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模拟题218_第1页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模拟题218_第2页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模拟题218_第3页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模拟题218_第4页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模拟题21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模拟题218A型题1.

颗粒剂质量检查不包括______。A.干燥失重B.粒度C.溶化性D.热原检(江南博哥)查E.装量差异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颗粒剂的质量检查”。颗粒剂的质量检查包括:外观、粒度、干燥失重、溶化性、装量差异五项。不包括选项D的“热原检查”。热原一般是注射剂的检查项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2.

软膏剂的质量评价中,软膏基质的pH,下列合适的是______。A.0.7B.3.3C.6.7D.9.3E.11.7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软膏基质的酸碱度”。不少软膏基质在精制过程中须用酸、碱处理,故需要检查产品的酸碱度,以免引起刺激。测定方法是将样品加适当溶剂(水或乙醇)振摇,所得溶液用pH计测定。酸碱度一般控制在pH4.4~8.3。只有选项C在此范围内。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3.

以下对维生素C注射液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A.可采用依地酸二钠络合金属离子,增加维生素C稳定性B.可采用亚硫酸氢钠作抗氧剂C.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D.配制时使用的注射用水需用二氧化碳饱和E.处方中加入碳酸氢钠调节pH值使成偏碱性,避免肌注时疼痛正确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维生素C注射液配制注意事项”。维生素C注射液中加入碳酸氢钠,使维生素C部分地中和成钠盐,以避免疼痛。同时碳酸氢钠起调节pH的作用,以增强本品的稳定性。所以,选项E的叙述是不正确的。维生素C注射液中可采用亚硫酸氢钠作抗氧剂,可采用依地酸二钠络合金属离子,增加维生素C稳定性。在配制时使用的注射用水需用二氧化碳饱和,且操作过程应尽量在避菌条件下进行,以防污染。所以,选项A、B、C、D的叙述均是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E。

4.

可以促进蛋白多肽类直肠制剂吸收的物质是______。A.硼酸B.磷酸盐缓冲液C.聚乙烯醇D.胆酸盐类E.聚乙二醇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促进蛋白多肽类直肠制剂吸收的物质”。选择适当的吸收促进剂,以栓剂形式给药可以明显提高蛋白多肽药物的直肠吸收。常用的吸收促进剂包括水杨酸类、胆酸盐类、烯胺类、氨基酸钠盐等。如胰岛素在直肠的吸收小于1%,但加入烯胺类物质苯基苯胺乙酰乙酸乙酯后,吸收增加至27.5%;用甲氧基水杨酸或水杨酸也可明显增加其吸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5.

关于药品贮藏条件中的冷处保存,其温度是指______。A.-20℃B.-10℃C.-2℃D.0℃E.2~10℃正确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药品的贮藏条件”。根据稳定性试验结果,药物的贮藏条件可分为冷处保存、阴凉处或凉暗处保存、遮光保存等,其中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凉暗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冷处系指2℃~10℃。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E。

6.

下面选项中,关于全身作用栓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______。A.药物不受胃肠pH或酶的破坏B.适用于不能或不愿吞服药物的患者C.可避免药物对胃肠黏膜的刺激D.栓剂的作用时间比一般的口服片剂短E.可以避免口服时受肝脏首过作用的破坏,还可以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性和副作用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全身作用栓剂的特点”。用于全身治疗的肛门栓剂、含药灌肠剂等,与口服给药相比有以下特点:①药物不受胃肠pH或酶的破坏;②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可经直肠给药;③药物从直肠吸收,可以避免口服时受肝脏首过作用的破坏,还可以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性和副作用;④药物直接从直肠吸收比口服受干扰少;⑤栓剂的作用时间比一般口服片剂长;⑥对不能或不愿吞服药物的患者或儿童,直肠给药比较方便;⑦对伴有呕吐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用药途径。根据第⑤点可知,选项D的叙述是不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7.

药物口服后的主要吸收部位是______。A.胃B.口腔C.小肠D.直肠E.大肠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口服给药的吸收部位是胃肠道。胃肠道由胃、小肠和大肠三部分组成。由于胃没有绒毛,有效面积比小肠小得多,因此不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但一些弱酸性药物可在胃中吸收。大肠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大肠无绒毛结构,表面积小,长度约1.6m,因此对药物的吸收不起主要作用。小肠由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成,长度6~7m,直径4cm。小肠表面有环状皱褶、绒毛和微绒毛,故吸收面积很大,约为70m2,其中绒毛最多的是十二指肠,向下逐渐减少,因此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是药物、食物等吸收的主要部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8.

