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一中六中八中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安徽省合肥一中六中八中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安徽省合肥一中六中八中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安徽省合肥一中六中八中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安徽省合肥一中六中八中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4-安徽省合肥一中、六中、八中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生留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百合花》在爱的精神.上与《红楼梦》是相通的,茹志鹃用古典精神叙述了一个现代故事。独石成峰的《百合花》既是对逝去的暖和岁月的追忆,也是对《红楼梦》的一次遥远的回应,一个庄重的致敬。《百合花》胜利的阅历,就是用白描手法对人物和物象进行简洁而精确的描写。这种由《史记》和《红楼梦》等经典作品传承而来的描写技巧,极大地过滤了作者的简洁而随意的主观推断,解除了作者的缺乏真实性的消极想象,以一种切实、客观的方式,来写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红楼梦》的艺术特点就是干脆“摆事实”,用朴实、干脆的方式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话语,通过人物自己的行为,来显示他们性格和内心世界。尤其是人物之间的对话,作为一种人物心理活动的直观的“事实”,更是有助于小说家用来塑造人物。《百合花》继承了《红楼梦》的叙事实力以及描写对话和细微环节的技巧。象征既是一个外在的具象的世界,也是一个内在的情感的和观念的世界。正像《红楼梦》通过花草树木来彰显人物的性格,来示意人物的境遇和命运一样,茹志鹃也通过对大量自然物象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美妙的内心世界。当然最具核心愿义的象征意象还是百合花。百合花是充溢温馨感的华蜜之花,而在《百合花》中,“百合花”至少可以被解读出两个层面的象征意义:一个是对英勇的牺牲者深情的赞美,一个是对纯净而惋伤的母性之爱的表达。这个象征甚至还隐含着这样一个意义层面:一个稚气未脱的战士,尚未体验过爱情的快乐,就被斗争夺去了生命,死得太惋惜了。我们有太多的关于斗争和死亡的文学叙事,但却往往过于“宏大”,过于空洞,甚至过于冷漠。所以,在茹志鹃这里,这种由“百合花”象征着的充溢母性之爱的宏大情感,就令人特殊感动。《百合花》具有核心愿义的主题,就是赞美人们之间淳朴的感情,尤其是表现那种纯净而美妙的“没有爱情的爱情”。小说里,“我”对通讯员是爱着的,新媳妇对这个孩子似的战士也是爱着的。这里既有两位女性对于通讯员基于母性意识的疼爱,也有模模糊糊的异性之间的纯净的宠爱一只是后者像火花一样,刚刚出现,就熄灭了;然而,也正因为稍纵即逝,它更加显得美妙、珍贵。这种羞怯而敛抑的爱的情感,乃是《红楼梦》中描写得最胜利也最感人的一种情感。可以说,正是《红楼梦》教会了茹志鹃洞察和描写这种纯净的爱。“为什么要有新娘子,不要姑娘也不要大嫂子?现在我可以坦白说,缘由是我要写一个处于爱情的华蜜旋涡中的美神,来比衬这个年轻的、尚未涉足爱情的小战士。”没有爱情的爱情、母性之爱,这不正是《红楼梦》里很多人物之间最美妙、最纯净的“爱情”的特点吗?不正是茹志鹃对《红楼梦》所表现的生活情调的认同吗?(摘编自李建军《〈红楼梦〉的孩子——论〈百合花〉的谱系、技巧与主题》)1.下列关于文中的“白描手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用“白描手法”对人物和物象作简洁而精确的描写,是《百合花》胜利的缘由之一。B.《百合花》描写人物的“白描手法”与《红楼梦》中“干脆‘摆事实’”有相通之处。C.“白描手法”就是以一种切实的、客观的、朴实的方式写人物,拒绝创作者的主观想象。D.作家用“白描手法”描写人物时,尤其要留意作为人物心理活动直观“事实”的对话。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纳总分的论证结构,从白描手法、象征意义和小说的主题三个角度论述了《百合花》的艺术特点和情感美。B.文章自始至终将《百合花》与《红楼梦》比照着写,从文学的阅历传承的角度揭示了《百合花》与《红楼梦》的关系。C.第三段在解读“百合花”象征意义的基础上,将《百合花》与一些斗争题材的文学叙事对比,指出其感人的缘由。D.第四段引用茹志鹃的一段话,目的是论证“没有爱情的爱情”是《红楼梦》里最美妙、最纯净的“爱情”的特点。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茹志鹃《百合花》的创作意图,是通过对《红楼梦》的遥远的回应,表达对曹雪芹及其宏大作品《红楼梦》的敬意。B.白描手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的,主要用于对人物和景物的描写,到今日已广泛运用于各类题材的文学创作中。C.《百合花》中有很多具有象征意味的物象,如“月亮”、通讯员枪筒里的“野菊花”等,当然最核心的物象还是百合花。D.叶圣陶说“艺术的事情大都始于仿照,最终独创”,《百合花》是对《红楼梦》的仿照,因而不属于茹志鹃的艺术独创。(二)好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2024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办会目标是“世界园艺新境界,生态文明新典范”。时代特色:2024北京世园会将充分汇合世界各国最新的园艺创新资源,充分展示人类科技文化创新的最新成果,全面反映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绿色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趋势,反映世界各国人民追求绿色生活、建设漂亮家园的新常态。