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随堂小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随堂小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随堂小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随堂小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随堂小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1.南北朝时期,南北儒学学风有别,南学“约简”,北学“深芜”。到隋代刘焯、刘炫“学通南北”,还为儒家典籍及旧注做解释,士大夫“咸师宗之”。这体现了()A.“三教合一”倾向逐渐显现 B.选官的改革扩大了统治基础C.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D.政治格局变动影响学术发展2.从隋唐大运河到京杭大运河,河北段线路仅是微调,邢台临西至天津的永济渠,依然是大运河的主线,但河北段大运河的商业地位却得到极大提升。这主要是因为()A.运河周边商业城市崛起 B.政治格局变动C.运河改道降低交流成本 D.经济重心南移3.隋朝盛极一时,虽短命而亡,但各项建设较多。以下建设始于隋朝的是()A.实行土地国有的均田制 B.首创中央集权的三省制C.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D.设置管理西北的西域都护4.史书记载,隋朝广置义仓,“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比至末年,天下储积可供五十年”。这可用于说明隋朝()A.农业经济的发展 B.粮食储备制度完备C.人口数量的增长 D.民众消费水平低下5.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尚奢华、重炫耀成为展现个性、个人社会身份和地位的手段,衣食住行的物质性消费转向歌舞娱乐的精神性消费,品茶饮茗之风也从宫廷传至王公贵族、官僚士人,并渐入寻常百姓家。这一时期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转变是基于()A.自信开放的社会风气 B.儒家思想内涵的拓展C.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D.赋税征收标准的调整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中描绘的情景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C.唐玄宗实行一系列改革 D.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7.武则天留下遗言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但当代史学家充分肯定武则天的功绩,主要是因为()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经济继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求贤若渴,重用有才之士8.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尚奢华、重炫耀成为展现个性、个人社会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手段。这一时期社会风气的形成主要是基于()A.门阀政治的逐渐强化 B.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C.儒家思想内涵的转变 D.民族政策的包容开放9.图1为日本遣唐使路线示意图。遣唐使的兴盛主要是因为当时()A.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B.日本大化改新成功C.中国朝贡贸易的推行 D.中华文化的先进性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初唐时期,敦煌是唐军的军事指挥基地、粮草供应基地和补给站。武则天采取“所有田业,官贷种子,付户助营……课役俱免,复得田苗”的措施,使河西走廊地区农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手工业也迅猛发展,行业种类齐全,分工细致。在西突厥投降后,“商旅可行矣,诸胡大悦”,敦煌的交通更为畅通。敦煌地区不仅有西域商人的聚落,沿途还有不少供过往商人打尖住店的驿站。在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繁荣发展以及中外贸易兴盛的基础上,敦煌的商业贸易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城内店肆林立,有了专门的行市划分。大量的商人汇集于敦煌,使敦煌这个以中转贸易为特征的国际商贸城市空前繁华,出现了“兴胡之旅,岁月相继”的景象。材料二: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朝从河陇地区(今敦煌、武威、张掖、酒泉等地)抽调大量精兵回师平叛,造成这一地区兵力空虚,吐蕃趁机攻占了该地区,唐朝与西域的联系也因此被彻底切断。吐蕃在占领地区推行部落制度,为防止民间反抗,尽收民间铁器,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敦煌商业贸易的明显衰落。——摘编自韩国磐主编《敦煌吐鲁番出土经济文书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前期敦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唐朝时期敦煌社会经济兴衰的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南北朝时期,南北儒学学风存在差异,而到隋朝时期,刘焯、刘炫学通南北,这是因为隋朝实现了大一统,从而为,刘焯、刘炫学通南北创造了条件,说明政治格局变动影响了学术发展,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儒学发展的新动向,并不能体现“三教合一”倾向,排除A项;材料内容和选官制度改革无关,排除B项:儒学正统地位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得到确立,排除C项。