以下选项中,属于水不溶型薄膜衣材料的是______。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B.乙基纤维素C.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D.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E.丙烯酸树脂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不溶型薄膜衣材料”。包制薄膜衣的材料主要分为胃溶型、肠溶型和水不溶型三大类。水不溶型是指在水中不溶解的高分子薄膜衣材料。主要有: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属于胃溶型薄膜衣材料;选项C的“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选项D的“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和选项E的“丙烯酸树脂”均属于肠溶性薄膜衣材料。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9.

关于糖浆剂的错误表述是______。A.糖浆剂系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B.含蔗糖85%(g/g)的水溶液称为单糖浆C.低浓度的糖浆剂应添加防腐剂D.高浓度的糖浆剂可不添加防腐剂E.必要时可添加适量乙醇、甘油和其他多元醇作稳定剂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糖浆剂的相关知识”。糖浆剂系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所以,选项A的叙述是正确的。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称为单糖浆或糖浆,浓度为85%(g/ml)或64.7%(g/g)。所以,选项B的叙述是不正确的。低浓度的糖浆剂应添加防腐剂;高浓度的糖浆剂可不添加防腐剂。所以,选项C、D的叙述均是正确的。药物为含乙醇的液体制剂时,与单糖浆混合长发生浑浊,为此可加入适量甘油助溶。所以,选项E的叙述是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0.

下列剂型中,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的是______。A.糖浆剂B.胶囊剂C.颗粒剂D.混悬剂E.肠溶片剂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液体制剂”。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液体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选项D的“混悬剂”属于液体制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1.

《中国药典》规定的注射用水应该是______。A.蒸馏水B.无热原无菌的蒸馏水C.去离子水D.灭菌蒸馏水E.反渗透法制备的水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应符合细菌内毒素试验要求。其质量应符合注射用水项下的规定。注射用水可作为注射剂、滴眼剂等的溶剂或稀释剂及容器的精洗。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有严格规定。除一般蒸馏水的检查项目如pH值、氨、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硝酸盐与亚硝酸盐、二氧化碳、易氧化物、不挥发物及重金属等均应符合规定外,还必须通过细菌内毒素(热原)检查和无菌检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2.

表面活性剂具有溶血作用,下列表面活性剂溶血作用从大到小的正确排列顺序是______。A.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吐温20>吐温40>聚氧乙烯芳基醚B.聚氧乙烯芳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吐温20>吐温80C.吐温20>吐温80>聚氧乙烯芳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D.吐温80>吐温20>聚氯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芳基醚E.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芳基醚>吐温80>吐温20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表面活性剂的溶血作用”。阴离子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较强的溶血作用。如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就有强烈的溶血作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血作用较轻微,吐温类的溶血作用最小,其顺序为:聚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芳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吐温类,吐温20>吐温60>吐温40>吐温80。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3.

用于心绞痛急救的药物硝酸甘油宜制成哪种片剂______。A.溶液片B.分散片C.含片D.舌下片E.泡腾片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舌下片的质量要求”。舌下片系指置于舌下能迅速溶化,药物经舌下黏膜吸收发挥全身作用的片剂。舌下片中的药物与辅料应是易溶性的,主要适用于急症的治疗。由于舌下片中的药物未经过胃肠道,所以可以避免药物受胃肠液酸碱性的影响以及酶的破坏,同时也避免了肝脏对药物的破坏作用(首过作用),如硝酸甘油舌下片用于心绞痛的治疗,吸收迅速、起效很快。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B型题A.乳滴的电荷减少B.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C.微生物及光、热、空气等的作用D.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E.乳化剂性质改变1.

