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检测2内环境的稳态保障正常生命活动含解析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2024年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检测2内环境的稳态保障正常生命活动含解析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2024年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检测2内环境的稳态保障正常生命活动含解析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2024年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检测2内环境的稳态保障正常生命活动含解析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2024年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检测2内环境的稳态保障正常生命活动含解析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内环境的稳态保障正常生命活动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内环境的O2浓度大于细胞内液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肯定不会发生疾病解析:选D细胞的代谢须要稳定的温度、pH等,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A、B正确;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为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因此内环境的O2浓度大于细胞内液,C正确;内环境的稳态并不只是血液成分稳定,因此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其他成分的平衡也可能被打破,人也可能会发生疾病,D错误。2.某同学在一次性饮用大量酸奶后,体内pH并未发生明显变更,究其缘由是体内存在能够维持pH相对稳定的()A.水 B.无机盐C.葡萄糖 D.核酸解析:选B内环境稳态之所以能够相对稳定是因为细胞外液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正常人的pH为7.35~7.45之间,由于缓冲对H2CO3和NaHCO3的存在使得该同学大量饮用酸奶之后其pH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3.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养分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A.① B.③C.② D.④解析:选C分析题图可知:③为细胞内液,②为组织液,①为血浆,④为淋巴。若某人长期养分不良,会引起血浆蛋白降低,使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②组织液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4.稳态被破坏后,细胞新陈代谢会紊乱的根本缘由是()A.温度条件不能满意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B.渗透压条件不能满意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C.酸碱度条件不能满意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D.细胞内困难的酶促反应受到严峻影响解析:选D稳态被破坏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会发生变更,影响了细胞内酶的活性。5.肌肉细胞缺氧时产生的物质、pH的变更及须要的缓冲物质依次是()A.CO2、快速降低、NaHCO3B.CO2、基本不变、H2CO3C.乳酸、快速降低、NaHCO3D.乳酸、基本不变、NaHCO3解析:选D肌肉细胞缺氧进行厌氧呼吸产生乳酸,进入血液后,被NaHCO3和其他碱性物质中和,使pH基本不变。6.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稳态与体内细胞代谢活动有关B.内环境稳态依靠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C.内环境稳态就是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均保持不变D.人在猛烈运动时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浆的pH不会明显下降解析:选C内环境稳态与体内细胞代谢活动有关,A正确;内环境稳态依靠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B正确;内环境稳态就是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均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人在猛烈运动时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但由于缓冲物质的缓冲作用,血浆的pH不会明显下降,D正确。7.人体稳态的调整实力是有肯定限度的,下列叙述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出现中暑症状B.血液中钙盐不足,引起肌肉抽搐C.猛烈运动后,人体体温略有上升D.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引起机体发热解析:选C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出现中暑症状,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血液中钙盐不足,引起肌肉持续兴奋,导致抽搐,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猛烈运动后,人体体温略有上升,但是仍旧在正常范围内变动,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引起机体发热,说明体温失调,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8.探讨人员对某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血糖、体温、酸碱度等指标进行了测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pH的稳定与HCOeq\o\al(-,3)、HPOeq\o\al(2-,4)等离子有关B.三项生理指标的调控不都与下丘脑干脆相关C.训练起先后,运动员散热量会有所增加D.三项生理指标都在肯定范围内恒定不变解析:选DHCOeq\o\al(-,3)、HPOeq\o\al(2-,4)为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故血浆pH的稳定与HCOeq\o\al(-,3)、HPOeq\o\al(2-,4)等离子有关,A正确;渗透压和体温的调整与下丘脑干脆相关,而酸碱度的调整与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干脆相关,血糖的调整主要与激素有关,也受神经调整,B正确;训练起先后,运动员散热量和产热量都会有所增加,C正确;内环境的稳态随着外界环境等的变更而变更,在肯定程度内处于动态平衡,因此三项生理指标都在肯定范围内波动,而不是恒定不变的,D错误。9.抗洪战士经过连续多天的奋战,手掌、脚掌上都磨出了水疱,几天后水疱可自行消逝。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B.水疱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C.水疱消逝是因为其中的液体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D.水疱的形成和消逝说明内环境中的物质是不断更新的解析:选B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A正确;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水的含量最高,B错误;水疱自行消逝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C正确;水疱的形成和消逝说明内环境中的物质是不断更新的,D正确。10.某同学分别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为试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试验,试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本试验中仅清水组是比照组B.图示试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实力无限大C.