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学案【学习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历史上的重大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战争带来的不同文化的交锋,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学习重难点】了解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战争带了的不同文化的交锋。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预习新知】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1.亚历山大远征(1)远征过程/概念: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2)统治策略:试图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①在埃及,他自称法老之子。②在波斯,他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沿用波斯帝国的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员;他穿波斯服装,推广波斯礼仪。他还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3)影响:①战争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些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打断。②客观上推动希腊文化与西亚、北非等地的文化交流。2.希腊化世界(1)背景/概念: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其部下陷入混战,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2)表现:①a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b他们基本垄断了高级官职,占有大量土地,并享受税收优惠,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c作为殖民者,他们生活于希腊风格的城市中,保持着希腊人的生活方式。②a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他们说希腊语,模仿希腊人的生活方式。b部分人跻身统治阶级行列,成为国王的顾问和官员。3.希腊化时代(1)过程/概念: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2)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①希腊文化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例如:托勒密占据埃及后,亚历山大城成为埃及都城。托勒密埃及鼓励文化发展,城内的缪斯宫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学者前往研究。②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文学学者们系统整理和研究了《荷马史诗》和古典希腊的悲剧、史学、地理学作品,基本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科学a欧几里得编写的《几何原本》流传后世;b阿基米德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定理;c埃拉托斯提尼对地球周长作出了精确的计算;d医生通过解剖尸体,对人体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进行了基础研究③西亚、北非文化仍保持长期影响。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农民仍说着他们祖先的语言,保持他们原有的宗教和风俗。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1.蒙古帝国(1)历史进程①兴起:13世纪初,中国北方草原出现了一个强大的蒙古汗国。②蒙古西征第一次1218年,花剌子模国扣留蒙古商队,杀害蒙古使臣。不久,成吉思汗以复仇为由,灭掉花剌子模国,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第二次灭亡金朝之后,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第三次13世纪中叶,蒙古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③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2)蒙古西征的影响①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②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2.东西方交流(1)条件:蒙古的三次西征;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有利于旅行和商贸。(2)表现①客观上推动东西方交流方向活动影响由西向东两位欧洲传教士先后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到达漠北与蒙古进行交涉对以后欧洲航海、探险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约于1275年由陆路来华,留居17年,根据他口述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展示了一个富庶而神奇的东方世界由东向西住在大都的畏兀儿人列班·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欧洲访问,见到了教皇和英、法国王②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方向概况影响由东向西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14世纪后,他们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a移民中的一部分成为中国回族人的祖先,大部分后来融入汉族和蒙古族。b蒙古西征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由西向东主要是大批移民,进入中国中原地区,被称为“色目人”*(学习拓展)③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发生了变化。④有利于商贸发展和旅行。【巩固训练】1.在13世纪,伴随着蒙古西征,沉寂了数百年的从意大利通往中国的贸易通道重新变得畅通且安全。此后,西欧国王、教会为了商税利益纷纷支持工商业城市的发展,并且为迁入城市的新市民提供庇护。这说明蒙古西征客观上()A.给欧洲等地带来了灾难 B.引发了思想解放运动C.迫使西欧加强海上探险 D.加速了西欧社会变动2.亚历山大东征过程中,为驱逐波斯铜币,而发行带有个人风格的钱币。这种钱币以古希腊阿提卡币制为标准,正反面均有神的肖像,并以希腊语铭文“亚历山大”表明钱币所属。后来希腊化世界大多放弃自己钱币类型,仿造亚历山大型钱币。由此可见()A.亚历山大促进了希腊文化传播 B.战争融合了区域间的不同文化C.亚历山大型货币铸造工艺高超 D.钱币相对统一便利了商贸往来3.1908年在巴基斯坦白沙瓦近郊的迦腻色迦(约公元78~101年或102年在位,贵霜帝国有名的君王)大塔遗址出土的青铜舍利容器上铸有佛陀坐像。同址出土的“迦腻色迦金币(如下图)”正面有迦腻色迦肖像,手指祭坛的圣火,身穿长衣长裤,极具骑马民族特色,背面有四臂的湿婆立像、佛陀立像,佛像旁镌刻着希腊字母铭文“Bodda”,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佛陀形象。这些出土文物可用于佐证()A.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文化融合 B.阿拉伯帝国在交流中的桥梁作用C.希腊城邦海外殖民产生的影响 D.印度地区佛教出现了世俗化倾向5.希腊语随着亚历山大东征广泛地传播开来。正如著名古典学家沃尔班克在《希腊化世界》中所描述的一样:“以普及的世界性方式使用的希腊语被称为柯因奈语,这种'共同语’是亚历山大征服地的广大地区的特征。”这一现象的深远影响是()A.加快了欧亚非政治一体化进程 B.