乳化剂类型改变造成乳剂分层的原因是______。正确答案:B[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乳剂的变化”。乳剂的分层系指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又称乳析。分层主要原因是由于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造成的。乳剂由于某些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乳剂的类型称为转相,由O/W型转变为W/O型或由W/O型转变为O/W型。转相主要是由于乳化剂的性质改变而引起的。乳剂受外界因素及微生物的影响,使油相或乳化剂变质,引起乳剂破坏或酸败。所以乳剂中通常须加入抗氧剂和防腐剂,防止氧化或酸败。乳剂中分散相的乳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称为絮凝。但由于乳滴荷电以及乳化膜的存在,阻止了絮凝时乳滴的合并。发生絮凝的条件是:乳滴的电荷减少时,使ζ电位降低,乳滴产生聚集而絮凝。乳剂中的电解质和离子型乳化剂的存在是产生絮凝的主要原因,同时絮凝与乳剂的黏度、相体积比以及流变性有密切关系。

2.

乳化剂类型改变造成乳剂转相的原因是______。正确答案:E

3.

乳化剂类型改变造成乳剂酸败的原因是______。正确答案:C

4.

乳化剂类型改变造成乳剂絮凝的原因是______。正确答案:A

A.氟利昂B.可可豆脂C.司盘类D.聚乙二醇E.硬脂酸镁5.

气雾剂中作抛射剂的是______。正确答案:A[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气雾剂的组成”。抛射剂是喷射的动力,有时兼有药物溶剂的作用。抛射剂多为液化气体,在常压下沸点低于室温,常温下蒸气压高于大气压。常用抛射剂可分为三类:氟氯烷烃、碳氢化合物和压缩气体。氟氯烷烃又称氟里昂,是气雾剂常用的抛射剂。药物制成溶液型气雾剂,可利用抛射剂作溶剂,必要时可加入适量乙醇、丙二醇或聚乙二醇等作潜溶剂,使药物和抛射剂混溶成均相溶液。乳剂型气雾剂中的药物若不溶于水或在水中不稳定时,可将药物溶于甘油、丙二醇类溶剂中,加入抛射剂,还需加入适当的乳化剂,如司盘类和吐温类。若抛射剂为分散相时,可喷出较稳定的泡沫;若抛射剂为连续相时,则泡沫易破坏成液流。

6.

气雾剂中作潜溶剂的是______。正确答案:D

7.

气雾剂中作乳化剂的是______。正确答案:C

A.控释膜材料B.骨架材料C.压敏胶D.背衬材料E.保护膜材料8.

TDDS常用材料中,聚乙烯醇可用作______。正确答案:B[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TDDS的常用材料”。大量的天然与合成的高分子材料都可作聚合物骨架材料,如亲水性聚乙烯醇和疏水性聚硅氧烷;经皮给药制剂常用的压敏胶有聚异丁烯、聚丙烯酸酯和聚硅氧烷三类;经皮给药制剂的控释膜分为均质膜与微孔膜。用作均质膜的高分子材料有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背衬材料系用于支持药库或压敏胶等的薄膜,应对药物、胶液、溶剂、湿气和光线等有较好的阻隔性能,同时应柔软舒适,并有一定强度。常用由铝箔、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复合而成的多层复合铝箔,厚度约20~50μm。

9.

TDDS常用材料中,聚丙烯酸酯可用作______。正确答案:C

10.

TDDS常用材料中,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可用作______。正确答案:A

11.

TDDS常用材料中,铝箔可用作______。正确答案:D

A.按给药途径分类B.按分散系统分类C.按制法分类D.按形态分类E.按药物种类分类12.

与临床使用密切结合的分类方法是______。正确答案:A[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剂型的分类方法”。给药途径分类方法与临床使用密切结合,亦即将给药途径相同的剂型分为一类,它能反映出给药途径与应用方法对剂型制备的特殊要求。按分散系统分类方法,便于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来阐明各类制剂特征,但不能反映用药部位与用药方法对剂型的要求,甚至一种剂型由于分散介质和制法不同,可以分到几个分散体系中,如注射剂就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等。

13.

便于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来阐明各类制剂特征的分类方法是______。正确答案:B

A.气雾剂B.喷雾剂C.吸入剂D.膜剂E.涂膜剂14.

药物与适宜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是______。正确答案:D[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各种制剂的概念”。膜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可供口服、口含、舌下或黏膜给药;外用可作皮肤创伤、烧伤或炎症表面的覆盖。

气雾剂是指含药溶液或混悬液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于具有特制定量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喷出的制剂。

选项B的“喷雾剂”系指含药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填充于特制的装置中,使用时借助手动泵的压力、高压气体、超声振动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呈雾状释出,用于肺部吸入或直接喷至腔道黏膜、皮肤及空间消毒的制剂。

选项E的“涂膜剂”系指药物溶解在含成膜材料的有机溶剂中的外用液体制剂。

15.

