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试卷04(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全册+选择性必修2全册)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机体新陈代谢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正常状况下抗体、氨基酸、糖原均会出现在内环境中D.体温、pH、胃液浓度等相对稳定均属于内环境的稳态【答案】B【解析】A、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A错误;B、内环境稳态是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正确;C、糖原存在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胃液属于体外环境,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故选B。2.下图为“细胞干脆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某人患镰刀状细胞贫血,则形态发生变更的是图中的⑥B.⑤中渗透压过低时,会导致组织水肿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疱,该水疱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答案】C【解析】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发生变更,而血红蛋白位于图中的⑥红细胞中,A正确;B、⑤是血浆,其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和无机盐离子的含量,血浆中渗透压过低时,会导致组织液含量增多,造成组织水肿,B正确;C、图中①是毛细血管壁细胞,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③是组织细胞,内环境是组织液,C错误;D、机体皮肤烫伤后出现的水泡,其中的成分主要是组织液②,D正确。故选C。3.在t1、t2、t3时刻分别赐予某神经纤维三次强度相同的甲刺激,测得神经纤维电位变更如图所示,请据图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单次甲刺激强度过小,无法引起神经纤维上Na+通道打开B.适当提高细胞内K+浓度,测得的静息电位可能位于-65~-55mVC.确定条件下连续甲刺激可以叠加并引起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D.t4~t5时间段,细胞K+通道打开,利用ATP供能将K+运出细胞【答案】C【解析】A、单次甲刺激可以引起Na+通道打开,产生局部电位,但无法产生动作电位,其属于一种阈下的低强度刺激,A错误;B、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对K+通透性较大,K+外流产生静息电位,适当提高细胞内K+浓度会增加K+外流,使测得的静息电位数值变小,确定值变大,B错误;C、由题图可知:t1、t2两次强度相同的甲刺激由于相隔时间较长无法累加,t2、t3两次强度相同的甲刺激由于相隔时间较短可以累加并引起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C正确;D、t4~t5时间段,细胞K+通道打开,K+运出细胞属于帮助扩散,不消耗ATP,D错误。故选C。4.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长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B.聋哑人艺术团的精彩舞蹈,受老师“手语”指挥,须要依靠位于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和语言区参与C.针刺指尖引起的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针刺指尖引起的痛觉其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属于条件反射。D.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脑干,调整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答案】B【解析】A、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A错误;B、聋哑人艺术团的精彩舞蹈,受老师“手语”指挥,这些聋哑演员要精确理解指导老师的“手语”所表达的含义,须要依靠位于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和语言区参与,B正确;C、针刺指尖引起的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针刺指尖引起的痛觉其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但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D、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小脑,调整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错误。故选B。5.下列是促胰液素发觉过程中的一些试验操作。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静脉血液→“?”;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A.该试验的现象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②中“?”应为“胰腺不分泌胰液”B.①与②对比说明胰腺分泌胰液是盐酸干脆作用的结果C.①与③之间的自变量是有无神经,两组对比说明胰腺分泌胰液是固执的神经反射D.斯塔林和贝利斯设计了“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研磨→制成提取液→静脉”的试验方案【答案】D【解析】A、该试验现象是胰液是否分泌,胰液属于消化液,故不能通过抽取血样的方法检测胰液是否分泌,A错误;B、结合分析可知,①与②组成的试验的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其结果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干脆起作用,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不是盐酸干脆作用的结果,B错误;C、①与③之间的自变量是有无神经,结果均能分泌胰液,说明胰液分泌可以不在神经调整下进行,但不能说明胰液分泌过程不受神经调整,C错误;D、斯塔林和贝利斯在验证其假设时,设计了“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研磨→制成提取液→小肠静脉”的方案,通过砂子研磨破坏神经,D正确。故选D。6.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整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如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Ⅰ、Ⅱ表示细胞,E、F表示物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图表示缩手反射过程,细胞Ⅱ膜上的F表示受体蛋白B.E假如为甲状腺激素,Ⅱ可能是下丘脑C.如图表示血糖调整过程,且E与F结合后,Ⅱ内糖原含量上升,则Ⅰ代表胰岛A细胞D.如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整方式属于反馈调整【答案】C【解析】A、假如表示的是缩手反射,则E表示的是神经递质,则F表示的是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A正确;B、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既存在分级调整,也存在反馈调整,E假如为甲状腺激素,Ⅱ可能是下丘脑,图示过程为反馈调整,B正确;C、如图表示血糖调整过程,且E与F结合后,Ⅱ内糖原含量上升,则Ⅰ代表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可降低血糖,C错误;D、如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整方式属于正反馈调整,D正确。故选C。7.下图是a−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①为抗原呈递细胞B.再次受到α−银环蛇毒刺激,细胞④可增殖分化为细胞⑤C.物质B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在人体的其次道防线中发挥作用D.物质A为细胞因子【答案】C【解析】A、据图可知,细胞①能摄取a−银环蛇毒(抗原),并将信息呈递给帮助性T细胞,因此细胞①为抗原呈递细胞,A正确;B、④为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α−银环蛇毒(抗原)刺激,细胞④记忆B细胞可快速增增殖分化为细胞⑤浆细胞,从而产生大量的抗体,B正确;C、物质B(抗体)属于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是在体液免疫中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即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中发挥作用,C错误;D、物质A为帮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D正确。