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市和平区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和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广袤(mào) 嘻戏(xī) 星宿(xiù) 间不容发(jiàn)B.坍塌(tā) 箴言(zhēn) 聒噪(guā) 郑重其事(shì)C.隔膜(mé) 豢养(huàn) 渺茫(máng) 言不及意(yì)D.妖娆(ráo) 恪守(kè) 褴褛(lán) 不言而喻(yù)【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辨析。A.嘻戏——嬉戏,间不容发(jiàn)——jiān;B.聒噪(guā)——guō;C.隔膜(mé)——mó,言不及意——言不及义;故选D。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定具有_____的价值特质。我们在通过品读红色经典开展学习教育时,_____要保持对红色经典的敬畏之心,尊重历史、敬重经典,也要结合当代青年的认知习惯、接受方式和审美诉求解读好红色经典,用当代青年_____的方式讲好红色故事,紧贴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_____好蕴含其中的精神价值,让红色经典更富时代气息,让英雄人物更加生动鲜活。A历久弥新既喜闻乐见诠释 B.历久弥新不仅耳熟能详诠释C.历久弥坚既耳熟能详解释 D.历久弥坚不仅喜闻乐见解释【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第一空:“历久弥新”经过长久的时间,不但没有衰败、陈旧,反而更新、更好。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历久弥坚”经历时间越长久,越显得坚定不移。与语境中的“经典”相应,故选“历久弥新”;第二空:“既……也……”是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不仅……也……”是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根“尊重历史、敬重经典”“解读好红色经典”,可知用“既……也……”更合适;第三空:“喜闻乐见”意思是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与语境中的“当代青年的方式”相应,故选“喜闻乐见”;第四空:“诠释”和“解释”两者都有“解释”的意思。前者还有“说明”的意思,与语境中“精神价值”相应,故选“诠释”;故选A。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书籍是最有耐心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②英国作家史美尔斯的述评,也是一种阅读价值解读。③数字时代,电子书、有声书方兴未艾,阅读方式在人们的不断创新中更加多样。④只要人类依然抱有探究世界的渴望、存有寻求心灵慰藉的需要,阅读的价值就在那里。⑤鼓励人们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是涵养文化、培育文明的一种努力,这种做法怎能不是人类社会不向前发展的动力。A.“耐心”“多样”是形容词,“任何”是代词,“艰难困苦”是并列短语,“探究世界的渴望”是动宾短语。B.第②句“英国作家史美尔斯的述评,也是一种阅读价值解读。”这个句子中,“英国作家史美尔斯”作主语,“解读”作宾语。C.“只要人类依然抱有探究世界的渴望、存有寻求心灵慰藉的需要,阅读的价值就在那里。”这是条件关系的复句。D.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第一个“不”字删去。【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病句及语法知识。A.“耐心”在这里是名词,“探究世界的渴望”是偏正短语。所以“‘耐心’‘多样’是形容词”“‘探究世界的渴望’是动宾短语”的分析错误;B.“英国作家史美尔斯”作定语,所以“‘英国作家史美尔斯’作主语”的分析错误;D.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第二个“不”字删去。所以“修改方法是把第一个‘不’字删去”的分析错误;故选C。4.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他是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小说《项链》《羊脂球》《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B.“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冰心的这首《造物者》把对母爱的歌颂、对童真的呼唤、对自然的咏叹融为一体,让人无穷回味。C.宋江率兵三打祝家庄。第一次中了埋伏,兵败而归;第二次王英和秦明等人被活捉,再次失利;第三次,在时迁等人的卧底策应下,梁山好汉里应外合,攻破祝家庄,卢俊义也活捉了史文恭。D.《我爱这土地》中的“鸟”是诗人常用的意象,艾青选择它来作为寄情和倾诉的对象,其意境广阔,又寄寓着诗人浓厚的爱国之情,提升了本诗的表现力。【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以名著内容A.《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是雨果的代表作品,故“代表作有小说《项链》《羊脂球》《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的表述错误;C.宋江率兵三打祝家庄。第三次,在孙立等人的卧底策应下,梁山好汉里应外合,攻下祝家庄,取得胜利。卢俊义活捉了史文恭是攻打曾头市。所以“第三次,在时迁等人的卧底策应下,梁山好汉里应外合,攻破祝家庄,卢俊义也活捉了史文恭”的表述错误;D.《我爱这土地》中的“土地”是诗人常用的意象,所以“《我爱这土地》中的‘鸟’是诗人常用的意向”的表述错误;故选B。5.诗文填空。(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2)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3)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4)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5)________,何似在人间。