药物与适宜的抛射剂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密封装置中制成的制剂是______。正确答案:A

A.溶出原B.扩散原理C.溶蚀与扩散相结合原理D.渗透泵原理E.离子交换作用原理16.

制成包衣片属于______。正确答案:B[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缓(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和方法”。利用溶出原理达到缓释作用的方法很多,包括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控制粒子大小,以及将药物包藏于具有缓释作用的骨架材料中等;制成包衣片属于扩散原理;通过化学键将药物与聚合物直接结合属于离子交换作用。由水不溶性交联聚合物组成的树脂,其聚合物重复单元上含有成盐基团,药物可结合于树脂上形成药树脂。在胃肠道中,带有电荷的离子与药树脂接触时,可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将药物游离释放出来;片心用不溶性聚合物包衣,用激光在包衣膜上开一个细孔属于渗透泵原理。

17.

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属于______。正确答案:A

18.

通过化学键将药物与聚合物直接结合属于______。正确答案:E

19.

片心用不溶性聚合物包衣,用激光在包衣膜上开一个细孔属于______。正确答案:D

A.最粗粉B.粗粉C.细粉D.最细粉E.极细粉20.

能全部通过六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七号筛不超过95%的粉末是______。正确答案:D[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固体粉末的等级”。最粗粉是指能全部通过一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中粉指能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细粉指能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最细粉指能全部通过六号筛,并含能通过七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极细粉指能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21.

能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是______。正确答案:B

A.降低溶剂极性,延缓药物水解B.防止药物水解C.增加药物的稳定性D.防止金属离子的影响E.防止药物聚合22.

巴比妥钠注射剂中加60%丙二醇的目的是______。正确答案:A[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如果药物离子与进攻离子的电荷相同,如OH-催化水解苯巴比妥阴离子,这时采用介电常数低的溶剂如甘油、乙醇、丙二醇等,能够降低药物的水解速度。如巴比妥钠注射液常用60%丙二醇作溶剂,使溶剂极性降低,药物的水解延缓。

制备药物制剂要避免制剂中金属离子的影响,应使用纯度较高的原辅料,操作过程避免使用金属器具,还可加入金属螯合剂如依地酸盐或枸橼酸、酒石酸、二巯乙基甘氨酸等附加剂。依地酸二钠是常用的金属离子螫合剂。

青霉素G钠遇水不稳定可以制成无菌粉末,防止起水解。

包合物也可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如见光易分解的维生素A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后,稳定性明显提高。

23.

维生素C注射液中加入依地酸二钠的目的是______。正确答案:D

24.

青霉素G钠制成粉针剂的目的是______。正确答案:B

25.

维生素A制成包合物的目的是______。正确答案:C

X型题1.

软胶囊剂常用的制备方法有______。A.滴制法B.熔融法C.压制法D.乳化法E.热塑法正确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常用滴制法和压制法制备软胶囊。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

2.

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是______。A.药物的分子量B.药物的低共熔点C.皮肤因素的影响D.药物晶型E.经皮促进剂的影响正确答案:ACE[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影响药物经皮吸收过程的因素”。影响药物经皮吸收过程的因素主要包括:(1)药物的性质。包括:①药物的溶解性与油/水分配系数(K);②药物的分子量;③药物的熔点;④药物在基质中的状态影响其吸收量。(2)基质的性质。(3)经皮促进剂的影响;(4)皮肤因素的影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E。

3.

影响片剂成型的主要因素有______。A.药物的可压性B.颗粒色泽C.药物的熔点D.药物的结晶形态E.黏合剂和润滑剂正确答案:ACDE[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影响片剂成型的因素”。影响片剂成型的主要因素有:①药物的可压性;②药物的熔点及结晶形态;③黏合剂和润滑剂;④水分;⑤压力。影响片剂成型与颗粒色泽无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E。

4.

属于混悬剂的质量评定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A.沉降容积比越大,混悬剂越稳定B.沉降容积比越小,混悬剂越稳定C.重新分散试验中,使混悬剂重新分散所需次数越多,混悬剂越稳定D.絮凝度越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