故选C。8.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脑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沉积(Aβ)和神经元纤维缠结(NFT),使其表现为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探讨者设计了针对β淀粉样蛋白的抗体,并开发该抗体为治疗AD的药物X。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神经细胞膜外电位最低时,膜内Na+量高于膜外B.正常神经元兴奋时,细胞膜内Na+/K+的值会上升C.神经元纤维缠结可能会导致兴奋在突触处传递受阻D.药物X发挥作用后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会更活跃【答案】A【解析】A、当膜外电位最低时,膜内外Na+浓度并不相等,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A错误;B、正常神经细胞兴奋(产生动作电位)时,大量Na+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膜电位,细胞膜内Na+与K+的比值上升,B正确;C、AD患者的神经元纤维缠结可能会引起四周的神经元内的神经递质释放量变少,使得兴奋在突触(或反射弧)处传导受阻,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C正确;D、从免疫角度分析,药物X治疗AD的机理是β淀粉样蛋白的抗体与β淀粉样蛋白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体,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通过其溶酶体予以清除,因此药物X发挥作用时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代谢会更活跃,D正确。故选A。9.下列关于农业生产措施或作物生理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将成熟香蕉与未成熟芒果一起放置芒果成熟快,缘由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B.感染赤霉菌的水稻植株比正常植株高,缘由是赤霉菌合成过多赤霉素促进水稻生长C.用人尿浸泡树枝,树枝易生根,缘由是人体产生的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D.玉米种子经流水冲泡后更易发芽,缘由是种子中脱落酸削减,解除休眠【答案】C【解析】A、将成熟香蕉与未成熟芒果一起放置芒果成熟快,缘由是成熟的香蕉释放出乙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催熟了未成熟的芒果,A正确;B、感染赤霉菌的水稻植株比正常植株高,其缘由是赤霉菌合成分泌过多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导致植株过度增高,B正确;C、人尿中含有植物的生长素,用人尿浸泡树枝,可促进枝条生根,但人体不能产生生长素,C错误;D、玉米种子经流水冲泡后,玉米种子中的脱落酸削减,抑制发芽的作用减弱,解除休眠,D正确。故选C。10.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体内产生AA的部位主要为芽主根侧根B.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C.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体现出两重性的特点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答案】A【解析】A、植物体内产生IAA的部位主要为芽、发育中的种子,幼根等,A错误;B、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对主根来说是高浓度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B正确;C、低浓度的IAA促进侧根生长,高浓度的IAA抑制侧根生长,C正确;D、从图中看出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IAA时,植株主根更长而侧根数量更少,D正确。故选A。1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的数量变更可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变更B.种群的数量削减会引起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C.在稻田中选取稗草较多的地方调查稗草的种群密度D.标记重捕法利用了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概率不同的特点【答案】A【解析】A、种群的数量变更如迁入和迁出,可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变更,A正确;B、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与食物、空间、天敌、气候等因素有关,与该种群的数量无关,B错误;C、调查种群密度应留意随机取样,C错误;D、标记重捕法利用了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概率相同的特点,D错误。故选A。12.科研人员对高原鼠兔的被捕食风险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如图。以下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注:警戒距离是指当高原鼠兔有警戒行为时与捕食者之间的距离,与个体被捕食风险呈负相关。A.该试验的自变量是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和植被群落高度B.干脆影响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因素包括迁入率和迁出率、捕食者数量等C.植被既能为高原鼠兔的生存供应食物和栖息空间,也能干脆影响增长率D.高原鼠兔种群密度越大、生存环境的植被生长越旺盛,被捕食风险越低【答案】A【解析】A、据题图推断,该试验探讨种群密度和植被群落高度对高原鼠兔被捕食风险的影响,自变量是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和植被群落高度,A正确;B、诞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干脆影响种群密度,捕食者数量不是干脆影响因素,B错误;C、高原鼠兔以植物为食,植被为高原鼠兔的生存供应了食物和栖息空间,能影响高原鼠兔的诞生率和死亡率,但不能干脆影响增长率,C错误;D、据题图,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上升会降低个体被捕食的风险;植被高度越低,警戒距离越大,即被捕食风险越低,D错误。故选A。13.某人工鱼塘(静水)一次性放养适量的鲢鱼苗(鲢鱼与青鱼、草鱼和鳙鱼合称四大家鱼,主要的活动水层不同,另外鲢鱼在流淌的水中才能繁殖),每天投放适量的有机饲料,并且水质等其他条件均适合鲢鱼的生长。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该鱼塘内全部鲢鱼和其他动植物不能构成生物群落B.由于环境容纳量的制约,该鱼塘内鲢鱼的密度会呈“S”型增长C.该池塘中的浮游动物与鲢鱼存在竞争关系D.若再放养适量青鱼、草鱼和鳙鱼,则可充分利用水体资源【答案】B【解析】A、生物群落包括该鱼塘内指全部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故该鱼塘内全部鱼和其他动植物不能构成生物群落,A正确;B、在条件适宜时,由于工鱼塘(静水),且链鱼在流淌的水中才能繁殖,因此该鱼塘内链鱼的密度不变,该鱼塘内鲢鱼的密度不会呈“S”型增长,B错误;C、该池塘中的鲢鱼和浮游动物都滤食浮游藻类,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关系,C正确;D、由于青鱼、草鱼和鳙鱼主要的活动水层不同,故再放养适量青鱼、草鱼和鳙鱼可充分利用水体资源,D正确。故选B。14.我国的许多农谚彰显着祖先的才智,同时也透射着生物学原理。