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对下表解读合理的是A.中国加入世贸经济与世界接轨 B.外商投资加大了区域经济的差距C.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推动 D.从增幅看中西部对外开放程度高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故A项错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利用外资所占的百分比在缩小,故B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从而使东部和中西部利用外资比重都在增加,故C项正确;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东部的对外开放程度高,故D项错误。2.明末清初顾炎武抨击当时知识分子“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弄得“股肱堕而百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此思想不包含()A.感叹时局动荡

B.不满“空谈误国”C.反对君主专制

D.强调“实干兴邦”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顾炎武等人的“经世致用”思想,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等可知作者反对程朱理学的空谈,主张关注现实经世致用,D正确。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合理解读材料信息。3.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发达,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A.法律至上原则

B.人文主义精神

C.自由公正意识

D.天赋人权思想参考答案:B4.俾斯麦说:“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人,也是最容易统治的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这反映了当时德国A.“先生们”利用联邦议会进行斗争 B.摆脱了普鲁士专制主义传统C.用非暴力手段加强社会控制 D.保障了人民生活,实现了社会公平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联邦议会的代表是各邦君主任命的,不是由选举产生,他们代表各邦君主和贵族的利益,故A项错误;1871年宪法赋予皇帝极大的权力,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B项错误;从题干中“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人,也是最容易统治的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等信息可知俾斯麦主张通过社会保险来巩固统治,故C项正确;D项中的“实现了社会公平”明显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5.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是A.都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共同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

D.自力更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参考答案:C6.“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顶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下列属于这一“法宝”核心精神的是(

)A.在边疆设立节度使

B.分化事权使各部门相互牵制C.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参考答案:B分值:(1分)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再认再现和理解能力。分析题意,从“防范”“制约”等关键词可以看出,“法宝”的核心是通过各个部门、官员之间的相互牵制来防患于未然,能够体现这一点的是B项。A项是唐朝实行的;C、D两项是“法宝”的具体体现。【考查方向】宋朝的政治制度特征。【易错点】,把核心精神与具体表现混淆,误选C,D。【解题思路】:从“防范”、“制约”等关键词,可知宋朝的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是政治机制注重预防和制约,结合所学不难得出宋朝政治制度强化了权力的分化。7.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A.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

B.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治基础C.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

D.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参考答案: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西汉时期,董仲舒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他建议兴办太学,用儒学经典教育青年子弟,目的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8.据下图《美国1961——1998年菲利浦斯曲线(失业与通胀率曲线)》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有()①a段时期的指导思想是凯恩斯主义,它特别重视解决失业率

②b段时期通胀率和失业率均提高,说明凯恩斯主义逐步失灵③C段时期指导理论为供给学派与货币学派,很好地解决了失业与通胀率问题④C段的走势反映了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某些深刻变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知识点】M3各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创新和调整·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B解析:a段指1961-1968年美国推行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注重实现充分就业,这一时期的失业率比较低;b段1969-1980年,美国经济出现了“滞胀”,通胀率和失业率上升较快,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充分的就业;c段是克林顿时期,克林顿推行“新经济”,很好的解决了失业问题,③说法错误。c段美国的经济政策由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转变为“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图表数据的认真分析和对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变化的特征准确把握。9.《训约十四条》记载:“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据此,中国古代族规起到的直接作用是A.维护家族团结和睦B.灌输儒家伦理道德C.稳定封建统治秩序D.强化家国一体观念参考答案:A根据材料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及“孝悌”可知,族规是基于血缘关系,其直接作用是维护宗族关系及内部秩序,故A项正确;B、C两项不属于直接作用;材料未体现“家国一体”仅涉及“家”的层面,故D项错误。点睛:材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及“孝悌”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10.20世纪六十年代,美苏两国提出要“和平竞赛”,商定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到苏联办了个美国家庭的厨房展览,非常现代化。苏联人一看,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内心向往美国。这一情形反映出A.美苏实际上放弃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两国在科技上的差距巨大C.美国取得对苏联的绝对优势 D.美苏冷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参考答案:D二战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目的争夺世界霸权,故A项错误;两国在科技上的差距巨大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材料显示双方互为震惊、害怕、向往,说明了势均力敌,互有攻守,故C项错误;美苏双方互相展示各自特长给对手以压力,是冷战的表现形式,故D项正确。11.“三角贸易”得名缘自进行贸易的地区涉及三处,即欧洲、非洲和美洲,且整个航线在北大西洋地区呈三角形,右图非常形象地展现了这一特点。以下关于该图的分析与表述,正确的是(

