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素养提升第一模块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貌第14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常见地貌类型素养能力5风沙地貌_第1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素养提升第一模块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貌第14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常见地貌类型素养能力5风沙地貌_第2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素养提升第一模块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貌第14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常见地貌类型素养能力5风沙地貌_第3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素养提升第一模块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貌第14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常见地貌类型素养能力5风沙地貌_第4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素养提升第一模块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貌第14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常见地貌类型素养能力5风沙地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素养实力5风沙地貌(2024·浙江1月选考)新疆东部某雅丹地貌区,环境恶劣,被视为“畏途”。某同学随科考人员在该地研学旅行时,拍摄了布满“小蘑菇”的残丘岩壁照片(如图所示)。完成(1)~(2)题。(1)岩壁上“小蘑菇”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A.沉积搬运 B.搬运风化C.风化侵蚀 D.侵蚀沉积(2)该雅丹地貌区被视为“畏途”的主要缘由是()①空气淡薄 ②风沙强劲③气候极度干旱 ④滑坡分布广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尝试解答】(1)C(2)B【破题思路】(1)布满“小蘑菇”的残丘岩壁位于新疆的雅丹地貌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昼夜温差较大,风化作用猛烈,风力较大,风力侵蚀作用显著。(2)该雅丹地貌位于新疆东部,海拔不是特别高,大气不是很淡薄;该地地表以沙质沉积物为主,风力较大,风沙强劲;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极度干旱;区域滑坡等地质灾难较少。1.主要风蚀地貌差异及地貌特点地貌形成过程地貌特点风蚀柱垂直节理发育的厚层岩石经过长期的风蚀作用形成柱状岩石风蚀蘑菇接近地面处,风中含沙、小石块较多,磨蚀猛烈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岩石雅丹地貌极干旱地区一些干枯的湖底,常因干旱裂开,风沿裂隙吹蚀,裂隙越来越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沟槽,沟槽之间为鳍形垄脊,形成雅丹地貌由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构成;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主风向一样,沟槽内常有沙子积累eq\a\vs4\al()1.雅丹地貌(1)定义:是指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和冲积平原经风化、流水冲蚀和风蚀等作用,形成了相间排列的风蚀柱、风蚀残丘和风蚀沟槽的地貌组合。(2)发育的环境条件:湖相沉积地层;外力侵蚀,即荒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风化和流水的侵蚀。(3)发育过程。2.平顶山状与鲸背状雅丹地貌(1)平顶山状雅丹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缘由:顶部平坦是早期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2)鲸背状雅丹地貌两侧坡度差异的缘由:鲸背状雅丹地貌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高速大风的长期吹拂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峻,慢慢形成了陡峭的地形,另一侧由于位于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坡度相对和缓。2.主要风积地貌(1)抛物线形沙丘。它是一种固定、半固定沙丘,也是横向沙丘的一种。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不同,迎风坡凹且缓,背风坡凸且陡。两翼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平面图形像马蹄,又像一条抛物线。