【答案】①.衡阳雁去无留意②.弓如霹雳弦惊③.佳木秀而繁阴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⑤.起舞弄清影【详解】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衡阳、雁、霹雳、辩、舞”等字词容易写错。二、阅读理解(一)古诗词阅读6.阅读下面作品,完成题目。【甲】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乙】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①鸣,将军猎渭城②。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③,还归细柳营④。回看射雕处⑤,千里暮云平。【注释】①劲:强劲。角弓:用兽角装饰的良弓。②渭城:秦时的咸阳城,汉时改称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③新丰市:古代县名。④细柳营: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地。⑤射雕处:雕,一种猛禽,飞得快而高,难以射中。《北史·斛律光传》载,斛律光精通武艺,曾射中一雕,人称“射雕都督”。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甲】词上片记叙出猎情况,写出了词人的豪情狂态,表现了他的“少年狂气”。词人以孙权自喻,表示自己勇武可用。B.【乙】诗生动鲜明地描绘出了一幅将军狩猎图,诗的前四句写出猎,后四句写猎归。开篇先声夺人,结尾以景作结,首尾呼应且互为对照。C.【甲】【乙】两个作品都以打猎为题材,都以“猎”字贯穿全篇,也都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御敌西北、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D.【甲】【乙】两个作品的语言也都很有表现力。【甲】词中的“牵”“擎”“卷”生动表现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的特点,【乙】诗中的“疾”“轻”生动地刻画猎者迅速发现猎物并追踪而至的样子。【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C.甲词由“狂”字贯穿全篇,委婉表达词人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和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故选C。(二)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乙】凡学之道,严①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②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③,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学莫便④乎近其人⑤。礼乐法⑥而不详诗书故而不切⑦春秋约⑧而不速;方⑨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注释】①严:尊敬。②不臣:不把他当作臣下看待。③尸:古时代表死者受祭祀的人,祭主。④便:便捷。⑤人:这里指良师。⑥法:有法度。⑦切:接近实际。⑧约:简约。⑨方:通“仿”,仿效。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凡学之道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B.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富贵》)C.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D.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2)当其为师,则弗臣也。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礼乐法而不详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10.甲乙两文都是有关学习的话题,相同之处是两文都倡导了A______的学习方法,以及学生对老师应该是B_______的态度;不同之处在于甲文告诉我们作者成功的原因还在于C______和D______。【答案】7.D8.(1)尊重老师是最难做到的,老师受到尊敬这样之后真理才能受到尊敬,真理受到尊敬这之后百姓才懂得敬重学习。(2)当臣子做(君主的)老师的时候,(君主)不把臣子当臣子看待。9.礼乐法而不详/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10.①.求教于老师②.尊重③.好学/勤奋(刻苦)④.守信【7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名词,道理/动词,讲授;B.连词,……的原因/连词,用来;C.名词,学说/动词,说明;D.连词,所以/连词,所以;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1)严,尊重;然后,这样以后;道,道理、真理;民,百姓;敬,敬重。(2)为,做;则,就;弗,不。【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句意:《礼》《乐》记载法度而未加详细地解说,《诗》《书》记载旧事而不切近现实,《春秋》文简辞约而不易迅速地理解。“礼乐”“诗书”“春秋”分别作为三个分句的主语,三者之间应断开。故断句为:礼乐法而不详/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1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结合甲文“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和乙文“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可知,两文都倡导了求教于老师的学习方法。