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第04单元物质的特性单元测试(B卷·提升能力)(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舟山中考真题)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计量标准,由铂依合金制成,科学家发现其质量有极微小变化。2019年5月20日,服役129年的国际千克原器退役,今后将使用普朗克常量来定义千克,以提高千克定义的精确性。下列关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铂依原子不做热运动,不具有内能B.用铂依合金制作的原因之一是其耐磨损C.保存在双层玻璃钟罩内有助于防氧化、防腐蚀D.质量变化过程中,所含铂依合金的多少发生变化2.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用同样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乙物质的沸点一定是40℃B.甲比乙吸收的热量多C.甲和乙继续吸热,虽然温度各自保持不变,但甲和乙的内能都不断增加D.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3.春天的清晨,小宇抓拍到一颗小水珠从约半米高的草叶上掉到水面的精妙瞬间(如图)。他估算了一系列数值,最接近事实的是()A.小水珠质量约为0.05g B.小水珠的直径约为3cmC.小水珠的温度约为30℃ D.小水珠的密度约为1kg/cm3【答案】A【解析】A.一滴水的质量约为0.05g,故A符合实际;B.若小水珠质量是m=0.05g,由知道,体积由知道,则小水珠的半径约为故B不符合实际;C.春天清晨的温度约为3℃,远达不到30℃,故C不符合实际;D.由知道,小水珠的密度4.如图是一种海水淡化装置,该装置由多个蒸发器串联而成,关于该装置的工作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淡化水应从出水口甲获取B.前一级装置比后一级水的蒸发快C.该装置能充分利用内能,比较节能环保D.淡化水的过程中多次发生了水的汽化和液化5.(2021·杭州模拟)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空隙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但没有引力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做无规则运动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6.(2022·温州期末)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A.该物质加热后就开始熔化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增多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升高7.(2021·温州期末)小明研究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表面空气流速有关时,设计了如图实验,为了缩短实验时间,以下做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将图中两水滴的面积同时增大 B.将扇冷风改为用电吹风吹热风C.将图中两水滴升高相同的温度 D.将图中两水滴减少相同的质量8.用煤炉给的水加热,同时绘制了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图线如图所示,若在6min内完全燃烧的煤(水的比热容为,煤的热值为),根据题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加热3min水吸收的热量是加热6min水吸收的热量的一半B.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C.相同的加热时间里,水升高的温度不同D.水升温的过程中比热容不变9.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10.(2021·金华期末)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的质量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并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此时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m'甲可能小于m'乙 B.m'甲一定小于m'乙C.m'甲可能大于m'乙 D.m'甲一定大于m'乙1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D.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1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不考虑空气影响,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C.一点儿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13.(2022·宁波期末)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下列各选项中,测量结果与“错误操作”能够对应的是()选项错误操作测量结果A用托盘天平测小石块质量时,砝码掉落桌面沾水直接放回使用偏大B用温度计测沸水湿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偏大C用皮卷尺测长度时,用力拉皮尺偏大D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处左侧就停止调节偏大A.A B.B C.C D.D14.(2021·舟山期末)分子运动理论是从微观角度解析宏观现象的基本理论,以下现象用分子运动论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宏观现象微观解释A松软的面包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分子间存在间隙B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烟雾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与冷水相比较,用热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污渍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D破镜难重圆分子间存在着斥力A.A B.B C.C D.D15.下列现象不能成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证据的是()A.在房间里放一瓶打开瓶盖的香水,不久房间内充满了香水的气味B.打扫房间时,太阳光柱里能看到大量做无规则运动的尘埃C.把一块方糖放入热水中,一会儿热水就变甜了D.长期放置煤的墙角处,可以发现墙壁里面都变黑了16.现有密度分别为和的两种液体,且。在甲杯中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也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假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甲、乙两个杯子也完全相同,则
(
)A.甲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B.乙杯内液体的质量大C.两杯内液体的质量一样大 D.无法确定17.空气热源型热泵热水器是利用空气作为低温物质,通过介质(工作物质)吸收空气中的热能,再利用热泵技术(类似电冰箱工作原理)消耗少量的电能驱动压缩机,使介质成为高温物质并对冷水进行加热。热泵热水器具有高效节能、不受天气影响等优点,已列入国家推广火炬计划。则该种热水器内介质汽化的发生和吸放热情况()A.在低温物质处,介质从空气中吸热 B.在低温物质处,空气从介质中吸热C.在高温物质处,介质从冷水中吸热 D.在高温物质处,冷水从介质中吸热18.一位同学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然后对天平进行调节,由于疏忽,当游码还位于0.6克位置时就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标尺中间的红线,然后把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待测量完后发现,托盘上有20g砝码2个、5g砝码1个,而游码所对刻度为0.4g,则被测物体实际质量为()A.45.4gB.45.2gC.44.8克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19.有一年盛夏,在巴尔干地区,一农妇看见在野外考察的一位植物学家热得汗流浃背,便决定送牛奶给他喝。于是,农妇将盛牛奶的瓦罐用湿毛巾左一层右一层包严实后,放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会儿,然后倒给植物学家喝,她这样做的目的是()A.