)①葡萄牙是最早从事三角贸易的罪恶源地②“中程”是三角贸易最黑暗、血腥的航程

③“归程”是从美洲再次横渡大西洋返回欧洲

④欧洲殖民者只能从“归程”获得巨额利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略12.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这说明()A.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

B.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C.“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

D.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参考答案:材料“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的意思是太尉没有授予某人,而不是没有太尉之职,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太尉没有授予任何人,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故B项错误;“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与材料“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相符,故C项正确;秦统一六国后设置太尉一职,但没有授予任何人以达到削弱相权的目的,故D项错误。C13.唐朝时,富商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各以延纳四方名士,竟于供送,朝之名僚,往往出于门下。每科场文士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这表明唐代()A、废止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C、政府注重调动商人的积极性

D、开始形成官商勾结的风气w.w.w.参考答案:B14.抗日战争爆发后,原先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纷纷请缨杀敌,电报如雪片般的飞向南京。抗战期间,川军、滇军、晋军、桂军等地方杂牌部队奋战在抗日前线,撑起了抗日战争的半边天。这反映了:A.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B.全民族抗战局面正式形成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巩固

D.中国的民族意识空前加强参考答案:D

15.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果按此次序排列,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参考答案:A16.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A

B

C

D参考答案:C1959—1964年,在这一时期,1959—1961年由于“左”倾泛滥,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总体呈现下降态,但1960年当时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国民经济重新出现回暖的趋势,故这一时期应为C。17.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进步画家以该时期某一重要国际事件为题材创作了一幅漫画(如右图所示)。该漫画的创作A.能够反映当时国际社会意识形态冲突B.深刻体现中苏结盟之后中美关系特点

C.全面揭示了漫画所示历史事件的本质

D.准确表达了作者同情西欧国家的态度参考答案:A考点:本题旨在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从漫画可知题干讲的是美国援助西欧,而美国和西欧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美国不援助东欧国家的原因是东欧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反映了美苏意识形态的对抗,故A项正确;图片信息无法未反映中苏结盟,故B项错误;漫画只能反映美国援助西欧这种现象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但到底安的是什么坏心,漫画并不能反映,因此无法反映其实质,故C项错误;从题干信息“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进步画家”可知作者是解放区的画家,所以不会对西欧国家产生同情,故D项错误。18.清朝有这样一个机构,既无官署,又无专官,更不许设书吏和办事人员。其成员都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指定,均为兼职。该机构是(

)A.军机处

B.内阁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南书房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与材料信息提取能力。根据“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指定”可知反映的军机大臣的构成,故选A项。19.右图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这一观点的是参考答案:D略20.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行当都有其独有的表演特色和艺术魅力。根据图5人物化妆的特点,可以判定这一角色行当是

A.生

B.旦

C.净

D.丑参考答案:A21.早年,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所谓得民心,最主要的是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A.认识到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B.以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C.对农民的关注由经济上升到政治层面D.实现了救国思想向社会主义转变参考答案:C【详解】由材料中“早年,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到后期“孙中山进一步指出:‘……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可知其对农民阶级的关注由经济层面上升到政治层面,所以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前后认识的变化,没有体现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故A排除;B项中,三民主义的核心不是民生主义而是民权主义,故排除;材料主要讨论的是革命的依靠力量,并不涉及社会主义,故排除D项。【点睛】本题考查孙中山思想的变化,“早年,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到后期“孙中山进一步指出:‘……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强调的是孙中山思想的变化,认识到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农民是革命的基础,对于农民的认识上升到政治高度。22.某历史学习小组为探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其中符合这一主题的资料有(

)①工业革命的影响

②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③《共产党宣言》④《国际歌》的诞生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参考答案:C23.“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这反映出唐代A.宰相有职无权B.皇权至高无上

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

D.尚书省地位下降参考答案:B24.《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材料主要表明当时A.“礼崩乐坏”局面开始出现B.诸侯国争霸战争接连不断C.国家政治秩序受到严重挑战D.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郑庄公作为诸侯不但不履行诸侯的义务,没有定期朝觐周天子,甚至还打伤周天子,这表明周天子的统治秩序受到挑战,故C正确;A与史实不符,错在了“开始”,B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BD。点睛:本题重点是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是考生学习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难点,需要平时注意积累,因为缺乏上下语境,一般就是从史料中截取其中的一句或几句,来考查考生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这种情况下,考生不必非要追求将材料像语文学习一样逐字逐句的翻译,只要明白大概意思即可,然后与所学相关知识或者通过选项寻找蛛丝马迹,建立起材料与所学之间的联系,从而准确作答。25.历史学家陈旭麓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文中的“进门”“落户”是指(

