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与目标 第三章体系构成与规模预测 第四章空间布局规划 第一节居住街坊回收设备 第二节社区回收网点 第三节分拣交易中心 第四节回收利用基地 第五章规划控制指标与建设标准 第一节居住街坊回收设备 第二节社区回收网点 第三节分拣交易中心 第四节回收利用基地 第六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规划 第七章再生资源电子信息化平台建设 第八章近期建设规划 第九章规划实施措施 第一节实施措施 第二节保障措施 第1条第2条第3条第4条第5条为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保护环境,改善城乡治安状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等规定,规划对象本规划所指的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重点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丝、废轻化工原料(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废玻璃等生产性再生资源的回收,以及废旧电池、家电、废旧日用品等生活性再生资源的回收,但不包括医疗废物、危险化学物品、建筑垃圾等特种物品的回收。本次规划对象涉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回收、中转、集散、加工处理等过程中再生资源停留的各类场所。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涟水县域,包括涟城街道、朱码街道、陈师街道、保滩街道4个街道、经济开发区以及高沟镇、红窑镇、成集镇、梁岔镇、岔庙镇、五港镇、东胡集镇、大东镇、石湖镇、唐集镇、黄营镇、南集镇12个镇。总面积1678平方公里。核心研究范围为中心城区,包括涟城街道、朱码街道、陈师街道、保滩街道以及经济开发区的部分辖区,总面积178平方公里。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20-2035年。其中近期规划年限为2020~2025年,远期规划年限为2026~2035年。本规划自涟水县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实行。涟水县域内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的所有企业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划。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与目标第6条规划依据);););(9)《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12)商务部等5部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13)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16)《淮安市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2014(19)(20)第7条第8条第9条规划原则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合理布局、便民利产;循环利用、示范带动;有序推进、良性规划目标以居住街坊回收设备为基础,以社区回收网点为核心,以分拣交易中心为载体,以回收利用基地为龙头,以电子信息技术平台为支撑,合理布局,构建“四层次,一平台”五位一体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地方性规定,形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促进体系;制定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扶持政策,逐步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交易、加工处理能力;通过建立回收企业和从业人员培训体制,培养一支熟练掌握业务技能、精通专业知识的回收队伍。培育2-3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骨干企业,大幅提升行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和技术水平,形成规范化运行机制。逐步形成符合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布局合理、网络基本健全、设施适用、服务功能较全、管理科学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实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产业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基本构成(1)居住街坊回收设备在居住街坊内设置再生资源智能回收设备,可以与垃圾分类装置一同设置,用于回收金属、塑料、纸张和织物在内的生活性再生资源。