故选D项。2.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河北段线路仅是微调,邢台临西至天津的永济渠,依然是大运河的主线,但河北段大运河的商业地位却得到极大提升。”和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政治重心在长安、洛阳,而元朝将大运河“截弯取直”后,南方的物资可以不必再绕道洛阳而直接运至政治重心大都,所以,河北段大运河的商业地位得到极大提升的主要原因与政治格局变动有关,B项正确;材料旨在强调河北段大运河的发展,与运河周边商业城市崛起无关,排除A项;运河改道确实降低交流成本,但不是河北段大运河的商业地位得到极大提升的原因,排除C项;经济重心的南移在南宋就已经完成,这与元朝河北段大运河的商业地位提升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3.答案:C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制实行的时间是从北魏到唐中叶,故排除;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制形成的时间是魏晋时期,故排除;C.大运河的开凿是隋炀帝时期,故正确D.西域都护的设置是在西汉时期,故排除。故选:C。4.答案:A解析:选择A:根据材料“比至末年,天下储积可供五十年”可知隋朝仓库粮食积存很多,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得粮食产量比较高,农民上交赋税多,粮仓储备因此增加。排除B:材料中提及仓库粮食储备充足,未提及粮食储备制度的信息。排除C:仓库粮食储备充足和人口数量增长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排除D:民众消费水平和粮食储备是否充足之间无必然关联。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崇尚奢华,注重炫耀,这明显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关,只有经济的不断发展,才为奢华和炫耀奠定了经济基础,C项正确;没有经济基础,仅靠自信开放的社会风气、儒家思想内涵的拓展和赋税征收标准的调整并不足以崇尚奢华和注重炫耀,排除ABD项。故选C项。6.答案:C解析: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开元”是唐玄宗前期的年号,杜甫《忆昔》描绘了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情景,这一盛世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唐玄宗励精图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C项正确;材料描绘的是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与秦始皇、汉武帝以及宋朝无关,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7.答案:B解析:据材料“当代史学家充分肯定武则天的功绩”并结合所学可知,武则天在位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因此当代史学家充分肯定武则天的功绩,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肯定“武则天的功绩”,而不是因为“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排除A项;C项只是体现了武则天在选官制度上的贡献,C项片面,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肯定“武则天的功绩”,D项与材料不符。8.答案:B解析:A.材料并未体现门阀政治,故排除。B.根据材料中“唐代开元...重要手段”可知,随着唐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风气发生变化,故正确。C.材料并未体现儒家思想,故排除。故排除。D.材料并未体现民族政策,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B。9.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日本遣唐使路线示意图”及结合所学可知,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故D项正确;遣唐使兴盛于唐朝,唐朝是陆上丝绸兴盛,排除A项;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建立封建政权,排除B项;朝贡贸易盛行于明清,排除C项。故选D项。10.答案:(1)表现:农业和手工业获得发展:中外商旅汇集;商品经济兴盛;中转贸易发达。(2)兴盛原因:战略地位重要:交通畅通;政府的重视和推动;边疆社会相对稳定。衰败原因:安史之乱造成边疆局势动荡;丝路贸易受阻;吐蕃推行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解析:(1)表现:根据“使河西走廊地区农业经济……分工细致”得出农业和手工业获得发展;根据“敦煌的商业贸易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城内店肆林立,有了专门的行市划分”得出商品经济兴盛;根据“大量的商人汇集于敦煌,使敦煌这个以中转贸易为特征的国际商贸城市空前繁华”得出中外商旅汇集,中转贸易发达。(2)第一小问兴盛原因:根据材料一“初唐时期,敦煌是唐军的军事指挥基地、粮草供应基地和补给站”得出战略地位重要:根据材料一“在西突厥投降后,‘商旅可行矣,诸胡大悦’,敦煌的交通更为畅通”得出交通畅通;根据材料一“武则天采取……很大发展”和所学可得出政府的重视和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