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二公司分析岗位操作规程规定_第1页
合成氨二公司分析岗位操作规程规定_第2页
合成氨二公司分析岗位操作规程规定_第3页
合成氨二公司分析岗位操作规程规定_第4页
合成氨二公司分析岗位操作规程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Q/RXRY201.3.13.108

合成氨二公司

分析岗荏操作规程

版序:1

编制:王肃伟

审核:孙健

批准:徐庆磊

受控状态:

受控编号:

发布日期:2015年3月1日

实施日期:2015年3月1日

目录

一、系统介质分析及置换分析-----------------------------------------------2

二、气化工序-------------------------------------------------------------7

三、合成工序-------------------------------------------------------------19

四、污水工序------------------------------------------------------------25

五、循环水工序----------------------------------------------------------34

六、液氨洗工序----------------------------------------------------------39

七、低温甲醇洗工序------------------------------------------------------40

八、变换工序--44

九、C0膜分离工序--------------------------------------------------------44

十、空分工序-------------------------------------------------------------44

十一、分析仪器的使用及校正部分-------------------------------------------45

十二、分析仪器设备的管理规定---------------------------------------------55

十三、安全环保部分-------------------------------------------------------56

一、系统介质分析及置换分析

1.合成气、变换气介质分析

1.1分析原理:利用某些气体组成,能被具有能力的试剂将气体混合物各组成

部分加以顺序吸收,根据吸收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计算出气体的组成,对另一些

组成可加入部分氧气,使其爆炸或燃烧,根据燃烧前后体积的变化及生成可被某吸

收剂所吸收的组分,从而计算出含量。其吸收反应如下:

1.1.1C02采用NaOH溶液吸收:2NaOH+CO2==Na2c03+H20

1.1.202采用焦性没食子酸钾溶液吸收:C6H3(0H)3+3K0H==C6H3(0K)3+3H20

2C6H3(OK)3+1/202=(OK)3C6H2-C6H2(OK)3+H20

1.1.3CO采用氯化亚铜氨性溶液吸收:CUCL2+C0==CUCL2.2C0(不稳定)

CUCL2.2C0+4NH3+2H20=2NH4CL+2CU+(NH4)2C204

氨性氯化亚铜放出的氨再经硫酸吸收:2NH3+II2S04==(NII4)2S04

1.2气体取样要求:气体分析要得到正确的分析数据,取样尤为重要,必须确

保量取的气体有代表性,生产中的气体是不断流动的,气体的组成不断变化,所以

用球胆取样时,一定要进行置换不少于3次,每次不可将球胆内的气体全部压出,

即使胆内保持正压,以免造成负压吸入空气。取样后放置时间不可过长,以免试样

与外界空气通过球胆相互渗透引起偏差.

1.3仪器的安装及吸收剂的配置

1.3.1使用仪器:奥式分析仪1904

1.3.2仪器安装要求

1.3.2.1洗涤:新购置的气体分析仪必须经用铭酸洗液进行洗涤,然后用自来

水,蒸储水冲洗。

1.3.2.2安装:将洗净的气体分析仪器各部件干燥后按要求连接安装好,所有

的旋塞都必须抹上凡士林,使其能灵活转动,旋塞孔道中不能落入凡士林。

1.3.2.3装吸收剂:根据测定成分的不同,在每个吸收瓶中装上所需不同的化

学吸收剂,并在焦性没食子酸钾、氨性氯化亚铜吸收瓶进气口用液体石蜡封闭好。

水准瓶和爆炸瓶的进气中注入封闭液,量气管水套中注入水。

1.3.2.4严密性检验

1.3.2.4.1正压法:在量气管内采取部分空气,关闭与量气管内连接的考克后,

将水准瓶高举或放在框架上,如果仪器整体是严密的,则量气管内封闭液的液面稍

有上升后固定于一点,若液面继续上升,应检验各吸收瓶考克是否漏气,同时检验

各接头处橡胶管是否良好,与量气管连通的考克是否严密。

1.3.2.4.2负压法:于量气管内采取少量的空气,关闭连接量气管的考克,将

水准瓶降低位置,若仪器是严密的,则量气管内液面稍有下降后固定于一点,若液

面继续下降,应检验各吸收瓶液位是否有上升现象,各接头橡胶管连接是否严密,

与量气管连接的考克或排空的考克等处是否严密.

1.4吸收剂的配制

1.4.1C02吸收剂;25%NaOH溶液:称取250克氢氧化钠稀释至1000毫升。

1.4.202吸收剂:焦性没食子酸钾溶液:甲液:称取KOH200g,溶于1000ml蒸

福水中;

乙液:粗天平称取焦性没食子酸钾330g,溶于670ml蒸储水中,稀释至1000ml,

封闭于棕色试剂瓶中贮存.

将甲乙两液体体积混合后,即可使用。溶液配成后,应迅速隔离空气,以免

降低吸收能力。

1.4.3C0吸收剂:氨性CU2CL2溶液:甲液:称取NH4C1250g溶于750ml热水

中,冷却后,加CU2CL220g移入带塞的瓶中震荡使之溶解,加入紫铜丝几束,静

置呈透明后稀释到1000ml后使用;乙液:浓氨水。甲液与乙液以1:1比例混合后。

即可使用,溶液配成后,应迅速隔绝空气,以免降低吸收能力。

1.4.4封闭液:水准瓶用封闭液为5%H2s04,加甲基橙指示剂数滴至微红色,由

于甲基红用酒精配制,会造成分析误差,勿用。

1.5操作步骤

1.5.1从球胆中准确取出lOOmol样气.