结合甲文“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可见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应该是尊敬的;结合甲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可知【甲】文作者能有如今成就的原因包括好学和勤奋。结合甲文“手自笔录,计日以还”“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可知,作者成功的原因还在于守信用。【参考译文】【甲】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家里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录书。抄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赶到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乙】教育最根本的道理,难在尊敬老师。因为,只有敬重老师,才能确信老师所传之道:只有确信老师所传之道,才能使庶民百姓都重视教育。为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君王不把臣下看作臣下的有两种人:一是当此臣担任祭祀之代受祭者的时候,就不把他看作臣下:二是此臣是老师,就不把他看作臣下。学习没有比接近贤师更便利的了。《礼》《乐》记载法度而未加详细地解说,《诗》《书》记载旧事而不切近现实,《春秋》文简辞约而不易迅速地理解。仿效贤师而学习君子的学说,那就能养成崇高的品德并获得广博的知识,也能通晓世事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接近贤师更便利的了。(三)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Nina”的音译,是“小女孩”的意思。气象学家用以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也称为反尼尔尼诺现象。世界气象组织(WMO)最新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已经持续较长时间的拉尼娜事件很可能会延续到今年年底或更久。【材料二】那么,拉尼娜意味着什么?今年冬天是冷冬还是暖冬?在多数拉尼娜事件达到盛期的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常年更加频繁,且强度偏强,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大范围降水偏少。因此,人们很自然地将拉尼娜事件与冷冬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确有其根据,2008年南方发生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部分原因就是拉尼娜所致。在拉尼娜事件期间,冬季入侵我国的寒潮明显偏多,南方易出现低温冻雨天气。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强度总体偏弱,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这意味着出现强烈冷冬的可能性不大。但气温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明显,前冬偏暖,后冬偏冷。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中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强度较弱,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023年1月下旬至2月,冷空气强度逐渐加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东北北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过程,华中南部和西南地区东南部等地可能发生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江南大部发生夏秋冬连旱的可能性大。“在气候变暖加剧的背景下,气温的波动将越来越大,而拉尼娜事件又增加了极端异常气候事件出现的概率。因此,无论是冷冬还是暖冬,都需要格外关注阶段性的剧烈降温和严寒天气。”专家预言,今年南方地区可能发生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需要防范其对交通出行、电力和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材料三】“小女孩”扰乱全球气候?“我的母亲和姐姐住在罗切斯特小镇上——最容易发生洪水同时也是被完全淹没风险最高的地区之一。我们勉强挺过了2011年的洪水,但这些洪水可能将变得更糟,我们或许会失去自己的家园。”近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中西部等地区由于强降雨引发洪水,该州应急部门在过去24小时内发布了103次洪水警报,有数百名居民收到紧急撤离的警告。从去年开始至今,澳大利亚频遭洪水侵袭。究其原因,拉尼娜是“捣乱者”之一。拉尼娜虽是“小女孩”,但她发起脾气来却能量巨大,会导致全球多地气候异常。比如,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巴西东北部、印度和非洲南部等地容易出现洪涝;南美沿岸附近地区降水减少,非洲中部、美国南部等地常发生干旱,南海——西太平洋台风活跃。对于我国而言,在一般情况下,发生拉尼娜事件后的冬季,夏季的主要雨带会偏北,导致华北到河套一带多雨,南方降水偏少,出现所谓的南旱北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地图拿反了”,尤其是东北东部、长江中下游沿江、西南地区南部、新疆北部等地,降水明显偏少。正在持续的拉尼娜事件带来的影响就是如此。在2021年,我国出现了夏季主雨带位置偏北,降雨量华北偏多1.6倍,西北偏多7成;华西秋雨异常,雨量偏多近9成。今年,这一状况依然存在,今年夏季主要多雨区在我国北方,南方地区的平均降水量较常年明显偏少。