下列有关农谚的说明错误的是()农谚说明①“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和无机盐②“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生物的性状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③“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豆与草属于互利共生的关系④“谷连谷,坐着哭”植物对土壤中元素的吸取具有选择性,长期种植谷子,会导致谷子所需的矿质元素削减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解析】①水可以参与许多生化反应,无机盐是细胞内一些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故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和无机盐,①正确;②生物的性状受遗传与环境的共同影响,故“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②正确;③“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词体现的是豆与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③错误;④同一块土壤连续种植同一种植物,会造成土壤矿质元素含量不均衡,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④正确。故选C。15.下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由生产者、Ⅰ、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ⅢB.生产者为第一养分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⑥过程D.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答案】D【解析】A、依据分析内容可知,Ⅰ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Ⅳ是分解者,二者不能参与食物链的构成,A错误;B、生产者同化的碳的总量为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即①的总量,B错误;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豆科植物的光合作用,即①过程,C错误;D、碳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流淌,在群落内部以有机物形式流淌,即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D正确。故选D。16.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达75.2%,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有高等植物659种,有以狍子为主的兽类25种,有鸟类88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狍子等兽类往往捕食个体数量比较多的物种B.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生物间的共同进化是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中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根本缘由D.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能调整区域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C【解析】A、依据收割理论可知,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开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确定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故狍子等兽类这些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比较多的物种,A正确;B、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开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确定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因此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B正确;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相互影响,形成生物多样性,因此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是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中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根本缘由,C错误;D、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能调整区域气候属于生态方面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17、18题每空1分,19、20题每空2分,共52分)17.(一)人们运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其表面生长,但近年来的探讨发觉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物的部分探讨如下,请回答:
(1)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疆一种鱼的年龄组成发生变更(如图一),预料该种群数量的变更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海疆受有机锡污染后,部分海藻以及多种软体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而沙蚕等多毛纲动物变为优势类群.这是在________水平上探讨的结果(3)如图二所示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若E种群中的总能量为5.8×109kJ,B种群的总能量为1.6×108kJ,从理论上分析,A种群获得的总能量最多是__________如图三所示为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养分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值,单位为J/(cm2•a).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总能量为118872J/(cm2•a),但其中118761J/(cm2•a)的能量未被利用那么(4)A固定的总的太阳能是_______J/(cm2•a)(5)从第一养分级到其次养分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6)如图四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那么,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优势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7)其中,从能量流淌角度考虑,自然状态下假如蛙消逝了,蛇的数量会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由增长型变成衰退型,种群数量下降(2)群落(3)2.0×108kJ(4)111(5)约13.5(6)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7)增加【解析】(1)由以上分析可知,种群数量变更趋势为:由增长型变成衰退型,种群数量下降。(2)生物群落是指具有干脆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具有困难的种间关系。探讨不同物种的消长现象,属于群落的探讨水平。(3)已知低养分级的能量,求高养分级能量时:(1)获得能量最多:按×20%计算;(2)获得能量最少:按×10%计算,E是生产者,共含有5.8×109KJ的能量,则其次养分级的同化量(包括B、C和D)=5.8×109KJ×20%=1.16×109KJ,又已知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1.6×108KJ,则C和D生物种群的总能量=1.16×109KJ﹣1.6×108KJ=1.0×109KJ.所以,A最多获得的能量是1.0×109KJ×20%=2×108KJ。(4)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即3.0+15.0+41.5+51.5=111J/(cm2•a)。(5)从第一养分级到其次养分级的传递效率为15÷111×100%≈13.5%。(6)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7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7)从能量流淌角度考虑,自然状态下假如蛙消逝了,则食物链缩短,蛇获得的能量增多,因此蛇的数量也会增加。18.如图所示的调整过程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甲图中a、b、c、d代表四种激素;乙图表示垂体所分泌的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的示意图;丙图是人体水盐平衡调整过程示意图,A、B代表结构,C代表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调整过程是: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位于皮肤和内脏的___________会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到体温调整中枢___________,神经中枢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后调整相关生命活动。