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1_第1页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1_第2页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1_第3页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1_第4页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广州中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1一.选择题(共25小题)1.汉武帝时期开始用察举的办法,让地方郡国每年推荐两名德行卓著的贤人。为有效抑制徇私推荐的弊端,察举增加考试环节,即得到推荐后,朝廷还要考试。这一做法()A.完善了官员选拔 B.加强了中央集权C.增强了地方实力 D.全面普及了儒学2.清乾隆时期,广州引入欧洲画珐琅技术,融合中西文化与工艺技术,发展出全新的广州“名牌”——广珐琅,畅销欧美和亚洲市场。这说明当时广州()A.引领了制瓷业的新风向 B.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C.是清朝指定的对外窗口 D.率先开启近代化进程3.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业大体经历了四次革命:第一次是土地改革;第二次是合作化;第三次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第四次是以“土地流转”为发端的现代化农业。对新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理解正确的是()A.改革一定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B.改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C.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可以改变 D.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不可以转让4.当一场爱国运动浪潮席卷全国时,十五岁的陈燮君看到广东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在街头大声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民主和科学,深受启发。后来她逃避封建包办婚姻,与同学组织“时事研究社”,学习马克思主义。陈燮君的这些活动能处于()A.1840—1894年 B.1895—1911年C.1912—1928年 D.1937—1949年5.有学者提出:“北方少数民族的部族制度与华夏制度的剧烈碰撞,最终在北方地区激发了新的变迁动力与演进契机,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该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A.加剧了民族矛盾 B.导致了藩镇割据C.推动了蒙古统一 D.为隋唐盛世奠基6.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认为历史教育应有“只当问真不真,不当问用不用”的态度。30年代初,他开始主张历史教育要“致用”,要使青年知道国家深受外国压迫。顾颉刚态度的转变反映了当时()A.国民教育受舆论影响 B.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国家经济形势的转变 D.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7.朱元璋手定三十一项关于地方主官的《到任须知》,一方面帮助地方官员治理基层社会,另一方面让耆宿、里老来监督地方官,互为牵制。朱元璋手定《到任须知》的根本目的是()A.规范官员权力 B.强化社会治理C.加强中央集权 D.完善政府机构8.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县出土了一件五铢钱纹青铜鼓,此青铜鼓鼓面及周身所饰五铢钱纹,系汉代中原地区青铜器上的常见纹饰。该器物可以用于研究()A.民族交融的推进 B.中外交流的发展C.丝绸之路的开通 D.文景之治的出现9.据文献记载,北魏孝文帝因“群书南迁……文风北缺”而主张向南齐借书,以完备典籍。在访求书籍的同时,孝文帝还组织了对图籍的整理、校勘。此举措体现出孝文帝()A.自身学养深厚 B.消除了改革阻力C.注重文教事业 D.完善了政治制度10.1825年后,英国越来越多工人加入工会,工会组织形式日益健全。工会长期坚持就工资、工时、学徒制、工作环境等问题同雇主展开集体谈判。这()A.严重削弱了英国社会生产力水平 B.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得以充分暴露C.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D.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条件11.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奠基,全国掀起支援长春汽车厂建设的热烈场面。为保障城市工业人口的吃饭问题,1954年,我国对粮食、油料、棉布等实行凭票计划供应。1956年7月,我国第一批“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计划经济体制具有的优越性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到建立C.“一五”计划任务实现超额完成 D.我国汽车实现全部自主创新12.1791年,法国女权主义者奥兰普•德古热因撰写女权运动的标志性文献——《女人与女性公民权利宣言》,被送上断头台。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黑奴的公民权属于奴隶主,并且按白人的五分之三折算。这说明当时的法国和美国()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人文主义思想没有得到传播C.民众普遍不关注个人权利 D.性别和种族歧视是普世价值13.馒头窑因窑炉顶隆起似馒头而得名,是北方地区瓷器烧造的传统炉型。唐宋时期,南方地区出现了使用馒头窑制瓷的情况。此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B.海外贸易的繁荣C.陶瓷器生产水平高 D.北人南迁的推动14.如表是对致远舰沉没的历史叙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致远中其(日军吉野舰)鱼雷,机器锅炉迸裂,船遂左倾,顷刻沉没,世昌死之,船众尽殉。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致远舰外壳板保存完好……近艏部处发现保存完好的鱼雷引信、一些完好的弹药,均说明并未发生被鱼雷直接击沉或鱼雷舱中炮发生殉爆。《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报告》A.《东方兵事纪略》记载更可信 B.历史研究必须要考古证据C.多元史料有助于史学研究 D.文字史料不利于解读历史15.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思维导图,其中②处应填写()A.建立世界的联系 B.要求以人为中心C.宣传自由与民主 D.要求实行宗教改革16.2023年4月6日,在中方大力斡旋下,沙特和伊朗两国代表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这表明()A.发展中国家主导了世界秩序 B.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C.中东地区完全实现了和平 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17.1871年,明治政府派岩仓使团出访欧美。使团成员认识到“英国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铁”“国之生利益者,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这一认识推动日本在改革中()A.废除农奴制,开启近代化 B.“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C.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颁布宪法,确立了共和体制18.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的三年内,外轮在中国航运损失1300多万两白银;官办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0万匹。与上述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A.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B.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C.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D.