图示试验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实力比血浆组弱D.图示三条曲线所示结果均是科学合理的解析:选C依据分析图中曲线可知,缓冲液组具有肯定的维持pH的实力,血浆组维持pH的实力最强。由此可知,试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均起比照作用,A错误;该试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实力是有限的,B错误;图示试验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实力比血浆组弱,C正确;清水组试验前呈中性,但是加HCl后,溶液pH变小,曲线应当下降,因此清水组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符合科学,D错误。11.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更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更缘由的分析,正确的是()A.ab段上升是由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bc段下降的缘由: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渐渐增加,红细胞数量增多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厌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解析:选B由题意可知,呼吸频率加快是为了获得更多的O2,A错误;人体无论在O2足够还是在高原缺O2的条件下,细胞都以需氧呼吸为主,C错误;进入血液的乳酸,被缓冲物质(NaHCO3)转化为其他物质(CO2),D错误。12.现在有些生产厂家在售卖饮用水时,称碱性水为“健康水”。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当肯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机体后,内环境pH仍能维持相对稳定B.血浆中的NaHCO3/NaH2PO4使血浆中的pH维持相对稳定C.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的作用必需在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协作下进行D.肺排出CO2削减,体内CO2浓度上升会产生呼吸性酸中毒症状解析:选B当肯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机体后,在内环境中的缓冲对作用下,使其pH仍能维持相对稳定,A正确;血浆中的H2CO3和NaHCO3是一对缓冲对,Na2HPO4和NaH2PO4是一对缓冲对,B错误;当猛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缓冲对释放出较多的氢离子,与血浆中的碳酸氢钠结合形成碳酸和乳酸钠,碳酸又进一步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最终由肺排出,而乳酸钠随尿排出,缓解了血浆中酸的过多积累,因此,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的作用必需在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协作下进行,C正确;肺排出二氧化碳削减,体内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会导致呼吸性酸中毒症状的发生,D正确。13.某探讨小组为验证家兔血浆维持pH稳定的机制,设计试验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步骤甲组乙组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①?25mL缓冲溶液25mL血浆?25mL缓冲溶液25mL血浆②滴加5mL的Na2CO3溶液?A.甲组作为比照组,作用是解除无关变量的影响B.应测定三种试验材料的初始pH,以便与试验后的pH做比较C.步骤①应向1号试管中加入25mL蒸馏水,步骤②乙组应加入5mLNaOHD.本试验可证明家兔血浆中含有HCOeq\o\al(-,3)、HPOeq\o\al(2-,4)等缓冲物质解析:选B1号试管中加入25mL蒸馏水,作为比照组,解除无关变量的影响,A错误;应测定三种试验材料的初始pH,以便与试验后的pH做比较,B正确;步骤①应向1号试管中加入25mL蒸馏水,步骤②乙组应加入5mL乳酸溶液,C错误;本试验可证明家兔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但不能证明详细成分,D错误。二、非选择题14.正常状况下,人体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能够维持相对稳定,这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1)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血液中的pH将略有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2)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含量会发生变更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3)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调整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对于人体来说,体温稳定也是内环境稳态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来说同样是必不行少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血钙主要来自________。哺乳动物血钙浓度过低时会出现________,血钙浓度过高时会出现肌无力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血液中的pH将略有降低。这是因为氧气不足,进行厌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都会影响pH值变更。(2)由于细胞的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更,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含量会发生肯定变更,即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3)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对于人体来说,体温稳定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来说是必不行少的,这是因为各种酶的催化须要相宜的温度。(4)血钙归根究竟都是来自食物。哺乳动物血钙浓度过低时会出现抽搐,血钙浓度过高时会出现肌无力现象,上述现象说明内环境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答案:(1)降低氧气不足,进行厌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2)细胞的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更(3)神经—体液—免疫各种酶的催化须要相宜的温度(4)食物抽搐内环境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15.人工肾能替代真正的肾脏起部分作用。患者的血液在中空纤维中向一侧流淌,一种称为透析液的水溶液在中空纤维外向相反方向流淌。血液中的小分子废物通过血液透析膜(中空纤维壁)进入到透析液中。血液从患者臂部或腿部的血管通路流入人工肾,经过人工肾得到净化后,又流回静脉(见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工制造的血液透析膜模拟了生物膜的________(特性)。(2)为了防止某些盐类等有用物质随着废物离开血液,透析液中的酸碱度和渗透压(溶液浓度)应与________中的基本相同。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3)体检时,通过检查血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来预示机体是否处于健康状态。正常机体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调整机制使得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4)内环境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是细胞生存的干脆环境;②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人工制造的血液透析膜模拟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2)为了防止某些盐类等有用物质随着废物离开血液,透析液中的酸碱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