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朝至清朝前期 专题集训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1页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朝至清朝前期 专题集训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2页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朝至清朝前期 专题集训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3页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朝至清朝前期 专题集训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4页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朝至清朝前期 专题集训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朝至清朝前期一、选择题1.[2023·辽宁协作校高三上期末]明代阁臣选拔方式统计如下表所示,其中“特简”指由皇帝独断亲简,这反映了()方式特简其他14种方式总计人数46人115人161人占比28.6%71.4%100%A.皇帝乾纲独断,大权独揽B.皇帝选拔阁臣时会参酌他方意见C.实用型政治人才易被推荐D.阁臣品质与科举考试标准相一致2.[2023·重庆模拟]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放“洋市”,准许私人出海贸易。史书记载:从月港出发的海上航线有18条,与47个亚洲国家和地区有直接贸易往来,月港商人还以吕宋(菲律宾)等地为中转站,与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进行交易。这表明当时()A.政府开始废弃海禁政策B.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扩大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D.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形成3.[2023·重庆南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明朝及清初,官员向皇帝奏事,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两种文书都具有公开性。自康熙起,奏折这一新的文书形式出现,上奏者不得泄密,且不经其他机构、官员,直达御前,以后其使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可“风闻”上报。这一新的文书形式客观上有利于()A.提高政府决策效率B.突出内阁中枢地位C.扩大王朝统治基础D.扭转乾纲独断局面4.[2023·福建名校联盟大联考]清代前期,西北的军用马匹包括军队中的现役军马和马场中牧养马匹。现役马政分为八旗马政和绿营马政,八旗和绿营又各有牧马草场负责平日放牧,战时由骑操者具体饲养管理。牧养马匹的马场遍及今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四省区。这一时期西北地区的马政建设()A.拓展了西北疆域B.提升了军队作战实力C.加剧了人地矛盾D.拓宽了民族交融途径5.[2023·吉林二模]自雍正起,清政府在西南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官员,负责地方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工作,称为“改土归流”。据此可知“改土归流”()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危险B.有利于民族交融实现民族平等C.加强了西南的税收管理D.有利于西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6.[2023·济南市高三模拟]乾隆年间清廷编修的《清史列传》中,把曾经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的明朝降臣均编入了《贰臣传》,把史可法等当初誓死抵抗清军的前明官员列为忠臣。此举意在()A.重新审定明朝降臣的历史贡献B.强化传统观念维护专制统治C.为本朝修史确立新的指导思想D.重新确立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7.[2023·榆林市高三四模]明代初年,政府对矿冶业实行“官置炉冶”“尽数解官”的政策,而明中期以后则“设广秤税”“给票贩运”“听其所卖”。这政策变化()A.使官营手工业开始衰落B.刺激了民营矿冶生产的发展C.加强了政府对矿户的管理D.适应了雇佣关系发展的需要8.[2023·山东淄博部分学校考试]如图为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比例图。这反映了()A.民间风俗和习惯对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决定作用B.基层社会的矛盾体现出明代阶级矛盾十分尖锐C.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基层治理中相互配合与交融D.明朝徽州地方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已失效9.[2023·辽宁葫芦岛高三上期末]清收复台湾后,“内地无业之民,视台地为乐土,冒险而趋,络绎不绝,请照以往者有之,私行偷渡者有之。”这种现象()A.改变了台湾人口性别结构B.加剧了当地的土地兼并C.促进了两岸文化同源发展D.巩固了清政府在台地位10.[2023·吉林市高三二模]明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导致武将和功勋集团出现断层,文官集团迅速崛起。明朝没了相权与皇权之争,却出现了严重的文官与皇权之争。