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年、月、日
[例1]2017年5月14日是“母亲节”,请你算一算,2017年的“父亲节”是
哪一天?
解析:
“母亲节”是每年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也就是说,5月14日是星期日。5
月是大月,有31天,我们可以先计算出5月31日是星期几:31-14=17(天)17
4-7=2(周)……3(天),5月31日就是星期日后面第三天,也就是星期三。
则6月1日是星期四,7-4=3,6月1日加上3天是6月4日,这是6月第一个
星期日,“父亲节”是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6月4日再加上两周,4+14=18,
可以推算出,“父亲节”是6月18日。
解答:
2017年“父亲节”是6月18日。
【例2】下面是一张二月份的日历,请仔细观察图片,完成练习。
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
12345
U■九除夕春节初三
6789101112
初四初五初六初匕初八初九初卜
13141516171819
卜一十二十三।,四元宵节i/<雨水
20212223242526
十八卜九二十廿一«■二«•三irw
2728
it五II<,<
(1)上图是()年二月份的日历。
A.2014B.2008C,2016
(2)李叔叔从这一年的二月一日开始休假,他正好休息了三个月,你知道他的
假期有多少天吗?
(3)根据上图,你能推算出这一年的“妇女节”是星期几吗?
解析:
(1)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平年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有29天。从日历上
我们看到,这一年的二月只有28天,我们要判断这是哪一年的日历,就要判断
所给的三个年份哪一年是平年。如何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要看这一年是
否是4的倍数,如果是4的倍数就是闰年,如果不是4的倍数就是平年。而遇到
整百整千的数字,则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20144-4=503...22014不是4的倍数,是平年
20084-4=5022008是4的倍数,是闰年
2016+4=5042016是4的倍数,是闰年
从上面的分析得出2014年是平年,所以这应该是2014年的二月份日历。
(2)李叔叔从二月一日开始休假,假期正好是三个月,应该是2月、3月和4
月,2月有28天,3月是大月,有31天,4月是小月,有30天。我们把这3个
月的天数加在一起,就是李叔叔假期的总天数:
28+31+30=89(天)
(3)“妇女节”是3月8日,从日历我们看到2月28日是星期一,那么3月1
日就是星期二,8-1=7(天)7+7=1,从3月1日到3月8日正好过了一周,那
么3月8日也是星期二。
解答:
(1)A
(2)28+31+30=89(天)
(3)星期二
【例3】由于帕米尔高原自然环境恶劣,路途艰险难行,守卫祖国边疆的战士们
与家里人的书信联系非常困难,邮车也要15天才能来一次,如果邮车在2015
年2月1日来到了边防站,那么2016年邮车第一次到达边防站是哪一天(大雪
封山等特殊情况忽略不计)?
解析:
因为2015+4=503……3,所以2015年是平年,这一年的2月有28天。我们可
以把2月至12月的天数加起来,从而计算出从2015年2月1日到2015年年底
有多少天。按平均每个月30天算,再加上6个大月少加的6天,减去2月份多
加的2天,减去2月1日这一天,30X11+6-2-1=333(天)。
邮车15天来一次,3334-15=22(次)……3(天),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邮车在
2015年最后一次来边防站之后还余3天,15-3=12(天),过了2015年底,再有
12天,邮车就会到达边防站,所以,2016年邮车第一次到边防站是1月12日。
解答:
2016年1月12日。
【例4】
我们修路队从9月26日开
始修一条2000米的公路,
每天修600米,能在国庆
节之前修完吗?
解析:
要判断这条路能否在国庆节之前修完,需要先算出修这条路需要几天,然后再与
9月26日到国庆节的天数相比较。9月是小月,所以只有30天,从9月26日到
9月30日的天数为:30-26=4(天),因为9月26日已经开始在修路了,所以要
算上这一天,4+1=5(天)。而修路队每天可以修600米,修2000米需要的天数
为:20004-600=3(天)……200(米)3+1=4(天)再通过比较可以知道国庆
节前可以修完这条路。
解答:
30-26=4(天)
4+1=5(天)
20004-600=3(天)....200(米)
3+1=4(天)
5>4
答:国庆节前可以修完这条路。
第二单元乘法
【例1】仔细观察下面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你能根据这个规律直接写出
下面各题的得数吗?