这是利用太阳光杀菌B.牛奶蒸发吸热,温度降低C.湿毛巾上的水在太阳光下曝晒迅速蒸发吸热,使牛奶温度降低D.这是为了给牛奶加热20.小明将某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得液体的体积V,再置于天平上,测出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m,如下表所示,则某液体的密度是()次别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V(立方厘米)10203040m(克)30384654A.0.3克/立方厘米 B.1.0克/立方厘米C.0.8克/立方厘米 D.3.0克/立方厘米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共24分)21.(2022·金华期末)为应对新冠疫情,我们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还可以用75%的酒精溶液对手进行消毒。小科同学查阅资料发现酒精具有如下性质: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①易燃、②易挥发、③无色透明的液体;④具有略带刺激性的特殊香味;⑤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请回答:(1)以上属于化学性质的有___________(填文中序号);(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临床上,酒精除了消毒外,还常用于为高烧患者擦身,这主要是利用了酒精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能吸收并带走患者身上的热量,以达到降温的目的。22.(2022·台州期末)2021年10月16日,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成功发射。(1)火箭点火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时要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2)6个月后,返回舱返回进入大气层时,会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而使船体表面温度升高。为了防止烧坏,科学家在返回舱表面涂上一层特殊固态物质(又叫“烧蚀层”),这层物质在高温下发生分解、熔化、蒸发和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从而保证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23.(2022·杭州期末)2021年12月9日,小金同学在观看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后,了解到“液体表面张力”这一概念,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家中进行了有关实验。(1)他先在玻璃杯中导入少量水,放入两块干冰,观察到液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形成白雾的物态变化为___________;(2)然后他在杯口用沾有洗洁精的细线作出一层水膜,发现水膜逐渐上凸,但不破裂,这里也应用了液体表面张力,此时水膜分子之间主要表现的相互作用力为___________;(3)完成实验后,小金发现玻璃杯外壁上出现了一层白霜,请用所学知识解释白霜的成因___________。24.(2022·台州期末)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由图判断出___________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___;(2)CD段表示乙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25.(2021·温州期末)瓯柑是温州的特产水果,柔软多汁、清甜可口。(1)图甲是瓯柑的横切面,由图可知瓯柑树属于子植物,其判断的依据是_____。(2)小明想测量瓯柑果汁的密度,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杯瓯柑汁,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已知烧杯的质量为30克,请计算果汁的密度(写出计算过程)。()(3)下列操作过程中会造成瓯柑果汁密度测量值偏小的是________。A.测量之前有一部分果汁残留在榨汁机容器中B.将烧杯中果汁倒入量筒时烧杯中残留了果汁C.将烧杯中果汁倒入量筒时发现其原先残留水D.用量筒测量瓯柑果汁的体积时俯视读取数值26.如图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m-V图象。(1)乙物质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2)由甲物质制成的质量为1kg的实心小球,切掉了一半,质量为_______,密度为_____(3)现在有一个乙物质制成的小球,质量为2kg,体积为5×10﹣3m3,请判断这个实心还是空心的小球?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实心”或者“空心”)三、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27.为了测量某种饮料的密度,取适量这种饮料进行如下实验操作:(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1),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把盛有适量饮料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内,增减右盘的砝码,调节游码使横梁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为___g。(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饮料倒入量筒中,如图3所示,量筒中饮料的体积为_____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饮料的总质量为30g。(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可得,这种饮料的密度为_____kg/m3。28.(2022·绍兴期末)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1)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C~102°C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C~102°C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______;(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所示,则小红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______°C;(3)为什么测得的盐水凝固点不相同呢?对比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毫升,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于是他们又做了如下实验:配制了不同浓度的食盐水,并测出他们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盐水浓度(%)03691215182124273036凝固点(°C)0-2-4-6-8-11-15-18-17-1.8-0.40他们做出的猜想是:______。(4)结合上表分析,为了更加准确地找到盐水最低的凝固点对应的浓度,你该如何继续操作______?班级姓名学号分数第04单元物质的特性单元测试(B卷·提升能力)(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1·杭州)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答案】C【解析】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发生凝华现象形成的,需要放热,故A错误;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液体发生液化现象形成的,需要放热,故B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液体发生液化现象形成的,需要放热,故C正确;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发生凝华现象形成的,需要放热,故D错误。故选C。2.(2021·湖州)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了超过2千克的月球岩石及土壤样本,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月球岩石带回地球后质量变大
B.
