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七)动态电路分析类型一与滑动变阻器有关的动态电路1.(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改编)如图
所示,电源电压和灯泡L的电阻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片P向
左移动时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B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开关闭合后,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
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将
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串
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电压表
示数变小;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2.(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湖北荆州中考)如图所示,电源
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中点向右
端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1示数变小B.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大C.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之比不变D.电流表A2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之差不变D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
A2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R2所在支路的电流;因电源电压保
持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因并联电路中
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R1的电流
不变,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流表A2
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之差不变,D正确。当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端移动时,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2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1示数变
小,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A、B错误。由电路图和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V
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之比等于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
值,且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所以该比值变大,C错误。3.(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江西中考改编)如图所示,电源
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向右移
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D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C.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不变D.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变小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
电压表V2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电源电压不
变,所以电压表V2的示数不变;当滑片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
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总电阻变小,根据公式I=
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大,根据串联电路分
压原理可知,R1电阻减小,分得的电压减小,所以电压表V1示数
减小,A、B错误。电压表V2的示数不变,电压表V1的示数变
小,所以说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变小,C错误。电压表V2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示数变大,所以电压表V2
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D正确。4.(学科素养·科学观念)(2024浙江台州期末)如图甲所示,电
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最
大变到最小时,两个电阻的“U-I”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
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甲
乙DA.电源电压为3VB.R1的阻值为5ΩC.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D.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4A解析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
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
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最大变到最小时,电路中的
总电阻由最大变到最小,根据I=
可知,电路中电流由最小变到最大,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由最小变到最大,所以图
乙中图线乙为R1的“U-I”图线,图线甲为R2的“U-I”图
线。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结
合图乙可知,电源电压U=U1+U2=1V+2V=3V,A正确;由图乙可知,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小,I小=0.2A时,U1=1V,U2=2V,R1=
=
=5Ω,B正确;R2的最大阻值R2=
=
=10Ω,则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C正确;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接入电
路的阻值R2中=
R2=
×10Ω=5Ω=R1,由于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由U=IR可知,此时两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由图乙可
知,此时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均为1.5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
3A,即电流表的示数为0.3A,D错误。5.(新独家原创)小科为弄清电子秤的工作原理,查找了一些
资料,图甲是小明查到的电子秤模型图,AB为一阻值为R的均
匀金属棒,两边分别有P1、P2两个滑片,与P1相连的金属细杆
可在竖直光滑的金属固定杆MN上保持水平上下运动,金属
细杆与塑料托盘和弹簧下端相连,弹簧上端固定不动。当物
体放在托盘上时,电压表能自动显示物体质量。
甲
乙(1)图甲中托盘上不放物体,P1和P2刚好都指在A处。闭合开
关,电压表的示数将随被测物体质量的增大而
(选填
“增大”“不变”或“减小”)。增大(2)实际中的电子秤有归零功能,即放上被测物体的容器后按归零键,可使示数归零。小明设计的电子秤也具有该功能,如图乙所示放上烧杯后,要使电压表的示数归零,滑片P2的具体操作
是
。将P2调到与P1相平的位置解析(1)因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所以,
滑片移动时,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由题意可知,电压表测P1、P2之间的电压,当托盘放
上物体时,滑片P1下移,P1和P2之间的距离变大,P1和P2之间的
电阻变大,所以,由U=IR可知,P1和P2之间的电压变大,即电压
表的示数变大。(2)要使电压表的示数归零,由于电流不变,根
据U=IR,据此判断P1、P2之间的电阻为0,也就是将P2调到与P
1相平的位置。类型二与可变电阻有关的动态电路6.(新特色·科技创新)(2023安徽中考)将一根细金属丝置入柔
性塑料中,可以制成用来检测物体形变的器件应变片,其结构
如图甲所示。将它接入图乙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为
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当应变片随被检测物体发生拉伸形
变时,柔性塑料中的细金属丝会被拉长变细,导致电阻变大,则电路中的()D
甲
乙A.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大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小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解析根据题图乙可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应变片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闭合开关S,当应变片
随被检测物体发生拉伸形变时,塑料中的金属丝会被拉长变