中国风格:2024北京世园会将努力把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化到世园会的总体.规划、园区建设、园艺展示、活动策划、综合服务等各个环节,主动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让世界感知中国,让中国融入世界,推动我国由世界园艺生产大国向世界园艺产业强国迈进。北京品牌:2024北京世园会将紧紧围绕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举办一届集园艺科技、文化、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与八达岭长城交相辉映的园艺盛会。文化盛宴:2024北京世园会将汇聚不少于1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等官方参展者,不少于100个国内外专业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非官方参展者,吸引不少于1600万人次的参观者。深化相互沟通,促进共赢发展,让绿色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让园艺成为创意的新载体,打造“世界园艺新境界,生态文明新典范”的文化盛宴。(摘编自2024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官方网站)材料二:不久前,美国航天局的卫星数据显示,全球从2000年到2024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在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削减的背景下,中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推动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连续多年开办防沙治沙国际培训班,帮助非洲等地发展清洁能源……中国的绿色发展阅历广为传播,正在惠及世界。北京世园会搭建的,不仅是世界园艺业展示和观赏的平台,也是贸易和合作的平台。“肯尼亚是非洲鲜切花出口大国,希望通过北京世园会这个窗口,我们能打开中国鲜切花市场。”肯尼亚驻华使馆参赞约翰.奥迪普道出了对北京世园会的期盼。中国花卉园艺业同样对北京世园会充溢期盼。(摘编自《迎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光时刻》)材料三:中国馆不仅仅从外观上看很有特色,还有很多细微环节也非常耐人寻味。为了削减场馆内的空调运用,节约能源,中国馆可以将室外的风吸到地下,然后通过一段200多米的管线,在夏季的时候将风输送到场馆给室内降温。此外,中国馆的屋顶还有一套完整的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之后可以作为植物的浇灌用水、景观用水。为体现生态文明的成果,呈现科技与创新的力气,园区将汇合最新视听科技技术,依托科技与文化、科技与园艺打造以科技与将来为主题的系列表演,通过“科技+文化”“科技+园艺”双轮驱动,将举办“奇幻光影森林”“音乐喷泉表演”“机器人表演”等具有科技内容的表演,引领人们更好地体验绿色生活。(摘编自《北京世园会:与世界对话生态文明》)材料四: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漂亮家园是人类的共同幻想,我们应当追求携手合作。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改变、海洋污染、生物爱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化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女士们、先生们,挚友们!昨天,其次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胜利闭幕,在座很多嘉宾出席了论坛。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建设一条开放发展之路,同时也必需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这是与会各方达成的重要共识。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漂亮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摘编自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4.下列对“2024北京世园会”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24北京世园会是以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宜居城市为举办目标的园艺盛会。B.2024北京世园会集园艺、科技、文化旅游于一体,既有时代特色又有民族风格。C.2024北京世园会不仅是园艺业展示平台,也是贸易合作平台,将汇聚众多参展者。D.2024北京世园会是与世界各国关于生态文明的一.场对话,是科技与创新力气的呈现。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京世园会的举办不仅能推动我国园艺产业的发展,也能反映21世纪以来世界绿色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趋势。B.中国绿色发展阅历惠及世界。卫星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24年中国绿化面积总量占全球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C.世界各国携手合作有利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有利于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的相关问题,有利于实现人类共同的幻想。