月球岩石带回地球后受到的重力不变
C.
月球土壤带回地球后密度变大
D.
月球土壤和地球土壤相比不含空气【答案】D【解析】A、宇航员从月球带回一块石头以后,石头的位置发生变化,所含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A不符合题意;
B、由于月球的引力相当于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所以石头到达地面,受到的重力相对于月球将变大,B不符合题意;
C、由于月球土壤的质量不变,因此到地球后它的密度也不改变,C不符合题意;
D、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没有空气,因此月球土壤和地球土壤相比不含空气,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3.(2020·宁波模拟)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观察和研究无法穷尽所有事实,因此通过归纳得出的结论常会出错。下列归纳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结论A植物由细胞构成:动物由细胞构成生物都由细胞构成B氯化钠能溶于水;氯化镁能溶于水盐酸盐都能溶于水C冰有熔点;钨有熔点晶体都有熔点D水能灭火;液态二氧化碳也能灭火液体都能灭火A.A
B.B
C.C
D.D【答案】C【解析】(1)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2)氯化银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3)在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晶体;在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
做非晶体。
(4)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一是有可燃物;二是要有助燃剂,常用的助燃剂为氧气;三是温度达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答】A、生物中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A错误。
B、盐酸盐中的氯化银不溶于水,故B错误。
C、晶体都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故C正确。
D、酒精是液体,但不仅不能灭火,反而会使燃烧得更剧烈,故D错误。
4.(2020·天台模拟)生活中有很多“粘”的现象,这些现象都能用科学知识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A.手拿冰箱里的冰冻虾,虾会“粘”到手上,是因为液体发生了凝固
B.吸盘“粘”在厨房里的瓷砖墙面上,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C.摩擦过的塑料尺“粘”起纸屑,是因为静电产生引力
D.两块锉平后的铅块压住,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无斥力【答案】D【解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2)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判断;
(3)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的物体;
(4)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A.手拿冰箱里的冰冻虾,虾会“粘”到手上,是因为液体发生了凝固,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吸盘“粘”在厨房里的瓷砖墙面上,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摩擦过的塑料尺“粘”起纸屑,是因为静电产生引力,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两块锉平后的铅块压住,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其实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是这个时候,引力大于斥力而已,故D错误符合题意。
5.(九下·浙江月考)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55℃时()A.一定处于固态
B.一定处于液态
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得:这种“神奇物质”是一种晶体,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温度保持不变,这种晶体能使水温在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这种晶体的熔点为55℃,所以55℃的这种物质可能是固态(达到熔点尚未熔化),可能是液态(刚刚熔化结束),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熔化过程中),所以A、B、C是错误的,D正确。故选D。6.(2020七上·南浔期末)如图所示是加热-30℃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B.水的沸点是98℃,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说明冰是晶体
D.加热相同时间,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大.【答案】C【解析】(1)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2)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有无熔点了;
(4)根据公式Q=cm△t分析判断。【解答】A.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但是仍然要继续吸热,否则熔化无法进行,故A错误;
B.水的沸点是98℃,说明当地的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故B错误;
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那么冰有熔点,说明冰是晶体,故C正确;
D.加热相同时间,冰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公式Q=cm△t可知,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故D错误。7.(2021·绍兴)如图所示,已知鸡蛋的质量为55克,体积为5立方厘米。将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里,鸡蛋沉入杯底(图甲);逐渐将食盐溶解在水中,鸡蛋恰好悬浮(图乙);继续溶解食盐,最终鸡蛋漂浮(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鸡蛋所受浮力为0.55牛
B.