(1)34X11=374
(2)63X11=693
(3)245X11=2695
(4)72X11=
(5)618X11=
解析:
通过计算、观察可以发现,一个数与11相乘,所得的结果就是将这个数的首位
与末位拉开分别作为积的最高位和最低位,再依次将这个数相邻两位由个位加
起,和写在十位、百位……
(1)把4写在个位上,3与4的和是7写在十位上,3写在百位,得出34Xll=374o
(2)把3写在个位上,6与3的和是9写在十位上,6写在百位,得出63Xll=693o
(3)把5写在个位上,4与5的和是9写在十位上,2与4的和是6写在百位上,2
写在千位,得出245X11=2695。
(4)72XH也用同样的方法:把2写在个位,7与2的和是9写在十位,7写
在百位,得出72X11=792
(5)618X11,把8写在个位,1与8的和是9写在十位,6与1的和是7写在
百位,6写在千位,得出618X11=6798
解答:
(4)72X11=792
(5)618X11=6798
【例2】下面竖式中,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
请求出这些汉字所代表的数字。
甲乙丙丁甲()乙()
丁丙乙甲
解析:
4的乘法口诀的末尾数字可能为:0,2,4,6,8,甲位于整个算式乘积的末位,所
以甲有可能是0,2,4,6,8,甲乘4没有满十进位,又因为甲在第一个因数的首位
不可能是0,所以甲只能是2。则丁与4的乘积末位数为2,3X4=12或8X4=32,
那么丁有可能是3或者8,丁是整个算式乘积的第一位数,甲X4=2X4=8,所以
丁不可能是3,只能是8。因为丁是8,证明乙乘4没有向前一位进位,那么乙
乘4的积不满十,乙有可能是1或者2,甲是2,乙只能是1。丙就是7,
丙X4=7X4=28,加上后面进上来的3正好是31,向前一位进3,乙X4=1X
4=4,4+3=7o因数=甲乙丙丁=2178,积=丁丙乙甲=8712
解答:
2178
X4
8712
[例3]超市新运来25箱苹果,每箱应该是30千克,可是其中一箱在运输途中
破损丢失了12千克,你知道超市这一批一共运来多少千克苹果吗?
解析:
方法一:每箱苹果有30千克,我们可以先求出25箱苹果一共多少千克,然后再
减去丢失的12千克。
方法二:25箱苹果,有一箱是破损的,少了12千克,还剩30-12=18(千克),
其余的24箱,每箱是30千克,一共有30X24=720(千克),再加上18千克,
就是这批苹果的总重量。
解答:
方法一:30X25-12方法二:30-12=18(千克)
=750-1230X24+18
=738(千克)=720+18
=738(千克)
小猫的体重是2千克,熊猫体重是小猫的15倍,那熊猫的体重就是2X15=30(千
克)大象的体重是熊猫的45倍还多36千克,那么大象的体重就是30X
45+36=1386(千克)
解答:
2X15X45+36
=30X45+36
=1350+36
=1386(千克)
答:大象的体重是1386千克。
【例5】两名老师带着168名同学去春游,租了5辆车,前四辆车每辆车坐了35
人,最后一辆车需要坐多少人?
解析:
在计算这个问题时,要注意不要漏算了两位老师,春游的总人数是168+2=170
(人),前四辆车每车坐35人,一共可以乘坐35X4=140(人),剩下的人都要
坐到最后一辆车上,还剩170-140=30(人)
解答:
168+2=170(人)
35X4=140(人)
170-140=30(人)
答:最后一辆车要坐30人。
【例6】下面是小动物们去“森林小学”上学时的速度和所用的时间,请你根据
表格完成练习。
动物I3>
速度(米/分)82697893
时间(分钟)18513242
(1)估算一下,每个小动物家到学校大约多少米?
(2)哪个小动物距离学校最远?
解析:
(1)小熊每分钟走82米,从家到学校需要18分钟,那它家到学校的距离应该
用算式82X18来计算,根据四舍五入的原则82Q80,18心20,82X18^1600(米)
小兔子每分钟走69米,大约是70米,走了51分钟,估算时按50去计算,那么
小兔子家到学校的距离为69X51^3500(米)
小老虎每分钟走78米,大约为80米,走了32分钟,四舍五入为30分钟,那么
我们估算小老虎从家到学校用78X32^2400(米)
小马每分钟走93米,大约为90米,走了42分钟,估算时按40分钟计算,那么
小马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93X42心3600(米)
(2)在上一小题中我们已经计算出了每个小动物家与学校的距离,我们通过比
较可以得出:3600>3500>2400>1600,可以知道小马家离学校最远。
解答:
(1)82X18^1600(米)
69X51^3500(米)
78X32=2400(米)
93X42^3600(米)
答:小熊家距离学校大约1600米,小兔子家距离学校大约3500米,小老虎家距
离学校大约2400米,小马家距离学校大约3600米。
(2)3600>3500>2400>1600
答:小马家离学校最远。
第三单元吨的认识
【例11这几辆卡车能同时通过这座大桥吗?