明朝文官集团与皇权矛盾的发展()A.助推了宦官集团势力的膨胀B.使东林党人的势力得以发展壮大C.为后来清军入关提供了契机D.适应了统治集团权力分配的要求11.明太祖专门留下“祖训”,禁止子孙对朝鲜、安南等周围十二国用兵;宣德三年(1428年),明政府主动废交趾布政使司,还政于黎氏,使之重建越南国。这表明明朝()A.开始实行海禁政策 B.全面防范西方殖民者入侵C.全力应对倭寇之患 D.实行“以德怀远”的对外政策12.明朝中后期,中国沿海商人与东来的葡萄牙商人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活跃于闽浙沿海。他们扮演着亦商亦盗的角色,时而从事走私贸易,时而联合抗杀官兵,劫掠沿海。这表明()A.晚明时期的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B.海禁政策对抵御西方的殖民侵略毫无作用C.东南沿海的基层社会秩序走向瓦解D.明朝传统的朝贡体制受到严重冲击二、非选择题13.[2023·海南高三学业水平诊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中国古代山地的全面开发利用以明清时期为盛。闽浙赣等省山区“种靛、采耳、伐木、烧炭”等业兴盛,万洋山区的垦殖“以种蓝为业”,赣南山区以烟草、甘蔗等为经济作物大宗。秦巴山区有木材、木耳、香菇、生漆、桐油、白蜡、药材、茶叶、烟叶、染料等种类。清代各地曾不同力度地倡导在山区植树造林,多数省区都采取相应举措,改变了以往“知伐而不知种”局面。与山区开发兴盛相应,关于山地开发利用的讨论增多。明代《农政全书》、清代《授时通考》等,沿用元代王祯垦山为梯田的说法。徐光启《旱田用水疏》总结的用水之源(泉)的六种方法,大多与山乡田地灌溉相关,强调源高之水与梯田灌溉相结合。晚清吴翰章著《兴山种艺说》内容涉及山区粮食生产、经济林木的种植和开发、山地利用。——摘编自张建民《明清时期的山地资源开发及山区发展思想》(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山地资源开发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清时期的山区发展思想。(6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两个朝鲜人相约去买书,甲:“我们到书市买文书去。”乙:“买什么书?”甲:“买《赵太祖飞龙记》《唐三藏西游记》。”乙:“买四书五经也好。既读孔圣之书,必达周公之理,买那些通俗读物干什么?”甲:“《西游记》热闹,好看解闷。”学者朱舜水侨居安南(古越南)时问安南某官员:“尊府古书多否?”答曰:“少少足备观览。”他又问:“有通鉴纲目、前后汉、廿一史、《史记》《文献通考》、纪事本末、《潜确居类书》《焚书》《藏书》及《古文奇赏》《鸿藻》等书吗?”答云:“俱有,唯《鸿藻》无有。”——据[明]朱舜水《安南供役记事》、[朝鲜]崔世珍《朴通事谚解》整理从材料中提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朝至清朝前期一、选择题1.[2023·辽宁协作校高三上期末]明代阁臣选拔方式统计如下表所示,其中“特简”指由皇帝独断亲简,这反映了()方式特简其他14种方式总计人数46人115人161人占比28.6%71.4%100%A.皇帝乾纲独断,大权独揽B.皇帝选拔阁臣时会参酌他方意见C.实用型政治人才易被推荐D.阁臣品质与科举考试标准相一致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明代阁臣选拔方式中的其他方式占71.4%,说明皇帝在选拔阁臣时会参考他方意见,故选B项;明朝时君主专制虽大大加强,但表格中皇帝独断亲简仅占28.6%,数据上不占绝对优势,因此无法反映其“独断”,排除A项;材料只说明选拔阁臣,并未说明选拔出来的阁臣的类型为实用型,排除C项;明朝实行科举制,考试成绩是重要的人才选拔依据,但材料只涉及阁臣数量,无法体现阁臣品质,其是否与科举考试标准一致无法判定,排除D项。2.[2023·重庆模拟]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放“洋市”,准许私人出海贸易。史书记载:从月港出发的海上航线有18条,与47个亚洲国家和地区有直接贸易往来,月港商人还以吕宋(菲律宾)等地为中转站,与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进行交易。这表明当时()A.政府开始废弃海禁政策B.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扩大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D.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形成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隆庆年间中国与众多亚洲国家乃至于欧洲国家均有贸易往来,瓷器、棉布、丝绸等手工业品行销世界,这有利于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故选B项;隆庆年间因为倭乱平息,海禁政策有所松动,但并未放弃海禁政策,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在大西洋沿岸,排除C项;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形成于工业革命之后,排除D项。3.[2023·重庆南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明朝及清初,官员向皇帝奏事,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两种文书都具有公开性。自康熙起,奏折这一新的文书形式出现,上奏者不得泄密,且不经其他机构、官员,直达御前,以后其使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可“风闻”上报。这一新的文书形式客观上有利于()A.提高政府决策效率B.突出内阁中枢地位C.扩大王朝统治基础D.