1.5.2将样气通入C02吸收瓶,反复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下刻度体积VI.

1.5.3将样气通入02吸收瓶,反复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下刻度体积V2.

1.5.4余气爆炸

1.5.4.1准确留取余气20ml,加入80ml空气,送入爆炸瓶爆炸,记下刻度体积

V3.

1.5.4.2将余气送入C02吸收瓶,反复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下刻度体积V4.

1.5.5计算方法(C0吸收,H2与CH4二元爆炸法计算)

CO2%=V1%02%=(V2-Vl)%CO%={Vco2X(100-V2)

/20}-CH4%H2%=2/3X(V3-0.5VC02)X(100-V2)/20%VCO2=V4-V3

1.5.6注意事项

1.5.6.1吸收必须按顺序进行,不可颠倒,因焦性没食子酸钾可以吸收C02,02:

氯化亚铜可以吸收02,C0,重燃。每进行一项吸收必须吸收至恒量读数,每次读刻

度后时间应尽量一致。

1.5.6.2由于吸收溶液或封闭液释放出上次分析时所吸收的气体也会引起较大

的误差,所以同一套仪器最好只用于分析具有相同的组成气体,否则须换新装的溶

液。

1.5.6.3爆炸瓶外面应包裹金属网,以防爆炸伤人,爆炸时,用手按住考克,

以防考克冲出去。

1.5.6.4分析室温应保持在15℃以上,否则焦性没食子酸钾吸收率降低,造成

误差。

1.5.6.5各磨口部分及旋塞应经常擦洗,并涂抹润滑剂,以防漏气及粘接。

1.5.6.6梳形管及吸收瓶之间连接应尽量紧密,减少间隙,操作时,要严防吸

收液冲入梳形管内,否则应及时用水冲洗干净。

1.5.6.7当吸收液吸收率下降时应及时更换。

1.5.6.8操作时注意吸收瓶和爆炸瓶的液面高度吸收前后应保持一致.

2.0动火分析

动火分析实际就是测定动火区内的可燃气体,即可用可燃气体测爆仪进行测定,

也可用奥式仪测定,即燃烧法测定可燃气体总量,方法入下:

2.1原理

在氧含量足够的情况下,使气体中的可燃性物质燃烧,生成C02用吸收剂吸收,

根据燃烧前后体积的变化计算出气体中可燃性气体的总量。

2.2仪器与吸收剂

2.2.1奥式气体分析仪

2.2.2K0H溶液300g/L.

2.2.3焦性没食子酸钾溶液

2.3测定步骤

2.3.1首先测定气体中02含量及C02含量,用量取管取样100ml,依次用KOH,

焦性没食子酸钾溶液吸收C02和02,测定百分含量。

2.3.2如氧含量大于16%,另取样气100ml,直接送入燃烧瓶,使封闭液面距

钳丝300nm,然后通电燃烧,升降水准瓶使封闭液上下移动3-4次,切断电源,并冷

却至室温,记下减少体积数为VmL.

2.3.3燃烧后的气体再分别送至氢氧化钠及焦性没食子酸钾溶液吸收C02和

02,测定其百分含量。

2.3.4如果氧含量小于16%需要另取75ml气样,再加入25ml空气,总体积为

100mlo

2.4计算:可燃性气体的百分含量为X按下式计算

X=V+(Al-A)-(B-B1)

式中:V一燃烧后缩小的体积,ml

Al一气体中C02含量和燃烧后生成C02含量的总和,ml

A--气体中C02含量ML

B一气体中02的含量

B1一燃烧后气体中02的含量

若V小于0.5%可不经吸收,直接再动火证填允许动火

如果V大于0.5%则经过吸收按上述公式算

如果X小于0.5%可以动火。如X大于0.5%不准动火.

2.5注意事项

2.5.1在动火分析时采用燃烧必须保证样品中有足够的02.否则燃烧不完全造

成结果偏低.

2.5.2在动火时。现场02含量应在(18--20)%范围内,超过21%不准动火;

井下,容器或管道内作业时需测量02含量在%之间人才可以入内。

2.5.3取样注意;常压下,用双链球取样。球胆一定置换彻底•反复置换球胆

要内留一定体积样气,避免形成负压,空气进入。

2.6安全分析控制参考指标

氧:20—21%

H2:小于0.2%

C02:小于0.1%

NH3:小于30mg/m3

二、气化工序

1.粉煤粒径分布

L1仪器:振筛机

1.2方法:取50g粉煤样,选用5-90-200um筛子;用振筛机筛15min后称重,

计算.

2.粉煤水分

2.1称取1g左右粉煤样于150℃烘lOmin,然后放于干燥箱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计算.

2.2分析结果的计算

M(%)=M烘前一M烘后(g)/M烘前(g)X100

3.惰性气体粉煤含量

3.1粉尘仪法

按照说明书对抽虑气体前,后的滤膜进行称重,计算.

X(mg/m3)=(m后一m前/流量*时间)x106

3.2流量计法;

在吸管内装入脱脂棉,以适当速度通过气体,称重,计算

X(mg/L)=M脱脂棉+粉尘一M脱脂棉/流量

4.惰性气体氧含量

同“开停车各系统置换分析”中氧含量测定方法.

