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一、第一部分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双减”政策下,为鼓励和支持学校甲多样化课后育人活动,福建省相关部门已统一调①度,启动实施中小学课后服务“扩面提质”行动,加快推进公益惠民、自愿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后育人活动全覆盖,引导学生从校外回归校内。减负是一场观念和认识上的改革,需要家校乙才能找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又bì②免负担过重的“平衡点”。要全面加强家庭教育,扭住减负“平衡点”。福建省出台《福建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旨在以促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为目的,引导全社会丙。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指导各地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宣传科学育人观念,通过家校共育(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拼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①(A.diàoB.tiáo)②(A.避B.辟)(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甲(A.举发B.举行)乙(A.相向而行B.相背而行)(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4)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注重家教的培养②注重家庭的建立③注重家风的养成④从而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2.(7分)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1),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2)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3.(5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我们每个人都应以信为本,诚信做人。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组拟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认识诚信】下列两组材料分别是同学们搜集的关于诚信的观点和事例。第一组观点类:①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屈原《离骚》②人倍信则名不达。——刘向《说苑•谈丛》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④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第二组事例类:①烽火戏诸侯;②闻鸡起舞;③商鞅立木;④曾子烹彘(1)分别选出上面两组材料中与诚信无关的一项。第一组:;第二组:【新闻点击】以“诚聚力量信赢发展——共建网络诚信新时代”为主题的2021中国网络诚信大会于7月15日至16日在长沙举行,八方来宾齐聚,共话诚信为期两天的大会,9场活动硕果满满,500余位行业嘉宾共谋新时代网络诚信之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当这场网络诚信建设的年度盛会落下帷幕,湖南进一步校准网络诚信“风向标”,织密网络诚信“防护网”,画好网络诚信“同心圆”(2)请给上面的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个字)【评议诚信】【材料一】近日,有不少网友发帖更博反映:部分小红书博主使用滤镜过度美化景点,去过后大失所望,承认存在部分用户过度美化笔记的情况并致歉。【材料二】小红书一直以来严厉打击社区数据作弊行为,此前已配合公安机关调查破获多起刷量事件。为了维护小红书社区内容的真实性,小红书社区早已建立几十人的反作弊团队,并通过大数据不断优化模型。(3)阅读上述两则材料,请从用户和平台的角度谈谈如何提升网络诚信度。二、第二部分4.(7分)诗歌鉴赏。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一个字是“”。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3)《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你认为这种推测合理吗?请说明你的理由。5.