溢的样子。(4)①③(5)B【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2.【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解答】答案:①郦道元②重岩叠嶂(注意“嶂”的书写)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④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⑤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注意“骥”的书写)【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二、阅读(39分)3.【分析】本文是事物说明文,运用逻辑顺序介绍了人的牙齿。文章①段介绍了牙齿的作用和对主人身心健康的意义;②段介绍牙齿的构成及牙髓的作用;③段介绍人的一生中的两套牙齿;④段介绍牙齿的名称及其作用;⑤⑥⑦段介绍呵护牙齿的意义、方法,并呼吁人保护牙齿。【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BD.正确。C.有误,根据第④段“牙齿是消化食物的重要工具”“咀嚼是一种机械性消化,并且与唾液充分地混合,充分咀嚼可以减轻胃肠负担”可知。故选:C。(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有误,本文从牙齿的结构、作用,是一篇事物说明文。BCD.正确。故选:A。(3)本题考查生活常识知识的积累。依据生活中的经验。示例:选好牙刷和牙膏;交替使用两侧牙齿正确咀嚼;注意饮食、辛辣刺激的食物。答案:(1)C(2)A(3)示例:选好牙刷和牙膏,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时刷牙,避免经常使用单侧牙齿咀嚼,避免食用过冷过热。【点评】说明文阅读筛选信息答题技巧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①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补充、筛选、提取所需要的信息;②合理地概括信息;③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4.【分析】本文以“我”的视角讲述了奶奶的艰苦生活。奶奶每天天不亮就推石磨做豆腐,买豆腐,供出了两个大学生。受奶奶辛勤劳作的影响,父亲上学时成绩优秀;工作以后,总是受到领导肯定。奶奶勤劳作、吃苦耐劳的精神也给予了我们。【解答】(1)本题考查标题分析。作者以“父亲的牵挂”为题,以孙辈的视角进行观察叙述;三是设置悬念。(2)本题考查句子分析。①“崎岖的山道并不好走,路面坑坑洼洼,地势也高低不平”写山道崎岖、碎石遍地,突出了这里的环境恶劣。②描写了环境的恶劣,表现奶奶卖豆腐的艰辛,既要费体力更要提心吊胆。(3)本题考查结尾段的作用。文章通过“虽然他身处美丽的滨海城市,但是大山里、漫漫的山路、奶奶瘦弱的身影,说明奶奶磨豆腐,表达了父亲对奶奶的牵挂与感激。(4)本题考查阅读拓展。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作者对父亲,围绕此内容即可。答案:(1)以孙辈的视角进行观察叙述,表现出父亲与奶奶之间的深厚感情。(2)①这些描写表现出山道崎岖、路面不平。②描写环境的恶劣,写出奶奶行走艰难且心理恐惧。(3)全文内容的总结,突出了文章主旨、挑担走山道的高大形象。(4)示例:爸爸,奶奶,你们让我懂得亲情的重要,怎样去报答。【点评】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5.【分析】《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的七律。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清新,堪称吟咏西湖的名篇佳作。【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赏析。ABD.正确;C.有误,诗从“孤山寺”写起,再写到初春的禽鸟,是面,是点。故选:C。(2)本题考查诗歌语言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句意: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动地表现了早春鸟儿为避春寒而争栖暖枝的特点。答案:(1)C(2)示例一:“几处早莺争暖树”,描绘的是早春时飞来的莺,生动地表现了早春鸟儿为避春寒而争栖暖枝的特点。示例二:“谁家新燕啄春泥”,描绘的是新飞回来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表明春天已到。示例三:“乱花渐欲迷人眼”描绘出早春时节春花初放,虽未缤纷,欣欣向荣的景象。示例四:“浅草才能没马蹄”描绘出早春芳草才生,尚未长高,浅草嫩绿,足见早春生机勃勃。译文:走在西湖边,湖水涨潮时刚好与堤齐平,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欣赏得不够。【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6.【分析】参考译文:【甲】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乙】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后,就倚靠在几案上休息。左边白云缭绕,清澈的江水在右边回旋,树木和山峦从打开的门窗映入眼帘。当这时,我好像有什么想法实际上又没有什么思考,惬意地享受万物所拥有的一切。实在是惭愧呀!惭愧!【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季节/时间;B.耸入,插入/映入;C.结构助词,的;D.在/对,对于。故选:C。(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ABC.正确。D.有误,“乱”在文中是“此起彼伏”的意思。故选:D。(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①中重点词语有:自,自从;与。句意为:自从南朝的谢灵运(康乐)以来。②中重点词语有:倚,倚靠;于,在,就倚靠在几案上休息。(4)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我好像有什么想法实际上又没有什么思考。故断为: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5)本题考查比较阅读。乙文”倚于几上,清江右洄,林峦坌入,若有思而无所思。左边白云缭绕,树木和山峦从打开的门窗映入眼帘,我好像有什么想法实际上又没有什么思考。苏轼休息之余,看看回旋的江水,感到惬意。答案:(1)C(2)D(3)①自从南朝的谢灵运(康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②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后,就倚靠在几案上休息。(4)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5)是,因为他能够发现和欣赏自然美景,能自得其乐、旷达浩远的胸怀,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三、综合(10分)7.【分析】《红星照耀中国》记述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即后来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概括与分析。示例一:图一:红军飞夺泸定桥,画面悲壮雄浑;“飞夺泸定桥”充分体现了红军战士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示例二:图二:红军过草地,画面构图精细;红军战士面对死亡威胁,把生的希望留给小战友、舍己救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示例:①从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浴血奋战的历史中汲取精神营养,②学习作者的敬业精神和探求真相的勇气。(3)本题考查议论类微写作。要求明确论点,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强化中心。示例一:红色经典为时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阅读红色经典、百折不挠的品质,奋勇向前。示例二:新时代为红色经典注入新的内涵。红色经典既有历史背景;在新的时代。中华儿女应该坚定信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答案:(1)示例一:图一:红军飞夺泸定桥,画面悲壮雄浑;“飞夺泸定桥”充分体现了红军战士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示例二:图二:红军过草地,画面构图精细;红军战士面对死亡威胁,把生的希望留给小战友、舍己救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示例:①从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浴血奋战的历史中汲取精神营养,②学习作者的敬业精神和探求真相的勇气。(3)示例一:红色经典为时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阅读红色经典、百折不挠的品质,奋勇向前。示例二:新时代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