细,导致电阻变大,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
流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应变片的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
的分压规律可知,应变片分得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故D正确。7.(新题型·创新实验)(2023湖北黄冈、孝感中考)课后,老师和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个热敏电阻与其他电学元
件组成了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1是定值电阻,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R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开关S闭
合,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CA.电压表V的示数减小B.电流表A2的示数减小C.电流表A2与A1示数之差不变D.电压表V与电流表A1示数之比增大解析根据图甲可知,两个电阻并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
电流表A1测量通过R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由
于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A错误。开关S闭合,
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根据图乙可知,R的阻值变小,根据欧姆
定律可知,通过R的电流变大,电流表A1示数变大;并联电路各
支路互不影响,所以通过R1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
规律可知,干路中的电流变大,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B错误。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电流表A2与A1示数之差为通
过R1的电流,所以电流表A2与A1示数之差不变,C正确。电压表V示数不变,电流表A1示数变大,则电压表V与电流表A1示
数之比变小,D错误。8.(2023北京中考)(多选)如图所示,是小京设计的汽车油箱内
油量不足时触发报警的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
1、R2中的一个是定值电阻,另一个是压敏电阻。压敏电阻装
在油箱内底部,其阻值随油箱中油量的减少而增大,当电压表
示数大于某一值U时,就会触发报警。电压表示数为U时,油
箱中的油量为警戒油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CAA.R1为压敏电阻B.随着油箱的油量减少,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变大C.若换用阻值更大的定值电阻,警戒油量将变小D.若换用电压更大的电源,警戒油量将变大解析
根据电路图可知,电阻R1、R2串联接入电路中,电压表
测量电阻R1两端的电压;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油箱中油量的减
少而增大,当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大,根
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压敏电阻两端电压变大;根据串
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小,由于电压表
示数大于某一值U时,就会触发报警,所以R1是压敏电阻,此时
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故A正确,B错误。电压表的报警电压不变,定值电阻两端电
压不变,若换用阻值更大的定值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根据R=
可知,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大,警戒油量将变小,C正确。电压表的报警电压不变,若换用电压更
大的电源,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
中的电流变大,根据R=
可知,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小,警戒油量将变大,D正确。9.(新题型·项目式学习)(2023河南中考)某物理实践小组设计
了一种工程上的压力测量装置,其原理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
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20Ω,电压表的量程为0
~3V,轻质绝缘的压力检测板M与力敏电阻R相连,R的阻值与
压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后,试问:
甲
乙(1)当压力检测板所受压力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
(选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增大(2)压力检测板M不受压力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3)该装置所能测量的最大压力为多少?(4)在不改变电源电压和电压表量程的情况下,若要提高该装
置所能测量的最大压力值,请写出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1.2V6×103N减小R0的阻值解析(1)由图甲可知,R、R0串联,由图乙可知,当检测板所受
压力增大时,R的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电
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
的电流增大,R0是定值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可知,R0两端的电压
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增大。(2)由图乙可知,当检测板不受压力
时,R的阻值为80Ω,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电路中的
总电阻R总=R+R0=80Ω+20Ω=100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
=
=0.06A,由I=
可知,R0两端的电压U0=IR0=0.06A×20Ω=1.2V。(3)根据电压表量程可知,R0两端的最大电压U0大=3
V,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大=
=
=0.15A,由I=
可知,电路中的最小总电阻R总小=
=
=40Ω,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R的最小阻值R小=R总小-R0=40Ω-20Ω=20Ω,由图乙
可知,当R小=20Ω时,该装置所能测量的最大压力为6×103N。(4)压力越大,R的阻值越小,由于R0两端的最大电压一定,电源
电压不变时,R两端的最小电压也不变,由串联电路的分压规
律可知,要提高该装置所能测量的最大压力值的改进方法为减小R0的阻值。类型三与多开关电路有关的动态电路10.(2023湖南益阳中考)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1和R2为定值电阻。先闭合开关S1,再闭合开关S2后,电流表
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的情况是
()
AA.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不变B.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C.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D.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增大解析
先闭合开关S1,电路中只有电阻R2工作,电流表测量电
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再闭合开关S2后,两电阻并
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的电流,电压表仍测量电源电压,由于电
源电压不变,所以先闭合开关S1,再闭合开关S2后,电压表示数
不变;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通过R2的电流不变,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先闭合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棉制品在航空航天材料的选择考核试卷
- 信托与医疗健康产业园区发展规划考核试卷
- 矿山水土保持与水资源管理考核试卷
- 糖果与巧克力战略决策考核试卷
- 纤维素纤维在食品包装的安全性与可持续性考核试卷
- 2025物业管理劳务派遣合同模板
- 2025年商家协议参考范本之《团购商品合同样本 商家协议参考模板》
- 2025员工借用合同格式样本
- 2025杭州市建设科技攻关项目合同书范本
- 2025授权代销印花税票合同
- 2025年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中园高考数学三模试卷(含答案)
- 上海2025年上海市卫生健康技术评价中心上半年招聘1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建设分包合同保证金协议
- 2025年甘肃西北永新集团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江苏省镇江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学校岗位安全手册指南
- 2025-2030体外诊断仪器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五方股权投资合作协议书合同协议范本模板8篇
- 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中幼儿自主学习行为的研究
- 《特斯拉汽车供应链管理》课件
- 无人机操控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