为新的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19.1929年秋,毛泽东写下诗句:“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金瓯:指国土)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诗句表明,“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是()A.发动秋收起义 B.进行城市斗争 C.开展土地革命 D.举行工人暴动20.下表所示赋粮比例信息说明()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赋粮南、北方所占比例单位总计北方数南方数南方所占比例贯、石、匹、两100181534414841560331255.93%A.黄河流域战乱频繁 B.文化重心开始南移C.南方经济地位重要 D.北民南迁速度加快21.“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极为重要的一支,因其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而得名。从考古发掘来看,距今5000多年前的红山人墓地多为积石冢,是规划的墓地,处于中心的大墓随葬品是精美的玉器,向边缘依次为少量的玉器、猪狗、陶器,个别的没有随葬品。这些随葬品的分布反映了()A.阶级分化的出现 B.宗教信仰的多元化C.敬畏祖先观念的产生 D.生产力水平的低下22.“五四”发生后的一年里,全国新出版的期刊猛增至400余种诸如《少年中国》、《曙光》、《新社会》等等,它们“无不言马列”。新出现的马克思主义社团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约有三四百个。这表明五四运动后()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民主科学成为时代潮流C.开始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D.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23.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上,苏联获得篮球比赛金牌,但美国提出抗议并拒绝接受银牌。1980年,美国借口苏联入侵阿富汗,带头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作为回击,1984年,苏联拒绝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据材料可知,美苏冷战关系的特点之一就是()A.奖牌竞争,保持领先 B.贸易摩擦,利益为上C.不失时机,互相对抗 D.保持接触,避免战争24.有学者认为,尧舜禹和“尧舜禹时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不相同的概念。尧舜禹或许不一定可以一一据实,但以尧舜禹为代表的这个“时代”是肯定存在的,因为在考古学上,明显就存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一般称之为“龙山时代”,甚至还存在更早一些的“仰韶时代”。这说明()A.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商朝开始 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C.历史传说具有一定的考古学意义 D.世袭制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25.《宋史》记载:“蜀用铁钱,民苦转贸重,故设法书纸代钱,以便市易。”据此推断,宋代纸币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宋辽盟约的订立 B.商贸流通的需要C.海外贸易的繁荣 D.造纸技术的改进二.材料题(共3小题)26.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百余年奋斗,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材料,完成所列要求。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大事年表(部分)时间大事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1929年古田会议1935年遵义会议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抗日战争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80年经济特区建立1984年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20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下册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标志着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事件,并概括中华民族站起来对世界的影响。(2)选择材料二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7.读懂广州的“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阶阶段广州市民饮食生活的主要表现第一阶段广州市民的饮食结构依旧以水稻为主食,瓜蔬为辅,肉类属奢侈品,半月不沾荤是常态。第二阶段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放开“鱼价”、“菜价”和“粮价”。这一时期广州市民的动物蛋白摄入量有明显增长。虽然成功跨越了裹腹线,但“吃饱”仍旧是广州市民在饮食上的主要目的。第三阶段广州地区2000年人均饮食服务消费金额为1419.88元,2017年该数据攀升为4190.96元。广州地区的饮食消费平均值是全国同期消费平均值的7倍,每个节日都是美食节,强大的饮食消费背后,是深厚的饮食消费文化。——整理自赵小敏《1949年以来广州市民饮食生活方式流变研究》材料二:中国大酒店“消失的名菜”团队复刻菜品在广州博物馆和中国大酒店的联袂合作下,“消失的……”项目在2020年底开始萌芽,逐渐稳步发展,形成了名菜、月饼、点心、饮料等多个子系列,形成丰富多样的“博物馆里吃文物”文创体验活动,以及由此衍生的文化旅游融合大背景下,对全新的文创开发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整理自广州博物馆著《消失的名菜》(1)根据材料一,概括广州市民饮食生活方式的两次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两次变化的历史原因。(2)根据材料二,请你为广州文化旅游项目“消失的名菜”提供一份方案,包括研发依据、制作途径、推广活动。28.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英国的工业化过程中,1801﹣1851年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了125.6%到1867年,2%的最富有者的财富占国民收入的40%,而劳动者的财富在国民收入中只占39%……一座座以煤作为燃料的工厂不断排放出有害物质,污染了空气,伤害着人们的健康。——摘编自刘俊俊《英国工业化的教训及其对我国的启示》(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并说说英国的工业化历程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材料二:工业革命开始后的部分世界大事记时间史实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首运成功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48年英国颁布公共卫生法;《共产党宣言》发表1851年英国有10个城市的人口超过了10万1865年李鸿章、曾国藩创办江南制造总局1888年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2)请提取表格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更实,并据此拟定一个与“工业革命影响”相关的观点。2023年广州中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武帝的统治措施,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题干材料。【解答】根据题干材料“为有效抑制徇私推荐的弊端,察举增加考试环节,即得到推荐后,朝廷还要考试。”概括可知,汉武帝时对于察举制中可能存在徇私情荐举的弊端,增加了考试环节,即得到举荐后,朝廷还要考试,这一举措完善了官员的选拔机制,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完善了官员选拔,没有体现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B;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为了有效抑制“徇私情荐举的弊端“,与增强地方实力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题干材料只是完善官员选拔的措施,无法得出“全面普及了儒学”的结论,排除D。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汉武帝完善官员选拔制度的措施。