D.四则材料侧重点各不相同。材料四,以2024北京世园会为契机,表达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建漂亮家园的愿望。6.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哪些主动的实践?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烟叶张炜从月亮的位置来看,天是到了午夜了。露水真盛,烟叶上湿淋淋的,像刚落过了一阵小雨。水珠挂在叶子的边缘上,在月色里闪着亮。田野上到处都是“嚓嚓”的声音,那不知有多少割烟刀正从烟秸上划过。年喜割着烟,老打哈欠。有一次烟刀削下去,差点儿削了手指,他心里一惊,睡意立即没了。邻地升起一堆火,颜色很红。他立即觉得身上冷起来,摸摸身上的棉衣,已经湿漉漉的了……他迎着那火走了过去。跛子老四就坐在火边上割烟。他先将烟棵齐根斩断,再坐下来割烟叶。他的面前就放着一块被烟汁染绿的木垫板、几柄形态不同的烟刀。身侧还放着一个录音机……年喜看他割烟:一个又高又大的烟棵放到垫板上,接着被一只大手按住,另一只手伸下刀来,哧哧地割起来。仿佛只用了刀尖,左一拨右一拨,每片烟叶就带着属于它的那截烟骨掉下来了,而且顶叶、中叶和底叶各自分开,所带的烟骨形态也有所不同。真好刀法。这简直不是割烟,是娴熟的医生解剖一个什么生物。年喜对跛子老四佩服极了。“四叔,该歇歇了。”年喜两手抄在袖筒里,说。跛子老四当啷一声摔了刀子,说:“歇歇!”他从火堆里面掏出一个大泥蛋,砸开,露出喷香喷香的肉来。他又找出了一个瓷酒瓶儿,对在嘴上喝一口。他一手将酒瓶递给年喜,一手撕下一条肉来放进嘴里。喝过几口酒,两个人的脸都红了。跛子老四的话起先多起来。他问年喜烟割了一半没有,年喜说没有。他悲观地摇摇头,嘴里发出“瞎啥”的声音。他说:“你割烟怎么不在地里生堆火呢?割了手怎么办!”年喜说:“我看好多人也不生火……”“他们!”跛子老四抬头往远处瞥了一眼,生气地说:“你能跟他们学吗?跟他们学能成个好务烟把式吗?一夜一夜坐在地里,没有火,寒气都攻到身上去了;再说这火苗一跳一跳,也是你在烟地里的一个伴儿;想吃什么了,放火里烧烧就是……怎么能不点一堆火!”年喜笑了。刚毕业回村时,年喜就觉得这个跛脚老四有意思。烟田承包后,跛子老四的烟叶是全村种得最好的!……跛子老四连吸了五六锅烟,就将小烟斗递过来。年喜赶忙摆手:“不会,我不会吸烟,吸了咳嗽……”跛子老四大失所望地收起烟斗说:“年喜你啊,瞎啥!……你完了。”“我怎么就完了?”“种烟人不会吸烟,还不是完了!”年喜红着脸说:“好多人就不会吸……”跛子老四生气地蹲起来“我说过一遍了——你能跟他们学吗?跟他们学能成个好务烟把式吗?你不会吸烟,能知道你种的烟叶什么味道吗?烟叶到了集市上,你得轮番尝一遍,什么味儿要什么价钱!啥“味儿能差多少!”“什么?”跛子老四生气地站起来:“种烟人不就求个‘味儿’吗?差多少?差一丝也别想瞒过我……”年喜就让他转过身去,然后分别将一片顶叶、中叶和底叶放在火上烘干,揉碎了分开让他尝。他每种只吸两口,就分毫不差地指出:这是顶叶,这是中叶,那是底叶!年喜惊异地看着他。“别说这个,你就是使了什么肥,也别想瞒我……”这倒有点玄。年喜跑到自己地里取来几片不同的烟叶,烘干了让他吸。他这回眯着眼睛,一再品尝,最终说:“这份烟味儿厚,使了豆饼!那份辣乎,使过大粪!那份平和,大半使了草木灰……对不对?”年喜拍打着手掌,连连说:“绝了!绝了!”跛子老四摇着头:“这有什么绝的?种烟人就得这样。”他说完又喝了一口酒,擦着嘴巴说:“好酒啊……”年喜长时间没吱一声。他在想着什么。跛子老四放下酒瓶,满意地往火堆跟前凑一凑。停了一会儿,他又回手按了一下录音机。有个女人在里面唱,是一首近来经常听到的歌——……烟叶丰收了,多么叫人宠爱,我们拣烟叶,不怕劳累加油干,一片片呀拣起挂在小棚间。“嘿嘿,是唱烟叶的!四叔你听……年喜可听明白了,叫着。跛子老四笑着说:“她要不是唱烟叶,咱还听吗?”年喜笑了。跛子老四烘着手,又转过去烘着后背。他说:“种烟人不易哩。你想想从种到收,在这田里熬了多少夜!割了烟再晒干,一夜一夜都得在这地里守着,不易哩!生一堆火,喝一口酒,身上热乎起来,这就不怕湿气了;吃点东西,长一些精神、一些劲头,这半夜才能熬过来。吸烟也是长精神的好方法……”“录音机也是好东西。”“好东西!一个人孤孤独独地坐在烟地里,就好听它说唱了。听它唱唱也有好处。又不是今日做了明天不做,不是;这一辈子都得在这烟地里做活了,就是这样!你多想想这是一辈子的事,你就不会马虎了。你就会想想方法,把日子过得有意思些。”“一辈子”三个字使年喜心里沉重起来。他不由得要去想今后那漫长无边的种烟的日子、那数不清的劳苦和欣喜……他仰视着闪耀的北斗,心头升起一股肃穆的、冷峻的感觉。(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年喜为视角绽开情节,将吃肉饮酒、识烟、听音乐等几个画面联结在一起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作者对乡土生活的思索。B.小说中正面描写了“他们”的劳作方式,与跛子老四形成对比,让读者领悟到年喜虽然佩服跛子老四的本事,却不赞成他的为人。C.“你就会想想方法,把日子过得有意思些”是理解小说的关键;跛子老四割烟时生火、喝酒烤肉、听音乐也是对这句话的诠释。D.小说的语言朴实自然。“两手抄在袖筒里”“掏出一个大泥蛋”“这份烟味儿厚”“那份辣乎,使过大粪”等,通俗又富有乡土气息。8.小说中的跛子老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答:9.小说第一段的描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6分)答: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登泰山记姚鼐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行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桐城姚鼐记。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面。B.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烛:照。C.戊申晦,五鼓晦:农历每月的最终一天。D.