(1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清白堂①记(节选)【宋】范仲淹一日,命役徒芟②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③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绠④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⑤师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庶几居斯堂,而无忝⑥其名哉!宝元二年记。【注释】①清白堂:在绍兴府山上。②芟(shān):除草。③扃(jiōng):关锁。④绠(gěng),此指提水。⑤饵:吃。⑥忝(tiǎn):辱(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①绠不可竭②三日而后汲视③悦人襟灵(2)用“/“给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限断三处)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曲线句子的意思。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参考】规:①谋划,规划;②典范;③规劝,谏诤。(《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4)文中的“嘉泉”有何特点?作者为何详写“嘉泉”之“嘉”?根据文意简要回答。6.(9分)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藤野先生(节选)①……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戴领结,寒颤颤的……②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③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④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襄法,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乙】我的戏精老师①我高三时的数学老师姓王,家住在校园南侧的教师宿舍楼,她每晚都到教室转一圈儿②王老师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爱学习,典型学霸。读小学时一次数学考试考了79分,王老师瞥了一眼成绩,二话没说,然后一顿狠训。王老师说这话时目光斜睨绕教室一周,我等考试低分徘徊在中下游的同学瞬间感觉自己的屁股也仿佛被王老师凌空踹了一脚,王老师突然将目光收回,笑嘻嘻地说,那次考试班里最高分就是79分,多数同学都不及格。大儿子这一脚白挨了,但老娘打骂儿子只凭情绪,没道理可讲。③王老师一说起小儿子就气不打一处来,小儿子从小不爱学习,技校毕业后进了工厂,总结道:这怨谁呀,上学时不好好学习,晚了!现在俺大儿子是镇党委书记。小儿子,哼,早被单位领导开除了。④高考前,王老师动用了题海战术,我们每天做试题都要做吐了,王老师就在耳畔唠叨她大儿子小儿子的事,这鸡汤打下去,有时家长给我们施加压力太大,青春期的小火山刚想爆发时,便想起王老师当年的凌空一脚,她大儿子都忍了,父母供我们吃喝穿,即使说错,也忍了吧。⑤高考前一个月,王老师对我们讲,这几天得保重好身体,有同学小声嘀咕,住校生算起来有四五十位,早饭得吃到中午呀。王老师耳朵灵,听到了,俺这是客套话,知道你们不去才这样说的,是不是心里感觉很温暖,带着这份温暖好好备战迎接高考吧⑥高考前一天,王老师又来教室谈起了她的大儿子和小儿子。这次剧情有了反转,小儿子因调皮捣蛋被工厂开除后,现在已经是公司大老板了,经济上比大儿子强多了。说着王老师抬起手腕让我们看她的玉手镯,一万多元呢,小儿子给买的。谁也预料不了未来,考完就是胜利。至于考哪所大学,考上与否,将来走大儿子的路,顺顺利利,将来走小儿子的路,坎坷点,俺看都不孬。⑦嘿,这王老师,捆绑了我们三年⑧高考结束后,天空突降暴雨,校园里的百年老树都被狂风连根拔起,聚在宿舍里吃散伙饭。王老师穿着雨衣也来了,她说她不放心,考砸了,心里难过想不开。她看到我们每个人脸上都乐呵呵的,我们哪能想不开呀,大儿子的路走不通可以转小儿子的路嘛。⑨那晚,终于熬完了高考的我们,借着王老师这句鸡汤大醉了一场。(1)【乙】文中的老师是个“戏精”,请概括出能表现她这一特点的三件事。(2)体会【乙】文④段中画波浪线句的表达作用。(3)【乙】文⑨段中加点词语“大醉”蕴含了哪些情感?(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两文写作目的相同。【甲】文长于叙事,语言简洁质朴;【乙】文工于描写B.【甲】文①段运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藤野先生形象:生活简朴、治学严谨。C.【乙】文②段中的“斜睨”表现了老师在偷看我们的反应,想要了解自己教育效果的心理。D.【乙】文对小儿子着墨不多,借他的经历阐明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理,突出中心。7.(15分)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爹娘树①我的老家在一个山坳里,树木连绵遍野。那里的树与村里的人一样,绵延了不知多少代,令我永远牵念。