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清朝时期的对外交流,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题干材料。【解答】根据材料“广州引入欧洲画珐琅技术,融合中西文化与工艺技术,发展出全新的广州‘名牌’——广珐琅,畅销欧英和亚洲市场”可知,广州的广珐琅融合了中西文化与工艺技术,畅销欧英和亚洲市场,这说明当时广州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广州的广珐琅融合了中西文化与工艺技术,畅销欧英和亚洲市场,没有强调广州引领了制瓷业的新风向,排除A项;广州是清朝指定的对外窗口,但材料内容没有强调广州的对外窗口作用,排除C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广州的广珐琅融合了中西文化与工艺技术,畅销欧英和亚洲市场,没有强调广州开启近代化进程,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清朝时期的对外交流。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农业的四次革命,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根据材料“第一次是土地改革;第二次是合作化;第三次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第四次是以‘土地流转’为发端的现代化农业”和所学可知,建国以来,我国相继进行了多次土地生产关系调整,每次调整都是为了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进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助推经济发展,因此说明的是改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项正确;改革的核心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非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排除A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有制主导地位不可动摇,排除C项;土地的使用权在改革的推动下,是可以转让的,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农业的四次革命。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关史实,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题干材料。【解答】依据材料“当一场爱国运动浪潮席卷全国时,十五岁的陈燮君看到广东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在街头大声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民主和科学,深受启发”可知,这是一场爱国运动,它席卷全国,学生在街头大声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民主和科学,与同学组织“时事研究社”,学习马克思主义;故题干涉及到运动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故题干反映的大致时间在1912﹣1928年,故C项正确;1840﹣1894年不包含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时间不符,排除A项;1895﹣1911年不包含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时间不符,排除B项;1937﹣1949年不包含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关史实。5.【分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的影响,需要结合孝文帝改革的特征和影响来解答。【解答】从材料中“北方少数民族的部族制度与华夏制度的剧烈碰撞,最终在北方地区激发了新的变迁动力与演进契机,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可知,题干材料明显是强调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后来隋唐大帝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故D正确;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排除A;唐朝末年出现导致了藩镇割据,排除B;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排除C。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孝文帝改革的影响。6.【分析】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A.顾颉刚态度的转变是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不是受舆论影响,排除。B.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认为历史教育应重在求真,30年代初,他开始主张历史教育要“致用”,要使青年知道国家深受外国压迫,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符合题意。C.顾颉刚态度的转变与国家经济形势的转变无关,排除。D.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于193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故选:B。【点评】记忆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题干材料。【解答】根据材料“一方面帮助地方官员治理基层社会,另一方面让耆宿、里老来监督地方官,互为牵制。”可知,朱元璋手定《到任须知》的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通过地方官员的相互牵制,来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规范官员权力、强化社会治理、完善政府机构都不是根本目的,故排除ABD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题干材料。【解答】根据题目材料“此青铜鼓鼓面及周身系汉代中原地区青铜器上的常见纹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器物可以用于研究民族交融的推进,故A正确;题目材料主要反映了民族交融的推进,材料并不能够印证中外交流的发展,故B错误;题目材料主要反映了民族交融的推进,材料并不能够印证丝绸之路的开通,故C错误;题目材料主要反映了民族交融的推进,材料并不能够印证文景之治的出现,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相关知识。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孝文帝改革相关史实,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题干材料。【解答】根据材料“群书南迁……文风北缺”“主张向南齐借书”“组织了对图籍的整理、校勘”等信息可知,孝文帝采取各种举措发展北魏的文化教育,体现了孝文帝重视文教事业,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孝文帝重视文教事业,没有体现孝文帝自身学养深厚,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孝文帝重视文教事业,没有体现改革阻力,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孝文帝重视文教事业,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完善,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孝文帝改革相关史实。10.【分析】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A.材料中工会的做法有利于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无关,排除。B.材料中工会的做法有利于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不能体现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的暴露,排除。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排除。D.材料中工会的做法有利于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这样的斗争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条件,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记忆《共产党宣言》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1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五计划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题干材料。