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或:有时候。11.下列每组句子都用“/”表示停顿,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哀/吾生之须臾B.望/晚日照城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C.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至日/观数里内无树故/木受绳则直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从地理环境入手,粗笔勾画出泰山的轮廓,为下文介绍登山路途和观日出作铺垫。B.其次、三两段分别写了登山和观日出的情景,两段都是以旅游行踪为线,叙事紧凑有条理。C.第四、五两段语言简洁凝练,尤其是第五段多运用两三字短句,给人以独特的阅读感受。D.这篇游记独具特色,作者着意于游程的记述和景物的描绘,较少发表争论和抒发情感。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4分)译文:(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分)(苏轼《赤壁赋》)译文:(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3分)(韩愈《师说》)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伯牙挥手,钟期听声”的“高山流水”的故事。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蜀僧”说明琴师是诗人的同乡,“西下峨眉峰”写出诗人急于与同乡见面的心理。B.“一挥手”是弹琴动作,“为我”二字有深意,暗合下文的“高山流水”的典故。C.第四句写出了琴声的雄浑高亢,与《琵琶行》描写音乐在修辞手法上有相同的地方。D.第六句“余响入霜钟”,与《赤壁赋》中“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意境颇为相像。15.诗的最终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地思索,却“”,踮起脚极目远望,也“”。(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与“”,分别写出了年轻周瑜潇洒的风度和战时周瑜儒雅的装束。(3)《观沧海》中“,”写诗人登高远眺,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水波摇荡,海中的岛屿高高耸立。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黄梅戏,又叫“采茶戏”,因与黄梅季节有关,故有“青春黄梅”的美称,是的安徽省“省戏”。它发源于安庆,起初为民间的一种演唱形式;经过长期发展,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戏曲形式。黄梅戏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有相当高的流行素养;既有的草根活力,又有比较强的人文情怀。青春黄梅的开场是迅猛而又烂漫的,正如一句唐诗:“()。”新中国成立前,黄梅戏,史记寥寥,就连一些探讨戏曲的专家也不知道有个黄梅戏。新中国成立后,它很快由农村走进城市,由国内走向海外。最近200年来,快速兴起的黄梅戏,的确是我国戏曲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奇迹的诞生,首先要归功于一大批学问分子,他们的参加丰富了黄梅戏的表现形式,加强了黄梅戏的文学性,发展了黄梅戏的唱腔和伴奏。改革开放后,黄梅戏迎来了其次个春天;这是一个大众文化、大众媒体风起云涌的春天,黄梅戏更是与时俱进,春色满园。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义不容辞充足难为人知大力B.当之无愧充足鲜为人知大力C.义不容辞充分鲜为人知鼎力D.当之无愧充分难为人知鼎力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C.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D.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黄梅戏最近200年来的快速兴起,的确是我国戏曲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B.黄梅戏的快速兴起,最近200年来的确是我国戏曲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C.快速兴起的黄梅戏,的确是最近200年来我国戏曲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D.黄梅戏的快速兴起,的确是最近200年来我国戏曲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20.下面是某小区张贴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倡议书,其中有六处用词不够精确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6分)禁放倡议书①广阔业主挚友们:②为了制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③为了拥有一个美妙的家园,④全体业主要以宣扬者和监督者的身份来爱护环境。⑤向亲朋好友说说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⑥把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⑦自觉遵守禁放规定,⑧倘如发觉个别业主一旦有违规燃放或销售烟花爆竹的行为,⑨请刚好劝阻并向公安、城管等执法部门呈报。小区物业服务公司2024年1月1日序号:修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