(2)社区回收网点在社区建立以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内绿色回收站为基层收购点、以10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内回收中转站为初级分拣、集中转运中心的回收体系。在不适宜建固定回收网点的居住较为分散的社区或村庄可采取流动回收车提供废旧物资回收服务。非居民区以及生产性再生资源可采取回收企业定时定点上门回收的方式运输至分拣交易中心。(3)分拣交易中心是指对再生资源进行专业分类、挑选、清洗、破碎、切割、拆解、打包等简单加工及加工处理的固定场所,以及提供再生资源现代物流、集散交易、信息咨询、流通分拣加工等综合服务的专业场所。分为综合性和专业性两种。(4)回收利用基地是指具备商品交易、分拣加工、仓储配送和配套服务等分区设置的大型产业园区,具有一定的区域辐射能力。(5)电子信息技术平台集政府管理、协会管理、公共服务、电子商务、在线交易等多平台于一体,促进再生资源行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第10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基本模式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推进多元主体协作建设;以居住街坊回收设备为基础,实现与环卫系统的“双网融合”;以社区回收网点为核心,实现全县回收站点全覆盖;以分拣交易中心为载体,实现产废、利废的有效衔接;以回收利用基地为龙头,培育优质的行业平台;以电子信息技术平台为支撑,构建“互联网+回收”绿色产业链。第11条再生资源产量预测规划预测生活性再生资源产生总量近期(2025年)为8-10万吨,远期(2035年)为第12条再生资源回收量预测规划近期2025年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平均回收率达到85%,远期2035年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平均回收率达到95%。预测近期再生资源回收量为8.50-10.20万吨,远期再生资源第13条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数量预测规划每个回收网点单日回收量取0.9吨-1.2吨,预测2035年所需回收站点数量为第14条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用地规模预测第15条第16条第17条第18条(1)分拣交易中心根据《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管理规范》SB/T10720-2012,分拣交易中心单位面积年分拣处理再生资源能力不少于5万吨/公顷。由于回收利用基地也具有分拣加工的功能,考虑全县90%的再生资源进入分拣中心进行处理,根据再生资源总量预测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拣中心用地规模不少于20亩。(2)回收利用基地根据《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管理规范》SB/T10850-2012,回收利用基地具有一定的区域辐射能力,再生资源集中度高、交易规模大,年回收处理量20万吨以上,是具备商品交易、分拣加工、仓储配送和配套服务等分区设置的大型产业园区。其用地规模不少于200亩。总体布局规划规划每个居住街坊配置不少于1个再生资源回收设备;规划社区回收网点190个;规划分拣交易中心1个;规划回收利用基地1个。第一节居住街坊回收设备居住街坊回收设备布局原则与周边建筑间距不小于5m,宜与垃圾分类装置集中设置,每个设备服务300-1000户。居住街坊回收设备规划布局覆盖中心城区所有居住街坊。每个居住街坊设置不少于1个再生资源回收设备,并设第二节社区回收网点社区回收网点布局原则(1)绿色回收站中心城区社区回收网点结合用地性质、社区划分、人口及现状站点分布情况等综合因素统一布局,原则上按照半径300米左右设置一个绿色回收站或半径1000m左右设置一个流动回收车点,商业区视情况设置;城乡接合部半径500米左右设置一个网点;乡镇结合镇村布局、各村人口及现状站点等综合因素统一布局,建议选在乡镇现状工业园内,充分利用存量土地,原则上在镇区布置1-2个镇村回收网点,乡镇流动回收车点按照半径1500米左右设置一个。(2)回收中转站中心城区按20000人/个,每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内不少于1个设置;每个乡镇设置1-2第19条社区回收网点总体规划布局规划至2035年涟水县域社区回收网点190个,其中回收中转站42个,绿色回收站40个,流动回收车点108个。表4-1涟水县各街道、乡镇再生资源社区回收网点规划数量统计表街道/乡镇名称涟城街道朱码街道保滩街道陈师街道经济开发区高沟镇红窑镇唐集镇大东镇五港镇梁岔镇东胡集镇南集镇成集镇规划绿色回收站数量(个)2021235——111——1规划流动回收车点数量(个)253544263542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个)2122731121212599235495755街道/乡镇名称黄营镇岔庙镇石湖镇合计规划绿色回收站数量(个)12—40规划流动回收车点数量(个)544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个)21242876第20条中心城区社区回收网点规划布局中心城区规划社区回收网点60个,其中回收中转站13个,绿色回收站25个,流动回表4-2中心城区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数量统计表