【解答】根据材料“……为保障城市工业人口的吃饭问题,1954年,我国对粮食、油料、棉布等实行凭票计划供应。1956年7月,我国第一批‘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奠基,1954年,我国对粮食、油料、棉布等实行凭票计划供应。1956年7月,我国第一批“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这些成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得益于计划经济的实行,A项正确;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全部”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五计划相关知识。12.【分析】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1787年美国宪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从材料可以看出在18世纪后期,当时的法国、美国等西方主要国家都存在着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而且当时都是用资产阶级法律文件的形式规定下来的,这说明当时的法国和美国性别和种族歧视是普世价值。故D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说明当时的法国和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排除A;题干材料不能反映当时的法国和美国人文主义思想没有得到传播,排除B;题干材料不能体现反映当时的法国和美国民众普遍不关注个人权利,排除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1787年美国宪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当时的法国和美国性别和种族歧视是普世价值。13.【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唐朝后期,为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使用馒头窑制瓷的方法传到南方。故D符合题意;题干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北人南迁的推动,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海外贸易的繁荣、陶瓷器生产水平高,排除AB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北人南迁的推动。1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属于文献史料,《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报告》属于考古成果报告,考古发掘是最直接,最原始的资料,可以弥补文献史料的不足,通过多元史料互证有助于史学研究的发展,C项正确;考古发掘是最直接,最原始的,属于第一手资料,因此《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报告》更可信,排除A项;“必须”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文字史料也是解读历史的重要途径,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5.【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新航路的开辟展现了人的力量,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故A符合题意;要求以人为中心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排除B;启蒙运动宣传自由与民主,排除C;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与实行宗教改革无关,排除D。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新航路的开辟展现了人的力量,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16.【分析】考查新中国外交的相关知识。【解答】A.发展中国家主导了世界秩序表述错误,排除A项。B.根据材料“在中方大力斡旋下,沙特和伊朗两国代表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决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B项正确。C.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只是中东地区走向和平的第一步,中东地区完全实现了和平表述错误,排除C项。D.材料体现的是中国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决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未体现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排除D项。故选:B。【点评】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新中国外交的相关知识。1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根据材料“英国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铁”“国之生利益者,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可知,这与经济领域有关,这使明治政府认识到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明治维新在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B项正确,符合题意;A项与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排除A项;C项是明治维新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排除C项;日本没有确立共和体制,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1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影响的相关史实。“外轮在中国航运损失1300多万两白银”“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0万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据“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的三年内,外轮在中国航运损失1300多万两白银;官办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0万匹。”可知,与此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洋务运动,题干内容体现了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A项正确;产生了广泛而持久影响的是戊戌变法,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新的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排除CD项。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洋务运动的影响的相关史实。1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得以形成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展土地革命,开创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据“收拾金瓯(金瓯:指国土)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可知,诗句表明“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是开展土地革命。选项C符合题意,秋收起义后的土地改革使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得以形成,排除A项;城市斗争、工人暴动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D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得以形成的相关史实。2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方经济地位重要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根据题干材料数据可知,南方赋粮在国家税收的比重中达到了55.93%,这说明南方经济地位重要,选项C符合题意。