导致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C.有利于希腊语在亚洲广泛传播 D.加强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认同6.考古学者对阿姆河上游某座古城的发掘显示,当地在塞琉古时期(前312——前64年)语言结构与书写方法的变化都与东地中海地区的通用希腊语的变化同步。图2所示为其中一座陵墓中残存的刻有希腊德尔斐神庙的箴言石柱(局部)。这些发现可用于说明()A.印欧人向东迁徙的规模 B.罗马人对希腊文化的继承C.“希腊化”对中亚的影响 D.阿拉伯文化的包容性特征7.如图所示历史事件()A.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B.扩大了罗马的疆域C.促进了印刷术西传 D.开启了希腊化时代8.20世纪60年代,法国考古队在阿富汗东北部挖掘出一座公元前4世纪末的城市遗址,城中不仅有希腊风格的神庙。广场、宫殿与体育馆,还存在希腊文的戏剧与哲学方面的手稿。这一城市的出现主要缘于()A.罗马帝国的扩张 B.亚历山大的东征 C.波斯帝国的扩展 D.雅典人的海外殖民活动9.1251年,蒙古汗国大汗蒙哥即位时,在波斯境内,尚有两个国家保持独立:一是立国于马三德兰地区(今伊朗北部马赞德兰省)的木刺夷国;一是建都巴格达的黑衣大食王国(报达国),其西还有叙利亚国。此三国彼此不相声援,地位孤立。其中木刺夷人屡劫蒙古商旅。蒙哥大汗为了维护蒙古汗国的权益,扩大疆土,决定远征波斯,以图在该地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材料反映了蒙古西征()A.灭掉花剌子模国,直抵黑海北岸B.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C.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一带D.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10.据《尼康编年史》记载,1382年脱脱迷失汗进攻莫斯科的时候,守城的俄罗斯人用火器击退了蒙古军。到了15世纪时,火器已经在俄罗斯成为广为人知的武器,俄罗斯人成功掌握了火器制造和使用技术。材料可以佐证()A.蒙古族最早发明了火药武器 B.俄罗斯深受拜占庭文化影响C.蒙古西征促进先进文化传播 D.阿拉伯人将火药传到了西欧
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世纪(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蒙古西征客观上有利于“从意大利通往中国的贸易通道重新变得畅通且安全”,有利于离贸易的发展,西欧各国国王、教会支持工商业城市发展,刺激了西欧文明的转型,D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被征服地区遭受破坏的信息,排除A项;蒙古西征并未引发思想解放运动,排除B项;陆上商路的安全性得到提升,并不会迫使西欧国家开展海上探险活动,排除C项。故选D项。2.答案:A解析:3.答案:A解析:考查亚历山大东征及其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贵霜帝国第三代国王迦腻色迦时代,发展起来一种独特的雕塑艺术风格,被称为犍陀罗风格(希腊式佛教艺术)。材料中印度本地化的艺术元素与图案徽符(如人物形象、服饰穿着等)与浅浮雕等希腊式的艺术表现手法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也说明贵霜时期艺术已将来自希腊的文明艺术吸收、消融,故A项正确。公元1世纪前后阿拉伯帝国尚未兴起,故排除B项;希腊城邦海外殖民是在公元前8至前6世纪,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及史实,故排除。5.答案:D解析:根据“希腊语随着亚历山大东征广泛地传播开来”“这种‘共同语’是亚历山大征服地的广大地区的特征”,说明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认同,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希腊语的传播,无法体现欧亚非政治一体化,排除A项;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希腊语的传播不是文艺复兴的原因,排除B项;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语在被征服地区传播,并非只在亚洲广泛传播,排除C项。故选:D。6.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欧洲)。结合所学可知,阿姆河是中亚流量最大的河流,但该地语言结构与书写方法的变化都与东地中海地区的通用希腊语的变化同步这说明“希腊化”已对中亚产生重要影响,C项正确印欧人起源于东欧平原,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反映是希腊文化对中亚的影响,并不是罗马人对希腊文化的继承,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希腊文化的影响,并不是阿拉伯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7.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欧亚非三洲。根据地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东征路线以及帝国范围(其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亚历山大东征推动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D项正确;阿拉伯人将阿拉伯数字传至欧洲,排除A项;罗马帝国对外扩张,扩大了罗马的疆域,排除B顶。阿拉伯人促进了印刷术西传,排除C项。故选D项。8.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城中不仅有希腊风格的神庙广场、宫殿与体育馆,还存在希腊文的戏剧与哲学方面的手稿”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今天的阿富汗地区发现具有希腊风格的城市遗址,这是因为亚历山大东征传播了希腊文化,在东征旅途中催生了一批希腊化的城市,B项正确;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波斯帝国的扩展没有催生希腊化城市的诞生,排除AC项;雅典的海外殖民活动没有抵达阿富汗地区,排除D项。故选B项。9.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13世纪中叶蒙古以西亚地区为目标,进行第三次西征,攻占巴格达,故选B项。10.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介住宅租赁合同范例
- 在家长会上的小学生发言稿模版
- 创新研发背景下科技企业市场扩张风险控制策略
- 中英双语购销合同范例
- 医疗大数据时代的医疗质量管理
- 法制副校长年度工作总结模版
- 医疗大数据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与挑战
- 2025-2030年铜雕象尊项目商业计划书
- 医疗信息系统攻击面识别与防护
- XXX学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范文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附参考答案(巩固)带答案详解
- 《电磁感应原理解析》课件
- 成都输液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
- 2025年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建筑结构、建筑物理与设备》真题卷(附答案)
- 锂电池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30城市燃气产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紧固件制造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优化医患沟通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途径
- 2025北京九年级(上)期末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
- 越出站界调车RAILWAY课件
- 部队物资储备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