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81.040.30
CCSQ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XXXXX—XXXX
GB14681一2006
`
机车船舶用电加温玻璃
第1部分:船用矩形窗电加温玻璃
Electricallyheatedglazingmaterialsforlocomotivesandships
-Part1:Heatedglasspanesforships'rectangularwindows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本草案完成时间:202108)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GBXXXXX—XXXX
机车船舶用电加温玻璃
第1部分:船用矩形窗电加温玻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船用矩形窗电加温玻璃的玻璃结构、光学性能、加温系统、力学性能、绝缘性能、试
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记等。
本文件适用于驾驶室、船桥窗户上的电加温玻璃,也适用于为了观察和操纵方便的密封区使用的电
加温玻璃。本文件规定的电加温玻璃,其使用最低环境温度为-4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216外径千分尺(GB/T1216-2004,neqISO3611)
GB12708航标灯光信号颜色
GB/T39798动车组玻璃光学性能试验方法
GJB961A飞机电加温玻璃电热性能检测方法
GBXXX船舶用玻璃安全技术要求
3玻璃结构
3.1总则
符合本文件的电加温玻璃是一个组件,它由夹层玻璃和固定在它上面的电路装置组成。
3.2组成、种类和材料
夹层玻璃的组成如表1和图1所示。
A类和B类之间的区别在于A类为两层玻璃,而B类为三层玻璃。
表1电加温玻璃的组件
组件编号(见图1)名称
1托板
2盖板
3加温元件
4中间层
2
GBXXXXX—XXXX
A类两层玻璃B类三层玻璃
图1电加温玻璃截面图
3.2.1托板
托板为透明的船用钢化玻璃,应符合GB(XXX)船舶用玻璃安全技术要求的要求。
3.2.2盖板
盖板用于承载或保护电加温元件,它比托板薄。盖板为透明的钢化或半钢化玻璃。
3.2.3加温元件
宜采用金属丝、透明导电薄膜或透明导电涂层作为加温元件。
3.2.4中间层
中间层为聚合物材料,如PVB。
3.3边部保护
为了避免中间层受潮或其他任何形式的化学侵蚀,同时也为了保护边缘不受冲击及具有良好的电绝
缘性能,应用硅酮胶、橡胶、聚硫胶或其他类似的能与中间层相匹配的材料对玻璃周边进行保护。
边缘保护要求在周边进行粘结,并且粘结厚度不能超过3mm(参见图2)。
单位为毫米
图2边部保护
3
GBXXXXX—XXXX
3.4尺寸
3.4.1公称尺寸与厚度
电加温玻璃的公称尺寸如图3所示,具体尺寸见GB(XXX)船舶用玻璃安全技术要求中表3。图3中托
板玻璃t1的尺寸和厚度应符合GB(XXX)船舶用玻璃安全技术要求的要求。
标引序号说明:
푡1——托板厚度;
푡2——盖板厚度;
W——宽度;
H——高度;
r——半径。
图3加温玻璃尺寸
3.4.2厚度偏差
电加温玻璃的厚度偏差见表2。
表2厚度偏差
公称厚度/mm偏差/mm
总厚度t3±1.5
8
10±0.3
12
托板푡115±0.5
4
GBXXXXX—XXXX
19±1.0
22±1.0
25±1.0
盖板푡2±0.3
3.5平行度
玻璃两面平行度偏差不能超过1mm/1000mm(见图4)。
单位为毫米
图4平行度
3.6弯曲度
弯曲度不应超过3mm/1000mm(见图5)。
单位为毫米
4
图5弯曲度
4光学要求
4.1要求
安装于窗上的电加温玻璃应满足4.2和4.3中的光学要求。
所有的光学要求对独立控温的电加温玻璃均适用。
周边50mm宽范围内不作光学性能要求(见图6)。
5
GBXXXXX—XXXX
标引序号说明:
1-边部覆盖层;
2-边部区域;
3-主视觉区;
4-玻璃尺寸(w/h)
图6主视区
4.2能见度
应采用不同的加温功率(见表3),避免电加温玻璃上出现霜或雾,以保证其在所有的天气均具有良
好的能见度。此外,在有霜雪的情况下,应保证雨刷能以最高效率工作。在入射角正常的情况下,通过
玻璃观察远处的物体时,加温玻璃不能造成眼睛分辨物体困难或产生双目视差。
不得使用本体着色玻璃。
电加温玻璃的透光率不应小于70%。
对能见度的解释产生异议时,由供需双方商定。
4.3颜色偏差
透过电加温玻璃观察到的航标灯光信号颜色应符合GB12708相应航标灯色品坐标的要求。
5加温系统
5.1加温功率
5.1.1在中等风速、环境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为65%±10%,设备的加温功率应符合表3的规
定。
5.1.2当船舶在极地区域航行需要更高的加热功率时,应与玻璃制造商商定。
表3加温功率
6
GBXXXXX—XXXX
加温功率(W/dm²)室外最低温度/℃
最小最大
79-12
1215-28
1721-40
5.2电源
用以给玻璃加热的电源电压,应与船上提供的在通常条件下能连续工作的供电电压一致,交流电
或直流电均可。电源识别系统见表4。
表4电源识别系统
供电类型电压/V频率/Hz识别号
24—01
直流电110—02
220—03
1155011
6012
单相交流电2205013
6014
1155031
6032