)A.引进西学

B.引进先进社会制度C.引进西方思想文化

D.引进先进办学理念参考答案:A26.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发展”体现为①由道德教化为主发展为外儒内法

②由“民本”发展为“君本”③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

④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参考答案:C略27.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乃袁氏推翻民国,以一姓之尊而奴视五族,此所以认为公敌,义不反顾。今是非已大白于天下之人心,自宜猛厉进行,无遗一日纵故之患,国贼即去,民国始可图安……”这一檄文旨在(

)A.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

B.要求袁世凯取消帝制C.彻底推翻袁世凯的统治

D.反对袁世凯解散国会参考答案:C28.你若去新疆旅游,手持图1所示门票参观。为使自己充实这一人文资源,之前你应了解其历史渊源。下列有关其开凿方法叙述的正确选项是A.源于战国都江堰

B.源于汉朝龙首渠C.源于汉朝的漕渠

D.源于汉朝的白渠

图1

古坎儿井的门票参考答案:B29.有人评价周恩来的某项外交成就时说:“周恩来的努力明显地展现出新中国从朝鲜战争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当他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而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时,既反对和防止敌对的大国在接近中国的国家和地区部署军事力量,也绝不再被盟国拖入与美国的战争。”材料中的“外交成就”是指A.朝鲜战争结束,通过谈判签订停战协定B.日内瓦会议的成功有利于中国经济建设C.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D.1955年万隆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参考答案:B从材料“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日内瓦会议中,中国力图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争取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周边环境,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从朝鲜战争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可以排除A项;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与材料中关键词“周边环境”的关系不大,排除C项;1955年万隆会议没有涉及战争问题,D项排除。30.8某统治者拥有征税权,可以组织军队,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兴的就具有法律效力”的古谚。这位统治者是A.军事强人B.专制君主C.等级君主D.立宪君主参考答案:解析:此题以考察政治制度为主。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立宪君主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没有征税权和组织军队的权力。军事强人更不是了,由此选择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朝鲜战争不仅没有在3周之内结束,相反却持续了3年之久。在这场坚苦卓绝的战争中,面对敌人数量上的强大优势,兵力相对有限的美军与联合国军只能扬长避短,发挥自己在武器装备与技术上的过人之处。但是,朝鲜半岛不仅地势极为险峻,而且气候也十分恶劣,对于美军来说,最大的威胁与其说是朝鲜或者中国的士兵,不如说是这里冬季凛冽刺骨的严寒。——(美)大卫?哈伯斯塔姆《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材料二

抗美援朝战争中,虽然我军在武器装备及其他物质条件上处于明显的劣势,但经历了20多年国内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锤炼的中国人民军队也有着许多不同寻常的优长。有敢打必胜的信念,有以弱胜强的丰富作战经验,有久经锻炼的高素质的部队和著名战将。加上战争的正义性质,得道多助,士气高昂。这些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

——李际均《抗美援朝战略遗产:中国大国地位的奠基之战》请回答:(1)材料一中,美国人认为他们在朝鲜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6分)(2)材料二中,中国人认为中国在朝鲜战争中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双方的观点有什么区别?(9分)参考答案:1.原因: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数量众多;朝鲜半岛地势险峻,气候恶劣;美军及联合国军在武器装备和技术上的优势无法发挥出来。(6分)2.原因:有必胜的信念;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有高素质的部队和优秀的将领;战争的正义性制。(6分)

区别:美国人强调自然条件和技术;中国人强调人的因素和素质。(3分)考点朝鲜战争。第(1)问从材料看出美国人认为中国志愿军和朝鲜军数量上占优势,半岛地势险峻,气候恶劣,美军优势无法发挥;第(2)问中方强调中国军队的优势在于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必胜的信念,士气高。3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第二条

德国政府所制定的国家法律如不以国会和参议院的组织本身为对象,得与德国宪法相异。德固总统的权利不变。第四条

德国与外国所订涉及国家立法事务的条约,无须获得参与立法工作的团体的同意。——《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1933年3月23日)材料二

民族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为德国国家思想的支柱,并与国家不可分离地联系着。它是一个公法实体。它的章程由元首确定。——《党国统一法》(1933年12月1日)(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和《党国统一法》颁布的后果。(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德国法西斯统治的特点。参考答案:(1)后果:《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使希特勒获得了立法权,摆脱了议会的任何约束。《魏玛宪法》实际被废除,国会名存实亡。《党国统一法》确定了纳粹党员是“国家精神的体现者”,使国家成为纳粹党的附庸。(2)特点:实行专制独裁,侵略扩张;宣传种族理论;反共反社会主义,具有残暴性和欺骗性。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及其特点。第(1)问,依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