1吨350千1吨700千
克克
解析:要判断这三辆卡车能不能同时通过这座大桥,我们需要将三辆卡车的总重
量计算出来,第一辆车重量为2吨500千克,第二辆车重1吨350千克,第三辆
车重1吨700千克,三辆车共重:2吨500千克+1吨350千克+1吨700千克=5
吨550千克,所以,这三辆车不能同时通过这座大桥。
解答:
2吨500千克+1吨350千克+1吨700千克=5吨550千克,
答:这三辆车不能同时通过这座大桥。
[例2]森林里有一头野猪,一头大象,一头犀牛,一共重12吨。已知一头野
猪和一头犀牛共重7吨;一犀牛和一头大象共重9吨,问:野猪、大象和犀牛各
重多少吨?
解析:
因为根据一头野猪和一头犀牛共重7吨,即野猪+犀牛=7吨,一头犀牛和一头大
象共重9吨,即大象+犀牛=9吨,所以就可以知道:野猪+2只犀牛+大象的重量
是7+9=16(吨),再根据一头野猪,一头大象,一头犀牛,一共重12吨(野猪+犀
牛+大象=12吨),就可以知道一头犀牛重16—12=4(吨);犀牛和野猪共重7吨,
那么野猪的重量是7—4=3(吨);同理,根据大象+犀牛=9吨,可以求出大象的重
量为9-4=5(吨)。
解答:
7+9=16(吨)
16-12=4(吨)
7-4=3(吨)
9-4=5(吨)
答:野猪重3吨,犀牛重4吨,大象重5吨。
【例3】果园收获了18箱苹果和25箱梨,每箱苹果50千克,每箱梨42千克,
这些水果用一辆载重1吨的汽车两次能运完吗?
解析:
我们首先应该求出水果的总重量,根据题意,苹果是18箱,每箱50千克,则苹
果的重量为50X18=900(千克),梨有25箱,每箱42千克,则梨的重量为42
X25=1050(千克),苹果和梨共重900+1050=1950(千克)
载重1吨的汽车两次可以运2吨,2吨=2000千克,2000>1950,所以用一辆载
重1吨的汽车两次可以运完。
解答:
50X18=900(千克)
42X25=1050(千克)
2吨=2000千克
2000>1950
答:用一辆载重1吨的汽车两次可以运完。
【例4】发电厂需要运16吨煤,大货车限载6吨,小货车限载4吨,如果每次
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16吨煤呢?
限载6吨限载4吨
解析: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表格列出几种安排车辆的方案:
方案大货车(辆)小货车(辆)载重总量(吨)
方案一0416
方案二1318
方案三2116
方案四3018
通过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方案一和方案四在每辆车每次都装满的情况下,
正好可以运完16吨。
解答:
有两种方案:
(一)安排4辆小货车。4X4=16(吨)
(二)安排2辆大货车,1辆小货车。2X6+4=16(吨)
第四单元解决问题
【例1】李伯伯家养了7头奶牛,平均每头奶牛每天产20千克牛奶,这些奶牛9
月份一共能产多少千克牛奶?
解析:
我们可以先求出7头奶牛每天产奶多少千克,根据提议,平均每头奶牛每天产奶
28千克,7头奶牛可以产奶:20X7=140(千克),9月份是小月,只有30天,
要求9月份一共能产多少千克牛奶,就是求这些奶牛30天可以产奶多少千克140
X30=4200(千克)
解答:
20X7X30
=140X30
=4200(千克)
答:这些奶牛9月份一共能产4200千克奶。
【例2】学校操场有一段跑道长80米,东东每天在这段跑道上跑4个来回,他
每天跑多少米?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1个来回是分来和回两个80米,4个来回就是在跑道
上跑4个2次,4X2=8(次),跑道长80米,则4个来回是80X8=640(米)
解答:
80X4X2
=320X2
=640(米)
答:东东每天跑640米。
【例3】
解析:
两只青蛙每天可以吃掉28只害虫,根据这个条件,我们可以计算出每只青蛙每
天吃多少只害虫:58+2=29(只),然后可以求出4只青蛙每天吃掉多少只害虫:
29X4=116(只),一星期是7天,116X7=812(只)
解答:
58+2=29(只)
29X4X7
=116X7
=812(只)
答:4只青蛙一星期可以吃掉812只害虫。
【例4】小猴子小松鼠和小熊猫分苹果。
你知道原来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吗?