5.烧嘴冷却水.气包循环水.沉降槽溢流灰水PH

5.1分析仪器;精密酸度计

5.2测定步骤

5.2.1测定水样;仪器标定完成后,即可开始正常测量。(注;标液PH=6.86

PH=9.18)

5.2.2先用蒸镭水清洗电极2—3遍,再用待测水样清洗电极2—3遍,然后倒

掉;

5.2.3向塑料烧杯中加入约100ml的待测水样,将电极插入烧杯,等待测量值

稳定;

5.2.4指示数值稳定后,(约1分钟)即可读出测量值

5.3注意事项

5.3.1电极的稳定时间与电极新旧程度有关。电极越新稳定越快,电极使用一

段时间后,稳定时间会相应增加。

5.3.2按两点校正法每月对PH计进行一次校准,所用标准溶液必须与所测水样

的PH相近,特殊情况随时校准。

6.烧嘴冷却水、汽包循环水电导率

6.1分析仪器;电导率仪

6.2测定步骤

6.2.1仪表标定完成后。即可开始正常测量。

6.2.2用该水样清洗电极然后倒掉。

6.2.3重复2.1步骤,至少清洗电极两遍

6.2.4再取待测水样,将电极插入烧杯。等测量值稳定(约30秒左右)

6.2.5当判稳指示显示稳定后,即可读出测量值

6.3注意事项

6.3.1如果水样的电导率值较大。电极清洗2遍即可;如果电导率值较小,建

议多清洗几遍电极,最大限度的减小干扰,以便获的更加准确的测量值

6.3.2电极的稳定时间与电极新旧程度有关。电极越新稳定越快,电极使用一

段时间后,稳定时间会相应增加。

7.烧嘴冷却水、汽包循环水总铁

7.1邻菲啰咻分光光度法

7.1.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其含量小于lmg/L的铁离子测定

7.1.2原理

亚铁离子在PH值3—9条件下,与邻菲啰咻反应,生成桔红色络合离子。

3C12H8N2+Fe2+--(Fe(Cl2H8N2)3)2+此络合物在PH值3--4.5时最稳定,水中三价

离子用盐酸羟胺还原成亚铁离子,即可测定总铁。

7.1.3试剂

7.1.3.1浓硝酸:(1+1)溶液

7.1.3.2氨水:(1+1)溶液

7.1.3.3110g/L磺基水杨酸溶液

7.1.3.4铁离子标准溶液:0.01mg/mL„

准确称取0.7020g优级纯硫酸亚铁钱溶于50mL蒸僧水中,加20mL浓硫酸,

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此溶液含二价铁离子0.1mg/mL,用移液管吸

取此溶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含二价铁离子0.01

mg/mLo

7.1.4测定步骤

7.1.4.1水样的测定

取水样50mL于250mL三角瓶中,放入浓硝酸6滴(用滴定瓶加),加热煮沸

Imin,冷却至室温后完全转移至50mL比色管中,加110g/L的磺基水杨酸溶液5ml,

摇匀,Imin后再加(1+1)氨水稀释样至刻度,摇匀,用1cm比色皿(或3cm比色

皿)在420mm波长处测其吸光度.

7.1.4.3计算

水中铁含量X(ug/L)=m/vX1000

式中:m一一试样测得吸光度的3倍在曲线图上查的铁含量,mg/1;

v----水样体积,mL.

8.烧嘴冷却水、汽包循环水Si

8.1分析仪器:硅酸根仪器(标定方法见仪器说明书)

8.2待测水样的要求

8.2.1水样温度不低于15V.

8.2.2水样允许固体成份:W5um(不允许有胶状物出现).

8.3待测水样的显色

8.3.1取水样100mL注入塑料杯中,加入3mL、50g/L酸性铝酸镀溶液,混匀后

放置5分钟.

8.3.2加3mL,100g/L酒石酸溶液,混匀后放置1分钟.

8.3.3加2m/L、1-2-4酸还原剂,混匀后放置8分钟,水样显色完毕。

8.4水样的测量

8.4.1对仪器进行空白校准。

8.4.2仪器处于测量画面状态,倒入显色后的的待测水样,有溢流后按“排

污”键排掉.

8.4.3再倒入显色水样,待该数值稳定且确认有效后,用“+”或键选

择欲存入的通道数,按“存储”键,该数值将自动存储到相应的通道中。

8.4.4排污阀关闭后,倒入除盐水并观察至有溢流。

8.4.5等待下一次的使用。

8.5注意事项

8.5.1每次测量最好分两次注入被测水样,并以第二次显示数值为准。

8.5.2每次测量完成后,应注入除盐水,不排掉。

8.5.3仪表长期使用后应进行清洗,将仪表盖打开拆下比色皿,用5%的盐酸

溶液泡洗干净,再使用.

9.汽包循环水P043-

9.1原理

本方法采用有机磷酸盐及聚磷酸盐为正磷酸盐,在0.6-1.5mol/L的酸度下,

正磷酸盐与铝酸镂和偏帆酸钱生成黄色的磷帆铝杂多酸,以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9.2磷酸盐标准溶液的配制

贮备液:称取1.433g经105℃干燥过的磷酸二氢钾溶于水中,然后转入1升

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1升,摇匀。此溶液lmL=lmgP043-

标准液:吸取上述贮备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

lmL=0.ImgP043"

9.3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一组50mL比色管,分别加入0,0.5,1.5,2.5,3.5,5.0,6.5,7.5,10.0,

12.5,15.0mL磷酸盐标准液,放入加50mL去离子水的比色管中,加入5mL铜锐酸

镀显色剂,摇匀,放置2min后,于分光光度计上,在波长430nm处,1cm比色皿,

以试剂空白作对照,测定其吸光度,以磷酸根含量(mg)为横坐标,其相应吸光度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9.4操作步骤