2205033
6034
三相交流电220/3805035
6036
4405037
6038
5.3过热保护
应给电加温玻璃安装温度限定装置(调节器)以免过热,调节装置应确保玻璃表面温度不超过50℃。
调节器有两类:
——单独调节(S):调节器(如温度传感器)直接安装在玻璃上(内侧),它只对相关的玻璃起作用,
是原装设备的一部分。
——组调节(G):一个分立的调节装置,即它不是直接安装在窗户上,而是与几块玻璃恰当地连接
在一起。装置此类调节器时,一定要考虑它们的类型及编号。
6力学性能
7
GBXXXXX—XXXX
电加温玻璃托板的强度应符合GB(XXX)船舶用玻璃安全技术要求中相应条款的要求。
7绝缘性能
7.1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应符合GB(XXX)船舶用玻璃安全技术要求中相应条款的要求。
7.2介电强度
介电强度应符合GB(XXX)船舶用玻璃安全技术要求中相应条款的要求。
7.3浸水绝缘性能
浸水绝缘性能由供需双方商定。测定的性能包括:
a)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接线柱之间的绝缘性;
b)浸入水中的边框和温度传感器公用接线柱之间的绝缘性;
c)浸入水中的边框和加热器接线柱之间的绝缘性。
8试验方法
8.1尺寸偏差
8.1.1厚度及偏差
使用符合GB/T1216规定的外径千分尺或与此同等精度的器具测量玻璃四边的中点厚度,测量结果
以四点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mm。
用上述厚度平均值与玻璃公称厚度的差值来表示厚度偏差,允许偏差如表4。
8.1.2平行度
使用符合GB/T1216规定的外径千分尺或与此同等精度的器具测量玻璃长边上四点的厚度,其结果
用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之差除以长边的长度来表示。
8.1.3弯曲度
将试样垂直立放,水平放置直尺,贴紧试样表面进行测量,弓形时以弧的高度与弦的长度之比的百
分率表示;波形时,用波谷到波峰的高与波峰到波峰(或波谷到波谷)的距离之比的百分率表示。
8.2光学性能
8.2.1透光率
按GB/T39798中相应条款进行试验。
8.2.2颜色偏差
按GB/T39798中相应条款进行试验。
8.3加温功率
按GJB961A中相应条款进行试验。
8
GBXXXXX—XXXX
8.4浸水绝缘性
按GJB961A中相应方法进行试验。
9检验规则
9.1检验分类
9.1.1出厂检验
检验项目包括:尺寸偏差、加温功率和绝缘性能。
9.1.2型式检验
本文件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
9.2组批与抽样
同一结构,同种工艺下生产的电加温玻璃组成一批。
按照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样品数量随机抽样。
型式检验时,出厂检验之外的项目,按相应方法中规定的样品数目随机抽样。力学性能抽取4块,
其他性能抽取3块。
9.3判定规则
每项性能抽取的样品,按第8章进行试验。若样品均合格,则该项性能合格。
上述各项性能中若有一项不合格,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
10标志
根据GB/T3385的要求,符合本文件的电加温玻璃,用一个倒置的等边三角形作标志。此外,还要
增加下列说明内容:
a)三角形内:电加温玻璃的总厚度t3,单位mm;
b)三角形上方:每平方分米的加热功率;
c)左侧:电压及其识别号;
d)右侧:玻璃种类,A类或B类;
e)标志应从船舱内可以识别,并将其标在玻璃的底边上。
示例:
A类玻璃(两片夹层),总厚度t3=17mm,加温功率为7W/dm²到9W/dm²,电源为220V、50Hz,单相(识别
号为13)。其标志如下:
图7A类电加温玻璃标志
9
GBXXXXX—XXXX
示例:
B类玻璃(三层玻璃),总厚度t3=22mm,有加热功率为12W/dm²~15W/dm²的两个加温元件,电源为440
V、60Hz,三相(识别号为38)。其标志如下:
图8B类电加温玻璃标志
11标记
为了便于查找和排序,凡符合本文件的电加温玻璃,要依次写出下列信息作为此玻璃的标记。
a)名称(简写):电加温玻璃;
b)标准号:GB/T14681.1;
c)玻璃组成的种类:代号为A或B(见3.2);
d)窗户尺寸代号,按GB(XXX)船舶用玻璃安全技术要求中表3规定;
e)托板厚度t1,按GB(XXX)船舶用玻璃安全技术要求中表3规定;
f)最小加温功率,以瓦特每平方分米为单位,按表3规定;
g)过热保护装置,代号S或G;
h)电源识别号,按表4规定。
示例:
一片符合本文件的电加温玻璃,由两层玻璃组成(A类),窗户尺寸代号为6(公称尺寸为560
mmX800mm),其托板厚度t1=15mm,最小加温功率为12W/dm²(12W),采用单独过热保护装置(S),电源为
单相交流电,电压为220V、60Hz(识别号为14)。该电加温玻璃可标记为:
电加温玻璃GB/T14681.1-A6×15-12WS-14
10
GBXXXXX—XXXX
前言
GB/T14681《机车船舶用电加温玻璃》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船用矩形窗电加温玻璃;
第2部分:机车电加温玻璃。
本文件为GB/T14681《机车船舶用电加温玻璃》的第1部分。
本文件与GB14681.1-2006《机车船舶用电加温玻璃第1部分:船用矩形窗电加温玻璃》的主要
技术差异如下:
——修改了公称尺寸与厚度的要求(见第3.4.1条);
——增加了22mm、25mm厚度偏差要求(见第3.4.2条);
——修改了绝缘电阻测试要求(见第7.1条);
——修改了介电强度测试要求(见第7.2条);
——透射比改为透光率,检验依据由GB/T5137.2改为GB/T39798(见第8.2.1条);
——颜色识别改为颜色偏差,检验依据由GB/T5137.2改为GB/T39798(见第8.2.2条);
——删除了当对颜色识别能力的解释产生异议时,由供需双方商定(见2006版第4.3条);
——修改了力学性能和绝缘性能要求(见2006版的第8.4条、第8.5条和本版第6章和第7章)。
本文件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4681-1993、GB14681.1-2006
I
GBXXXXX—XXXX
机车船舶用电加温玻璃
第1部分:船用矩形窗电加温玻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船用矩形窗电加温玻璃的玻璃结构、光学性能、加温系统、力学性能、绝缘性能、试
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记等。
本文件适用于驾驶室、船桥窗户上的电加温玻璃,也适用于为了观察和操纵方便的密封区使用的电
加温玻璃。本文件规定的电加温玻璃,其使用最低环境温度为-4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216外径千分尺(GB/T1216-2004,neqISO3611)
GB12708航标灯光信号颜色
GB/T39798动车组玻璃光学性能试验方法
GJB961A飞机电加温玻璃电热性能检测方法
GBXXX船舶用玻璃安全技术要求
3玻璃结构
3.1总则
符合本文件的电加温玻璃是一个组件,它由夹层玻璃和固定在它上面的电路装置组成。
3.2组成、种类和材料
夹层玻璃的组成如表1和图1所示。
A类和B类之间的区别在于A类为两层玻璃,而B类为三层玻璃。
表1电加温玻璃的组件
组件编号(见图1)名称
1托板
2盖板
3加温元件
4中间层
2
GBXXXXX—XXXX
A类两层玻璃B类三层玻璃
图1电加温玻璃截面图
3.2.1托板
托板为透明的船用钢化玻璃,应符合GB(XXX)船舶用玻璃安全技术要求的要求。
3.2.2盖板
盖板用于承载或保护电加温元件,它比托板薄。盖板为透明的钢化或半钢化玻璃。
3.2.3加温元件
宜采用金属丝、透明导电薄膜或透明导电涂层作为加温元件。
3.2.4中间层
中间层为聚合物材料,如PVB。
3.3边部保护
为了避免中间层受潮或其他任何形式的化学侵蚀,同时也为了保护边缘不受冲击及具有良好的电绝
缘性能,应用硅酮胶、橡胶、聚硫胶或其他类似的能与中间层相匹配的材料对玻璃周边进行保护。
边缘保护要求在周边进行粘结,并且粘结厚度不能超过3mm(参见图2)。
单位为毫米
图2边部保护
3
GBXXXXX—XXXX
3.4尺寸
3.4.1公称尺寸与厚度
电加温玻璃的公称尺寸如图3所示,具体尺寸见GB(XXX)船舶用玻璃安全技术要求中表3。图3中托
板玻璃t1的尺寸和厚度应符合GB(XXX)船舶用玻璃安全技术要求的要求。
标引序号说明:
푡1——托板厚度;
푡2——盖板厚度;
W——宽度;
H——高度;
r——半径。
图3加温玻璃尺寸
3.4.2厚度偏差
电加温玻璃的厚度偏差见表2。
表2厚度偏差
公称厚度/mm偏差/mm
总厚度t3±1.5
8
10±0.3
12
托板푡115±0.5
4
GBXXXXX—XXXX
19±1.0
22±1.0
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州教师招聘面试真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模式对比研究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制造及其市场前景分析试题及答案
- 数字化营销赋能食品饮料行业2025年电商运营增长模式报告
- 综合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精准商务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 短视频平台社会责任履行现状与2025年展望报告
- 文化产业园产业集聚与服务体系下的文化产业园区产业链协同效应报告
- 共享智能健身设备在健身房会员服务中的价值与作用报告
- 线上线下融合在农业电商中的实践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陈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农艺师考试考试形式试题及答案
- 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 手术中大出血抢救流程
- 初中语文第23课《“蛟龙”探海》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电工技术基础 教案全套 欧小东 第1-10章 直流电路的基础知识-过渡过程
- 汽车销售礼仪与沟通技巧考核试卷
- 光伏电站面试题库及答案
- 遗体转运协议书范本
- 挖矿委托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标准租房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