解析:
小松鼠分得剩下的一半多一个,小熊猫得到6个,也就是剩下的一半少一个,那
么6+1=7(个),剩下的一半也就是7个,我们可以求出分给小猴子后剩下的有
多少个:7X2=14(个)。小猴子分得总数的一半多一个,那么剩下的14个也就
是总数的一半少一个,我们可以求出总数的一半为14+1=15(个),然后可以用
15X2=30(个)计算出原来一共有30个苹果。
解答:
6+1=7(个)7X2=14(个)14+1=15(个)15X2=30(个)
答:原来一共有30个苹果。
【例5】小松鼠采来一些松果,它把这些松果分成3份,其中两份送给了妈妈,
自己留下的一份又分成了4份,3份给了自己的弟弟妹妹们,自己只剩下9个,
你知道小松鼠一共采来多少个松果吗?
解析:
小松鼠最后自己剩下的一份是9个松果,那么我们可以求出它送给妈妈后自己留
下的一份分成的4份一共有多少个松果:9X4=36(个),这是小松鼠把采来的松
果分成3份后,其中的一份又36个,我们可以求出3份有多少个:36X3=108
(个)
解答:
9X4X3
=36X3
=108(个)
答:小松鼠一共采来108个松果。
【例6】打一份630字的文件,王阿姨原来要用9分钟,现在只需6分钟,王阿
姨现在每分钟比原来多打多少个字?
解析:
要求王阿姨现在每分钟比原来多打多少个字,我们要求出王阿姨原来每分钟打多
少个字,现在每分钟打多少个字。原来打630字需要9分钟,每分钟打的字数为:
630+9=70(个),现在打630字只需要6分钟,每分钟打的字数为:6304-6=105
(个)然后用现在每分钟打字的数减去原来每分钟打的字数,105-70=35(个)
解答:
6304-9=70(个)
6304-6=105(个)
105-70=35(个)
答:王阿姨现在每分钟比原来多打35个字。
【例7】学校举行体操比赛,把参赛的选手平均分成4个组,每组淘汰了24人
后,剩下的总人数正好相当于原来的一组,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体操比赛?
解析:
参加体操比赛的人平均分成了四个组,每组淘汰了24人,4个组一共淘汰了24
X4=96(人),剩下的人数正好和原来一组的人数相等,4-1=3(组),那么淘汰
的人数就和原来3组的人数相等,96+3=32(人),可以求出每组有32人,根据
题意,可以求出4个组的人数为:32X4=128(人)
解答:
24X4=96(人)
4-1=3(组)
964-3=32(人)
32X4=128(人)
答:一共有128人参加了体操比赛。
期中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up
¥题号―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2分)
1.3平方米=()平方分米2t600kg=()kg
2.在下面()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定于2019()4()29()
3
裁在延庆召开,占地面积2.3万()-园区选址距离八达岭长城10
匿
(),被称为“长城脚下的世园会”。中国馆的屋顶为“如意”造型,
郎为了建造出如抱月形状的屋顶,施工中使用到各种钢结构的构件,其中主梁
)O
腮最长有32米,重量达到7(
3.89X7□<6300,口里能填()O
鼎
4.
86
X32
172>表示()X()=()
258,表示()X()=()
奔2752
5.在Q中填入“>、<或="
2
嵯
31X2249X58
31X20=62050X60=3000
31X22Q62049X58QsOOO
6.在1989年、1998年、2016年、2100年这些个年份中,()年是闰年。
二、精挑细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小华和爸爸、妈妈于9月30日从北京出发到山东青岛旅游,10月5日返回,他
们前后共旅游了()天。
A.4B.5C.6D.7
2.学生卡正面的的面积大约是()。
A.47cm2B.24dm2C.Im2
D.1dm2
3.30名三年级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
A.克B.千克C.公斤
D.吨
4.一辆汽车29分钟行驶41千米,照这样计算,1
小时大约行驶()千米。
A.40B.60C.70D.80
5.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板最多能剪出()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A.50B.100C.500D.5000
6.每包有10条毛巾,每箱有4包,5箱一共有200条毛巾。
10X4X5求()200+5求()
200+5+4求()4X5求()
A.每箱有多少条毛巾?B.5箱一共有多少包毛巾?