取水样和蒸播水各50mL分别注入两支50mL比色管中,各加入5mL铝轨酸镂

显色剂溶液摇匀,静置2分钟后,用分光光度计,在430mm处,用1cm比色皿,以

空白作参比进行测定,注意:如果水样浑浊应先过滤后再测定。

9.5计算

磷酸根(mg/L)=a/vxlOOO

式中:v—取样体积,mL;

a--标准曲线系数浓度,mg

10.沉降槽溢流灰水悬浮物

10.1悬浮物=总固体含量-溶解性固体含量

10.2总固体含量:取100ml水样用表面皿于100℃水浴锅中蒸发,蒸干后于

105℃烘箱中烘干一个小时,称重。

10.3溶解性固体含量:取100ml水样,用C8cm的中速定性滤纸过滤后用表

面皿于100℃水浴锅中蒸发,蒸干后于105℃烘箱中烘干一个小时,称重。

计算公式:X(mg/L)=M总-M溶/vX10"

11.沉降槽溢流灰水溶解性固体含量(同10.3步骤)

12.沉降槽溢流灰水硬度

12.1原理

在PII=10左右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能与水中的钙,镁离子生成稳定的络合

物,选用适当的指示剂指示终点,便能确定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12.2试剂

12.2.1C(EDTA)=O.0500mol/L.

12.2.2-黑T指示剂:5g/L.

12.2.3氨一氯化钱缓冲溶液PH=10.

12.3操作步骤

12.3.1取水样50mL,加入10ml氨一氯化镂缓冲溶液和6滴铝黑T指示剂,

在剧烈摇动下,以c(EDTA)=0.0500mol/LEDTA滴至溶液由酒红变成蓝色即为终点,

记下消耗EDTA标液的体积VI.

12.3.2计算

总硬度(nig/L)=(c*v1*100)/VX1000

式中:C(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I-滴定总硬度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水样体积,mL;

100-相当的碳酸钙的分子量。

12.4注意事项

12.4.1若水样呈酸性或碱性,应以氢氧化钠或硫酸调至中性再加缓冲溶液。

12.4.2若水样含有较高的碳酸根,会使终点延长,应事先加酸煮沸驱除二氧化

碳,再进行测定。

12.4.3若水样中硬度在20-50时,应用0.0100mol/L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

若水样硬度在0-20以下,则用0.0010mol/L的EDTA标液进行滴定。

13.沉降槽溢流灰水碱度

13.1原理

中和1升水样至某一指定PH值时所需酸(H+)的好毫摩尔数称为碱度。水中碱

度通常是由于含有碳酸盐和氢氧化物所产生,(硅酸盐、硫酸盐等弱酸盐也会产生一

定的碱度),可用酚献作指示剂,其终点PH为8.0,以甲基橙或漠甲酚绿为指示剂测

定的结果为全碱度其终点PH为4.2.

13.2仪器

13.2.1酸式滴定管:25mL。

13.2.2量筒:100mL.

13.2.3三角瓶:250mL.

13.3试剂

13.3.1酚,指示剂:10g/L.

13.3.2甲基橙指示剂:lg/L.

13.3.3硫酸标准溶液C(l/2H2S04)=0.1000mol/L;0.0100mol/Lo

13.4测定步骤

13.4.1取100mL水样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2滴酚酬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

滴至无色,记下所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VI(mL)«

13.4.2再加入2-3滴甲基橙(或澳甲酚绿)指示剂,继续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

由黄色(或绿色)变橙红色(或微红色)为终点,记录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V2(mL、不

包括VI)。

13.5计算

13.5.1酚醐碱度(mmol/L=c*Vl/V0X1000

13.5.2总碱度0X50/50(水样)X1000

式中:Cv-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I-酚献终点时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甲基橙终点时所耗酸标准溶液的体积总数,mL;

V2-取水样的总体积,mLo

13.6注意事项

测定较大碱度的水样时,全碱度应用甲基橙做指示剂且硫酸标准溶液用

0.1000mol/L浓度。

14.沉降槽溢流灰水C1-

14.1原理

水样以K2CrO4作指示剂,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用AgNO3标液进行滴定,

出现病红色Ag2CrO4沉淀时指示化学计量点到达终点.反应如下:

Cl-+Ag+=AgCl3(白)Cr042-+2Ag+=Ag2CrO4I(砖红色)

14.2仪器

14.2.1量筒lOOmLo

14.2.2三角瓶250mL。

14.2.3棕色滴定管25mL。

14.3试剂

14.3.1酚猷指示剂(95%乙醇溶液):10g/L.

14.3.2K2CrO4溶液:50g/L.

14.3.3硫酸溶液:C(1/2H2so4)=0.1000mol/L。

14.3.4氢氧化钠溶液:C(NaOH)=O.1000mol/L.

14.3.5AgN03标准滴定溶液:1mL相当于l.OOOOmgCl-或

C(AgN03)=0.1000mol/L.

14.4测定步骤

14.4.1量取10-100mL水样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2-3滴酚献指示剂,若显

红色,用H2s04溶液中和至恰无色;若不显红色,则用0.Imol/LNaOH中和至红色。,

然后用H2S04溶液回滴至恰无色

14.4.2加入5-6滴K2CR04指示剂,用AgN03标液(1mL相当于ImgCL-)或

{C(AgN03)=0.1000mol/L}滴定至出现砖红色沉淀为终点,记下AgNO3标液的消耗量

¥1,同时,同条件指示剂空白试验,记下AgNO3标液的消耗量V2.