扭转乾纲独断局面解析:材料“且不经其他机构、官员,直达御前”这种奏折制度流程少、服务于君主专制,而流程越少、君主集权程度越高则决策效率越高,故选A项;材料明确指出,奏折不经其他结构,因而无法突出任何机构的地位,排除B项;材料“直达御前”可知,奏折服务于君主专制,而君主专制的加强不利于王朝统治基础的扩大,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君主专制的加强,本身就是乾纲独断的表现,排除D项。4.[2023·福建名校联盟大联考]清代前期,西北的军用马匹包括军队中的现役军马和马场中牧养马匹。现役马政分为八旗马政和绿营马政,八旗和绿营又各有牧马草场负责平日放牧,战时由骑操者具体饲养管理。牧养马匹的马场遍及今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四省区。这一时期西北地区的马政建设()A.拓展了西北疆域B.提升了军队作战实力C.加剧了人地矛盾D.拓宽了民族交融途径解析:据材料“清代前期……现役马政分为……马场遍及……”可知,清代马政建设由专门的部门负责,养马的场地也很充足,这使得马匹的质量有保障,提升军队作战实力,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清初在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西北四省牧养马匹,说明这些地区已经归属清朝版图,并不是通过马政事业拓展了疆域,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西北四省在清初,地广人稀牧草丰富,有利于发展马政事业,马政建设加剧了人地矛盾的这一结论错误,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养马是西北游牧民族的传统,因此马政建设不是新的民族交融的途径,排除D项。5.[2023·吉林二模]自雍正起,清政府在西南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官员,负责地方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工作,称为“改土归流”。据此可知“改土归流”()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危险B.有利于民族交融实现民族平等C.加强了西南的税收管理D.有利于西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解析:改土归流实行以中央任命并可随时调换的流官代替土司管辖地方,这样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和加强中央集权,对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积极意义,故选D项;改土归流的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防止地方割据,因为题干信息显示流官的职权范围涉及地方管理的方方面面,实际上并不能彻底消除地方割据的危险,排除A项;改土归流的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但这与民族交融和民族平等不属于同一范畴,所以不一定有利于民族交融和实现民族平等,排除B项;改土归流主要的作用是加强中央集权,而不仅仅是加强地方的税收,C不符合题目主旨,排除C项。6.[2023·济南市高三模拟]乾隆年间清廷编修的《清史列传》中,把曾经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的明朝降臣均编入了《贰臣传》,把史可法等当初誓死抵抗清军的前明官员列为忠臣。此举意在()A.重新审定明朝降臣的历史贡献B.强化传统观念维护专制统治C.为本朝修史确立新的指导思想D.重新确立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清朝所编纂的《贰臣传》中,其人物身份是“曾经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的明朝降臣”,并把“史可法等当初誓死抵抗清军的前明官员列为忠臣”,说明乾隆皇帝寻求儒家价值观念的认同,达到思想的统一,进而维护其专制统治,故选B项;将明朝降臣编入《清史列传》中,从表面来看能够体现乾隆皇帝重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但是这不是其根本目的,排除A项;在题干内容中仅是述及了“曾经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的明朝降臣”“誓死抵抗清军的前明官员”这两类人物,并没有涉及其他,不能据此扩大为“为本朝修史确立新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南宋以后,程朱理学逐渐发展成为官方哲学,其正统地位并没有受到冲击,排除D项。7.[2023·榆林市高三四模]明代初年,政府对矿冶业实行“官置炉冶”“尽数解官”的政策,而明中期以后则“设广秤税”“给票贩运”“听其所卖”。这政策变化()A.使官营手工业开始衰落B.刺激了民营矿冶生产的发展C.加强了政府对矿户的管理D.适应了雇佣关系发展的需要解析:“官置炉冶”“尽数解官”大意为政府掌握矿业的控制权,将相关的产业都收为政府所有,使得矿业几乎成为官营和政府垄断,但是到了明朝中期,设置矿业税,允许民间售卖,则有利于刺激民营矿冶生产,故选B项;材料主要指的是矿业,不能代表整个官营手工业,排除A项;材料只是表明政府由控制矿业到逐渐放松,没有反映对矿户的管理,排除C项;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主要出现在明清时期的手工行业内,排除D项。8.[2023·山东淄博部分学校考试]如图为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比例图。这反映了()A.民间风俗和习惯对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决定作用B.基层社会的矛盾体现出明代阶级矛盾十分尖锐C.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基层治理中相互配合与交融D.