全球多地气候异常会给粮食生产带来威胁。从统计概率看,拉尼娜事件与全球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产量之间有很强的对应关系。拉尼娜期间,加拿大小麦、美国玉米和阿根廷大豆等减产风险指数较高,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也有减产风险。值得一提的是,拉尼娜会导致全球变暖更加严重,带来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等一系列恶劣影响。拉尼娜事件气候影响的特点也在发生改变。因此,专家建议,需要加强对拉尼娜事件自身强度的研判并分析不同区域可能受到的影响,预估极端事件的累加放大作用,带来更多危害。11.结合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数拉尼娜事件盛期的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大范围降水偏少,人们便将拉尼娜事件与冷冬联系在一起。B.拉尼娜事件增加了极端异常气候事件出现的概率,无论是冷冬还是暖冬,都需要格外关注阶段性的剧烈降温和严寒天气。C.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强度总体偏弱,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今年不会出现强烈冷冬。D.世界气象组织(WMO)最新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已经持续较长时间的拉尼娜事件很可能会延续到今年年底或更久。12.拉尼娜虽然是“小女孩”却威力巨大,结合【材料三】谈谈拉尼娜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灾害。【答案】11.C12.①会导致全球多地气候异常;②给粮食生产带来威胁;③导致全球变暖更加严重,带来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等一系列恶劣影响。【11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依据材料二的第四段“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强度总体偏弱,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这意味着出现强烈冷冬的可能性不大”可知,选项“今年不会出现强烈冷冬”的说法太过绝对,与原文意思不符。故选C。【12题详解】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审清题意,从文章中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材料三的最后两段中的“全球多地气候异常会给粮食生产带来威胁。从统计概率看,拉尼娜事件与全球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产量之间有很强的对应关系”“值得一提的是,拉尼娜会导致全球变暖更加严重,带来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等一系列恶劣影响”的内容概括作答。(四)阅读选文,完成小题。还魂丹①夜幕降临之后,熙熙攘攘的人流陆续散去,医院里安静下来。这时,住院部的电梯在顶层停下,一个人走了出来,蹑手蹑脚地挨近一间病房,悄悄推开了房门。这个人是潘大夫,他要看看病房里的老人,到底吃的什么“还魂丹”。②原来,顶层的病房里住着一位耄耋老人,名叫夏辉。潘大夫之所以把他安排在这儿,是因为老人在这个世界上不仅没有亲人,路也走不动了,只能靠护士喂饭、洗漱;更要命的是,他夜里总是做噩梦,大声地说胡话,哪位患者都不愿意与他为邻。最近他的病情恶化,这意味着他这个入院两年、奄奄一息的老患者,耗不过今年元旦。③可是,元旦过去,春节又到来的时候,死神并没有来找夏辉。相反,护士告诉潘大夫,老人病情好转多了。凭多年的经验,潘大夫确信使老人活下来的绝非药物,那是什么原因呢?护士的一句话让潘大夫大吃一惊:“我问过老人,他说他吃了‘还魂丹’。”④潘大夫躲到病房里的柜子后面,表情诧异地看到夏辉关掉灯,接着又打开,又关掉,这样往复了三次。突然,马路对面的一间窗户打开了,出现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正笑着向这边招手致意,夏辉也“嘿嘿”笑着向她招手。接着,小姑娘把各式各样的玩具摆放在窗台上,其中有几个洋娃娃。她把手插进洋娃娃的衣服里,它的姿态就能不断变化,像真人一样活灵活现。小姑娘表演了一场木偶戏,完毕后深深鞠了一个躬。⑤夏辉朝对面竖起大拇指,开心地笑了。潘大夫两年来第一次看到他笑,于是情不自禁地走向窗口。这时,小姑娘的窗口里出现了一位妇人,当她发现潘大夫时,赶紧拉上了窗帘。⑥夏辉老人见是潘大夫,虽然显得有点不乐,但还是自豪地说:“我结识这个小姑娘好多天啦,纯粹是巧合。那天,我翻个身,当我抬头时看见了她,她就把那些玩具拿出来表演给我看。从那天开始,她每天都给我表演,而且总是变换出新花样。感谢上苍,让我的眼睛还能看到东西,而且一天比一天看得清楚。所以,我每天都在等待傍晚的来临,这个时候,我们就用灯,一闪一灭,作为联系信号。这期间,我也会为她表演魔术,小型的魔术。”⑦可是有一天,夏辉惊慌失措地对潘大夫说:“小姑娘昨天不见了,要是她出了什么事……”接下来的整整一个星期都不见小姑娘的身影!可怜的夏辉完全失去了常态,甚至有点旧病复发。___________,直到一个周末,他对夏辉说:“请您穿好衣服,有人请我们。“⑧“有人请?去哪里?”“那个为你表演的小姑娘的父母邀请我们吃午饭。”夏辉老人穿衣服的速度从来没有那么快过,潘大夫想扶他过马路,但他走得比大夫还快,径直上了对面那所房子的顶层。⑨潘大夫似乎熟悉这里,他在一道门上按响了门铃。一位妇人笑盈盈地开了门,夏辉一看,她就是那个拉上窗帘的妇人,她的身后则站着小姑娘的父亲。当他们看到夏辉老人时,一齐说:“非常欢迎,亲爱的夏辉大爷。”看到夏辉困惑不解的样子,小姑娘的父亲说:“前几天,潘大夫拜访过我们,谈起了您的情况。”夏辉突然明白了潘大夫的良苦用心,感激地看着潘大夫,急切地问小姑娘在哪里。⑩小姑娘的父亲领着夏辉走过客厅,在一道门前站住:“女儿姗姗就在里面,我想,门应该由您来开。”夏辉用瘦骨嵘响的双手推开门后,看到姗姗正躺在床上,大大的眼睛,俊俏的脸蛋,不过她的腿从脚趾到膝盖都缠着细带,她见到夏辉格外兴奋:“太好了!您终于来了!”⑪小姑娘的母亲说:“女儿六个月前患了严重的骨髓炎,她必须卧床。我们请了最好的医生,用了最好的药,都没有治好她的病。