14.5计算:

V*C*35*45/水样X1000

式中:V--滴定水样时AgNO3标液消耗量,mL;

C—AgNO3标液的浓度,mol/1

14.6注意事项

14.6.1当水样中CL-含量大于100mg/L时,须按下表取样并用除盐水稀释至

100mL后测定预计水样中:

CL-(mg/L)5—100100—200201—400401—1000

取水样量(mL)100502510

14.6.2如水样中CL-含量小于5mg/L时,要将硝酸银标液稀释至10倍后使用,

铭酸钾指示剂用量也应减少一半。

14.6.3浑浊的水样应过滤后测定。

15.沉降槽溢流灰水硬度ca2+

15.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络合法分析水中钙离子的测定原理、仪器试剂、测定步骤、结

果计算等,适用于测定循环水和原水中的钙离子,含量大于10mg/L。

15.2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PI1>12时),钙离子成为氢氧化钙沉淀,采用钙黄绿素为指示

剂,以EDTA络合滴定,溶液出现黄绿色荧光突然消失为终点。

15.3仪器

15.3.1滴定管:酸式25mL。

15.3.2量筒:lOOmLo

15.3.3三角瓶:250mL

15.4试剂

15.4.1c(EDTA)=O.05mol/L.

15.4.2盐酸:(1+1)。

15.4.3氢氧化钾:20%。

15.4.4指示剂:钙黄绿素。

15.5测定步骤

用移液管吸取水样50mL于250mL三角瓶中,加(1+1)盐酸3滴,摇匀加热

煮沸半分钟,冷却30度以下,再加20%氢氧化钾5mL,加钙黄绿素约30mg在黑色背

影下,用EDTA滴定至溶液的黄绿色荧光突然消失为终点,记下消耗EDTA体积数VlmL

同时作空白。

15.6计算

水样中钙离子含量(mg/L)(Vl-V0)*40.08/V*1000

式中:c—EDTA标准溶液浓度,mol/L;

VI--EDTA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mL.

V0一滴定空白溶液时消耗EDTA体积,mL;

V一所取水样的体积,mL;

40.08-钙的原子量。

15.7注意事项

15.7.1水样中有微量Fe3+和A13+干扰本方法时,可加入2moi/LNaOH少许,

加入(1+2)三乙醇胺溶液(2-3)mL但用量不能太多,否则终点不明显。

15.7.2有锌离子时,可加入KOH溶液调节PH=14,可消除干扰。

16.过滤机滤饼残碳

16.1测定方法:

测定灰分,然后代入公式计算,Q=8500-92*(100-灰分)

16.2灰分测定步骤:

用预先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0.5

±0.05)g,精确至0.0002g,均匀的摊平在灰皿中,在850℃的温度下灼烧90min,

从炉中取出灰皿,放在空气中冷却5min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计算:Aad=ml/m*100滤饼残碳=100-Aad%

式中:Aad--空气干燥煤样的灰分,单位为百分数(%);

ml--灼烧后残留物的质量,单位为克(g);

m—灼烧前所取的滤饼质量,g

17.渣残碳(详见集团灰渣检验规程)

分析方法:首先要将渣样粉碎,粉碎后测定方法同过滤机滤饼残碳。

18.粗合成气(干基)H2,C0,C02,CH4,H2S,C0S(气体色谱)

三、合成工序

1.补充气和循环气的混合氢、循环氢与甲烷

1.1用样气对仪器进行三次置换,准确取样气20mL,加入80mL空气,送入

爆炸瓶爆炸,记下液面上升的刻度为D1。

1.2余气送入C02吸收瓶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下液面上升的刻度为D2

1.3计算

1.3.1混合氢:不需分析甲烷气体(提氢渗透气、变压吸附回收气)

H2%=10*D1/3%

1.3.2循环氢:需分析甲烷气体(合成补充气、合成循环气、提氢原料气)

H2%=100X{Dl-2*(D2-D1)}X2/3*D3

CH4%=100X(D2-D1)/D3

式中:D3--进行爆炸取的样气,20ML

2.合成塔进、出口气体中氨含量及气氨纯度

2.1原理

根据酸碱中和原理使含氨样气连续通过预先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和一定数量的

硫酸标准溶液中,当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时停止通气,根据残余气体体积和硫

酸标准溶液用量计算氨含量,反应方程式如下:H2S04+2NH3=(NH4)2S04

2.2仪器:流量计、反应管

2.3试剂

2.3.1酸标准溶液C(l/2H2S04)=0.1000mol/l(出、入口氨)

2.3.2酸标准溶液C(1/2H2S04)=6.0000mol/l(气氨纯度)

2.3.2甲基红指示剂lg/L

2.4分析步骤

2.4.1在预先盛有2/3蒸储水的反应管中,加入一定的硫酸标准溶液(出口氨

0.Imol,10ml,入口氨0.Imol,2.5ml)和2-3滴甲基红指示剂。

2.4.2把反应管进口与样气相接,出口与流量计相接。

2.4.3使样气缓缓通过反应管,入口氨流速控制在4-6泡/秒出口氨控制在2-3

泡/秒,当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时,即停止通气。

2.4.4再将氨反应管上下摇动,如全部溶液刚好由红色变为黄色时,说明化

学计量点已到,如仍为红色,则需继续通入少量气体。

2.4.5气氨纯度测定:用两支反应管窜联,第一管加入6.0000mol/L硫酸标

准溶液25ml,加蒸憎水至2/3管处,第二管中加入6.0000mol/L硫酸标准溶液10ml,

加蒸储水至2/3管处,第一管反应到黄色为终点,记录残气体体积,第二管不计入

体积。

2.5计算公式

出口氨:NH3%=CxVx22.08/V1*273/273+t/+CxVx22.08X100

式中:O硫酸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

V一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I—残余气体的体积,ml

t一测定温度,。C

2.6注意事项

2.6.1一定要采用细长的反应管,并且吸收液体应为管长的2/3.