抛物线形沙丘广泛分布于半干旱、半潮湿的沙质草原环境,以及沙质海岸、湖岸和干旱沙漠边缘。抛物线沙丘主要是移动沙丘或沙垄受不连续的植物灌丛阻挡而形成的,迎风坡平缓前进,背风坡陡呈弧线凸出。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当新月形沙丘(a)移动到植被条件较好的地区,新月形沙丘的两翼被植被固定(b)后,中间部分接着前移,迎风坡被风持续吹蚀,两翼尖角的指向与盛行风向相对(c)。迎风坡凹且缓,背风坡凸且陡,最终形成抛物线形沙丘(d)。(2)水岸沙丘形成条件。①物质来源——水体泥沙含量大,且该地水流速度慢,泥沙在河床、湖床和海岸沉积。②动力条件——盛行风,特别是在泥沙出露水面、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强劲的地区。③环境条件——河流、湖泊或海水水位降低,河床、湖床和海岸的泥沙袒露且干燥。eq\a\vs4\al()风力作用中风向的判定(1)利用沙丘的坡度陡缓确定风向。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遇到地面灌丛、岩块的阻挡,沙粒沉落、积累形成静止沙丘。假如没有植被等阻滞,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淌沙丘。流淌沙丘的特点是单向斜层理结构,迎风坡平缓、背风坡陡峭,所以坡度缓的一侧为上风向。(2)利用沉积物颗粒大小判定风向。沉积物会随着风速减弱沉积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故在一次沉积过程中,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如上图所示。(3)依据沙丘链的延长方向推断风向。沙丘链的延长方向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4)依据雅丹地貌推断风向。雅丹地貌由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构成,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主风向一样。楼兰国是西域古国名,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楼兰城都遗址在今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楼兰地区广泛分布着不同时期的砂岩、粉砂岩等沉积岩,沉积岩受地质作用而形成风蚀垄槽与风蚀丘,多个风蚀丘分布在同一个风蚀垄上,这一现象称为雅丹共基座现象。风蚀垄抗风蚀性弱。风蚀垄与风蚀丘形成于不同时期。据此,完成1~2题。1.该地风蚀垄形成的主要缘由是()A.东北—西南风的侵蚀作用B.东南—西北风的侵蚀作用C.长期的流水冲刷D.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2.下列对于风蚀丘的推想正确的是()A.风蚀丘侵蚀强度比风蚀垄大的缘由是风蚀丘暴露时间短,形成晚B.风蚀丘间的风蚀垄将被接着侵蚀,从而风蚀丘相对高度将会变大C.风蚀丘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是气候干旱和风力侵蚀D.风蚀丘完全是外力作用的鬼斧神工下形成的自然奇观1.A2.B第1题,读图可知,该风蚀垄呈东北—西南走向,且分布于干旱地区,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因此该地风蚀垄形成的主要缘由是东北—西南风的侵蚀作用,A正确。第2题,风蚀丘侵蚀强度比风蚀垄大的缘由是风蚀丘形成早,暴露时间长,A错误;由材料可知,风蚀垄抗风蚀性弱,风蚀丘间的风蚀垄将被接着侵蚀,从而风蚀丘相对高度将会变大,B正确;由材料可知,楼兰地区广泛分布着不同时期的砂岩、粉砂岩等沉积岩,因此推想风蚀丘形成的必要条件应有流水沉积物、地壳抬升以及风力侵蚀和间歇性流水侵蚀,C、D错误。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雅鲁藏布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流域内沙丘广布。依据其沉积环境可以分为江心洲沙丘、河漫滩沙丘、阶地沙丘及谷坡沙丘四类,其沙丘主要分布在宽谷河段,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沙丘分布。(1)比较河漫滩沙丘、阶地沙丘、谷坡沙丘的形成年头早晚及颗粒物大小。(2)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日喀则宽谷两侧谷坡沙丘的形成过程。解析:(1)依据材料及所学学问可知,雅鲁藏布江谷地是由地壳抬升,流水不断下切形成的,河谷沙丘的沙源主要来自河流挟带的泥沙沉积物,河漫滩最易形成新的沙丘;随着河流不断下切,早期的河漫滩慢慢抬升成为谷坡和阶地,由于远离沙源,风力搬运减弱,新沙丘较难形成,多为古沙丘存留。所以谷坡沙丘最古老,阶地沙丘其次,河漫滩沙丘最年轻。沙丘形成于积累作用,河谷底部江心洲及河漫滩是风成沉积发育的主要物源。风力沉积受风速影响,由沙源地向下风向风速变小,沉积的颗粒由大变小,所以离河床越近,风力的搬运作用越强,沙丘的颗粒越大;离河床越远,风力的搬运作用越小,沙丘颗粒越小。所以颗粒物大小为河漫滩沙丘>阶地沙丘>谷坡沙丘。(2)在冬春干旱季节枯水期时,雅鲁藏布江河流水位低,江心洲及河漫滩的泥沙大量出露水面;冬春季风力较大,风力搬运实力强;袒露的沙洲及河漫滩的泥沙在风力的作用下,由进入宽谷并沿两侧山坡往上爬升的风搬运;在搬运的过程中,受到山地的阻碍作用,风速降低,挟沙实力减弱,挟带的沙粒在两侧山坡上积累,形成谷坡沙丘。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