一些树贴上了“老张家”的标签,是属于父母的②“爹娘树”品类不一,凡土生土长的树种都有些,大大小小有百余棵,有老家院儿里祖传的,还有父母亲手培植的。父母把它们视若儿女说不定哪天就能沾上它们的光!”③父亲个头不高,但身形灵活。过去,每年冬季,噌噌爬上树干,修理那些疯长的枝丫。经过父亲的精心护理后,钻天杨开始“钻天”,洋槐树不再乖张,一株株如刚理过发的小伙儿般精神、帅气。父亲一边砍枝一边逗我:“小子呀,你也像这树一样,不修理就成不了材!”我叉腰抬头朝树上喊:“那你下来修理我呀!”说完④冬去春来,修剪过的树木冒出新芽,父亲又会剪些杨树枝,以后又是一片树林!”还真是这样,如今几十年过去⑤记得哥哥结婚那年,父亲伐了几株高大的杨树和槐树,请了村里盖房把式最好的木匠,让哥哥风风光光将媳妇娶进了家。那些父亲一手培育成材的树木,即使不再撒下荫凉,开枝散叶。⑥那年我考上师范,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父亲高兴地放了一挂鞭,孩子的学费就靠你了。”说完,摩拳擦掌地砍起树来。靠着卖树木赚取的1000多元,我得以进城求学。⑦母亲虽然瘦弱,却能勤劳持家。母亲总会千方百计地从田野沟谷寻得各种果树苗,有柿树苗、枣树苗、核桃树苗、苹果树苗、石榴树苗……移栽在我家房前屋后和田间地头。费尽心思地侍弄、修剪和嫁接这些果木树。⑧老房墙角处,有一棵李子树,可心的是竟然还有两枝大黄杏。盛夏,直流口水,“娘呀,酸甜可口,“太解馋了!”母亲喜滋滋地看着我吃,说:“小时候带你走亲戚。你吃了人家一瓢大黄杏。我怕你嘴馋,就嫁接了两枝,想着家里的那些果树,说:“这么多果树,我们也吃不完呀!”母亲说:“吃不完的果子,你爹去集上卖,那些树还在,一年年牵动着我回家的脚步。⑨有一年秋天,我回家帮母亲摘柿子。当年的小树已高大挺拔,硕果满枝。在家的那些天,让我认认家里的果木树。在母亲的指引下,我知道了村北有三棵核桃树、五棵枣树,村南有两棵柿树、一棵山楂树,老屋附近还有四棵桃树、一棵李子树⑩母亲坐在院里的苹果树下喘着气,说:“哪年我都会栽些树。如果真有一天我干不动了,或是不在了,摘了送人、卖钱都成。即便顾不上摘,也是个念想不是?”我连连说“是”。母亲满意地笑了,我却坐在原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只是默默地将那些树又一棵一棵地种在了心田里。⑪一日,父亲打电话说,村里修路要占地,却识得大体。几日后,他招呼我回家,说:“这些钱你帮我收着,等哪天我们有个大事小情,就用这些吧。菜园地里还有两棵老香椿树,到时砍了给我俩做寿材,挺好……”⑫时光如梭,“爹娘树”年岁日长,明年将继续发新叶、结新果。可爹娘却会一直枯萎下去,不再回春。⑬恍惚间,我已然站成了一棵树,与妻女,融在了山坳的密林之中……(1)选文第②段画线处,写父母念叨“说不定哪天就能沾上它们的光”,阅读选文第③~⑧段(2)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③段画线的句子。钻天杨开始“钻天”,洋槐树不再乖张,一株株如刚理过发的小伙儿般精神、帅气。(3)概括选文中父母的性格特点。(4)从内容和结构上来分析选文结尾段的作用。(5)选文标题有什么含义?8.(4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听到他发挥爱吃辣的人都是革命者的理论。他首先举出他的本省湖南,就是因产生革命家出名的。他又列举了西班牙、墨西哥、俄国和法国来证明他的说法,他又只得笑着认输了。附带说一句,“赤匪”中间流行的一首最有趣的歌曲叫《红辣椒》。它唱的是辣椒对自己活着供人吃食没有意义感到不满,没有骨气的生活,终于领导了一场蔬菜的“起义”。这首《红辣椒》是他最爱唱的歌。(选自《红星照耀中国》)①上述语段中“我”是谁?“他”又是谁?②请简要分析“这首《红辣椒》是他最爱唱的歌”的原因。9.(2分)结合课文链接,联系《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相关内容,请列举具体事例说明朱德从他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课文链接】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三、第三部分10.(5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把毕生精力全部献给科学事业的诺贝尔,曾写下一篇短小精悍的自传。全文如下:“阿•诺贝尔呱呱坠地之时,小生命差点断送在仁慈的医生手中。主要美德:保持指甲干净,从不累及他人。主要过失:终身不娶,脾气不佳,消化力差。唯一愿望:不要被人活埋。最大罪恶:不敬鬼神。重要事迹:无。”诺贝尔的自传可谓诙谐幽默、个性鲜明。你自己有什么特点?你能用简练的语言准确概括自己吗?生活中的哪些事情能真正体现自己呢?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自传。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第一部分1.【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根据字词积累,“调度”中的“调”读作“diào”,“bì免”写作“避免”。(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举发:检举;揭发(坏人、坏事)。举行:举办。结合语境可知,甲处应填“举办”。