图乙中盐水的密度是1.1×103千克/米3
C.
图丙中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鸡蛋自身重力
D.
图中三种状态下浮力的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答案】B【解析】鸡蛋的重力为G=mg=0.055kg×10N/kg=0.55N。
图甲中,鸡蛋在清水里下沉,则浮力小于重力,即小于0.55N,故A错误;
鸡蛋的密度为;。图乙中,鸡蛋在盐水中悬浮,则盐水密度等于鸡蛋密度,故B正确;
图丙中,鸡蛋在盐水中漂浮,则浮力等于重力,故C错误;
根据浮沉条件可知,三种状态下浮力的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故D错误。故选B。8.(2021·嘉兴)事物总是在变与不变中相统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气压改变时,空气的密度一定不变
B.
温度改变时,玻璃的导电性会发生变化
C.
位置改变时,物体的质量一定不变
D.
介质改变时,声的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答案】A【解析】A.当气体的质量不变而气压改变时,气体的体积肯定改变,那么空气的密度一定改变,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常温下的玻璃为绝缘体,当温度达到熔融状态时,玻璃会变成导体,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位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速度不同,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9.(2021·丽水)我市地表水质居全省第一,但地表水仍需经过净化才能饮用。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为:取水→沉降→过滤→活性吸附→含氯物质消毒杀菌。其中涉及化学反应的环节是(
)A.
取水
B.
过滤
C.
活性炭吸附
D.
含氯物质消毒杀菌【答案】D【解析】A、取水不涉及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过滤不涉及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吸附不涉及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含氯物质消毒杀菌涉及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10.(2021·丽水)科学研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该实验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B.
乙图:用黄豆和芝麻混合实验证明了分子间有空腺
C.
丙图:通过该实验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D.
丁图:该实验说明浮力大小随物体浸没深度的增大而增大【答案】A【解析】A.甲图:无论铁架台怎样倾斜,挂有小球的悬线总是竖直向下,则该实验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A正确;
B.乙图:用黄豆和芝麻混合实验可以类比分子之间的空隙,帮助我们理解,但是不能证明分子之间有空隙,故B错误;
C.丙图: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越远,但是无法模拟阻力为零时的情形,还得借助科学推理才能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故C错误;
D.丁图: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随着深度的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保持不变,则该实验说明浮力大小跟深度无关,故D错误。故选A。11.(2021·宁波)将密度为0.9g/cm3、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冰块,放入盛有水的柱状容器中,静止时冰块有2cm露出水面,如图所示。对容器缓慢加热,直至冰块完全熔化。在冰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与事实不符的是(
)A.
冰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B.
水面高度始终保持不变
C.
冰块漂浮之后,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
D.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最多增大1.0N【答案】B【解析】A.冰块吸收热量熔化,但温度保持不变,故A不合题意;
B.冰块熔化前,它受到的浮力F浮<G,则它排开水的体积;冰块熔化后,质量不变,重力不变,水增加的体积,因此V水>V排,水面的高度会增大,故B符合题意;
C.冰块漂浮后,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由于熔化,冰块的重力不断减小,因此它受到的浮力逐渐减小,故C不合题意;
D.冰块熔化前,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增大值为:F=F浮力=ρ水gV排=103kg/m3×10N/kg×(0.08m×0.1m×0.1m)=8N;
冰块熔化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增大值等于冰块的重力,即G=mg=ρ冰gV=0.9×103kg/m3×10N/kg×(0.1m×0.1m×0.1m)=9N;