可前段时间,姗姗的病情突然好多了,后来才知道,您每天为她表演魔术,她每天为您演出。”⑫姗姗叫着“爷爷”,微笑着伸出一只手,夏辉乐得合不拢嘴:“哎哎,爷爷有亲人了,除了潘大夫和那些护士们,还有咱这一家子!对了,我把在窗口表演的魔术谜底告诉你,其实并不神秘。”⑬潘大夫笑着说:“太神秘了,你们互赠了‘还魂丹’。”13.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还魂丹”的含义。14.选文第②③段为什么不能删去?15.选文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16.选文第⑦段空格处使用原句好还是改句好,为什么?原句:但是潘大夫似乎完全不当一回事。改句:但是潘大夫完全不当一回事。17.这篇小说讲究运用伏笔手法,请在上文找出与画波浪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抄在横线处。(1)我们就用灯,一闪一灭,作为联系信号。(2)前几天,潘大夫拜访过我们,谈起了您的情况。18.选文第⑫段中的“不神秘”与第⑬段中的“神秘”并不矛盾,请分析原因和表达效果。【答案】13.(1)“还魂丹”文中的基本义是①小姑娘每晚表演木偶戏使病危中的夏辉老人病情好转,②夏辉老人每晚表演魔术也使小姑娘的骨髓炎病情好转。(2)“还魂丹”的深层含义是陌生人之间精神上的关爱、陪伴、支撑与鼓励可以起到治愈作用。14.交代了病房老人夏辉的悲惨身世和严重的病情突然好转的情况,解释上文潘大夫在夜幕降临时想偷看病房老人的原因,为下文医生得知夏辉与小姑娘互换还魂丹的真相做铺垫。15.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写出夏辉因为看不见小姑娘的着急、不知所措,和对小姑娘的担心,表现他对小姑娘的关爱。16.原句好,似乎是好像的意思,文中指看到夏辉旧病复发,潘大夫故意装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表现了潘大夫关心病人、尽职尽责的形象。17.(1)潘大夫躲到病房里的柜子后面,表情诧异地看到夏辉关掉灯,接着又打开,又关掉,这样往复了三次。(2)潘大夫似乎熟悉这里,他在一道门上按响了门铃。18.⑫段中的“不神秘”指魔术谜底本身并不神奇,原理简单,容易理解。第⑬段中的“神秘”指夏辉老人和小姑娘两个人突然病情好转的原因让人感到神奇而不可置信,突出了潘大夫对此非常吃惊和赞叹。【13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标题一般有表层(字面含义、文中内容)和深层(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体现文章的中心)两层含义,根据要求结合原文分析回答。表层含义是指“还魂丹”的“还魂”作用,即小姑娘每晚表演木偶戏使病危中的夏辉老人病情好转;夏辉老人每晚表演魔术也使小姑娘的骨髓炎病情好转。深层含义是标题的引申义、比喻义等,可从文章主旨入手分析。联系全文内容可知,“还魂丹”实际上指小姑娘与夏辉老人两个陌生人之间精神上的关爱、陪伴、支撑与鼓励起到了治愈的作用。【14题详解】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首先点明不能删去的态度,然后根据②③两段的内容和上下文关系说明理由。第②段“……老人在这个世界上不仅没有亲人,路也走不动了,只能靠护士喂饭、洗漱;更要命的是,他夜里总是做噩梦,大声地说胡话,哪位患者都不愿意与他为邻”“最近他的病情恶化,这意味着他这个入院两年、奄奄一息的老患者,耗不过今年元旦”交代了老人夏辉的悲惨身世和严重的病情;第③段“护士告诉潘大夫,老人病情好转多了”“他说他吃了‘还魂丹’。”交代了老人病情突然好转的情况,并引出“还魂丹”,解释上文潘大夫在夜幕降临时想偷看病房老人的原因,为下文医生得知夏辉与小姑娘互换还魂丹的真相做铺垫。【15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描写的作用。由第⑦段画线句子中“惊慌失措……说”可知,此句运用了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结合原句““小姑娘昨天不见了,要是她出了什么事……”和后文夏辉老人的表现“完全失去了常态,甚至有点旧病复发”可以得出,画线句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辉因为看不见小姑娘的着急、不知所措的神态,和对小姑娘的担心,表现他对小姑娘的关爱,突出中心。【16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赏析。改句“但是潘大夫完全不当一回事”与原句“但是潘大夫似乎完全不当一回事”相比少了“似乎”一词。“似乎”是好像的意思,在这里用在潘大夫“完全不当一回事”之前,指看到夏辉旧病复发,潘大夫故意装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表现了潘大夫关心病人、尽职尽责的形象。【17题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手法。伏笔是在作品中前段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这样使小说的结构更加严谨,情节也更合理。第⑥段“我们就用灯,一闪一灭,作为联系信号”是对两个行动不便的陌生人能够联系的解释,也是对第④段“潘大夫躲到病房里的柜子后面,表情诧异地看到夏辉关掉灯,接着又打开,又关掉,这样往复了三次。”的解释。第⑨段“前几天,潘大夫拜访过我们,谈起了您的情况”是对前文“潘大夫似乎熟悉这里,他在一道门上按响了门铃”的解释。【18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词句的理解。第⑫段中夏辉口中的“不神秘”指他“在窗口表演的魔术”本身原理简单,容易理解,并不神奇。第⑬段中潘大夫说的“神秘”指夏辉老人和小姑娘两个身患生病的陌生人,因为互相牵挂和关爱,突然病情好转,这让人感到神奇而不可置信,突出了潘大夫“关爱”的神奇力量的吃惊和赞叹,突出了小说主旨。(五)阅读选文,完成小题。①近日读一篇散文,有一段描写耐人寻味。在幼儿园绿地旁,稚嫩的孩子指着两株茂盛程度有别的桃树,感到疑惑:“为什么两棵树长得不一样呢?”老师略作思考,以“它们的根须长得不同”进行解答,继而阐释了“树靠根长,根深叶茂”的植物知识。看似简单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育人哲理。②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培养与孩子成长之间,何尝不是根与叶的关系。