现状网点数量规划绿色回收站数量(个)现状网点数量规划绿色回收站数量(个)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个)街道名称规划合计(个)街道名称数量(个)涟城街道朱码街道保滩街道陈师街道经济开发区涟城街道朱码街道保滩街道陈师街道经济开发区合计79225922———————622406224293742937252225第21条各街道、乡镇社区回收网点规划布局涟城街道规划社区回收网点55个,其中回收中转站10个,绿色回收站20个,流动回表4-3涟城街道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数量统计表现状网点规划绿色回收站规划流动回收车点规划回收中转站规划合计社区名称数量社区名称黄河居委会大关居委会城南居委会淮浦居委会中山居委会新涟居委会常青居委会红日居委会军民居委会城北居委会东门居委会渠北居委会闸北居委会涟洲居委会北门居委会大楼居委会莲花居委会引河居委会蚕种场居委会金城居委会二塘居委会城东居委会荷缘居委会现状网点数量———5——————1—2—1—32333—5规划绿色回收站数量(个)111—111———11111—11—11—1规划流动回收车点数量(个)———1——11111111—11——1———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个)———1————1——————1—11——1—规划合计11121121212222122212111现状网点数量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个)规划绿色回收站现状网点数量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个)规划绿色回收站数量(个)规划合计社区名称数量(个)22牌坊居委会秉同居委会林码村——2———————1————————————————————————————————————————————林场村双码村左程村季庵村上营村红刘村石庄村徐集居委会西蒋居委会徐集居委会西蒋居委会—————————3————11—————————3————11——————王湾村许官营村庵园村张罗村合计2025合计20朱码街道规划社区回收网点14个,其中回收中转站2个,绿色回收站2个,流动回收表4-4朱码街道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数量统计表社区名称孙徐居委会殷庄村双河村薛大桥村红星村双路村樊卜居委会王二庄居委会河网居委会军田村薛行村柴市居委会合计现状网点数量35—————————规划绿色回收站数量(个)11——————————2规划流动回收车点数量(个)——1111111111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11——————————2规划合计221111111111保滩街道规划社区回收网点5个,其中回收中转站1个,绿色回收站1个,流动回收表4-5保滩街道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数量统计表社区名称缺口村洪荡村厉渡村十堡村现状网点数量3231规划绿色回收站数量(个)—1——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数量(个)——1社区名称周集村合计现状网点数量1规划绿色回收站数量(个)—1规划流动回收车点数量(个)13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115陈师街道规划社区回收网点9个,其中回收中转站2个,绿色回收站2个,流动回收表4-6陈师街道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数量统计表社区名称陈师居委会跨河村蒋庵村水连村北荡村高庄尹荡村合计现状网点数量2—3————5规划绿色回收站数量(个)1—1————2规划流动回收车点数量(个)—1—11115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个)1—1————2规划合计21211119经济开发区规划社区回收网点9个,其中回收中转站2个,绿色回收站3个,流动回表4-7经济开发区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数量统计表社区名称振丰居委会蒋老庄村新区桃柳村凌庄居委会陶码居委会文俊村合计现状网点数量1—213——7规划绿色回收站数量(个)——111——3规划流动回收车点数量(个)——2——114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个)11—————2规划合计1131111高沟镇规划社区回收网点23个,其中回收中转站7个,绿色回收站5个,流动回收车表4-8高沟镇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数量统计表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111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1111111规划绿色回收站数量规划流动回收车点数量(个)规划合计社区名称数量麻垛居委会杨口居委会麻垛居委会杨口居委会————1——3——————————————————————3———————————————————————大胡村常园村四安庄村三丰村朱后圩村严庄村兴北村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个)规划流动回收车点数量(个)规划合