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24年)小学语文部编版课后作业(难点扫除)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洛阳市(2024年)小学语文部编版课后作业(难点扫除)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洛阳市(2024年)小学语文部编版课后作业(难点扫除)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洛阳市(2024年)小学语文部编版课后作业(难点扫除)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洛阳市(2024年)小学语文部编版课后作业(难点扫除)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洛阳市(2024年度)小学语文部编版课后作业(难点扫除)完整试卷(含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书写(每题5分共1题)

1).看拼音,写词语。

suíyìchǐxiàoróngxìngqīnfàn

shǎngshíchuáncānglǒngzhàoshēngchù

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

1).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再读一读。

(1)秋天到了___田野里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___

(2)池塘里的荷花全开了___真美呀___

(3)天空中有很多乌云___是要下雨了吗___2).选词填空。

呈现出现

①今年风调雨顺,田野里(

)可喜的丰收景象。

②那只小猫失踪了一个星期,今天它又(

)在院子里了。

轻巧轻快

③小红哼着(

)的小曲走进教室,脸上还带着笑容。

③两只小猴子在树上跳来跳去,显得特别(

)。3).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世界(

)明叶公好(

)没精打(

)

津津有(

)翩翩起(

)争奇斗(

)4).课内积累。

(1)中医四诊,______。

(2)______,有过则改。

(3)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

(4)生活中许多听来的事情是靠不住的,只有亲眼看到的才算是真实的。正如有一句话说的:______,______。5).请补写出诗句、名言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_________________。《绝句》

(2)见善则迁,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焉得虎子。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

1).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亲昵(nì)倔强(qiáng)B.砌墙(qì)规规矩矩(jǔ)C.狂吠(fèi)奢侈(cǐ)D.剖开(pāo)杜甫(fǔ)2).横线上所填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时,你看见了河湾里那大片大片的芦苇荡。。

①风大起来了,

②然后随了风继续那哀而不伤、伏而不倒的动人舞蹈。

③苇浪起伏的弧度明显放大了,眼看要匍匐在地上。

④微风吹来,苇浪就开始有节奏地起伏,那么绵软、优雅而有节制。

⑤芦第们互相依托着、呼应着,只把柔韧的腰弯下几分,就又挺起来。A.④⑤③①②B.①③⑤②④C.④①③⑤②D.①⑤②③④3).小刘打算写一篇《访歌乐山烈士陵园》的作文,想法不恰当的是()。A.小刘打算先画出游览的路线图,再按顺序说一说,帮自己理清思路。B.小刘打算按照他游览时的路线“渣滓洞监狱旧址——白公馆监狱旧址——红岩魂广场”的游览顺序来写自己的作文。C.小刘打算用上过渡句,让地点和景物转换得更自然。D.小刘打算把看到的所有景象都写下来,并把它们的特点每一个全都写得特别完整、清楚。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

1).把下面句子改成“被”字句。

(1)小狗的叫声把旁边的小母鸡吓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弟弟的脸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

1).考考你的日积月累。(连线)

文房四室梅兰竹菊

花中君子笔墨纸砚

眼见为实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耳听为虚2).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

发动田地王安石白日依山尽疑是银河落九天

灌溉机器胡令能路人借问遥招手为有暗香来

淹没害虫王之涣飞流直下三千尺黄河入海流

消灭庄稼李白遥知不是雪怕得鱼惊不应人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

1).排列错乱的句子。

(

)爸爸说:“你不是学过音序查字的方法吗?试试看!”

(

)当我写道“鸭子gāgā叫”时“gā”字难住了我。

(

)我用音序查字法,很快在字典找到了“嘎嘎”这个词。

(

)晚上,我在家里写日记。

(

)我去问爸爸“gā”字怎么写。2).排列顺序,难不倒我。

________寒季没有白天,只有黑夜,常有美丽的“南极之光”出现。

________南极在地球的最南面,是世界上最冷的大陆。一年只有寒、暖两季。

________有人把南极叫“海豹王国”,这里有三千多万头海豹。

________暖季没有黑夜,整天太阳高照。

________不过企鹅的数量最多,有一亿多只。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

1).根据读书积累用“√”和“×”判断对错。

1.《海马先生》是一本关于母爱的温暖的故事。(

)

2.读《一只奇特的蛋》能让我们珍惜友谊。(

)

3.狐狸列娜有3个孩子。(

)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

1).阅读理解。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把诗句补写完整。

2.这两首诗的内容都写了:______,_______却不一样。选文《宿建德江》表达了诗人____,选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的景色。9、书面表达(每题10分共1题)

1).习作天地。

假如你要参加夏令营,带队老师想让同学们之间尽快熟悉起来,请以“快来认识我”为题目,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注意抓住自己的外貌和性格特点,把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说一说,注意结合具体事例来说明。

要求: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富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字迹工整、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350字。10、文言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

1).课内阅读《古人谈读书》节选部分,回答问题(一)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二)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解释加点的字词。

①漫浪:_______②急:_______③谓:_______④下流:_______

2.选段(一)是宋朝大理学家________的智慧之见,他在《观书有感》(其一)中也有经典之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段(二)是清朝文学家__________的读书心得,里面有两个典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___________的重要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用原文短句回答)

4.作者在选段(一)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好的读书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

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老芭蕉春天,老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校园的一角栽下了一株芭蕉苗。当秋风送爽的时候,芭蕉成熟了。老师领着孩子们采下了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年老的芭蕉。不久,从老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孩子们开心极了。小芭蕉越长越茂盛,而老芭蕉却渐渐枯萎了。孩子们跑进了老师的办公室,伤心地说:“老师,老师,老芭蕉快要死了。”正在备课的老师摘下眼镜,抬起头来和蔼地说:“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都送给了小芭蕉。”1.______,老师带着孩子们栽下芭蕉苗;到了______,芭蕉结下了丰硕的果实。

2.看到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孩子们心里很______;看着老芭蕉快要死了,孩子们又很______。

3.老芭蕉就像()A.孩子B.老师C.校园4.为什么老芭蕉快要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老芭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

1).我会补充诗句(填序号)。①不及汪伦送我情②花落知多少③床前明月光(1)夜来风雨声,_____。

(2)_____,疑是地上霜。

(3)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2).选词填空

发表发明发现

(1)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刚要跨入实验室大门,阵阵醉人的香味扑鼻而来,他这才(

)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

(2)波义耳利用石蕊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这一特点,(

)了酸碱试——石蕊试纸。

(3)小明的作文在《少年报》(

)了,真令人羡慕。

哀求请求

(1)没有(

),父亲就自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