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提升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广元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提升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广元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提升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广元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提升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广元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提升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古代中国,陆路运输只能靠骡马大车、肩扛人挑,速度缓慢、运输量小、耗费极大,而海道运输又极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为改善运输状况,隋炀帝(

)A.修建灵渠B.开凿大运河C.修筑驰道D.建东都洛阳

2、与下列示意图中①处相关的史实是

A.创立科举制B.淝水之战C.造纸术的发明D.雅克萨之战

3、殿试第一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宋太祖

4、下表为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这位历史人物评述正确的是(

)公元713年公元716年公元742年公元755年改年号为开元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职改年号为天宝,以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

A.建立唐朝,消灭割据势力B.虚心纳谏,开创贞观之治C.创立殿试,大力选拔人才D.励精图治,迎来盛世局面

5、唐朝的强盛,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在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成就最高的是(

)A.辞赋B.诗歌C.散文D.词曲

6、“安史之乱数年间,天下户口什亡八九。州县多为藩镇所据,贡赋不入,朝廷府库耗竭。”这段材料指出安史之乱的影响是(

①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

②使唐朝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③导致唐朝直接灭亡

④唐朝中央集权衰弱,逐渐形成藩镇割据局面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据统计,唐朝共取士近3万名,平均每年取士约100名;宋朝共取士11万5千余名,平均每年取士约360名。宋朝在科举取士上的做法(

)A.创立了殿试制度B.增加了科举取士名额C.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D.形成了完备的考试制度

8、宋朝时期在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广种水稻,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表明该地区(

)A.耕作技术不断提高B.稻米产量居全国高位C.商业贸易相当繁荣D.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9、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国家统一得到巩固B.商业繁荣,出现“交子”C.海外贸易发达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0、景德镇为烧造瓷器之所,五方群萃,商贾纷驰,百货荟集,市井错综,……率多别籍异民,秉负强梁,不纠于法。故而称景德镇为藏奸纳污,逃亡逋窜之区。伊筹锱铢必校,……少有龃龉,动即知会同行,罢工、罢市,以为挟制。‛以上述材料中可以得知:

①景德镇居民流动性比较大

②景德镇手工业和商业均较繁荣

③景德镇工匠富于斗争精神

④政府对景德镇的控制相对薄弱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11、公元13世纪上半叶,一个让全世界都震惊的草原游牧帝国跃出历史地平线,之后横扫欧亚大陆。这个“草原游牧帝国”的缔造者是(

)A.成吉思汗B.阿保机C.阿骨打D.元昊

12、《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一书中写道:“北京和杭州两方的皇帝当然都认为自己是君临中国的正统的统治者。”这一观点体现了(

)A.辽与北宋的并立B.南宋与元并立C.宋与西夏并立D.北宋与金并立

13、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从唐朝中期开始的,至南宋时最后完成。其主要标志是(

)A.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B.南宋海外贸易超过前代C.南宋商业发达,纸币与铜钱并行D.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14、小王同学想了解宋词豪放派的特点,通过搜索他找到以下四个与宋词相关的网页,访问哪个网页可以找到最多的豪放派作品A.关汉卿爱好者网页B.苏轼词爱好者网页C.李清照词爱好者网页D.《牡丹亭》爱好者网页

15、下面这幅漫画讲述的是某位历史学家小时候用大石砸破水缸救出同学的故事,该历史学家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

A.《史记》B.《窦娥冤》C.《资治通鉴》D.《念奴娇》

16、明朝某历史人物的祠堂有“拔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的对联。该对联反映了历史上哪位英雄人物的事迹(

)A.郑成功B.李纲C.岳飞D.戚继光

17、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象征,明长城的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布局也更合理,设施更完善。其修筑的目的是(

)A.为了阻止匈奴人南下袭扰B.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C.为了防止契丹人南下袭扰D.为了防御金人南扰

18、下面是古代某船队远洋航行的路线图,该航行壮举最远到达的地区应是()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B.地中海沿岸和非洲西海岸C.印度洋沿岸和好望角D.大西洋沿岸

19、改朝换代的方式有外来入侵、权臣篡位、大将夺权等,也有直接被农民起义推翻的,下列口号与此种“农民起义”有关的是(

)A.均田免赋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C.苍天已死,黄天当立D.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20、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现有56个民族。其中有一个民族在元朝时期开始形成,这一民族是A.维吾尔族B.回族C.壮族D.彝族

21、“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个说法说明清朝时期特别是乾隆以后,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是A.八旗子弟十分颓废B.好大喜功花费无度C.兼并严重流民众多D.贪污腐败风气盛行

22、“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些朗朗上口的词句出自歌曲《说唱脸谱》。这首歌曲的创作是基于清代的哪一艺术形式的形成A.蹴鞠B.杂技C.昆曲D.京剧

23、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下列管辖机构设立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域都护府

②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③台湾府

④宣政院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③①②④二、综合题

24、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太祖曾说“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黄佐《南雍志》

(1)针对材料一中的问题,明太祖是如何做的?材料二

它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它指什么?它的主要职能是什么?材料三

明朝科举考生看榜

材料四

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有人也受到牵连。——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材料三、四反映的是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危害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

25、台湾、西藏、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开辟荆棘,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郭沫若材料二:设置宣政院,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负责西藏各项军民事务,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三:顺治皇帝隆重接见五世达赖,1653年正式赐予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时,1713年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1)材料一描写的是哪位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

(2)材料二中“设置宣政院”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什么制度?

(4)结合材料三,清政府于1727年,设置___________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后来,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乾隆帝在新疆设置____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6、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材料二

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年﹣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年﹣1840年472194%45396%材料三

习近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使其成为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老根”,为世界上所有华人提供了“精神家园”,使之找到了自己的“基因”所在,有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人民网》理论频道

(1)根据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