C.每包有多少条毛巾?D.5箱一共有多少条毛巾?
7.小明在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时,列式为:
7X5=35(平方厘米)。检验时,发现自
己算错了,但又不想重新列式修改,他
可以选择()算式。
A.35+3X3B.35-3X3
C.35+3X4D.35-3X4
8,下面选项中()最接近右图中
树叶的面积。
A.15平方厘米B.28平方厘米
C.41平方厘米D.44平方厘米
三、细心审题,认真计算。(共32分)
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每小题1分,共8分)
1,3
Z+Z2.8-1.8=25X7=12X50=
1.3+0.7=125X2=964-8=
2.用竖式计算。(每小题4分,共12分)
23X16=25X12=99X80=
3.脱式计算。(每小题4分,共12分)
285+23X46654-1474-715+28=43
49-43=6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
四、操作与思考。(每小题4分,共12分)
1.在下面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使它与给出图形的面积相等。(每个小正方
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
长(n?)宽(n?)面积(n?)
919
8216
7321
6424
5525
我发现了:
3.学校买来6包故事书,每包12本,把这些书平均分给4个班,每班分到多少本?
12X64-4124-4X6
724-4=3X6
18(本)=18(本)
小红小明
小明的做法对吗?说明理由。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2题8分,其余各题每题5分,共28分)
1.一批饮料,如果用小卡车运,每辆车装36箱,18辆车正好运完。如果改用
大卡车运,这批饮料正好装9辆车,每辆大卡车装多少箱?(用两种方法解
答)
2.学校要买19副乒乓球拍。带1000元够吗?(用估算方法解答)
每副49兀
3.用一艘载重1吨的游船运送下面小动物过河。
.
动物名称即
体重(千克)75091546085
游船要把这些动物运过河,至少需要运几次?可以怎样运?
4.买3副羽毛球拍一共用了168元。每个羽毛球拍多少元?
我是这样解答的:
1684-34-2
=564-2
=28(元)
小红做的对吗?请通过验证说明。
5.把两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大长方形的周
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画图并解答)
期末测试卷(一)
一、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300,2600;2.年,月,日,n?,km,吨;3.0;
4.86,2,172;86,30,2580;5.>,<;6.2016;
二、精挑细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C;2.A;3.D;4.D;5.C;6.D,A,C,B;7.B;8.B
三、细心审题,认真计算。
672
1.1;1;175;600;A或w;2;250;12
yo
2.23X16=36825X12=30099X80=7920
232599
X16X12X80
138507920
2325
368300
3.
285+23X47654-1474-782-76=6
=285+1081=654-214324-6=72
=1366=633综合算式:432+(82—76)
四、操作与思考
1.答案不唯一
3.小明的做法对。他是这样思考的:
(1)先分1包,每班得到3本。
(2)一共有6包,每班得到6个3本。也就是18本。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方法一:方法二:
36X184-9或184-9X36
=648+9=2X36
=72(箱)=72(箱)
答:一辆大卡车装72箱。
2.19X49=
20X50=1000(元)
1000>19X49
答:带1000元够了。
3.(1)750+915+460+85=2210(千克)
答:至少需要3次。
(2)可以这样运(答案不唯一):
①小象;②牛;③马和羊
4.(1)一副羽毛球拍多少元?
28X2=56(元)
(2)三副羽毛球拍多少元?
