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备课教案
课力口、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备课林东第二小学任志伟
题系教师
教学内容教材2.3页例1内容
已学过的加减法的相关计算
相关知识
后续其他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册教材还
将学习的
内容
本节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
在课标中学段”中提出了“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
教
的要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
材
分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能探索分析和解决
析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能回顾解决问
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
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
二学段”中提出了“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
位数的除法”“认识中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
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
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
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X数量、路程=速度X时间,并能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
的想法”。
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
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
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
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
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材的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例3).学生在前七册
编排意图教材中,对整数四则运算已经有了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
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对整数四则运
算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每种运算的认识从感性
上升到理性。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是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意义
的基础,对于四则运算意义认识的提升,将为学习小数、分数四则
运算的意义和关系打下基础。
教
学(-)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流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
程
设的工程是什么吗?
计
预设:
生:青藏铁路
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主题图)
J一
—Jtmn---■-
3.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随着学生提出问题,课件随机显示)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课的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
时,引出研究问题。
(二)自主探究,加减定义
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
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
预设:814+1142=1956
4.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预设:
生:把两段合在一起计算。
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6.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
预设:
生: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板书:加法定义)
7.师:你知道加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
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数+加数=和)
8.师:刚才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问题,他们能解决吗?请大家试
一试,看看谁的速度快。
9.学生列式计算。
(2)1956-814=1142
(3)1956-1142=814
10.师:同学们计算的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呀,你们是怎样计
算的?
预设:
生:参考加法算式解可以。
11.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预设:
生:因为知道了两段的和求一段就可以减去另一段。
12.师: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吗?
13.师: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减法?
预设:
生: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
(板书:减法定义)
14.师:你知道减法算式中这些数又叫什么名字吗?
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减数-减数=差)
【设计意图】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
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通过学生对自主提出问题的解决,逐步体会运算
的本质含义,并抽象总结为概括性的语言,在此过程中逐步完善学生
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小组交流,明确关系
1.师: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数都一样,运算不同
2.师:我们能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很快的写出两个减法算式,力"、
减法各部分到底有怎样的关系?看来我们这节课除了要知道什么是
加、减法,还需要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板
书课题: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师:根据黑板上的三个算式和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能发现
加、减法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吗?
4.小组讨论并组内交流
5.全班交流
预设:
生:被减数-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减数+差=被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加数+加数=和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整理总结: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7.师:请同学们利用刚才的算式814+1142=1956、1956-814=1142、
1956-1142=814验证大家总结的发现。
8.师:请观察我们总结的结论,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小组
交流一下。
预设:
生1:加法是减法的相反运算,
减法是加法的相反运算。
生2: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9.学以致用:数学书P3做一做
根据2468+575=3043,不计算直接写出后面算式的结果。
3043-2468=(),3043-575=()
10.抽象概括,总结升华。
我们通过这三个算式的联系,初步了解了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
系,而且验证了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也共同归纳出了如下的关
系: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希望大家能灵活运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
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
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中,引导学
生对加、减法关系进行整理,进一步引发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深层
次理解,感受数学的逻辑性。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数学书P3练习一1
下面各题应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①滑雪场上午卖出86张门票,下午卖出59张门票。滑雪场全天一共
卖出多少张门票?
②滑雪场全天卖出145张门票,其中上午卖出86张,下午卖出多少
张?
③华光文具店运来一批练习本,卖出370包,剩下630包。运来多少
包练习本?
④兴华小学一共有学生843人,其中男生418人,女生有多少人?
(2)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28+19=4747-19=28
47-28=19
203+147=350
—
67-66-12
—
850-239-611
—
2.综合练习:数学书P33
猜猜我是几?
【设计意图】分层次的巩固练习有助于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
进行评价,并通过评价的结果反映出教学设计的问题,努力要面向全
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
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课堂总结
1.师:通过学习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你知道哪些关系你能
说说吗?
2.学生交流。
3.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能说说你的心得、收获以及不足吗?
(相互学习、鼓励进步、促进健康的发展)
【设计意图】适当的反思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掌
握,更可以唤醒学生对数学方法乃至数学思想的感悟意识。
预期达
到的目
标5
小学数学备课教案
课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备课林东第二小学任志伟
题系教师
教学内容教材5页及6页上边的例2内容
已学过的乘、除法的相关计算
相关知识
后续其他0的运算
册教材还
将学习的
内容
本节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
在课标中学段”中提出了“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
教
的要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
材
分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能探索分析和解决
析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能回顾解决问
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
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
二学段”中提出了“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
位数的除法”“认识中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
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
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
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X数量、路程=速度X时间,并能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
的想法”。
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
目标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乘、除法
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
的能力,进一步感悟运算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抽象文字表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
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表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例3).学生在前七册
教材中,对整数四则运算已经有了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
教材的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对整数四则运
性
识从感
算的认
每种运
学生对
,使
概括
象、
行抽
系进
和关
意义
算的
意图
编排
算意义
四则运
、分数
小数
学习
义是
的意
运算
四则
整数
性。
到理
上升
则
数四
数、分
习小
为学
,将
提升
识的
义认
算意
则运
于四
础,对
的基
。
基础
打下
关系
义和
的意
运算
______
教______
题。
出问
,提
情境
创设
学(-)
朵)
的花
美丽
各种
出示
?(
感觉
什么
,有
图片
里的
到屏幕
,看
同学们
师:
流1.
:
程预设
…
香…
觉很
,感
漂亮
非常
设生:
意。
的寓
美好
很多
有着
而且还
分,
要部
的重
繁殖
植物
但是
花不
的,
:是
计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福安市市直机关遴选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北京生物药品知识培训课件
- 2024河北省社区《网格员》典型题汇编及答案
- 电算化会计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妇产科护理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 树叶贴画花篮课件
- 标本制作基础知识培训总结
- 北京农村基础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5年“全国安全用药月”药品安全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 江苏合院别墅样板软装概念方案
- 养老护理员(技师、高级技师)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学校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总结”工作制度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5吨压片机设计
- 2023年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PPT担负青年使命弘扬五四精神PPT课件(带内容)
- 网络设备巡检报告
- 2023年义务教育音乐2022版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GB/T 4513.7-2017不定形耐火材料第7部分:预制件的测定
- 2023年资产评估师《资产评估基础》题库附参考答案(基础题)
- 铁路职工政治理论应知应会题库
- 服装购销合同范本服装购销合同
- 科室随访系统-功能清单-DC2018012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