计社区名称王刘村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个)规划流动回收车点数量(个)规划合计社区名称王刘村潘码村延寿村西徐圩村潘老庄村金沙村老桃园村苗戴村大埝村合计—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现状网点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现状网点数量规划绿色回收站数量规划合计社区名称数量(个)丁庙村九里村高西村丁庙村九里村高西村——————1——————1———11112111123———2————————11112111123———2——————————————————52——高南村镇东社区高秀社区高东村花园村许庄村灰墩村荀庄村合计7合计7红窑镇规划社区回收网点14个,其中回收中转站3个,绿色回收站0个,流动回收车表4-9红窑镇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数量统计表社区名称红窑居委会五房村浅集居委会李庄村三村村现状网点规划绿色回收站数量数量(个)2—2—规划流动回收车点数量(个)———11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个)111——规划合计11111现状网点数量规划绿色回收站数量(个)——————————————————————————11—11————————33唐集镇规划社区回收网点5个,其中回收中转站1个,绿色回收站0个,流动回收车表4-10唐集镇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数量统计表社区名称唐集居委会丰河村月塔村兴旺村联富村合计现状网点规划绿色回收站数量数量(个)2—————4—规划流动回收车点数量(个)—11114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个)1————1规划合计111115规划合计4五港居委会方渡居委会港南村蔡工村平安村薛桥村埝口村三里村王杨村规划合计4五港居委会方渡居委会港南村蔡工村平安村薛桥村埝口村三里村王杨村合计——————————241个,流动回收车大东镇规划社区回收网点4个,其中回收中转站1个,绿色回收站1个,流动回收车表4-11大东镇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数量统计表社区名称大东居委会陈庄村瓦滩村施洼村合计现状网点数量233—8规划绿色回收站数量(个)——1—1规划流动回收车点数量(个)—1—12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个)1———1五港镇规划社区回收网点9个,其中回收中转站2个,绿色回收站1个,流动回收车表4-12五港镇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数量统计表现状网点规划绿色回收站规划流动回收车点规划回收中转站规划合计社区名称数量社区名称梁岔镇规划社区回收网点5个,其中回收中转站1个,绿色回收站1个,流动回收车表4-13梁岔镇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数量统计表社区名称梁岔居委会马棚村薛园居委会洪码村胜利村合计现状网点数量12———3规划绿色回收站数量(个)—1———1规划流动回收车点数量(个)——1113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个)1————1规划合计111115东胡集镇规划社区回收网点7个,其中回收中转站2个,绿色回收站0个,流动回收表4-14东胡集镇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数量统计表规划绿色回收站数量(个)规划流动回收车点数量(个)规划绿色回收站数量(个)规划流动回收车点数量(个)现状网点数量规划合计社区名称数量(个)社区名称73胡集居委会时码居委会嵇码村姜圩村胡南村斗灯村渠东村合计—————南集镇规划社区回收网点5个,其中回收中转站1个,绿色回收站0个,流动回收车表4-15南集镇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数量统计社区名称南集居委会皂角村冯陈村镇兴村下营村合计现状网点规划绿色回收站数量数量(个)————————规划流动回收车店数量(个)—11114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个)1————1规划合计111115成集镇规划社区回收网点5个,其中回收中转站2个,绿色回收站1个,流动回收车2表4-16成集镇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数量统计社区名称余圩居委会成集居委会杰勋村六塘村条河村合计现状网点数量1111—4规划绿色回收站数量(个)——1——1规划流动回收车点数量(个)———112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个)11———2规划合计111115黄营镇规划社区回收网点8个,其中回收中转站2个,绿色回收站1个,流动回收车表4-17黄营镇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数量统计社区名称祝贤村旗杆村北集居委南洋村守阳村张桥村张庄村曹墩村合计现状网点数量12——————3规划绿色回收站数量(个)—1——————1规划流动回收车点数量(个)———111115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