56X3=168(元)
(3)比较
168=168
(4)结论:小红做的对。
5.答案不唯一
周长:(3+2X2)X2
=7X2
=14(厘米)
面积:3X2X2=12(平方厘米)
周长:(3X2+2)X2=16(厘米)
面积:3X2X2=12(平方厘米)
第五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例1】用4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卡片拼图形,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
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解析:
4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卡片拼成长方形,如下图:
2厘米
从图中可以看出拼成的长方形长是原来正方形的4倍,2X4=8(厘米),宽就是正方形的边
长2厘米,长方形的面积=长乂宽,2X8=16(平方厘米)。
4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卡片拼成正方形,如下图:
2厘米
2厘米
从图中可以看出,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原来小正方形边长的2倍,2X2=4(厘米),正方
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4X4=16(平方厘米)
解答:
用4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卡片拼图形,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
(8)厘米,宽是(2)厘米,它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如果拼成一
个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16)平方
厘米。
【例2】下面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长方形的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长方形的面积为5X
3=15(平方厘米)
【例3】一个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花坛,如果这个花坛的的边长扩建到原来的2
倍,那么这个花坛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
10米
解析:
要知道扩建后的花坛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需要分别求出花坛扩建前后的面
积,这是花坛扩建前后都是正方形,要求正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根据题意,这个花坛扩建前的边长为10米,那么扩
建前正方形花坛的面积为:10X10=100(平方米)。经过扩建,这个花坛的边长
扩大到原来的2倍,10X2=20(米)那么扩建后的面积为:20X20=400(平方
米),这个花坛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400-100=300(平方米)
解答:
10X10=100(平方米)
10X2=20(米)
20X20=400(平方米)
400-100=300(平方米)
答:这个花坛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300平方米。
【例4】如下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3厘米,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小正方形面积的
4倍,大正方形的周长比小正方形的周长多多少厘米?
解析:
我们要比较大正方形的周长比小正方形的周长多多少,要先分别求出两个正方形
的周长,小正方形的边长在题目中已经告诉我们是3厘米,我们可以直接求出小
正方形的周长为3X4=12(厘米),根据题意,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小正方形面积
的4倍,小正方形的面积=3X3=9(平方厘米),大正方形的面积=9X4=36(平
方厘米),因为36=6X6,我们可以判断出大正方形的边长为6厘米,那么大正
方形的周长为:6X4=24(厘米),然后用大正方形的周长减去小正方形的周长:
24-12=12(厘米)
解答:
3X4=12(厘米)
3X3=9(平方厘米)
9X4=36(平方厘米)
36=6X6大正方形的边长为6厘米。
6X4=24(厘米)
24-12=12(厘米)
答:大正方形的周长比小正方形的周长多12厘米。
【例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0分米,如果长方形的长是20分米,那么这个长
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析: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2,那么,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根据这个公式,
我们可以求出长方形的宽为:50+2-20=5(分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长方
形的面积=长乂宽=20X5=100(平方分米),我们知道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
进率为100,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
解答:
504-2-20=5(分米)
20X5=100(平方分米)
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米。
【例6】学校有一个长15米,宽8米的长方形花坛,准备在花坛四周修建一条1
米宽的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析:
沿着花坛四周修建了一条小路后,小路的外侧边沿又形成了一个大的长方形,小
路的面积等于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长方形花坛的面积,花坛的面积为:长方形面
积=长><宽=15X8=120(平方米);大长方形的长等于花坛的长加上小路宽度的
两倍,也就是15+1+1=17(米),大长方形的宽等于花坛的宽加上小路宽度的两
倍,也就是8+1+1=10(米)。大长方形的面积为:17X10=170(平方米)。然后
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长方形花坛的面积,就是小路的面积:170-120=50(平方
米)
解答:
15X8=120(平方米)
15+1+1=17(米)
8+1+1=10(米)
17X10=170(平方米)
170-120=50(平方米)
答:小路的面积为50平方米。
第六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例1】两条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条剪去了工,第二条剪去了哪一条剪去的
长一叱?
解析「
两条绳子同样长,第一条剪去了1,第二条剪去了!,我们可以通过比较这两个
34
分数的大小来判断哪一条绳子剪去的长一些,1和工分子相同,分母不同,比较
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分母越小,分数越大,所以1>工,第一条绳子剪去的更
长一些。
解答:
第一条绳子剪去的更长一些。
34
【例2】小兔子和小猴子摘了一个大西瓜,平均切成了九块。
我吃了这些西瓜我吃了这些西瓜
的g。
这个西瓜吃完了吗?