北宋时期黄河流域战乱频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选项A排除。材料与文化重心南移无关,选项B排除。材料与北民南迁无关,选项D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宋代经济发展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2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红山文化”随葬品的分布特点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据“从考古发掘来看,距今5000多年前的红山人墓地多为积石冢,是规划的墓地,处于中心的大墓随葬品是精美的玉器,向边缘依次为少量的玉器、猪狗、陶器,个别的没有随葬品”可知,随葬品随社会地位的高低而出现不同,反映了阶级分化的出现。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说法错误;题干与生产力水平无关,排除选项D。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红山文化”随葬品的分布特点的相关史实。22.【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相关知识。【解答】材料“‘五四’发生后的一年里”“新出现的马克思主义社团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约有三四百个”体现的是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项正确;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A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排除B项;五四运动爆发之前中国人就开始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掌握五四运动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材料能力。2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苏冷战关系的特点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据“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上,苏联获得篮球比赛金牌,但美国提出抗议并拒绝接受银牌。1980年,美国借口苏联入侵阿富汗,带头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作为回击,1984年,苏联拒绝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可知,题干材料讲述的是美苏冷战在体育竞技方面的表现,由此可知,美苏冷战不失时机,互相对抗,C项正确;“奖牌竞争,保持领先”“贸易摩擦,利益为上”“保持接触,避免战争”均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美苏冷战关系的特点的相关史实。24.【分析】本题考查尧舜禹的“禅让”。注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有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等部落。这一时期,气候变化导致黄河泛滥,洪水成灾。为抵御共同的灾难,三个部落走向了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在考古学上,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说明存在尧舜禹时代,体现了历史传说具有一定的考古学意义,C是正确的选项;题目内容没有体现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商朝开始,排除A;题目内容没有体现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排除B;题目内容没有体现世袭制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判断D。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尧舜禹的“禅让”,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2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纸币出现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据“蜀用铁钱,民苦转贸重,故设法书纸代钱,以便市易。”推断,商贸流通的需要是宋代纸币出现的主要原因,B符合题意。宋辽盟约的订立、海外贸易的繁荣和造纸技术的改进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ACD。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纸币出现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二.材料题(共3小题)2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标志着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事件及中华民族站起来对世界的影响、南昌起义、古田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重视军队建设和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的相关史实。【解答】(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标志着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事件。中华民族站起来对世界的影响是: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2)本题是小论文题,写小论文,史实要正确,语句要通顺,条理要清楚。必须做到观点明确、清楚;论据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论证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选取南昌起义、古田会议,观点可拟为:中国共产党重视军队建设。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型人民军队,对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选取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观点可拟为: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1945年,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对统一全党的思想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故答案为:(1)历史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世界影响: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2)【示例1】观点:中国共产党重视军队建设。事件:南昌起义、古田会议。论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结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型人民军队,对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具有重要意义。【示例2】观点: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论述:1945年,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对统一全党的思想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结论: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表格的理解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重视军队建设和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的相关史实。27.【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化,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解答】(1)变化:由题干材料“水稻为主食,瓜蔬为辅,肉类属奢侈品,半月不沾荤是常态。”“虽然成功跨越了裹腹线,但“吃饱”仍旧是广州市民在饮食上的主要目的”可知,其变化是由清苦到温饱;由题干材料“广州地区的饮食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