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古诗三首示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1课时教师:单位: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12课《古诗三首》中的《示儿》。本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临终前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儿子的教诲。诗中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则表达了他对儿子的期望,希望他能见证国家的统一,并时刻铭记家国情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示儿》这首诗,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情感。同时,通过学习古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学习兴趣。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聚焦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包括:
1.语言理解与运用:通过学习《示儿》这首诗,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学生能够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提高他们分析和评价文本的能力。
3.审美创造与文化传承:通过学习古诗,学生能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同时,通过学习诗人陆游的家国情怀,学生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4.品德修养与情感态度:通过学习《示儿》这首诗,学生能够理解诗人的忧虑和期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三、学情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特点,他们在语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各有差异。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技巧,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然而,对于古诗的韵律、意境和作者情感的把握仍需进一步培养。
在学习行为习惯方面,学生们对古诗的学习兴趣较高,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古诗的深层含义和历史文化背景了解不足,影响了他们对古诗的深入理解和欣赏。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分心,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针对这些学情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及互动讨论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美。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特点,我选择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感受诗歌意境的同时,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同时,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包括:首先,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然后,分组讨论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接着,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诗人的情感,体验诗歌的意境;最后,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3.在教学媒体使用方面,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等资源。通过展示诗人陆游的生平介绍和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同时,利用音频资源播放诗歌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五、教学实施过程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包括PPT、视频和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示儿》这首诗,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如“诗中的‘死去元知万事空’表达了什么情感?”,“诗人陆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示儿》这首诗的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示儿》这首诗,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陆游的生平故事或展示相关视频等方式,引出《示儿》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示儿》这首诗的诗意、韵律和作者情感,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解和欣赏古诗的技能。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体验理解欣赏古诗的技能。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示儿》这首诗的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解和欣赏古诗的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示儿》这首诗的知识点,掌握理解和欣赏古诗的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示儿》这首诗,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示儿》这首诗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示儿》这首诗的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六、拓展与延伸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示儿》这首诗以及陆游的生平,可以提供以下拓展阅读材料:
-《陆游传》:为学生提供关于陆游的详细传记,让学生了解陆游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宋诗选》:收录了陆游的其他诗作,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诗作,了解陆游的诗歌风格和主题。
-《中国古代诗歌欣赏》:提供了对中国古代诗歌的深入分析和解说,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在课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以下是一些建议:
-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并尝试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
-学生可以查找关于陆游的其他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研究,了解陆游的文学风格和主题。
-鼓励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或写作比赛,通过实际行动来展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七、板书设计1.本文重点知识点
-《示儿》的作者是南宋诗人陆游。
-诗歌的主题是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儿子的期望。
-诗歌的韵律为七言绝句,具有鲜明的节奏感。
-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死去元知万事空”,“王师北定中原日”等。
2.词、句重点
-“死去元知万事空”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看淡和对世界的无奈。
-“但悲不见九州同”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分裂的痛苦和遗憾。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体现了诗人对儿子的期望和对家国情怀的强调。
3.艺术性与趣味性
-使用彩色粉笔或标记笔,将关键词语和句式突出显示,增加板书的吸引力。
-设计简洁明了的图表或图示,如陆游的生平简介、诗歌创作背景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利用对称、对仗等美学原则,使板书更具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板书中加入与诗歌相关的趣味小故事或谜语,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八、重点题型整理1.填空题:请根据诗歌内容,填写以下空格。
-陆游的《示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诗中的“死去元知万事空”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看淡和对世界的无奈,其中“死去”指的是_______。
-诗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体现了诗人对儿子的期望,其中“乃翁”是指_______。
2.选择题:请根据诗歌内容,选出正确的选项。
-《示儿》这首诗的作者是()。
A.杜甫B.陆游C.白居易D.苏轼
-《示儿》这首诗的诗歌形式是()。
A.七言律诗B.七言绝句C.五言律诗D.五言绝句
3.简答题:请简要分析《示儿》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儿子的期望,情感上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看淡和对世界的无奈,以及对儿子的期望和家国情怀的强调。
4.论述题:请结合诗歌内容,论述《示儿》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示儿》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其韵律上的七言绝句形式,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同时,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死去元知万事空”,“王师北定中原日”等,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5.写作题:请根据诗歌内容,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示儿》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示例:我认为《示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儿子的期望。诗中的“死去元知万事空”让我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的看淡和对世界的无奈,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则让我感受到诗人对儿子的期望和家国情怀的强调。通过这首诗,我明白了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祖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作业布置与反馈1.作业布置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布置适量的作业,以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能力。具体作业如下:
-阅读《陆游传》或《宋诗选》中的其他陆游诗作,了解陆游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并尝试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
-查找关于陆游的其他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研究,了解陆游的文学风格和主题。
2.作业反馈
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具体反馈如下:
-对于阅读作业,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指出他们在理解诗歌内容和分析作者情感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对于研究作业,检查学生对古诗的深入研究能力和创作能力,指出他们在诗歌创作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对于拓展作业,检查学生对陆游其他作品的阅读和研究能力,指出他们在理解作者文学风格和主题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教学反思与总结今天我上了一节关于《示儿》的语文课。课后,我回顾了整个教学过程,总结了自己的教学方法、策略、管理等方面的得失和经验教训。同时,我也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总结出了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收获和进步。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互动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等资源,以及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但是,我也发现,在组织课堂活动时,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紧张或害羞而不愿意积极参与,因此,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其次,在教学策略上,我设计了预习任务和课后作业,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示儿》这首诗,巩固所学知识。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存在偷懒或敷衍了事的现象,因此,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最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数学试题第三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营口中学2025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力学与结构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杉达学院《工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税务代理人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外贸业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吕梁学院《文化产业经济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理工学院《软件架构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德师范学院《信号与系统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GB/T 45399-2025信息技术云计算超融合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 台球助教培训流程
- 湖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沪科版2025年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考查范围:第16~18章)
- 智能座舱试题解析及答案
- 生态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本科《人文英语3》一平台在线形考综合测试(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 脱敏算法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全面剖析
- 三人养殖合作合同范本与三人合伙协议书8篇
- 龙门吊安装、拆卸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 GB/T 25020.1-2025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支柱第1部分:钢支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