解析:
(一)小猴子吃了西瓜的9,小兔子吃了西瓜的,,我们可以求出它们一共吃了这个西
99
639
瓜的几分之几,一+—=—,当分子分母相同时这个分数等于1,所以,这个西瓜吃完了。
999
(二)我们还可以这样想,这个西瓜平均切成了9块,小猴子吃掉了这个西瓜的
也就是吃掉了6块,小兔子吃掉了这个西瓜的,,也就是吃掉了3块,它们一共吃掉
9——
了6+3=9(块),这个西瓜正好吃完。
解答:
答:这个西瓜吃完了。
【例3】写出下面阴影部分表示的分数。
(1)
解析:
(1)这个图形的整体也就是“单位1”是大正方形,我们可以看做把大正方形
平均分成9个小正方形,阴影部分由一个小正方形和两个三角形组成,两个小三
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小正方形,如图:
那么,阴影部分也就是两个小正方形,也就是大正方形的49。
9
(2)整个图形由两个圆组成,阴影部分又分为两块,大的半圆相当于把大圆平
均分成2份,占其中的一份,小的半圆相当于把小圆平均分成2份,占其中的一
份,那么阴影部分就等于把这两个圆平均分成2份,占其中的一份,也就是工。
2
解答:
21
(1)-(2)-
92
【例4】妈妈买了两块同样的蛋糕,把其中的一块平均分成6小块,爸爸吃了1
小块,妈妈也吃了1小块。把另一块平均分成3小块,小雨吃了其中的1小块。
哪一块剩下的多?
解析:
根据题意,妈妈把其中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小块,爸爸吃了1块,妈妈也吃了1
块,那么还剩8-1-1=6(块),剩下的4块占这块蛋糕的g,另一块同样大小的
蛋糕被分成了4块,小雨吃了其中的1块,剩下3块,剩下的占整个蛋糕呜,
如下图:
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出,-=所以,这两块蛋糕剩下的部分同样多。
84
解答:
这两块蛋糕剩下的部分同样多。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例1】爸爸买了一瓶色拉油,连瓶共重3.4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瓶重1.9千
克,你知道这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瓶有多重?
解析:
这瓶色拉油刚买来时,连瓶重3.4千克,用去一半后连瓶重1.9千克,用去了
3.4-1.9=1.5(千克),也就是说,这瓶色拉油的一半是1.5千克,那这瓶色拉油
的重量为:1.5+1.5=3(千克),瓶+色拉油=3.4,那么瓶子的重量为:3.4-3=0.4
(千克)
解答:
3.4-1.9=1.5(千克)
1.5+1.5=3(千克)
3.4-3=0.4(千克)
答:这瓶油原来重3千克,瓶子重0.4千克。
【例2]用数字6,2,8和小数点可以组成哪些没有重复数字的一位小数(每个数
字都用上)?这些小数中最大的是多少?最小的是多少?
解析:
这里有3个数字,分别是6,0,8,用这几个数字组成一位小数,小数部分为6
的数字有:82.6,28.6;小数部分是8的数字为:62.8,26.8;小数部分为2
的数字有:68.2,86.2o比较小数的大小,我们应该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
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在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大的数字就大。
我们刚组成的数字整数部分都不同,最大的是86.2,最小的是26.8。
解答:
用数字6,2,8和小数点可以组成哪些没有重复数字的一位小数有:82.6,28.6,
62.8,26.8,68.2,86.2。
最大的是86.2,最小的是26.8。
[例3]下面是田径运动会中4名运动员在50米赛跑中的成绩,你能帮他们按
从快到慢的顺序排一排名次吗?
姓名小红小明小丽小军
成绩/秒8.97.98.27.8
解析:
本题中要给这些运动员按从快倒慢的顺序排名次,要比较他们的成绩,成绩是用
时间来计算的,谁用的时间最短谁跑的最快。在比较这些小数的大小时,我们先
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其中小红和小丽的成绩分别为8.9和8.2,
小明和小军的成绩为7.9和7.8,整数部分为8的数字大,再分别比较8.9和8.2
的小数部分,2<9,所以8.2<8.9。而7.9和7.8的小数部分,8<9,所以7.8
<7.9,我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这些数字:7.8V7.9V8.2V8.9,然后我们
可以根据这个顺序排出赛跑的名次:第一名:小军;第二名:小明;第三名:小
丽;第四名:小红。
解答:
7.8<7,9<8,2<8,9
第一名:小军;第二名:小明;第三名:小丽;第四名:小红。
【例4】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小数。
j口口|
(1)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
(2)使这个数最接近81,这个数是()。
(3)使这个数最小,这个数是()o
解析:
(1)要使这个数最大,两个方框里都应该填最大的一位数,也就是9,那么这
个数字就是90.9o
(2)最接近81的一位小数有两个,一个是80.9,一个是81.1,现在这个小数
的个位是0,也就只能是80.9。
(3)要使这个数最小,这两个方框里都应该写最小的一位数,0不能写在首位,
那么这个数为10.0
解答:
(1)90.9(2)80.9(3)10.0
【例5】一支铅笔0.6元,比一个文具盒便宜8.5元,小明买一支铅笔和一个文
具盒,10元够吗?