(2)人进入寒冷环境时,甲图中激素___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会增加,其中激素___________(填字母)作用于机体细胞促进代谢,使机体产热量增加。激素b、c的产生会促进激素a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a含量的增多,会抑制激素b、c的合成和分泌,以上这种调整机制称为___________调整。(3)乙图中垂体产生的激素TSH释放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个部位,但只选择性地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发生变更,会变更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整机制是: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刺激A,促使A合成、分泌物质[C]___________,经[B]___________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的重吸取,使尿量削减;同时,引起___________兴奋,产生口渴感觉,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若水分大量丢失,细胞外液量削减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_____________分泌的醛固酮增加,可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冷觉感受器下丘脑(2)a、b、c、da、d负反馈#反馈(3)只有甲状腺细胞上存在TSH的受体(4)抗利尿激素垂体大脑皮层(渴觉中枢)肾上腺皮质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取,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分析】(1)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调整过程是: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位于皮肤和内脏的冷觉感受器会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到下丘脑体温调整中枢,神经中枢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后调整相关生命活动。(2)甲图中,b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a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d为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人进入寒冷环境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下丘脑也能干脆作用到肾上腺,促进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从而维持体温恒定,因此甲图中激素a、b、c、d的分泌会增加,其中a甲状腺激素、d肾上腺素作用于机体细胞促进代谢,使机体产热量增加。激素b、c的分泌会促进激素a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a含量的增多,会抑制激素b、c的合成和分泌,这种调整机制称为负反馈(或反馈)调整。(3)乙图中垂体产生的激素TSH释放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个部位,但只选择性地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缘由是只有甲状腺细胞上存在TSH的受体。(4)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整机制是: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刺激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促使下丘脑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抗利尿激素经垂体释放后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的重吸取,使尿量削减;同时,引起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产生口渴感觉,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醛固酮是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是由肾上腺皮质合成并分泌的,其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取,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19.病毒同全部的生物一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实力,是一种体积微小,结构简洁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靠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个大的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回答下列有关病毒的问题:(1)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HBV)。乙肝病毒在肝内繁殖复制。如图为乙肝病毒入侵人体细胞后,免疫细胞杀伤靶细胞的过程。①免疫系统能歼灭侵入体内的乙肝病毒,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功能。由题中信息可推知,图中的细胞毒细胞指的是_________细胞,靶细胞主要指的是_____________细胞。②穿孔素和颗粒酶相互间的协同作用,使靶细胞形成管道,细胞外的水分进入细胞内,导致靶细胞因_______(填理化性质)变更而崩解死亡,该过程属于细胞的_______(填“凋亡”或“坏死”)。(2)登革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有起病急、骤发热等症状。如图为登革热病毒的致病机理。登革热病毒感染会使人体产生不同的抗体,说明登革热病毒表面存在不同的_______。当帮助性T细胞活性下降时,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实力下降,其主要缘由是物质甲分泌量少,影响____________(3)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免疫防卫细胞毒性T细胞被侵染的肝细胞渗透压凋亡(2)抗原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3)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分析】
(1)①免疫系统能歼灭侵入体内的乙肝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卫功能(针对外来病原体);据题图分析,图中的细胞毒细胞能够作用于靶细胞,因此其应当是细胞毒性T细胞;图中被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北四市生物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镇江房地产市场区域分化现状与投资机遇深度分析报告
- 2025年主题公园市场发展态势报告:品牌竞争力评估与行业趋势
- 班组长工作述职报告
- 网络直播行业自律规范与内容监管效果评估研究报告
- 安全工程师考试内容解析试题及答案
- 电商绿色物流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应用报告
- 红棋考试题及答案
- 工会考试知识试题及答案
- 教育资源整合的反思试题及答案
- 大数据在汽车行业的创新应用研究
- 西安特教面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安全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保知识考试题库:医保基金监管案例及答案解析试卷
- 第5课《妙想逐飞天》课件- 2024-2025学年岭南美版(2024) 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条款
- 2025年《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届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 《建筑CAD 》课程标准
- 《抖音竞品分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