个)1—1—————2规划合计111111118岔庙镇规划社区回收网点7个,其中回收中转站1个,绿色回收站2个,流动回收车表4-18岔庙镇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数量统计社区名称原种场村岔庙居委会桑庄村旋桥村鹤友村洪滨村夜合村合计现状网点数量1111—318规划绿色回收站数量(个)—11————2规划流动回收车点数量(个)———11114规划回收中转站数量(个)1——————1规划合计11111117石湖镇规划社区回收网点6个,其中回收中转站2个,绿色回收站0个,流动回收车表4-19石湖镇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数量统计现状网点规划绿色回收站规划流动回收车点规划回收中转站规划合计社区名称数量果园居委会1——1四兴居委会———1朱圩村——1—1十七堡——1—1徐马村——1—1齐庄村——1—1第三节分拣交易中心第22条分拣交易中心布局原则分拣交易中心应设置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的地区;具有初级的生产加工属性,宜选址于城市外围、远离居民区的工业用地;考虑到运输成本的影响,一般距离公路不应设在以下地区:铁路、矿区、机场、施工工地、军事禁区和金属冶炼加工企业附近;大中型金属冶炼加工企业周边500m内;涟水机场净空区内;新港码头周边1000m内;油(气)田(库)周边1000m内;军事禁区周边500m内;新长铁路、宿淮铁路等铁路专线沿线两侧500m内;距离居民居住区1000m内;距离河流300m内。第23条分拣交易中心规划布局规划在县域范围内设置1个再生资源分拣交易中心。将原涟城街道苏北报废汽车回收有限公司涟水分公司迁至大东居委会东北部,近期为专业性分拣中心,远期扩建为综合性分拣交易中心。第四节回收利用基地第24条回收利用基地布局原则第25条第26条第27条第28条第29条回收利用基地应设置在城市边缘区、交通便捷的地段;宜选址于工业区内,与城市水源和居民居住区保持适当距离,减少对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干扰。回收利用基地规划布局在县域范围内规划新建1个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位于大东镇北部马棚原种场,淮安鑫合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北侧。第五章规划控制指标与建设标准第一节居住街坊回收设备控制指标(1)规模面积一般不小于5平方米。(2)用地性质结合居住街坊开发统一配套建设。建设要求再生资源回收设备存放地面应作硬化处理,满足卫生、消防、运输等要求,并安排专职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分类督导,及时维护或更新,确保容器外观整洁、标志规范、密闭性好;进出通道应满足车辆高度、宽度等通行条件,注意环境绿化与周围环境相市容消防环保要求不影响当地市容和环境卫生,排污设施完善,符合环保要求,回收物资及时转运,避免形成火灾隐患。社区工作人员每日进行场地设备等的清洗,同时定期对设备采取药管理运营要求应有工作人员对居民进行引导,在最初就做好分类回收的工作,同时设置宣传栏介绍再生资源回收相关内容。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时,对物品如实进行登记并保留记录,不经营国家禁止交易的物品。第30条第31条第32条第二节社区回收网点控制指标(1)规模绿色回收站总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生产性金属回收站总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回收中转站总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其中,经营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2)用地性质绿色回收站宜设置在商业用地;生产性金属回收站宜设置在工业区或仓储区内。(3)建筑形式宜独立设置,采取低层、精巧的小体量建筑;若旧城区等用地紧张地段,且为污染较小的回收网点,可结合其他公共建筑的底层设置,并采取一定措施减少干扰。(4)建筑色彩与社区环境相符,要突出绿色环保主题。建设要求(1)门头标识采用全县统一的标识、编号,设计、装修要与周围环境协调。回收网点采用绿色环保材料进行全封闭处理。(2)室内铺设水泥路面,墙面粉刷光滑平整,顶棚采用阻燃材料,配备满足消防安全需要的灭火器材,配置合格的用电设施、必要的照明设施。(3)废旧物品分类存放,设置废旧纸品区、废旧金属区、废旧塑料区(包含废饮料瓶)等分区标识并悬挂。(4)有符合站点实际的管理制度并悬挂在墙上公示,严格遵守。主要包括:营业执照、服务公约、回收人员守则、禁收物资、当日价格表等。(5)回收网点经营服务配套设施需配置经检验合格的标准衡器1台、转运废旧物品的机动或非机动专用车及其他必要的生产与工作设备等。(6)回收网点统一安装视频监控探头,以便更好地监督废旧物资回收网点有无违法收购赃物及保障废旧物资回收网点的财产和人员安全。市容消防环保要求(1)不影响当地市容和环境卫生,排污设施完善,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做到回收物资第33条第34条第35条(2)回收网点再生资源及时运出,避免形成火灾隐患。(3)回收网点的噪声主要来自车辆进出站点时的行驶噪声及小型压实打包设备的作业噪声。对作业设备设置减震垫;选用低噪声风机或带消音装置的风机;采用隔音门窗;墙壁铺设吸音板等措施,将转运作业区噪声控制在80dB以下。