解析:
首先我们可以求出一个文具盒多少元,根据题意,一支铅笔0.6元,比一个文具
盒便宜8.5元,也就是说,一个文具盒比一支铅笔多用8.5元钱,一个文具盒的
价格为:0.6+8.5=9.1(元)。然后求出一支铅笔盒一个文具盒一共用多少钱,
9.1+0.6=9.7(元),10>9,7,所以小明带了10元够了。
解答:
0.6+8.5=9.1(元)
9.1+0.6=9.7(元)
10>9,7
答:10元钱够了。
【例5】下面是妈妈到超市购物的一张票据。
欢迎光临红星超市
流水号:000120456
收款台:001收银员:0150
商品名称数量单价总额
可乐12.52.5
饼干16.96.9
应收金额:
现金:
交易找零:0.6
(1)应收金额是多少?
(2)妈妈付给收银员多少钱?
解析:
(1)应收金额是妈妈购买的所有商品的价格之和,妈妈买了两件商品,一瓶可
乐,用去2.5元,一盒饼干用去6.9元,一共用了2.5+6.9=9.4(元),应该付
9.4元。
(2)根据上面计算的结果,妈妈应付9.4元,从图表中可以看到,找零0.6元,
应付金额加上找零就是妈妈付给收银员的金额,9.4+0.6=10(元)
解答:
(1)2.5+6.9=9.4(元)
答:应付金额是9.4元。
(2)9.4+0.6=10(元)
答:妈妈付给收银员10元。
【例6】买玩具。
5.4元18.2JU9.9元15元
(1)买一根跳绳和一个玩具熊一共多少钱?
(2)玩具汽车比玩具熊贵多少钱?
(3)小丽有30元钱,想买两件玩具,可以怎么买?
解析:
(1)一根跳绳5.4元,一个玩具熊9.9元,根据题意可以求出这两种玩具一共
用多少钱:5.4+9.9=15.3(元)。
(2)一辆玩具汽车18.2元,一个玩具熊9.9元,求玩具汽车比玩具熊贵多少元,
可以用玩具汽车的价格减去玩具熊的价格:18.2-9.9=8.3(元)。
(3)小丽有30元,想买两件玩具,那么她买的两件玩具的价格总和不能超过
30元,这里价钱比较贵的两件玩具是小汽车和篮球,这两种玩具的价格总和为:
18.2+15=33.2(元),已经超过了30元,所以不能买这两种玩具,其他两种玩具
都不超过10元,所以可以随意搭配,比如:买一根跳绳和一个篮球;买一辆玩
具小汽车和一个玩具熊;买一个篮球和一个玩具熊等等。
解答:
(1)5.4+9.9=15.3(元)。
答:买一根跳绳和一个玩具熊一共15.3元。
(2)18.2-9.9=8.3(元)
答:玩具汽车比玩具熊贵8.3元。
(3)买一根跳绳和一个篮球:5.4+15=20.4(元)(答案不唯一)
答:可以买一根跳绳和一个篮球,用去20.4元。
第八单元认识方向
【例1】小明想给来学校参观的客人画一个简单的平面图,你能帮帮他吗?
解析:
我们在画平面示意图时,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根据这个原
则,以教学楼为观测点,确定“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然后根据题目的叙述就可
以绘制出平面图。
【例2】蜗牛和蚂蚁要去甲壳虫家。
(1)蜗牛先向()走()米,再向()走()米,就到达甲壳虫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保险公司短期借款合同范本
- 2025简易店铺租赁合同范本
- 2025YY餐饮管理公司学校食堂承包合同样本
- 2025房屋租赁合同样本范文
- 2025浙江省新劳动合同范本【全日制】
- 2025合同履行证据
- 《法律知识普及》课件
- 创业投资策略课件
- 2025年国有企业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示范文本
- 《市场趋势研讨》课件
- 2024年上海奉贤投资(集团)限公司招聘3人历年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2024年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将军饮马18道典型习题
- YY/T 1256-2024解脲脲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
- 钢筋优化技术创效手册(2022年)
- 美丽的西双版纳课件
- 调到新单位的简短发言8篇
- (2024年)初中七年级历史学习心得交流
- 员工心理健康与调适课件
- 学校心肺复苏
- 动火作业安全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