2.6.2使样气与其充分接触,并严格按规定速度进行通气,以吸收完全。

2.6.3反应快到终点时要慢,以免过量。

3.合成触媒升温还原水汽浓度的分析方法

3.1原理

将一定体积的出塔气体,通过碱石棉吸水前后增量,余气采用流量计计算,从

而得出气体中水分的含量。

3.2仪器

3.2.1湿式气体流量计.

3.2.2吸收管(50ml).

3.2.3烧碱石棉.

3.2.4玻璃丝棉.

3.3准备工作

吸收管在使用前应洗净,烘干,装入烧碱丝棉,并在进.出口处放上一层玻璃丝

棉,以防止粉未被气流带走。烧碱丝棉吸收管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持干净,在正式

测定前,开启取气阀通气后,接上吸收管,调节好通过吸收管的气流速度,连续通

气lOmin或20L,对吸收管进行置换,置换后取下吸收管,称出吸收管的质量ml进

行编号。

3.4测定步骤

将以置换与称量过的吸收管重新组装好,以2L/min气流速度连续通气20L,断

开气流记下通气量与温度,并将取下的吸收管称量m2.

3.5计算

H20(mg/L)=(m2-ml)/VX273/(273+t)X1000

式中V一样气体积,L.

M2一通气取样后的质量,g;

Ml一取样前质量,g;

t—测定时样气平均温度,。C

3.6注意事项及讨论:

3.6.1防止水汽在管中冷凝和吸附是得到正确数据的关键,为此必须在合成塔

出口出取样,取样管要尽可能短,并保持出口气体温度40℃为宜,流速为2-3L/min,

取样总体积为15-20L„

3.6.2因空气密度约为氢氨混合气密度的3倍,因此不应忽视吸收管在气体置

换前后质量的变化。据试验结果,当使用小号吸收管(两个碱石棉管串联)时,由

于碱石棉为多孔物资,需通气50-70L(流速为2L/min)后,才置换完全,不再减量,

其减量约为23mg.

3.6.3当催化剂还原末期,循环气中含氨量(大于3%)慢慢增加,这时烧碱石

棉能吸附少量的氨而使分析结果偏高,当氨含量小于5%时,可不必校正计算公式。

3.6.4吸收管内的碱石棉最好使用浅黄色,颗粒间互不粘连的碱石棉,如碱石

棉已变成灰色,可能生成了碳酸钠,将严重降低吸水效率,最好不用。使用前,应

把它置于180℃下烘干4h,烘烤温度高于200℃时,则其熔成糊状而失效。

3.6.5控制好适当的气流速度,速度过快,气流与碱石棉的接触时间短,吸收

不完全;速度过慢,又会使气体在进入吸收管前部分水汽在管壁冷凝,故应改用具

四氟乙烯管代替橡胶管,减少冷凝现象产生。

3.6.6吸收管中第二个管子,除保证气流中的水汽吸收完全后,还用来判别第

一个吸收管的吸收效率。当第二个管累计吸水增加的质量达到第一管累计吸水增加

的质量的20%时,则应更换第一管。碱石棉吸收水份适宜为15-40C,一般以手摸出

口的胶管感到温和为度。

4.废锅水中氯含量的分析测定(同气化单元水质中氯含量的测定)

5.废锅水中碱度含量的分析(同气化单元水质中碱度含量的测定)

6.废锅水中镀离子的分析(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6.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分光光度法分析水中氨离子的测定原理,仪器试剂,测定步骤,结

果计算等。

6.2原理

本方法将氨离子同纳氏试剂反应成红棕混合液,其色度与氨含量成正比,以分

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6.3仪器;分光光度计;420mm

6.4试剂

6.4.1氯化镀;分析纯

6.4.2碘化钾;分析纯

6.4.3酒石酸钾钠(KNaC4H40*4H20);500g/水溶液

6.4.4纳氏试剂要用上层清液贮于棕色瓶中,盖紧胶皮塞,于低温处保存。有

效期为2个月.

6.4.5碘化汞;分析纯

6.4.6氢氧化钠;分析纯

6.5钱标准溶液的配制

6.5.1贮备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2.972g于1050c烘干后的氯化镀,溶于水中,转移至1升容量瓶中稀

释至刻度,摇匀

6.5.2标准溶液的配制;吸取贮备液10ml于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

溶液1ml含钱离子O.Olmg。

6.5.3标准曲线的绘制;

吸取0.1,0.2,0.4,0.6,0.8,1.0m1镀标准溶液于50ml带塞比色管中,分

别加水至50ml。再加入酒石酸钾钠溶液1-2滴,充分混合,各加纳氏试剂1ml,混

匀,放置10分钟后移入2cm比色皿内,以试剂空白对照。在波长420mm处测量吸光

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铉离子含量的mg数为横作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6.6测定步骤

取水样50ml于50ml比色管中加蒸储水稀释到刻度,加酒石酸钾纳溶液(卜2)

滴,充分混合后,加纳氏试剂1ml充分摇动,放置10分钟后移入2cm比色皿中,以

试剂空白对照绘制标准曲线,在标准曲线上查的相应的钱离子mg数,

6.7计算;水样中镀离子含量x(mg/L)按下式计算

X(mg/1)=a/v*1000

式中a一标准曲线上查的钱离子的mg数;

v—吸取水样的体积ml.