(4)为防止站内蚊蝇滋生,每班工作结束后,必须进行场地及回收车辆等的清洗,同时定期对作业区、站点内绿化区、污水收集区等采取药物灭蚊蝇措施。在高温季节蚊蝇繁殖快,每班作业结束后,对转运处理设备喷洒药水,控制蚊蝇的滋生。管理运营要求(1)回收网点的从业人员经过培训学习,持证上岗,符合“七统一、一规范”要求,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统一车辆、统一计量(价),(2)经营证照及资质齐全,在商务主管部门备案,负责人有个人身份证明资料。(3)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时,对物品如实进行登记并保留记录,不经营国家禁止交易第三节分拣交易中心控制指标(1)规模分拣交易中心的建设用地规模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相关规定要求和当地再生资源总量而定,集约用地,占地不少于20亩。(2)用地性质分拣交易中心设置在工业类用地。(3)建筑形式应按照工艺要求与使用功能、安全条件和年限,结合当地条件选择相应的结构形式。建设要求(1)分拣交易中心分区布局合理,并有明显分区标志,经营区应包括商品展示、交易、储存、信息发布等功能。(2)分拣加工区建筑面积根据当地再生资源总量而定,应包括堆场、分选、加工场所,应有装卸、包装、初级加工的机具设施。(3)配套服务区应与经营区、分拣加工区分离,设有办公、停车场、培训场所、厕所第36条市容消防环保要求(1)分拣交易中心规划、设计及建设应不影响当地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设有隔离围墙,能有效防止废弃物溢散、散发恶臭、污染地面及影响四周环境。(2)配置专用的变压器等用电设施,配备符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要求的灭火器材等消防安全设施,避免造成火灾隐患。(3)要符合环境保护相关要求,修建和配备排污、消毒、固体危险废弃物存储等环保设施设备,消除二次污染。第37条管理运营要求(1)分拣交易中心要求经营规范,证照及资质齐全,取得营业执照并在商务主管部门备案,经营者无违法犯罪记录。(2)分拣交易中心建立商家入场登记管理、安全管理等基本的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生产性旧金属分拣交易中心制定管理制度及安装再生资源收购信息管理系统和实时监第四节回收利用基地第38条控制指标(1)规模用地面积不小于200亩。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废钢铁、废造纸原料年回收处理能力不低于10万吨;废塑料、废玻璃年回收处理能力不低于5万吨;废有色金属、废橡胶年回收处理能力不低于2万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年回收拆解能力不低于100万台;报废机动车(含摩托车、农用车)年回收拆解能力不低于1万辆。(2)用地性质宜设置在城镇工业用地或仓储用地。(3)建筑形式以低多层大跨度建筑为主。(4)建筑色彩建议建筑墙体以暖色调(橙色、锗石色等)系列和白、灰等色系为主,形成明快、和谐和令人愉悦的色彩基调。第39条建设要求(1)回收利用基地设计规范,符合产业聚集、土地集约要求和环保、市容、消防、绿化、安全生产、清洁生产、能源消耗等标准。(2)回收利用基地内外水、电、汽、暖、路、通讯、网络、污染物处置等基础设施完备并相互配套,符合规则要求和国家标准。(3)回收利用基地设置的生产、办公、生活、社会服务等区域要相互隔离、相互配套。且各区域的场地、道路要混凝土硬化,空闲地应净化、绿化、美化。(4)回收利用基地生产经营面积不低于总用地面积70%。合理配置原料储存、分拣加工、废弃物处置、成品仓储、交易、物流等区域。(5)回收利用基地生产经营区域客服、称重、监测和分拣、剪切、破碎、压块、打包、分选、清洗、烘干、造粒、包装、装卸、运输等设备设施健全,与生产经营规模(6)回收利用基地生产经营中降噪、除尘、去味和废水、废气、废渣处理以及危险废弃物处置设备实施健全,符合国家标准,能有效防止环境二次污染。(7)回收利用基地应建有放置较贵重和易变质原料。主要加工设备和产品的围挡、工棚、车间和仓库,不得露天放置。(8)回收利用基地内防雷电、防雨雪、防火、防潮、防霉、防盗、防油污和有害液体渗漏的设备设施及措施健全,符合相关标准。(9)回收利用基地所属的社会回收网络和产品销售渠道,要与自身经营配套。第40条管理运营要求(1)由县商务局会同经贸委、发改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房管局等部门和有关镇政(2)回收利用基地的建设和经营权实行向社会公开招标,由县商务局制定招标办法并组织实施。参与投标的主体企业必须是公司制企业。第41条第42条第43条第44条第45条第46条(3)回收利用基地应具有治安、消防、外来人口管理、计划生育、卫生及各工种岗位责任等管理制度;基地内各经营主体必须办理营业执照并符合市场分类管理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和市的有关法律、法规。由县商务局会同有关部门监督执行。第六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规划规划目标打造涟水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示范基地,规划形成“再生资源分拣——加工处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不可利用垃圾焚烧发电”的产业链,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发展策略变废为宝,加大研发投入;整合资源,建立交易平台;回收利用,形成循环产业链。