相向而行:朝相反的方向行进。相背而行: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结合语境可知,家校朝同一个目标前面,可知乙处应填“相向而行”。(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句式杂糅,应删去“以……为目的”。(4)本题考查语序的排列。仔细阅读待排句可知,“家庭的建立”“家教的培养”“家风的养成”间存在逻辑顺序,“家庭的建立”是“家教的培养”“家风的养成”的前提,注重“家教的培养”,才能形成良好的家风,“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家庭的建立”“家教的培养”“家风的养成”的目的。故正确排序为:②①③④。故选:B。【解答】答案:(1)①A②A(2)甲:B乙:A(3)福建省出台《福建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旨在促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4)B【点评】病句辨析类答题技巧:①读一遍句子,通过语感感受一下是否通畅,如果不,那就可能意味着这个句子是病句。②看主干,缩句。看句子主干有无问题,主谓宾是否都有,是否搭配不当。③看语序,尤其是形容词的顺序问题。④看搭配,比如说可以“提高能力”,却不能“养成能力”;可以“提高水平”,却不能“培养水平”。⑤有关联词的复句,主语相同,关联词置于主语后;主语不同的句子,关联词置于主语前。2.【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解答】(1)相顾无相识(2)长河落日圆(3)盖竹柏影也(注意“柏”的书写)(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注意“荒”的书写)(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3.【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第一组中“尽信书,不如无书”阐述的是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与“诚信”无关。第二组中“闻鸡起舞”阐述的是“刻苦勤奋”的道理,与“诚信”无关。(2)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结合导语中“2021中国网络诚信大会于7月15日至16日在长沙举行,八方来宾齐聚,共话诚信,共襄盛举”进行提炼概括可得:2021中国网络诚信大会于长沙举行。(3)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材料内容。结合材料一“部分小红书博主使用滤镜过度美化景点,去过后大失所望”“小红书对此作出回应,承认存在部分用户过度美化笔记的情况并致歉”可得:从用户角度来说,应在网上发布客观真实的信息,不用虚假信息欺骗网友;结合材料二“小红书一直以来严厉打击社区数据作弊行为,此前已配合公安机关调查破获多起刷量事件。为了维护小红书社区内容的真实性,小红书社区早已建立几十人的反作弊团队,形成了独立于业务体系的诚信风控体系。专业风控和反作弊团队通过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甄别在小红书上的刷量行为,并通过大数据不断优化模型”可得:从平台角度来说,通过科技手段和人力协助的办法帮助鉴别网络虚假信息。【解答】答案:(1)④;②(2)2021中国网络诚信大会于长沙举行(3)从用户角度来说,应在网上发布客观真实的信息;从平台角度来说。【点评】要想准确理解材料的内容,需要对材料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再次回归整体的感知,如此材料的内容就能很好的理解。二、第二部分4.【分析】这首古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解答】(1)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理解。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愁”,以夕阳西下,望不见归乡之路。“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融情于景,将诗人的乡愁之情充分表现出来。(2)本题考查描绘诗句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时,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一要忠于原诗,语言力求优美,即是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解诗歌的意境,抓住诗句中的景物“树”与“草”以及表现其特点的字词,概括说明画面内容。(3)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根据诗句内容分析可知,如此真实,而且时空切换自然。诗句尾联写出日暮的重重雾霭阻隔了回乡路,烘托了思乡之情。答案:(1)愁。