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我们可以很确定的说,良好的家教家风能够使人向上向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③回溯历史,中华民族家教文化源远流长。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诚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训故事、深刻的家教箴言,映照着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寄望,培厚了孩童的精神沃土。从古至今,期待孩子成长成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今天的人们更加认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④“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纪录片《守望家风》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长滩村的拓氏家族,互帮互助,兴教育才,诗书传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家族出了200多名大学生,更有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事实证明,良好的家教、家风使人向上向善,是家业兴旺的重要基石。⑤“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高塔的“累土”,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事实上,家庭、家教、家风三者有机统一、紧密关联。①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②家风纯正,社风才会充满正能量;③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奋进新征程,秉持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踔厉奋发、笃行不息,每个家庭前进的脚步,终将汇聚成国家的进步。⑥当然,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重视家庭教育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其他各个领域的教育。始终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就能更好助力祖国的花朵向阳生长、绚丽绽放。19.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0.请结合全文分析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21.选文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2.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培养与孩子成长之间,就是根与叶的关系。B.“孙权劝学激励吕蒙发奋读书”的事例能够作为第③段的事实论据。C.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顺序有误,正确的顺序是①③②。D.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不能作为文章中心论点的补充论证。【答案】19.良好的家教家风能够使人向上向善。20.举两棵树因根须长得不同而茂盛程度不同的现象,引出中心论点:良好的家教家风能够使人向上向善,吸引读者,引出下文具体论述。21.比喻论证、道理论证,生动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良好的家教家风能够使人向上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Revision 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5年中国手摇式电阻成形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CAD工程师认证的学习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带防火阀风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9 《衣物换季齐动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民版劳动技术二年级下册
- 2025年中国封闭式液体配制循环机组数据监测报告
- 电气工程师资格考试的行业影响力探究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多用途热切割工业机器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专题2 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包含特色讲解)(学生版)-2020《满分中考·重难点题型》精准练(九上)
- 焊接设备的技术改造分析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武汉四调)
- GB 21258-2024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TSG 81-2022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
- 发育生物学 第一章 绪论
- 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分析报告(共17页).ppt
- 事业单位同意报考证明
- 音调控制电路课件
- N-TWI日产标准作业的设定课件
- 医疗机构双向转诊登记表
- 蔬菜水果报价单表
- 第4章液态金属凝固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