建设内容规划行政办公大楼、基地展览展示中心、废旧物品艺术中心、再生资源培训基地、基地生活配套设施等建设内容。第七章再生资源电子信息化平台建设政府管理平台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互联网络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实施管理的手段。包括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登记备案系统、政策法规数据库系统、数据上报系统、公告系统等。协会管理平台是为涟水县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实施管理打造的网络管理平台。包括会员管理系统、远程培训系统、数据统计和采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公共服务平台包括信息发布系统、新闻发布系统、行业动态系统、市场行情系统、供求信息系统等。信息发布系统是再生资源回收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基本功能。新闻发布系统发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相关动态、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动态、新闻等。行业动态系统介绍全国各地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动态。市场行情系统根据再生资源行业的特点和主要经营品种,及时传递最新市场行情和动态。供求信息系统为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搭建供求信息平台。第47条电子商务平台是一个为企业或个人提供网上交易洽谈的平台。企业、商家可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网络基础设施、支付平台、安全平台、管理平台等共享资源有效地、低成本地开展第48条在线收购平台以居民废弃物在线收购为主。结合社区回收网点建设,以绿色回收站为端点建立在线回收网络。网站公示各类废品收购价格及企事业单位、个人填写相应的废品信息,经过后台软件的数据处理分配相关人员的上门回收工作。第八章近期建设规划第49条近期建设目标近期以制定规划和完善相关规定为突破,以整顿和规范为重点,逐步将现有回收网点纳入整体回收利用体系,在中心城区和各街道、乡镇推广示范性绿色回收站建设,初步建成合理科学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至2025年,社区回收网点基本实现中心城区社区、乡镇镇区全覆盖,回收人员90%以上纳入规范化管理,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平均回收率达到80%以上,废旧基本消灭物资流动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第50条近期建设项目(1)再生资源回收设备试点选取中心城区5-10个居住小区,设置由社会资本运营的再生资源回收设备,作为建设试点。可由小区居民和物业提出申请,准备好场地和电源后,运营公司根据场地条件选取适宜安装的小区免费上门安装,并派专职工作人员现场对居民再生资源投放等操作进行引导说明。回收物资不可堆积在设备周围,做到定时定点及时转运。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并做好宣传工作,为再生资源设备的更大范围投放打好基础。(2)社区回收网点规划建设回收中转站建设基本实现中心城区不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夫妻离婚诉讼债务清偿协议书及财产分割执行方案
- 影视作品音乐版权授权与版权保护及合作开发及收益分成及广告合作合同
- 智能家居房产优先购买权共享协议
- 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风险防控补充协议
- 影视化妆间租赁与化妆道具定制服务合同
- 国际学生行李快递保险补充协议
- 激光切割机器人租赁及维护服务合同
- 商住两用房售后返租投资协议
- 网络购物平台商家加盟管理合同范本
- 游戏直播平台主播招募与培训合同
- 土地整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 物业公共建筑设施维护保养操作指引
- 硬件研发工程师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 网络传播法规(自考14339)复习必备题库(含答案)
- Django 3 Web应用开发实战(下篇)
- 学会感恩说课课件
-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试复习题库(笔试、面试题)
-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 箱涵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三人合伙经营协议书 doc 三人合伙经营协议书实用版(六篇)
- JJF 1793-2020海水营养盐测量仪校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