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2)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鹦鹉洲上芳草茂盛。(3)示例:合理。“日暮”时分万物思归,产生了无限乡思,很可能联想到“日暮乡关何处是”,所以“记得这名目”。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暮色渐渐漫起?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5.【分析】参考译文:有一天,我命令衙役清除杂草开辟成平地,(发现)中间有一口废弃的水井。于是立刻喊来工匠清理出井中的淤泥,观察这口井的好坏,(工匠)说:“是好泉啊。”于是就将进口关闭,使水中杂质沉淀。三天之后取水,看到这泉水清澈而白净,品尝井水,(味道)十分甘甜,水深有一丈多,提水没有穷尽。酷暑的时候饮用,就像是吃白雪一样,品尝着像薄冰一样的泉水,冰冷爽口。在寒冬时节,遇上有太阳的日子,这泉水又如同阳春三月,一片温热。这眼泉水或许是雨水降落、云气蒸腾,上下醇厚,浑然一体,大概是山泽相通,在名源相互呼应吧。我又邀请了嘉宾,用建溪、日注、卧龙、云门等地的名茶试这里的泉水,果然甘甜滋润,品尝之后,让人心旷神怡。我喜爱它的清白和有德义,(它)可以成为官吏们效法的楷模。于是就在这里修建一座厅堂,叫“清白堂”,又要在厅堂的旁边修建一座亭子,叫“清白亭”。希望我居住在这座厅堂,登上这座亭子的时候,没有玷污它的名声。宝元二年记载。【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①句意为:提水没有穷尽。可:可以。②句意为:三天之后取水来看。汲:取水。③句意为:让人心旷神怡。悦:使……高兴。(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分清层次,反复诵读加以验证、云气蒸腾,浑然一体,在名源相互呼应吧”。(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句中重点词语有:予,我;其,代词,它;为,成为。句意为:我喜爱它的清白和有德义。(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其泉清而白色,渊然文余,饮之若饵白雪,凛如也,若遇爱日,温如也”“应于名源”“甘液华滋。根据文章可知,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眼泉的喜爱之情,所以作者才会把它当作是为官者的榜样。答案:(1)①可以,能够;③使……高兴。(2)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3)我喜爱它的清白和有德义,(它)可以成为官吏们效法的楷模。(4)“嘉泉”的特点是水清味甘、水深而多。作者详写“嘉泉”是为了突出它的美好品质,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6.【分析】【甲】主要讲述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包括藤野先生对作者讲义的认真批改、对作者解剖实习的关心与放心,以及他对中国女人裹脚的询问;【乙】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王老师的数学老师,她以自己的两个儿子的故事为线索,用题海战术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们努力学习,备战高考。在高考前夕,她再次用自己小儿子的成功经历告诉学生们,即使不走传统的大学路,也能有其他的成功方式。【解答】(1)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由乙文“王老师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爱学习,王老师动用了题海战术,想松懈时,这鸡汤打下去,老师借两个儿子学习经历给我们施压,教育我们理解父母,王老师对我们讲,这期间万万不能吃坏了肚子,老师为了让学生感受温暖。由“高考前一天。这次剧情有了反转,自己单干,经济上比大儿子强多了”“谁也预料不了未来,考完就是胜利”可概括为:高考前一天,帮助学生释放压力。(2)本题考查句子的表达作用。结合“便想起王老师当年的凌空一脚,那么委屈的一脚,父母供我们吃喝穿,即使说错,表现了老师所讲的故事对我们产生的积极的影响。这一句还从侧面表现出王老师富有教育智慧的特点。(3)本题考查分析思想情感。由“她说她不放心,怕有些学生考试发挥失常,心里难过想不开”“牵肠挂肚慈母心,大儿子的路走不通可以转小儿子的路嘛”可知。结合前文老师用大儿子小儿子的故事教育我们的内容。(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分析。A.有误,甲文夹叙夹议;B.有误,甲文第①段只写了藤野先生的衣着;C.正确;D.有误,本文的中心是老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故选:C。答案:(1)①平时上课,老师借两个儿子学习经历给我们施压,教育我们理解父母。②高考前一个月,老师为了让学生感受温暖。③高考前一天,老师讲两个儿子的工作情况。(2)表现了老师所讲的故事对我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侧面烘托出老师是一个教导有方。