6.8注意事项

浑浊水样要提前过滤,过滤时最初的(200-300)ml滤液弃去以防滤纸中的氨

混入。当水样含量有多量的Ca2+.Mg2+,Fe3+等离子,或者水样有色时则可采

用沉淀分离法,即吸取水样100ml于200ml带塞量筒内,加30%氢氧化钠

0.5mLim125%碳酸钠溶液。加水至200ml充分摇动后盖紧塞子,静置2小时,吸取

上层清液测定。

四、污水工序

1.污水中浊度

1.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浊度的分析原理,仪器试剂,测定步骤,结

果计算等。适用于测定2Omg/1以下的低浊度循环冷却水。

1.2原理

本方法系以六次甲基四胺与硫酸肿二者之间能定量地缔合为不溶水的大分子盐

类混悬液。此混悬液条件比较容易控制,故以此作为浊度标准。

1.3仪器:分光光度计比色皿

1.4实验步骤

用所取水样将3cm比色皿置换3次,然后用滤纸将比色皿擦拭干净,特别是吸

光面。,在比色皿中取水样2/3放入分光光度计中,在分光光度计上于420nlm波长处,

进行调整,记下读数。

1.5计算

浊度=(吸光度-空白)*106

2.水中COD(重铭酸钾法)

2.1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铭酸钾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铭

酸钾以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镂溶液回滴,根据硫酸亚铁镣的用量算出水样

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2.2适用范围

用0.2500mol/L的重倍酸钾溶液可测定大于50mg/L的COD的值,未经稀释水

样的测定上限为700mg/L,用0.025mol/L的重铭酸钾溶液可测定5-50mg/L的COD

的值,但低于lOmg/L时测量准确度较差。

2.3干扰及消除

酸性重倍酸钾氧化性很强,可氧化大部分有机物,加入硫酸-硫酸银作催化剂

时,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完全被氧化,而芳香族有机物却不易被氧化,砒咤不被氧

化,挥发性直链脂肪族化合物、苯等有机物存在于蒸汽相,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

氧化不明显。氯离子能被重倍酸盐氧化,并且能与硫酸银作用产生沉淀,影响测定结

果,故在回流前,应向水样中加入硫酸汞,使成为络合物以消除干扰,氯离子含量

高于2000mg/L的样品应先作定量稀释,使含量降至2000mg/L以下,再进行测定。

2.4仪器

2.4.1回流装置:带250mL三角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

2.4.2KDM型调温电热套

2.4.350mL酸式滴定管

2.5试剂

2.5.1重倍酸钾标准溶液:0.2500mol/L称取预先在120℃烘干2小时的基准

或优级纯重铭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2.5.2试亚铁灵指示剂:称取1.458g邻菲啰咻,0.695g水合硫酸亚铁溶于

水中,稀释至1000mL,贮于棕色瓶内。

2.5.3硫酸亚铁氨标准溶液:约0.1000mol/L称取39.5硫酸亚铁镀溶于水

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1000mL容量瓶,加水稀释至刻度,摇

匀。临用前,用重铭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2.5.4硫酸一硫酸银(10g/L):于2500mL浓硫酸中加入25g硫酸银,放置

1-2天,不时摇动使其溶解。

2.5.5硫酸汞:结晶或粉末。

2.6测定步骤

2.6.1取20mL混合均匀的水样置于250mL磨口的回流三角瓶中,准确加入

10.00mL重铭酸钾标准溶液,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加入30mL硫

酸一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三角瓶使溶液混匀,加热回流2小时。

备注:(1)对于化学耗氧量高的废水,可适当进行稀释,一般取10ml废水于

100ml容量瓶中,加蒸储水至刻度。(2)废水中氯离子含量在30mg/L-2000mg/L之

间时,应先把0.4g硫酸汞加入回流三角瓶中,再加入20.00mL废水,摇匀,以下

操作同上;氯离子含量小于30mg/L时,不用加硫酸汞。

2.6.2冷却后,用90mL水,从上部慢慢冲洗冷凝管壁,取下三角瓶,溶液总

体积不得少于140mL,否则因酸度过大,滴定终点不明显。

2.6.3溶液再度冷却后,加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用硫酸亚铁链标准溶液滴

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镀标准溶液的用量。

2.6.4空白测定同上,不加硫酸汞。

2.7计算

COD(02,mg/L)=(V0-Vl)xCx8/Vx1000

式中:C-一硫酸亚铁镂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I-一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镀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O--滴定水样时硫酸亚铁核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水样的体积,mL;

8-氧(1/20)摩尔质量,g/mol.