明朝徽州地方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已失效解析: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呈现多样化,有乡村自行调停和仲裁的,也有当事人之间谈判解决的,也有通过官方诉讼解决的,体现了在处理纠纷过程中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基层治理中相互配合与交融,故选C项;“决定作用”的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民间纠纷不能简单归结为阶级矛盾,排除B项;各种纠纷得以解决,有的是经地方官裁定解决的,说明地方管理没有失控,排除D项。9.[2023·辽宁葫芦岛高三上期末]清收复台湾后,“内地无业之民,视台地为乐土,冒险而趋,络绎不绝,请照以往者有之,私行偷渡者有之。”这种现象()A.改变了台湾人口性别结构B.加剧了当地的土地兼并C.促进了两岸文化同源发展D.巩固了清政府在台地位解析:由材料可知,清收复台湾后,内地人以各种方式迁徙台湾,传播了内地文化,促进了两岸文化同源发展,故选C项;内地人大量迁入改变的是台湾的族群结构,不是性别结构,排除A项;“内地无业之民”即贫困之民的到来只是增加台湾的劳动力,并无资本兼并土地,排除B项;民间移民活动促进了台湾的开发,起不到巩固政府在台地位的作用,排除D项。10.[2023·吉林市高三二模]明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导致武将和功勋集团出现断层,文官集团迅速崛起。明朝没了相权与皇权之争,却出现了严重的文官与皇权之争。明朝文官集团与皇权矛盾的发展()A.助推了宦官集团势力的膨胀B.使东林党人的势力得以发展壮大C.为后来清军入关提供了契机D.适应了统治集团权力分配的要求解析:根据材料,明代文官集团的崛起威胁到皇权统治,因此皇权借助宦官的力量维护统治,由此出现了明代中后期宦官擅政的局面,A项正确;东林党人本身属于文官集团,排除B项;清军入关之时,明朝已经灭亡,排除C项;文官集团与皇权的矛盾不属于权力的分配,D项表述错误。11.明太祖专门留下“祖训”,禁止子孙对朝鲜、安南等周围十二国用兵;宣德三年(1428年),明政府主动废交趾布政使司,还政于黎氏,使之重建越南国。这表明明朝()A.开始实行海禁政策 B.全面防范西方殖民者入侵C.全力应对倭寇之患 D.实行“以德怀远”的对外政策【解析】材料“禁止子孙对朝鲜、安南等周围十二国用兵”“还政于黎氏,使之重建越南国”体现了明朝对周边国家的怀柔政策,故选D项。12.明朝中后期,中国沿海商人与东来的葡萄牙商人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活跃于闽浙沿海。他们扮演着亦商亦盗的角色,时而从事走私贸易,时而联合抗杀官兵,劫掠沿海。这表明()A.晚明时期的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B.海禁政策对抵御西方的殖民侵略毫无作用C.东南沿海的基层社会秩序走向瓦解D.明朝传统的朝贡体制受到严重冲击【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实施海禁政策,东南沿海的走私活动愈演愈烈,这说明海禁政策使民间海外贸易走向畸形,严重破坏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秩序和安定,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23·海南高三学业水平诊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中国古代山地的全面开发利用以明清时期为盛。闽浙赣等省山区“种靛、采耳、伐木、烧炭”等业兴盛,万洋山区的垦殖“以种蓝为业”,赣南山区以烟草、甘蔗等为经济作物大宗。秦巴山区有木材、木耳、香菇、生漆、桐油、白蜡、药材、茶叶、烟叶、染料等种类。清代各地曾不同力度地倡导在山区植树造林,多数省区都采取相应举措,改变了以往“知伐而不知种”局面。与山区开发兴盛相应,关于山地开发利用的讨论增多。明代《农政全书》、清代《授时通考》等,沿用元代王祯垦山为梯田的说法。徐光启《旱田用水疏》总结的用水之源(泉)的六种方法,大多与山乡田地灌溉相关,强调源高之水与梯田灌溉相结合。晚清吴翰章著《兴山种艺说》内容涉及山区粮食生产、经济林木的种植和开发、山地利用。——摘编自张建民《明清时期的山地资源开发及山区发展思想》(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山地资源开发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清时期的山区发展思想。(6分)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明清时期人地关系可知人地矛盾尖锐;结合山地开发的条件可知人口向山区迁移;结合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可知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及推广种植;据材料“赣南山区以烟草、甘蔗等为经济作物大宗”可知商品经济发展;据材料“与山区开发兴盛相应,关于山地开发利用的讨论增多”可知明清以前山区开发经验积累。第(2)问从现实和历史角度客观评价,据材料“清代各地曾不同力度地倡导在山区植树造林,多数省区都采取相应举措”可知开发与维护相结合;据材料“徐光启《旱田用水疏》总结的用水之源(泉)的六种方法,大多与山乡田地灌溉相关”可知重视山田水利灌溉;据材料“晚清吴翰章著《兴山种艺说》内容涉及山区粮食生产、经济林木的种植和开发、山地利用”可知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有利于山区经济发展;结合明清时期山地资源开发对后世的影响可知为后世山区开发提供了借鉴。答案:(1)背景:人地矛盾尖锐;人口向山区迁移;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及推广种植;商品经济发展;明清以前山区开发经验积累。(8分)(2)简评:开发与维护相结合;重视山田水利灌溉;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有利于山区经济发展;为后世山区开发提供了借鉴。(6分)14.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