(3)我们对老师良苦用心的深深理解,对这个充满智慧的老师的由衷感谢。(4)C【点评】散文答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主旨:在开始答题前,要反复阅读全文并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要寻找主题句或关键词,这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2、分析结构:散文虽然较为自由,但通常有某种结构。在答题时,要注意分析这种结构,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路。3、品味语言:散文的魅力往往在于其语言的优美和凝练。在答题时,要品味作者使用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分析其如何传情达意。4、抓住情感:散文通常包含情感的变化和转折。在答题时,要抓住这些情感线索,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和态度。7.【分析】本文以“爹娘树”为线索,写了父母修剪、护理树木,这些树让“我”家“沾光”的往事,母亲领“我”了解树的具体情况,父亲给“我”补偿款等事,表现了父母勤劳能干、深爱子女等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母、对故乡的感恩、眷恋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事件的能力。此题已明确答案所在区域是第③~⑧段,请了村里盖房把式最好的木匠,让哥哥风风光光将媳妇娶进了家”可概括为:伐树盖房,父亲送我走出了大山。由第⑧段“摘下杏来咬一口。由第⑧段“吃不完的果子,卖了钱也能贴补家用”可概括为:贴补家用。(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此题要求从修辞角度着手、洋槐树人格化;“如刚理过发的小伙儿般”将树比作人;拟人和比喻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帅气”可知,也可见父亲勤劳能干的特点。(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由“父亲个头不高。过去,他都会腰别镰刀,修理那些疯长的枝丫”可见。由“父亲一边砍枝一边逗我:‘小子呀,不修理就成不了材!’说完,父亲慈爱。由“靠着卖树木赚取的1000多元,我得以进城求学”可见,支持子女求学,眼中充满了慈爱”可见。由“如果真有一天我干不动了,你们照样能吃到应时的果子、卖钱都成,也是个念想不是”可见、眷恋儿女,父亲打电话说,要砍掉一片杨树林,却识得大体”可见,顾大局。(4)本题考查结尾段的作用。此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恍惚间,与妻女;“融在了山坳的密林之中”表现出“我”对故乡依恋之情。结构上,“融在了山坳的密林之中”照应文章开头“我的老家在一个山坳里,使文章首尾圆合。(5)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由“一些树贴上了‘老张家’的标签,我亲切地唤作‘爹娘树’”“它们有分田地时带的,还有父母亲手培植的”可见、祖传,老家属于父母的一些树,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只是默默地将那些树又一棵一棵地种在了心田里”及父母的形象特点,“爹娘树”还指父母的精神品质及“我”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我已然站成了一棵树,哥嫂一起成了‘爹娘的树’,标题还表达了“我”对故乡。答案:(1)伐树盖房;赚取学费;贴补家用。(2)这一句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树木经父亲修剪后长势良好的样子。(3)勤劳能干;慈爱;深明大义;深爱;识大体。(4)内容上,写出父母的精神品质对“我”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我”对故乡,升华文章主旨,照应文章标题和开头,完整严谨。(5)①通过分田地、祖传,老家属于父母的一些树;③表达了“我”对故乡。【点评】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8.【分析】《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1936年6月到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解答】①本题考查名著的基本知识。根据语段下的名著书名或语段内容可判断,“他”是作者的采访对象毛泽东。②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根据毛泽东说的“《红辣椒》唱的是辣椒对自己活着供人吃食没有意义感到不满、菠菜,没有骨气的生活,可知毛泽东喜欢这首歌的原因。答案:①埃德加•斯诺毛泽东②唱的是辣椒对自己活着供人吃食没有意义感到不满,它嘲笑白菜、青豆的浑浑噩噩,终于领导了一场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