2.8注意事项

2.8.1使用0.4g硫酸汞络合氯离子的最高量可达40mg,如取20.00mL水样,

即最高可络合2000mg/L氯离子浓度的水样,若氯离子浓度较低,也可少加硫酸汞,

保持硫酸汞:氯离子=10:1.若出现少量的氯化汞沉淀,并不影响测定。

2.8.2水样取样体积可在10.00-50.00mL范围之内,但试剂用量及浓度需

按下表进行相应调整。

水样0.2500mol/LK2硫酸硫酸硫酸亚滴定

体积(mL)Cr02一硫酸银汞(g)铁钱前总体积

溶液(mL)(mol/L)(mL)

10.06.0160.2

0.06070

20.010.0300.4

0.1000140

30.016.0460.6

0.160210

40.020.0600.8

0.200280

26.0761.0

60.00.260360

2.8.3对于化学需氧量小于50mg/L的水样,应改用0.0250mol/L重倍酸钾标

准溶液,回滴时用硫酸亚铁镀溶液滴定。

2.8.4水样加热回流后,溶液中重铭酸钾剩余量应是加入量的1/5—4/5为

宜。

2.8.5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检查试剂的质量和操作技术时,由于每克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理论CODcr为1.176g,所以溶解0.4251g邻苯二甲酸氢钾于重蒸

储水中,转入1000mL容量瓶,用重蒸馈水稀释至标线,使之成为500mg/L的CODcr

标准溶液,用时现配。

2.8.6CODcr的测定结果应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8.7每次实验时,应对硫酸亚铁铁溶液进行标定,室温较高时尤其应注意

其浓度的变化,标定方法也可采用如下操作:于空白实验滴定后的溶液中,准确加

入1。00mL,0.2500mol/L重铝酸钾溶液,加3滴试亚铁灵指示剂,摇匀,然后,用

硫酸亚铁镀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公式:C=0.25*10/V

2.8.8滴定时不能激烈摇动三角瓶,瓶内试液不能溅出水花,用手摸冷却水

时不能有温感,否则影响测定结果。

3.水中NH3-N(蒸偏法)

3.1仪器:蒸馅瓶、回流管、500nd三角瓶、电炉、滴定台、万能夹

3.2试剂:硼酸20g/L、0.Imol/LC(1/2H2s04)硫酸标准溶液

3.3指示剂:澳百里香酚兰、氧化镁

3.4实验步骤

取250ml水样放入蒸镭瓶中,加0.5g溟百里香酚兰4-5滴和0.5g氧化镁,

将加药后的水样放在电炉上,并且将蒸储瓶与回流瓶的接口处连接紧密,打开水管,

用量筒取50ml硼酸放入500ml的三角瓶中,将三角瓶放在回流瓶底部接储出的液体

至200ml,将电炉的电源;将收回的储出液体加甲基红-亚甲兰4-5滴,再用0.Imol/L

C(1/2II2S04)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变为紫红色.

3.5计算

NH3-N(mg/L)={C*(V1-V2)*14.01/V3}*1000

式中:VI--0.imol/LC(1/2H2s04)标准溶液的滴定数

V2--空白(用蒸镭水作空白)

V3-一所取的水样

3.6注意事项

3.6.1氧化镁不可多加,避免蒸储瓶内水样过于沸腾,使水样进入回流瓶,影

响结果

3.6.2回流瓶不可断开冷却水

4.水中石油

4.1原理

以硫酸酸化废水样,用石油酸从废水中萃取油类,蒸除石油酸后,称取质量。

本法测定的石油酸萃取的总量,但在萃取后蒸除石油酸时,轻质油有显著损失。

4.2仪器:分析天平、恒温箱、水浴锅、250mL分液漏斗、干燥器、11cm中速

定性滤纸

4.3试剂

4.3.1将石油酸(30-60℃)重蒸储后使用,100mL石油酸的蒸干残渣不大于

0.2mg.

4.3.2无水硫酸钠于300℃马沸炉中烘1小时,冷却后装瓶备用.

4.3.3(1+1)硫酸。

4.3.4氯化钠:分析纯。

4.4测定步骤

4.4.1取100ml废水样,然后仔细到入250mL分液漏斗中,用(1+1)硫酸酸化(若

采样时已酸化则不需加酸),加入氯化钠,其量约为废水量的1/8,用25mL,石油酸

洗涤量筒和取样瓶后,移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摇3分钟,(注意放气),静置分层(把

废水层放入原采样瓶中).石油酸层转入到100mL三角瓶中。用石油酸重复萃取废水

两次,合并三次萃取液于三角瓶中,废水放入量筒内计体积。

4.4.2向石油醛萃取液中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无水硫酸钠加入量至不形成结块

为止),盖好后放置0.5小时以上,以便脱水。

4.4.3用预先以石油醛洗涤过的定性滤纸过滤,无水硫酸钠和滤纸,洗涤液并

入100mL烧杯(烘干恒重)中。

4.4.4将烧杯置于65±5℃水浴上,蒸出石油酸,近干后,置于65±5℃恒温箱

内干燥1小时,再放入干燥中冷却30分钟,称量。

4.5计算

油(mg/L)=(Ml-M2)x1000/Vx1000

式中:Ml-烧杯加油的质量,g;

M2-烧杯质量,g;

V-废水的体积,mL»

4.6注意事项

4.6.1分液漏斗的活塞不要涂凡士林。

4.6.2采样瓶应为清洁玻璃瓶用洗涤剂清洗,不能用肥皂。应该定容采样,将

废水全部转入分液漏斗测定,以减少油附于容器壁上引起的误差。

5.水中PH值(同气化单元水质中PII值测定方法)

6.水中总溶固、悬浮物

6.1原理

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废水,烘干后的滤渣即为悬浮物。

6.2仪器

6.2.1称量瓶:内径3_5cm

6.2.2中速定量滤纸:直径8—10cm

6.2.3表面皿:容量50moi或lOOmol

6.2.4漏斗

6.3测定步骤

6.3.1取50ml水样用表面皿在100℃水浴锅中蒸储,蒸干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