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增大值最大为:9N-8N=1N,故D不合题意。故选B。12.(秀洲区校级三模)冬天的晚上,小柯躲被窝看手机前,常将手机放在手心里捂一捂,这样做的目的是()A.怕手机冰到身体 B.使手机升温,防止被窝中的空气遇到手机屏液化 C.使手机升温,防止被窝中的水蒸气遇到手机屏凝固 D.使手机升温,防止被窝中的水蒸气遇到手机屏液化【解答】解:冬天,体温比手机的温度高得多,将手机放在手心里捂一捂,主要是提高手机的温度,防止被窝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手机屏发生液化现象,使屏变得模糊不清。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3.(江干区一模)下图为东北雪乡露天温泉附近的产生的雾凇,产生雾凇的最主要物态变化是()A.液化 B.凝华 C.凝固 D.结晶【解答】解: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选:B。14.(上城区一模)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生物生存、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在论述有关水的观点中正确的是()A.自来水是通过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的,属于纯净物 B.光合作用需要水,植物吸收的水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C.在淡水缺乏的海岛上,可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D.水循环中河流水转化为大气水的物态变化是升华【解答】解:A、生活中的自来水中含有很多微量元素、矿物质等,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植物吸收的水主要用于蒸腾作用,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故B错误;C、在淡水缺乏的海岛上,可用蒸馏法通过先汽化后液化的形式从海水中提取淡水,故C正确;D、水循环中河流水转化为大气水是从液态变为气态,属物态变化中的汽化,故D错误。故选:C。15.(西湖区校级模拟)某同学做探究“冰和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1、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1所示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不可行的 B.图2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使蜡受热均匀 C.图3为冰的熔化过程,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吸热 D.比较AB段、CD段的倾斜程度可知,水的比热比冰大【解答】解:A、由于冰在常温下就可以熔化,因此在实验过程中,不需要使用酒精灯加热,可以仔细观察实验中的现象,故A错误;B、图2装置的水浴法,能使固体均匀受热,故B正确;C、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物质在BC段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熔化过程,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吸热,故C正确;D、冰化成水质量不变,但比热容发生了变化,所以同样受热情况下,温度变化快慢不同,比较AB段、CD段的倾斜程度可知,水的比热比冰大,故D正确;故选:A。16.(2020七上·慈溪期中)某同学要称量10.4克食盐,10克以上用砝码,1克以下用游码。其操作方法如下:①取10克砝码放右盘;②调节天平平衡;③左盘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④移动游码到0.4克处。其合理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③④①
D.
②④③①【答案】B【解析】由题可知,这题是定量称取10.4克食盐,第一步是先调节天平平衡;第二步是在右盘中放入10克砝码;第三步后将游码移到0.4克处;第4步是在左盘中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所以合理的顺序是②①④③,B选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17.(2020七上·慈溪期中)在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的实验中,如果使用了磨损的砝码,则(
)A.
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B.
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C.
测量结果仍然很准确
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由分析可知,当用磨损的砝码测量物体的质量时,由于砝码的标值要大于砝码的实际质量,所以导致测量值大于物体的实际质量,A选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18.(八上·杭州期中)甲、乙、丙三个体积都为V的实心体浸在同一液体中,甲浸入1/3V,乙浸入1/2V,丙露出1/3V,则三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A.
1:1:2
B.
2:3:2
C.
2:3:4
D.
3:2:4【答案】C【解析】甲、乙、丙三个体积都为V的实心体浸在同一液体中,
甲浸入1/3V,那么甲的密度:;
乙浸入12V,那么乙的密度:;
丙露出1/3V,那么丙的密度:;
那么三个物体的密度之比为:.故选C。19.(八上·余姚期末)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A.
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
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
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
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答案】C【解析】A.据甲图可知,曲线的最高点即水密度的最大值是1g/cm3,这时水的温度正好是4℃,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据甲图可知,从0~4℃,水的密度不断变大,根据公式,这时水的体积不断变小,因此水具有热缩冷涨的性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据乙图可知,冰面温度-20℃,肯定暴露在空气中的冰温度最低,而冰的最下面与水接触,此处冰的温度比较高,所以A、B、C、D、E处的温度应该是从低到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水的反常膨胀,使得冰面能够将河面封住,保护下面液态水的存在,使水中动物平安过冬,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20.(天台月考)甲、乙两金属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制成合金,则合金密度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设甲和乙的质量都为m,
那么甲的体积:;乙的体积:;合金的总体积:;
那么合金的密度:。故选C。填空题(本大题共19分)21.(2021·湖州)大型海水淡化厂采用反渗透膜技术淡化海水,但是需要利用化石燃料供能,成本较高。阿拉伯目前正在建设一面巨大的反射镜,这个装置会将太阳光聚集到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钢制玻璃穹顶上,汇集后的热量可以使其中的海水蒸发。蒸发后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此过程海水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答案】变大;物理【解析】大型海水淡化厂采用反渗透膜技术淡化海水,阿拉伯的该装置能够使海水蒸发,由于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减少,因此蒸发后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海水蒸发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因此属于物理变化。22.(杭州中考)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断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这种物质液体的比热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体的比热【答案】晶体;80;吸热;大于【解析】
该物质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说明它有熔点,因此它是晶体,而它的熔点是80℃;在熔化过程中,它需要不断的吸热;
AB段该物质是固态,10min内从50℃升高到80℃,那么升高的温度△t=30℃;CD段该物质是液态,10min内温度从80℃升高到100℃,那么升高的温度△t'=20℃;因为△t>△t',所以c固<c液。23.(2021·台州)下表是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与其质量分数对照表(20℃)。回答下列问题:质量分数(%)1020304050密度(克/厘米3)1.111.221.331.431.53(1)20℃时,随着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逐渐________。(2)配制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3)10℃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100毫升时的质量为________。【答案】(1)大(2)10g(3)111g【解析】(1)根据表格可知,0℃时,随着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逐渐增大。
(2)需要氢氧化钠固体:100g×10%=10g;
(3)10℃时氢氧化钠的溶液密度为1.11g/cm3,则体积为100mL的质量为:m=ρV=1.11g/cm3×100cm3=111g。24.(2020浙江期中)
(1)如图所示是小明用体温计为同学正确测量体温时的示数,该同学的体温为________。该体温计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_。(2)某同学使用天平称量前,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如图所示情况,他应________;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图中所示情况,他应________。(3)用托盘天平称量某物体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天平右盘砝码及游码在标尺的位置如图9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
【答案】(1)37.6℃;0.1℃(2)向左调节平衡螺母;减少砝码或向左移动游码(3)61.4g【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体温计上一个大格表示1℃,中间有10个小格,那么最小刻度为:1℃÷10=0.1℃,体温计的示数为:37℃+0.1℃×6=37.6℃;
(2)天平的指针偏右,说明右盘重,左盘轻,那么他应该向左调节平衡螺母。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图中所示情况,那么说明右盘的砝码质量偏大,因此需要减小砝码或向左移动游码。
(3)砝码的质量:50g+10g=60g,游码的分度值为0.2g,那么质量为1.4g,因此物体的质量为:60g+1.4g=61.4g。25.(2020八上·慈溪期中)在“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中,小科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图,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ρ=m/v;部分;烧杯和剩余盐水【解析】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2.将烧杯中的盐水部分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盐水的体积V;
3.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26.(2020萧山开学考)比较不同液体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小科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在该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__来比较两种液体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发现________(选填“A”或“B”)液体的比热容更大。
(3)在没有温度计时,某同学提出可以比较“A、B两种液体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的长短”来判断比热容大小。而小科认为这个方案不可行,小科的理由是________。【答案】(1)加热时间(2)B(3)不同液体沸点不同,应控制升高温度相同【解析】(1)在该实验中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种液体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
(2)根据乙图可知,当两种液体都升高到60℃时,A液体需要加热10min,B液体需要加热20min,可见,质量相同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B液体吸收的热量多。根据公式Q=cm△t可知,B液体的比热容更大。(3)没有温度计时,某同学提出可以比较“A、B两种液体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的长短”来判断比热容大小。而小科认为这个方案不可行,小科的理由是:不同液体沸点不同,应控制升高温度相同。
实验探究题(共29分)27.(2020七上·南浔期末)下面是研究“水的沸腾”和“海波熔化”的实验。
(1)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将水加热相同时间后停止,图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分析,若不计热量损失,小明、小红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需热量较多的是________,(选填“小明”或“小红”)由图像可知,两名同学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A.水的质量不同B.水的初温不同C.当地气压不同(2)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他们采用如图丙的实验装置,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人上面实验的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灯,温度计A和B分别测量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根据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丁所示,由图象可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_______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________
(选填“继续”或“停止”)。【答案】(1)小红;B(2)固液共存;停止【解析】(1)若不计热量损失,小明、小红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需热量较多的是小红。由图像可知,两名同学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不同,其原因是水的初温不同,故选B。
(2)由图象可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停止。
28.(2020七上·吴兴期末)盐水制冰是使用较早的制冰方法,制作出的盐水冰坚实、不易熔化、便于贮藏和搬运,吴兴区STEAM活动小组成员猜想:水中加入盐后会使凝固点降低。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们对此展开研究,实验设计如下: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和一定浓度的盐水放入相同的A、B玻璃杯中再放入冰箱,每隔一定时间用电子温度计测出温度,并将温度数据记录表中。(1)请在表中画出该盐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小明得出当盐水浓度越大,其凝固点越低的结论。你觉得在本实验中能得出该结论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3)水结冰的过程其实是水分子在温度降低之后运动的幅度变小,水分子间易形成有规则的空间结构的缘故。当食盐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形成能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均匀的分散到水分子中去。水中加盐使其凝固点下降,从微观角度你觉得以下猜想不合理的是
。A.食盐溶于水中使水分子变小,不易形成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B.食盐溶于水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会破坏水分子间的空间结构
C.食盐溶于水中使水分子逐渐停止运动,导致水无法结冰(4)根据该STEAM活动小组的实验结果,请试着解释: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以便融雪的原因是________。【答案】(1)(2)不能,因为没有用不同浓度的盐水做实验(3)A,C(4)因为盐水的凝固点低于水的凝固点,所以撒盐后,熔点也相应降低,使雪能在低于0℃时就熔化。【解析】(1)由温度数据记录表可知盐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为:
(2)本实验没有用不同浓度的盐水进行实验,不能形成对照,因此不能得出盐水浓度越大,其凝固点越低的结论。
(3)A:食盐溶于水时水分子大小不变,水中加盐使其凝固点降低,易于形成有规则的空间结构。故A错误;
B:当食盐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形成能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均匀的分散到水分子中去。钠离子和氯离子会破坏水分子间的空间结构。故B正确;
C:食盐溶于水使水的凝固点降低,更容易结冰。水分子没有停止活动。故C错误。
(4)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以便融雪的原因是因为盐水的凝固点低于水的凝固点,所以撒盐后,熔点也相应降低,使雪能在低于0℃时就熔化。29.(2020·杭州)用力将端面已锉平的两块铅柱紧压在一起,然后将它们悬挂起来,并在下方挂一重物,发现两铅柱不分开(如图甲)。对此现象,小金有疑惑:两铅柱不分开的原因是大气压力造成还是其他引力造成?于是小金将图甲所示的铅柱与重物固定在一个玻璃钟罩内(如图乙),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1)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气体的压强________(选填“逐渐变小”“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大”)。(2)如果在抽气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了,则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3)如果在抽成真空时,钟罩内两铅柱也不分开,则________(选瑣“能”或“不能”)确定甲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答案】(1)逐渐变小(2)不能(3)能【解析】(1)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气体越来越稀薄,因此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
(2)如果在抽气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了,则不能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3)如果在抽成真空时,钟罩内两铅柱也不分开,则能确定甲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30.(2020七上·镇海期末)天平是一种重要的测量工具。(1)小科同学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铁块的质量,操作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他在操作中的错误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2)另一组的小宁同学也在进行同样的实验,遇到如下问题(砝码盒里的砝码有100g、50g、20g、20g、10g、5g):①若她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出现了如图b所示的情形,则横梁________平衡(填“已经”或“没有”)。②在测量时,她在右盘中放入了50g、20g的砝码各一个,再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DZJN 264-2024管道直饮水用复合钢芯管
- 高三原电池课件
- 高一劳动课本内容
- 文化创意产业全职设计师劳动合同与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 离婚后房产分割及子女抚养权补充协议
- 跨国公司知识产权保护、保密及竞业禁止合同范本
- 离婚案件中宅基地房屋分割及共有权确认合同
- 物业公司股权转让及社区智能化升级协议
- 养殖业发展资金统筹方案
- 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指南
- 艾梅乙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公安宣传打架课件
- 心包疾病患者的护理
- 高校援建人才管理办法
- 企业创新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 《老年人能力评估实务》健康养老服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橡胶环境损伤机理与寿命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 腹腔镜子宫肌瘤护理查房
- 2025年卫生类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护理学专业知识外科护理试卷
- 个人养老金微课课件
- 两癌信息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